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中國很少有像愛因斯坦,牛頓這樣偉大的科學家?

泡沫了思念


全世界能有哪位科學家成就排在牛頓、愛因斯坦之前?無人!牛頓的第一位置目前無人能夠撼動,愛因斯坦緊隨牛頓排在第二位。有實力排在第二位的科學家還有達爾文、麥克斯韋、巴斯德、伽利略。



不僅中國沒有愛因斯坦、牛頓這樣的偉大科學家,全世界有史以來也沒有幾位這樣的科學家。隨著科學的專業門類分的越來越細,現在出一位牛頓、愛因斯坦那樣橫跨整個學科的科學家已是越來越難。

不是中國人不聰明,中國的楊振寧是當今世界上的頂級元老科學家。牛頓、愛因斯坦成為偉大的科學家離不開時代的因素,中國人沒有把握住那個時代,所以沒有誕生牛頓、愛因斯坦那樣的科學家。

300多年前的歐洲,即使沒有牛頓,其他科學家也會很快發現牛頓發現的規律。100多年前,即使沒有愛因斯坦,其他人也會很快給出相對論。比如,胡克曾經根據平方反比計算出行星的軌道是橢圓;萊布尼茨獨立發明微積分;伽利略、笛卡爾研究過不受力物體的直線運動;洛倫茲給出洛倫茲變換;龐加萊差點給出相對論。時代會造就偉大的科學家,300多年前的中國並沒有科學誕生的土壤,玄學、巫術等不講究邏輯的東西是思想的主流,相對論誕生前的中國幾乎也沒有科學可言。中國錯過了時代的機遇。

現在的中國科技實力雖然仍有些落後,不過有些方面也能排在世界前列,相信以後的中國會出現越來越多的世界級科學家。不過很難是牛頓、愛因斯坦那樣的。


刁博


傳統文化形態制約了人的想象力


傳統文化形態中的一些消極甚至是負面的思想理念阻礙了人的創造性,從而使人難以展開想象的翅膀。而西方自十五、十六世紀進入大航海時代後,人類展開了探索大自然的翅膀,從而出現了麥哲倫、哥倫布等探險家,以及之後的大科學家暨一代物理天才牛頓;在大航海探索意識的推動下,歐洲的文藝復興和人文主義思想啟蒙這兩次思想解放運動無疑是進一步推動西方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之後在這個歷史大背景下誕生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他的科學思想體系與之前牛頓創立的科學思想體系形成了現代基礎科學的基礎:現代科技的一系列基礎理論都與基礎科學密切相關。


東驤神駿


@星爺說車 列舉的張衡,張仲景,諸葛亮的紀念館非常形象地指出了,中國人觀念中最看中的東西,權力最重要,實用技術其次,最後才輪到所謂的科學。

而@戲雪狐 網友則非常推崇元代的科學家郭守敬,還列舉了許多中國古代的科學家的名字。

其實這裡有一個常見的誤解就是這些人究竟是不是可以被稱為科學家?如果是的話,應該如何評價他們的科學成就?

顯然, 他們究竟是不是科學家,跟我們對科學的定義有關。如果我們把科學僅僅看成知識的彙總,那麼包括中國古代在內,很多民族都是有科學的,至少都是有一些科學知識的,特別是跟生活密切相關的天文地理動植物等等。

但是如果我們把科學定義為,從常見的現象或者知識當中去總結出來背後那些不可見的規律,總結成為科學理論體系,揭示萬物運行的規律的話,有很多的科學知識的彙總,就難以稱之為體系,很多文化也就被排除了,擁有科學的資格。

退一步說,即使我們承認這些人是古代科學家的話,那麼在很多文化中,實際上也有跟他們可以相比肩的人物。但是在對自然現象的研究中,古希臘以來的科學傳統是相當突出的,即使不是唯一的話。從文藝復興以來,歐洲誕生了許多科學家所建立的科學理論體系才真正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對於世界的認識。

這些認識有很多是推翻日常經驗的,所以科學理論體系有一個特徵,實際上它是“違反常識的常識”。你就是,即便我們今天看起來最熟悉最簡單的科學知識,也是以前的科學家們經過邏輯推理,這是出來真實存在的規律,跟我們的日常經驗可能正好是相反的。

