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曾剛:長短結合改善金融供給結構

中證網訊(記者 歐陽劍環 彭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12月1日在第四屆中國新金融高峰論壇上表示,針對期限錯配問題,可以從長期和短期分別入手,通過長短結合,不斷改善金融供給結構。

曾剛表示,我國是以銀行為主導的間接融資體系,能夠提供的資金期限受制於資金來源,即客戶願意存多長時間的存款,決定著資產端能夠放出多長期限的貸款。一般來講很少有企業投資一兩年之後就能回本。但銀行存款很少有較長期限的,理財產品期限則大多是6個月以內。資金供給的期限如此短,銀行在資產端發放中長期貸款的能力就會受到很大限制。

曾剛稱,過去銀行想了一些辦法。資管新規之前,很多影子銀行繞過流動性監管和資本監管,可以匹配一些期限較長的債券或非標。但在此過程中,風險仍客觀存在。資管新規出臺後,取消資金池模式,要求期限匹配,如此一來,實體端流動性問題就會顯現,這一失衡客觀存在。

對此,曾剛認為,從長期來看,要優化融資結構,如果能真正把長期融資市場包括股權融資市場發展起來,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目前這方面也在不斷推進。但也必須認識到,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短期內適配問題仍然存在。從短期來看,政策可以從兩方面著手改進。

一是金融政策應提高流動性的精準調控。曾剛表示,一方面是保證整個金融體系流動性相對充裕。應改善流動性供給結構,現在的流動性工具期限較短、成本較高,未來在貨幣政策層面上可以探討更多中長期流動性工具的使用,並擴大範圍到中小金融機構,由此有效降低這些機構的中長期資金成本。另一方面是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流動性投放,可以考慮試點或者進一步擴大商業票據發展,構建以商業票據為基礎的流動性投放機制,通過加大對商業票據的貼現和再貼現,提高流動性供給的精準性。

二是考慮資管新規的轉型問題。曾剛稱,資管轉型過程中強調淨值化和期限匹配,意味著原來這些業務所起到的對實體的支持作用會受到約束。在資管新規過渡過程中,應根據實體經濟和金融的需要,靈活調整過渡期政策,進行一些特定的政策安排,一方面確保資管新規的方向繼續保持,另一方面有效支持實體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