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当前大热的人工智能专业你了解吗?

近日,教育部官方网站更新了「关于公布 2019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其中,新增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达到了 180 所,也是本次新增备案专业数量较多的学科。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学校也占到了 100 多所;智能制造、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也都有数十所学校通过审批。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下什么是人工智能。


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即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一门包含计算机、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综合学科。人工智能是从计算机应用系统角度出发,研究如何制造出人造的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能力,以及延生人类智能科学。


AI需要非常广泛的知识面和训练,学AI的学生要做好思想准备的是,你们不仅需要CS的雄厚的基础知识,还需要了解一些认知心理学、语言学、哲学和工程学的知识才能在未来的发展更顺利。除此之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技能和工具,例如统计学、神经科学、控制、优化和运筹学。


人工智能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性学科,它与计算机科学、信息学、数学、神经生理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有极强的关联性。目前,人工智能在计算机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在机器人,经济政治决策,控制系统,仿真系统等方面得到应用。


人工智能学什么

目前人工智能专业的学习内容有: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导论、图像识别、生物演化论、自然语言处理、语义网、博弈论等。需要的前置课程主要有,信号处理,线性代数,微积分,还有编程(最好有数据结构基础)。

目前,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高校已达36个。


新增此专业的高校

以下是本次新增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名单,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有 15 所,此外山东(14 所)、江苏(11 所)、河南(10 所)、安徽(10 所)、湖南(9 所)等人口教育大省新增人工智能专业的院校数量居于前列。

当前大热的人工智能专业你了解吗?

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建设


报考指南

适合发展人工智能高考生:人工智能是一个全新的学科,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选择该专业必须拥有思维开阔、不断创新的能力,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如果你偏科严重,只信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并且对文科没有兴趣,也不想在大学发展这方面技能,那你也可能不适合选择人工智能专业。


有意填报这类志愿的学子和家长在选择学校时要综合考量一下三个因素:

师资力量。

AI是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在国内缺乏完整的学科教学体系和统一的教材、标准。按业内通用方法主要可分成几个分支: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智能算法。所以尽量要选择几个分支都发展较为成熟的学校。


2.升学潜力。

2019年新设立的这一批人工智能四年制本科专业大多是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而设立的,但目前国内很多AI公司的核心岗位学历依然要求硕士起步,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往往是大部分学生的毕业选择。


3.地域区位。

产业基础深厚、AI企业密集的地区能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就业选择。


当前大热的人工智能专业你了解吗?


未来行业影响

所有机械重复的、程式化的工作都有危机,就象纺织机把手摇纺车送进博物馆、小小计算器淘汰算盘髙手一样。金融行业更有动力采用新技术――人工成本太髙了。

各个行业当然还会发展,但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是会受很大影响的。

首先,一部分行业和工作已经面临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危机。


目前,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已经能够替代一些简单、重复性、操作性的工种,这些工种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厂生产线工人,还包括很多银行、财会、安防、客服等领域。


在这种情况下,高中生在选择志愿时,应该尽可能的避开这些能够被取代的专业,去选择一些注重社交能力、协商能力、人情练达、同情心、创意和审美的专业,这些专业更加能够凸显人类自身的价值,被人工智能和机器取代的可能性比较小。


其次,人工智能在替代一些工作的同时,也相应催生了一些新的工作。


因此,在人工智能和“机器换人”的冲击之下,高中生选择专业志愿,一方面要避开会被轻易取代的专业,转向注重人类价值,或者技能短期内无法被取代的专业;另一方面要将目光转向人工智能带来利好或即将催生的相关专业,未来才能给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


从今年开始,不管是政策推动还是高校的落地试验,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都已经提上了计划表,这对于今年的高考生来说将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照此来看,今年数量有限的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可能会是志愿填报的“新热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