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對於“不想幹就辭職,你不幹,有人等著做”的言論,你怎麼看?

浪裡格朗浪裡個浪浪浪


有句話說,“生氣是無能的表現”。就是你對某件事情已經無法掌控,只能靠發脾氣來解決。如果領導第一次說這話,我可能不會在意太多,如果他第二次還這樣說,那我就跟他攤牌考慮辭職的事情了。


什麼樣的情況下領導會說這樣的話


領導說這樣的話,表示對下屬做事情的進展和態度表示非常不滿和氣氛。一般分為兩種情況:


1.對於再三交代的事情還是做得一塌糊塗


領導有時候說這樣的話,是對於某項工作交代了很多次,結果下屬不是完成的進度太慢,就是屢次不達標。眼看工作完成的期限快到了,下屬的工作還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領導一時心急說出了這樣的話來。領導可能覺得下屬沒有用心去做這件事情,導致工作完成的質量如此糟糕。


2.安排下去的事情下屬的反應比較消極


有些時期,領導安排下來的事情,這個員工可能有能力,但是他不太情願做這件事情,導致態度上有消極怠工的現象。領導見了這樣的情況,事情還沒怎麼做,下屬的臉已經拉下來了,可能還會跟同事抱怨,這樣的情況背領導聽到或看到,所以他會感到很不爽而發脾氣。


領導說這話的影響


說實話,領導說這樣的話影響很不好,事情可能不但得不到解決,反而在下屬心裡留下了這個領導脾氣真差的印象。不但如此,有些能力好自尊心強的下屬,可能當時就表示辭職算了。這樣不但工作沒落實好,反而還失去了一名員工。


現在的管理方式,已經不是以前那種強權式的管理了。從以前的那種上下級分明的關係,已經成為了一種合作共事的關係了。現在很多90後甚至00後出來工作,就是覺得哪個平臺待得開心,就好好待,甚至會覺得一個領導好而長期待下去。而如果是一個脾氣不好還小氣的領導,薪資待遇再好,可能他們也會選擇離職。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好,怎麼能深得下屬的喜歡的。


如何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


碰到這樣的事情,其實領導也煩躁,下屬心裡更不好想,究其原因還是事情安排交接這塊出現了問題。有句話說:“一個企業最大的利潤是創新,最大的成本是溝通”。可見,交接事情過程中溝通顯得多麼重要。


記得日本有個工作安排五步法,可以做一下參考:

1.領導把這件要做的事情跟要執行的下屬說一遍

2.下屬複述一遍要做的事情

3.問下屬讓做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麼

4.問下屬在執行這件事情的過程中會碰到哪些意外情況,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需要向領導彙報,什麼樣的情況下可以自己做決定。

5.問下屬落實這件事情,有什麼好的想法和建議。


在這樣的溝通下,就會防止事情落實跟領導的有出入,在完成過程中下屬也能更明確事情如何更好落實下來。


總之,碰到這樣的事情,對於下屬來說還是很不爽的,第一次也就當領導情緒失控了,好好努力做好目前的工作。如果領導好幾次這樣說,那就跟領導攤牌,自己是來這裡工作的,不是來這裡捱罵的,如果真的覺得我工作不OK,可以申請辭職。當然,重點還是要如何化解這樣事情的發生,在工作交接安排上,多做一些溝通,讓事情落實下來更符合達成的要求,也避免領導說出這樣傷人的話,員工吃不消可能還會選擇不幹了這種得不償失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