比如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家們,一直認為是天圓地方(也就是蓋天說或者渾天說,它們兩個常常混用)。但是古希臘哲學家們科學家們很早就揭示出來,我們腳下踩著的是個圓滾滾的地球。從哥白尼到牛頓更證明了,地球是圍繞太陽運行的一顆普通的行星。

牛頓的偉大之處在於,他進一步推翻了我們的日常經驗中,對於天地關係的認識,用他的引力定律和運動定律揭示出來,月球運行和蘋果落地遵循的是同樣的規律。在此之前,古代的知識裡都是認為天地是不一樣的。當然,牛頓科學體系本身是高度數學化,實驗化的,從科學研究的模式上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從而被認為是現代科學的開始。

回過頭來看中國古代的科學家們(我們姑且把他們稱之為科學家),他們顯然也做出了非常偉大的成就,但是無論是思想方法,還是具體的認識水平,相比於同時期的希臘或者歐洲科學家,在觀測上或不相上下,甚至稍有勝之,但是在理論體系的建立上,差距還是相當明顯的。這一點也是很多科學史的研究者認為,中國古代並不存在我們所稱的“科學”。這就像卡爾薩根曾經說過的,科學與其說是一大堆知識的彙總,不如說是一種認識客觀世界的思想和研究方法。

這裡當然有許多文化上的原因,比如中國古代非常注重實用的技術,而鄙視理論知識(墨子曾經說過,利於人者謂之巧,不利於人謂之拙,從而非常鄙視沒有實用價值的奇技淫巧)。由於缺少邏輯體系,在觀測自然現象時,沒有能夠排除假象,或者把知識進行有效的組織,導致跟許多重要的發現擦肩而過。

當然,這一切都已經是過去式了,我們不能把現在的狀態,跟古代的狀態進行過度的聯繫,甚至聯想。畢竟科學知識是每個人都可以學的會的,在過去一兩百年來,我們已經成功的把大量的科學體系引入到了國內。無論中國古代是否有科學,我們也不可能讓古人重生,只能從我們現在開始,更加努力地進行科學創新和科學普及,讓科學精神能夠深植於中華文化之中。


松鼠老孫


像牛頓和愛因斯坦這樣的牛人,我覺得是任何國家和教育培養不出來的,他們的出現是天才般的偶然,可能未來幾百年都不會出現這樣的大神了,這樣的人不止中國少,在全世界都是稀缺的,不要動不動就說為什麼中國不能有這樣的人,動不動就責怪中國的體制和教育。

我們應該注意到,牛頓,愛因斯坦的出現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工業革命後經濟效率提高,物質條件和科學技術條件更加成熟,使得歐美國家的科學家漸漸跳出實用主義的範疇,進而在基礎理論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果。

當今的中國,每年培養出這麼多大學生,這些大學生找工作,求生存都很困難,很難有人專心耕耘學術,要想出大師就更困難了,更不要說像牛頓這樣的大神了。


獨行的靈魂


像愛因斯坦牛頓這樣的科學家,世界歷史上也就出了兩個,也許霍金,萊布尼茨能達到他倆的高度?不一定吧?



回到問題,為什麼中國很難出超級牛逼的科學家?

丹水君認為,原因不外乎這樣幾點。

1,我國古代有技術無科學,實用主義的研究理念不利於科學家的創造,尤其是不利於基礎科學的進步。 我們可以發明指南針,卻不會發現磁場,我們發明了黑火藥,卻不知道研究背後的化學變化。

2,古代研究方法有問題,過於主觀武斷。古人看到金屬表面有水珠,直接結論就是“金生水”,五行運動就是這樣被“發明”的。

可笑的是,現在居然很多人覺得五行理論很牛,只能說明某些人腦子坑太大。

3,中國古代研究目的有問題,為了升官發財,功利性太強。當初鄒衍發明五行理論,是為了推銷自己和自己的學說,五行理論他自己都不信。

對於中國人,研究科學對升官發財沒有用,屬於“不務正業”。相對而言,歐洲人把科學研究當事業,尤其是知識產權制度建立後。

4,對於現代,科學家遠不如“國學家”“愛國者”受追捧。

曾某講管理學沒人聽,講易經收割幾十萬粉絲,一句“太相信科學不是好事”就讓他成為“國學大師”。

崔某講時事新聞走紅,反對轉基因讓他成了英雄,然而這個英雄,連氯化鈉都不知道是什麼。


歷史知事


人類從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飛速發展的這200多年,比過去四百萬年的成就還要多。可是,很遺憾,這裡面基本沒有我們什麼事,也就是說我們為人類文明的貢獻少的可憐。我們腳下的這個大陸,自古而來就沒有能夠種植科學家的土壤。

