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在你看来,四川哪个城市可以称得上是“四川第二城”?

见解派


称的上四川第二城的应该是南充

南充一直就力于打造成渝第二城,其地理优势得天独厚,位于成都和重庆之间,并且拥有嘉陵江这条河流,同时南充迎来大发展,规划并修建24条快速公路:成南高速 南广高速 南充绕城高速 南渝高速 南巴高速 广南高速 成德南高速 遂西高速 南大梁高速 巴南广高速

营达高速 南充第二绕城高速 营仪阆高速 南潼高速 成南高速扩容 国干线方面:顺蓬营快速通道 定升公路 西顺嘉快速通道 G245仪陇段改造升级工程 顺仪快速通道 高蓬快速通道 阆中至苍溪一级公路 G212西充段改线工程

同时南充即将建设南充第二机场---阆中机场,将来南充必将成为成渝第二城



铁达尼lovely


四川评第二大城市,毫无意义!作为GDP较为靠前(大概第六,只在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和河南后面)的省份,第二第三的城市,拉到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几个省,能不能排到前十?恐怕有点悬!

作为绵阳人的我,一直感觉,别特么盯着一个第二第三,脚踏实地建设好绵阳、努力发展经济,才是正途!天天和人家土嗨个什么劲!


Tball


对于这个问题只能说无语了,现在四川政府大力发展宜宾,相信在这几年里,宜宾在慢慢的追赶成都,宜宾即将是四川省经济副中心,今年宜宾有两个千亿企业入住,现在有一个千亿企业已经在临港工业园区,工地已经开始俊工了,修西华大学,基础已经完成了


偏向经纬度的爱情


在你看来,四川哪个城市可以称得上是四川第二城?

是这样的,衡量一个城市规模的大小主要看经济总量(GDP)、城区面积、城区常住人口、建成区面积等4项指标。

四川省作为我国地域面积和地级行政区划的大省,除了副省级省会城市成都以外,哪个城市是第二大城市呢?让我们来看看几组数据的比较后就会一清二楚(统计时间截止到2017年底):




1、经济总量(GDP)排名情况

第1名、成都市:13889.4亿元;

第2名、绵阳市:2074.8亿元;

第3名、德阳市:1960.6亿元;

第4名、宜宾市:1847.9亿元;

第5名、南充市:1827.2亿元。

2、城区面积排名情况

第1名、成都市:1194.43平方公里;

第2名、绵阳市:479.70平方公里;

第3名、德阳市:438.60平方公里;

第4名、南充市:421.32平方公里;

第5名、遂宁市:396.86平方公里。

3、城区常住人口排名情况

第1名、成都市:690.35万人;

第2名、南充市:185.30万人;

第3名、达州市:163.70万人;

第4名、绵阳市:132.80万人;

第5名、宜宾市:121.75万人。

4、建成区面积排名情况

第1名、成都市:837.27平方公里;

第2名、绵阳市:139.10平方公里;

第3名、沪州市:135.60平方公里;

第4名、南充市:120.30平方公里;

第5名、自贡市:116.18平方公里。

综合上面4项指标可以看出,成都市有4项排在第一;绵阳市有3项排在第二,1项排在第四;南充市有1项排在第二,2项排在第四;德阳市有2项排在第三;达州市有1项排在第三;泸州市有1项排在第三;宜宾市有1项排在第四,1项排在第五;自贡市有1项排在第五。所以说,绵阳市可以理直气壮地称得上是四川省的第二大城市。


润友


兄弟姐妹很多,谁的前途更无量?

先说点其它的

成都平原,在整个四川来看它就该叫成都盆地,当初选定成都作为四川的行政中心,可能是基于这样的逻辑:盆地,万物可顺势归聚。水归,润之;气聚,人心顺之!或者可以说选定成都作为四川的中心是最浅显易懂的基本的顺势而为。

四川本是天府之国,但整个成都平原被成都的城市扩张计划变成“四川范围的经济天府之国”,从城市扩张计划起草时起,成都平原就逐渐地不再是中国的“后备粮仓了”。从抗日战争历史中我认识到四川后备粮仓和后备人力资源仓,那是建立在成都平原的万顷良田,物产丰富的基础上。如今成都平原被成都的经济扩张计划整得钢筋混凝土遍地,从此角度来看,成都的经济发展在西南地区比较不错,但它自己也逐步在发展中丧失了在整个中国中传统的战略地位。

从地图上看,成都作为四川的中心,周边都是高山区,高山区都是贫困地区,打个比喻:四川就是那种心中有梦想,但四肢欠发达的生物,这样说还真觉得有些畸形!其实全国,全世界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方案无一例外的是中心强大,四周弱贫的现状。

至于谁是四川第二城,绵阳,南充被提及的最多,争论得也最多。但我想说的是,要站在未来的位置来看,一大群兄弟姐妹现在还不晓得谁的前途更无量?



