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血液標本“乘坐”專用軌道 檢測報告不用再等一天

國內首個全自動檢驗4.0智能化管理系統在合肥二院投用


血液標本“乘坐”專用軌道 檢測報告不用再等一天


12月4日,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引進的檢驗智能管理系統正式投入使用。

智能採血與血液樣本高速傳輸,並和實驗室自動化流水線無縫對接,是目前國內醫院面臨的技術和管理難題。為了突破這一難題,12月4日,合肥市二院引進擁有國際專利的“檢驗4.0智能化管理系統”,自動化實現採血、運輸、準備、分析、存儲等全流程管理。

檢驗4.0智能化管理系統在二院率先啟用

為了加強中丹兩國在醫學實驗室方面的學術交流和技術合作,由丹麥王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和合肥市二院聯合舉辦的“中丹醫學實驗室——檢驗4.0智能化管理系統學術交流會”昨日舉辦。

如何將智能採血與血液樣本高速傳輸,並與實驗室自動化流水線無縫銜接,一直是目前國內外檢驗領域面臨的技術性、管理性難題。

血液標本“乘坐”專用軌道 檢測報告不用再等一天

本次大會,以國內首家上線、在合肥市二院正式投入使用的“檢驗4.0智能化管理系統”展示分享為主題,邀請了省內外200多名檢驗醫學領域專家與會,共同探討實驗室內外全面整合,實現自動化採樣、運輸、準備、分析、存儲等全流程管理,旨在進一步促進我國檢驗醫學發展,全面提高醫學實驗室質量管理水平,有效提升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及工作效率。

血液標本“乘坐”專用軌道,出檢測報告提速採血量減少

在醫院,市民在採血室抽血後,一般血液樣本會被統一搜集編號,彙總後送往實驗室進行下一步操作。“在國內,從臨床檢驗醫囑到獲得檢驗報告的時間需要2-3個小時,而在血樣分析前,標本流轉的時間佔到50%。”據合肥市二院檢驗科主任陳正徐介紹。而加上患者排隊、等待以及交通等綜合因素,患者半天拿到報道已經算不錯了,經常是隔天才能拿到報告。想要減少患者的等待時間,最好的辦法就是解決“標本流轉”的問題。

為此,合肥市二院積極引入“檢驗4.0智能化管理系統”,對採樣、運輸、準備、分析、存儲等全流程全自動化管理。

記者在該院檢驗科看到,患者在一樓採血大廳採血時,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選管貼標、身份確認、採樣;此後直接將其投入專用的軌道內,不再需要統一搜集後送到實驗室。專用軌道將標本運輸到4樓實驗室,再進行核收、確費、分類、上線,整個過程全部智能化操作,不再需要人工逐個核對,大大節省了時間。在實驗室內,一整套封閉的儀器將每一個確認的標本運輸到傳送機上,進行下一步離心、去蓋、分杯、檢測;檢測完結束後進行加蓋、封存、出報告。

“當天10點前的標本,中午之前可以出結果,10點之後的標本當天出結果;節省了50%左右的時間。”陳正徐介紹,此外,該系統可以“一次採集多次檢測”,以往每次需要抽血3-7支的,如今每次抽血1-2支即可。採血量的減少也意味著病人的痛苦減少、醫護人員的工作量減少、耗材費用減少。

未來或會向病房等領域推廣病人不用出病房就能看結果

當天下午,丹麥王國領事館高度重視與中方在醫學領域的合作,聽說此次進入安徽市場,感到十分高興,在安徽省衛健委的引領下來此參加研討會,希望在醫療新技術領域進行深入合作。

血液標本“乘坐”專用軌道 檢測報告不用再等一天

“這是國內首個將該系統落地的項目,於今天正式運行。”合肥市二院醫工處處長梁林介紹,檢驗標本週轉時間作為實驗室ISO15189認定中不可或缺的指標,是衡量醫院服務品質的重要參數依據。通過兩個多月的試運行來看,提高了檢驗結果報告速度、樣本處理能力,減少了潛在的生物危害接觸風險、潛在的醫療差錯、醫務人員的勞損,改善了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儀器設備自動化管理能力。

合肥市民李大爺是該系統的直接受益者之一。據介紹,李大爺患有痛風多年,急性痛風發作時抽血檢查尿酸是“標準配置”,“以前每次都是抽完血過一天再來拿報告,現在抽完血在門口轉悠幾圈就能拿到報告,就可以直接找主治醫生瞧病。”

據悉,該系統在門診過程中能減少患者逗留時間,避免過道擁擠和醫院設施佔用;急診面對突發病情實現緊急救助,快速響應;ICU危重病情搶救生命分秒必爭;特需病人實現品質全方位提升的診療效率;病房內也能幫助患者縮短人均住院週期,加速醫院的病房週轉。

未來,該院或會在病房架設該管理系統,以後病人可以“足不出病房”,就可以實現血液等樣本的採集、運輸、檢測、報告,通過採集直連流水線的方式,真正打通檢驗“最後100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