自然科學的誕生源自古希伯來文明和古希臘文明的交匯。那時世界科學的中心在地中海北岸。誕生了,亞里士多德,畢達哥拉斯,歐幾里得,丟番圖,芝諾,柏拉圖,蘇格拉底,希帕索斯,阿基米德等等人。後來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文藝復興後,世界科學中心向北到達西歐。英國的牛頓,胡克,達爾文,哈雷,麥克斯韋,波義耳,焦耳,卡文迪許,湯姆森,法拉第,狄拉克,道爾頓,盧瑟福,開爾文等等,法國的居里,安培,帕斯卡,庫倫,巴斯德,龐加萊,費馬,拉普拉斯,拉格朗日,傅立葉,柯西,加羅瓦等等,德國的開普勒,普朗克,維恩,波恩,費米,倫琴,海森堡,高斯,希爾伯特,黎曼,萊布尼茨等等,其他奧地利的泡利,薛定諤。瑞士的伯努利,歐拉。丹麥的波爾。俄國的門捷列夫,巴普洛夫。波蘭的哥白尼。等等

再到後來因為二戰,歐洲成為主戰場,很多科學家逃往美國,美國自此站到世界科學的中心舞臺上。

從舊量子論開始到QED再到後來QCD的建立,就是一部科學移民史。

如今科學上,美國,西歐,日本,三足鼎立,印度這幾年成為第四極。

中國人論貢獻也有一些,可惜都是美國籍。楊振寧先生成就很大,甚至可以站到第二梯隊。但是也不是我們的土壤培養出來的,所以也沒什麼值得驕傲的。

未來還有200年,我們國家會逐漸走向前沿,為人類做更多貢獻。到那天才敢說自己的民族站起來了!


寶藏如意


看到這個提問,想起2014年在南陽看到的三處古蹟。

第一個是張衡墓。現在也叫張衡博物館,是1990年以後,在原有的墓地前面,擴大規模而成。當時我還沒有導航儀,靠的是問路。問路時,其實距離張衡墓已經很近了,但幾位當地人都說不知道。後來才明白,如果問“尚書墓”,恐怕當地人早就明白了。因為,張衡不僅是位科學家,他也做過尚書。



張衡博物館免費開放,管理人員見有人來參觀了,熱情地招呼,為我打開大殿大門,並講解起來。殿是新建的,裡面是個展覽,展示著張衡的生平與成就。



在大殿的後面,是原本的張衡墓,面積雖然不大,但樹木茂密,環境很好。不過,有位早年間來過此處的人告訴我,這都是後來經過整治的結果,昔日的張衡墓,被農田包圍,面積更小,更為簡陋。



回到南陽市區,繼續往南,便是張仲景的墓地。也叫醫聖祠。 與張衡墓不同,這裡需要買票才能進入,票價25元。一進門,便發現此處氣度不凡,張仲景的立像居中,歷代名醫,比如扁鵲、孫思邈、華佗等,分列左右。



張仲景醫術高明,但他同時也是個官吏,在出任長沙太守的時候,許多民眾慕名前來求醫,於是,張仲景把長沙大堂,變成了中醫診所,為民眾診治。據說,中醫坐堂所說的“堂”,就是從這兒開始的。不過,在張仲景的墓碑上,刻的字為“東漢長沙太守醫聖張仲景之墓”。



