03.18 胡适“打牌日记”,爱打牌反倒成为大师力证

早听说胡适有拖延症,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期间,不好好学习,成天打牌,还记在日记里出版,逗别人笑,让我们看看网上的版本:

胡适留学日记:

7月4日 新开这本日记,也为了督促自己下个学期多下些苦功。先要读完手边的莎士比亚的《亨利八世》。

7月13日 打牌。

7月14日 打牌。

7月15日 打牌。

7月16日 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7月17日 打牌。

7月18日 打牌。

如果当作一个笑话的话,确实挺好笑的,原来胡适大师也年轻过。

胡适“打牌日记”,爱打牌反倒成为大师力证

“打牌日记”

其实胡适早就留了说明,怕闹误会,在自己的《胡适日记》自序里说过:

1910年8月以后,有日记,遗失了

1911年1月至十月,有简单日记。

1911年11月至1912年8月,这中间只有短期日记,遗失了。

1912年九月至12月底,有日记。

1913年1月至9月,只有4月间记了一条札记,其余全缺。

1913年十月至1917年7月回上海,有札记十五卷。

提到的是,日记和札记是有区别的,日记比较短,都是生活琐事,见了谁,上了什么课,考了什么,等等。

札记比较长,记录了一些随想,还有他的自由主义思想、哲学史大纲和白话文,专业性较强。

胡适留学日记提到打牌是1911年六月至九月间,也许当时特别打牌,正在兴头上,所以经常将"打牌"一事记入日记中,翻开留学日记,还真的出现频率较高:


七月二日

读《马太福音》八章至九章。书作寄李辛白。天热不能做事,打牌消遣。

七月三日

有休宁人金雨农者,留学威士康星大学电科,已毕业,今日旅行过此,偶于餐馆中遇之,因与偕访仲藩。十二时送之登车。

今日天气百一十度。打牌。

七月五日

往暑期学校注册。下午打牌。

七月六日

暑期学校第一日,化学(八时至一时)。打牌。

七月七日

上课。打牌。

七月八日

无事。打牌。天稍稍凉矣。

七月九日

读《马太福音》。

七月十日

上课。化学实验。左手拇指受玻璃管刺伤,流血甚多。

七月十七日

上课。化学试卷竟得百分,真出意外。读拉丁文。

七月十八日

上课。做化学算题,久不作算数之事矣。(去年北京试后,即未一亲此事。)夜听Prof. Sprague演说“Milton”。此君为本校最先英文掌教,今老矣。

七月廿一日

化学第二小试。是夜邀演说会同志会于余室,议进行大旨。打牌。得近仁一书。

七月廿四日

上课。得德争一书。打牌。演化学算题。

七月廿九日

读《马太福音》。读sammuel daniel情诗数章。打牌。

看来胡适并不像"打牌日记"那样,把打牌作为整天唯一的事。

我们可以看出来,他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当时正值暑假啊,有出去玩的记录,有上暑期学校,坚持学习,最重要的是他文理并重,七月十七日,化学还考了满分。

当时的胡适才20岁的年纪,想想自己的20岁,真是有差距啊。

胡适“打牌日记”,爱打牌反倒成为大师力证

胡适日记

胡适的日记中记载的打牌通常是一天当中的部分消遣,基本上是做完其他事情之后进行的娱乐。读书、上课还是有计划的,只截取打牌这一项,胡适还真是个“堕落青年”。

不过这点“堕落”的机会都没给自己,他不久就"戒牌"了。

九月五日,胡适与同学金涛谈话,其中有谈及打牌,也许谈到了打牌的害处,或者互相勉励学习,胡适在九月六日的日记中说:"昨日,与金涛君相戒不复打牌"。此后胡适的留学日记中,真未见记载打牌之事。

不过之后的留学日记,尤其是胡适从农学院转到文学院以后的日记明显实质性多了很多,并且读书和思考札记大量记录。

胡适“打牌日记”,爱打牌反倒成为大师力证

胡适

可见胡适的兴趣和天赋还是在文科。至于胡适的戒牌原因,大概一是因为九月六日他的住宿地搬到世界学生会所,"初次离群索居,殊觉凄冷"(九月六日日记),没有认识的朋友,于是想起前一天和金涛约定的戒牌;二是这段时间常常"连日或以读书,或以打牌,恒子夜始寝",有时觉得身体不适,所以想纠正这种不良作息习惯(八月十日日记);三是"化学第四小考,极不称意;平生考试,此为最下"(八月四日日记),打牌或许耽误了胡适的学习成绩,遂下决心戒牌。

胡适在日记里几次责备过自己,戒不了烟,并未再提打牌成瘾之事,看来这打牌是真的戒了,丝毫未成为胡适大师路上的阻碍。

由此可以重温一句经典: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