從醫聖祠出來,穿過整個南陽城,往西去不遠,有個小土丘,很低矮,但名氣很大,此處叫臥龍崗,據說是諸葛亮當官前務農的地方。門票每人60塊錢。



按理說,諸葛亮在此務農,所居住的屋舍,應該不會很大、很好。今天看到這些富麗堂皇,應該是他發跡之後才出現的。



今天的臥龍崗,比張衡墓、醫聖祠華麗的多,因為諸葛亮的官職比張衡、張仲景高。崇拜權力,似乎是許多人很樂意的。山呼萬歲,似乎是件很過癮的事兒,心甘情願當奴才,當得還挺開心。

把這3個地方串在一起,得出的結論,有些悲哀。


星爺說車


是你根本不去了解中國古代的科學家。

元代,郭守敬,通過天文觀測,計算出一年是365.2425天,和現在世界公認的數值只差了26秒。

發明弧矢割圓術,獨立於現代數學中的球面三角學,用另一種方式求解黃道、白道、赤道座標等。

郭守敬在很多方面擁有很高的成就。

數學方面,如上所說,他發明了弧矢割圓術,發明了正確處理三次差內插法的方法。

在光學方面,郭守敬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在自己發明的景符、仰儀等天文儀器中大量使用了針孔成像原理,以後出去千萬別跟別人說中國古代人是仰著脖子用肉眼看天空來觀測星象的,省的丟人!

當然,他最大成就在於水利學,他曾經在大都,西夏,等多地治水,且治水堅持以“灌溉、防汛、漕運三位一體”的方式治理,使得大量百姓受益匪淺。其中涉及的工程力學、水力學、河流動力學、岩土力學、工程地質學、水文地質學、工程測量學、工程水文學、建築材料學方面的相關知識,不可謂不多不難,他沒有開創這些學派,卻留下了相關的知識。

天文學方面,如我開篇所說,他推算出的年長為365.2425天,與現在所確定的地球繞太陽公轉週期僅差26秒,與現代我們正在廣泛使用的“陽曆”完全相同,且早了300多年!(我們用的陽曆叫做格里高利曆,是在1582年才開始使用的)。

地理學方面,別的不說了,只說他提出的一個概念就能知道他的成就,那就是“海拔”,當然,並非以海平面為基準,而是以大都為基準。

至於發明,簡儀、高表、候極儀、渾天象、玲瓏儀、仰儀、立運儀、證理儀、景符、窺幾、日月食儀、星軌定時儀等十三種天文觀測儀器,正方案、丸表、懸正儀、座正儀四中可攜帶治野外的天文觀測儀器。其中九件有詳細記載,現代可以複製。

在後期還發明瞭如寶山漏、大明殿燈漏、靈臺水運渾天漏、櫃香漏等諸多計時器。其中靈臺水運渾天漏是將水運渾天儀上裝兩個木人,水運渾天儀轉動的時候,自動按刻度報時,精度非常高。

而大明殿燈漏,是中國第一個與天文儀器分離的計時器!在鐘錶發展史上具有極重要的意義!

可惜的是,這麼好的東西,在清初運回北京,康熙乾隆年間,當做銅材融掉了!!!!!!

另外,郭守敬發明的簡儀上設計的一個赤道經緯儀,是世界上最早的赤道裝置,歐洲直到1598年才發明了類似的裝置。而簡儀,使用滾柱軸承,使南端的動赤道環可以在北端定赤道環上靈活運轉,類似裝置,西方是由達芬奇在兩百多年之後才發明出來的!

請問,這樣的科學家,不夠強嗎??能不能和達芬奇啦,阿基米德啦這種檔次的去比?可是為啥一說達芬奇就是穿越回去的,一說郭守敬都不知道呢?

科學家還有好多,綜合科學有沈括,宋應星等,天文方面,張衡,僧一行,梅文鼎。數學方面,劉徽,祖沖之,張爽,梅文鼎。地理學家有裵秀,酈道元,徐霞客等,農學方面有賈思勰,王禎等……可惜的是清代焚書坑儒,毀絕了好多科學著作(有人會說文字獄不是主要殺的是歷史和政治方面的嗎,其實不然,文字獄和後來的四庫全書,毀絕的大部分都是科技類圖書,明代有一位叫做畢懋康的人,有興趣可以百度一下,他是在1635年[甚至更早,因為1635年他的書得到皇帝重視刊行,才為人知,這時候老人家已經七十高齡了,早就過了發明的巔峰期]提出燧發槍概念,比歐洲只晚了幾十年……其武器圖說一書,在乾隆時期以修四庫全書之名毀絕,道光年間由國外傳回。沈括的夢溪筆談,被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乾隆年間以修四庫全書之名毀絕,後道光年間由日本傳回。)。

中國自清代以來,科學進入了停滯甚至倒退退的時期,甚至農耕在清代如此重視的情況下,農耕器具也沒有的到新的發展。和清代對科技研究的打壓是分不開的。

有一個時間節點不知有沒有人注意過,牛頓是1643年出生的,明朝是1644年滅亡的,滿清開始正式統治中國……

寫到這就算完了吧。我其實想說的是,牛頓這個檔次的科學家,咱們是有的。為啥沒出牛頓?你知道,科學家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牛頓的偉大,是因為他繼承了已有的很多科學知識,然後通過自己的研究,發現新的規律、進而規則、進而定律。中國那些巨人呢?不是讓滿清給燒沒了嗎……

各位看官,你們知道嗎?牛頓呀,不但是一個物理學家,數學家。他還是一位頂尖的化學家(如果不是化學家,他也不可能死於鉛汞中毒了是吧。)可惜的是,在他晚年的時候,他頭腦有點不清楚了(可能也是因為汞中毒吧),一次做完實驗後,他忘了熄滅酒精燈,結果他的私人實驗室起了火,所有化學方面的著作付之一炬……

可見啊,再牛逼的科學家,再偉大的著作,他也架不住一把火啊……


戲雪狐


這個根本還是中西方基本文化差異問題造成的。要知道神學是哲學之母,而哲學是科學之母。早期的很多希臘哲學家都是神學家,簡單來說他們在思考的問題是這個世界的本質是什麼,上帝是如何運行這個世界的。因而由此產生了哲學。比如說歐幾里得的幾何十三卷,他做的可不是數學研究,而是他覺得這個世界的本質是數,他做這個東西是為了給亞里士多德的哲學理念做證明。因為亞里士多德認為世界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會流變的東西都不是本質的東西。所以歐幾里得做了數論來證明這個理念,比如兩點之間成一條線,這個在邏輯上已經無法在改變了。然後這些東西在文藝復興後才逐步成為科學。簡單來說這是西方文明發展的簡單描述。

但東方文化裡卻幾乎沒有哲學思維,因為很少有人去探究終極,老子算一個,莊子有過這種思考莊周夢蝶,但他沒有繼續往下想。東方文化在哪個時期主要都在討論社會人文問題,因為周朝以後進入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社會關係複雜,戰爭頻發。所以大家都在探討如何構建新的社會結構問題。而且東方文化中比較推崇有用的東西,對於這種類似於西方哲學這些純邏輯思維不太感興趣,所以東方古代的技術很牛,但科學理論很少。所以中國再這樣的文化基礎裡發展當然不會產生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人出來。就像西方也不會產生孔子,孟子這樣的人是一樣的。所以綜上所訴這是背景文化基礎差異造成的。


L先生6626


這個問題很沉重,壓得人喘不上氣。發明家是天才,不是靠學習就能成為天才的。

我們不是沒有,天才的發明家。火藥,活字印刷,中醫針灸,魯班的結構原理。

現代的,華羅庚,陳景潤的哥德巴赫猜想,只是近代我們太落後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是18世紀,英國,是起源地。發明了蒸汽機,用機器代替了手工業。那個時候的中國正是康熙,乾隆的鼎盛時期。而在19世紀,美國,法國,德國,日本,先後完成工業革命。而我們還在專制,蔽塞,排斥新生事物。使得我們一落千丈。到了清末,各國已經汽車,輪船,火槍,大炮,而我們還在馬背掄著可笑的大刀,揮舞著帶穗的長槍。

而1914年英國第一艘改裝的航空母艦已經問世。我國第一艘2013年。差近一百年。

先生們,天才需要好的環境,好土壤的栽培。一百年中國多少天才沒有發出耀眼的光芒

而默默無聞的帶著多少遺憾,就這樣離開了塵世。我們是一個偉大的民族,我們會崛起的。請相信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