孤帆扬船


四川的第二城基本毫无争议是绵阳,虽然提起四川大家所广泛熟知的城市基本就只有成都,而且成都在国内的城市排名中也是名列前茅,不管是经济、交通、教育、医疗,成都都是四川省内当之无愧的第一。因为四川成都的光环太过强盛,导致省内其他城市的知名度都一般,并且经济发展也都很一般,这与四川的地势地貌有很大关系。当然,除了成都,四川就输绵阳了。

从城市建设方面来看,绵阳的辖区面积以及城市建成区面积都是排名第二位的,城市建设水平也比省内其他城市要好很多,绵阳的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73平方公里,除了成都以外其他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基本都不过一百五,除了南充和泸州在一百四左右,其他城市都不到一百。城市建成区面积从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而经济发展水平也能反映一个城市的人才汇集程度。

绵阳的经济发展水平这个有官方统计数据,GDP排名全四川第二位置,或许GDP地区生产总值不能衡量一个城市的富裕程度,但是绵阳的人口数量在省内并不是排在第二位,达州、南充的人口都比绵阳要多几十万,但是GDP没有绵阳高,就已经能说明了。绵阳依靠地区的国防科研以及电子工业使得地区经济稳步发展,这在成都占大头的四川非常难得。

最后从文化教育方面,四川省大部分的教育资源都集中在成都,成都也是我国高校数量众多的城市之一。但是除了成都,省内高校数量排名第二的就是绵阳了,绵阳一共有十几所专本院校,其他城市的高校数量没有超过10座以上的。这其中绵阳的西南科技大学还是国家西部重点建设的十几所高校之一,所以从教育上绵阳也是四川第二城。


地理有意思


光头智囊(已改名泸火纯情)在这里还是重点分析四川,区域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虹吸效应”,即一个发达经济体(如北京),会负面影响周边经济体(如河北)。有个说法称成都是吸血城市,事实上,这个说法并不夸张,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其资金、人才、技术等吸引力在整个西部地区都是非常强的,在省内更不在话下。四川省内的小兄弟有成都这个强大的“袍哥”已经够呛了,要命的是身边还有另一个重量级的“袍哥”——重庆,这就悲催了!绵阳、德阳、资阳、雅安、眉山、乐山等城市处于成都辐射范围;泸州、宜宾、内江、自贡、广安、南充、遂宁等城市处于重庆辐射范围;广元、巴中等城市处于成都、重庆、西安叠加辐射区域;攀枝花处于昆明辐射范围。

2017年前后,除老牌第二城绵阳外,泸州、宜宾、南充等城市纷纷表态要做四川第二大城市,民间也推出各种投票。一场纷争之后,2018年的GDP给相应城市泼了一盆冷水。因为坐在第二交椅上的绵阳,还是难以望成都项背,拿到中部省份连前五都进不了,这样的第二,又有什么意义呢?那厢成都遥遥引先,这厢一众小兄弟谁也不服谁,民间舌战尤其激烈。

光头智囊也不妨对四川将来的第二大城市来进行一个理性的分析:

绵阳:

绵阳是中国唯一的科技城,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成都平原城市群北部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圈七大区域中心之一。目前,绵阳经济总量在四川省内排在成都之后,也是名义上的四川第二城。

按区域经济学虹吸效应,绵阳过于接近成都和另一个重工业城市德阳,这也是绵阳难以跨越式发展的原因。从2018年GDP来看,德阳、宜宾已经逼近绵阳,四川省内第二交椅随时有可能易主。

泸州:

泸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宋代年间泸州就与成都、重庆一道跻身于全国26个大商业城市之列,明代中叶泸州为全国33个大中商埠之一。泸州还曾作为省级川南行政公署驻地。

泸州市是川滇黔渝结合部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成渝经济圈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四川第一大港口);同时也是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世界级白酒产业基地,国家重要的以名优酒为主体的食品工业基地、循环型化工基地、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国家高性能液压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9大工程机械生产基地之一。泸州还是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所在地。

泸州城市建设、城区建成面积、高校数量和医疗等方面在四川省内仅次于成都。2020年泸州将实现双两百目标,即建成主城区200平方公里,主城区人口达200万人,届时,泸州将成为成渝城市群内仅次于成都、重庆的大城市,自然也就是四川省内第二大城市。

南充:

南充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久负盛名的中国 “绸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要节点城市、国家规划定位的成渝经济圈北部中心城市、南遂广城镇密集带中心城市、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

南充交通发达,高速、高铁、航运等路网完善,作为成渝经济区重要交通枢纽节点已初见雏形,但是近年来南充经济发在川内并不占优势,2018年人均GDP排在全省第17位,在这样的形势下,交通的路网只能成为向发达地区输送“血液”的脉络,四川第二人口大市能不能坐到第二城的交椅还存在很多悬念。

除了上述三座城市可能成为将来四川第二城之外,宜宾、德阳等城市也有可能做上四川城市的“小老二”。

对于民间的纷争,官方并不是视而不见,2018年四川省 委全会提出了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引起广泛关注。“新格局”新在哪里?对四川区域格局和整体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解读四川省 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发布会上,四川省发改委副主任邓长金详解了“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发展新格局,并表示川南经济区最有可能率先成为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在此,光头智囊乐见四川也能打造“珠三角”、“大湾区”这样的经济体,到时,第二城之争也就没有必要了!


泸火纯情


说实话关于四川第二城的争议一直不是很大,绵阳从重庆脱离四四川外一直都是占据着四川第二城的称号不管是经济还是城市建设方面,绵阳是我国第一科技城,在国内的知名度也比较大!下面我们来看下2018四川各市之间的GDP排名情况:

从这上面就可以看出绵阳经济还是高出第二名的德阳近百亿,再加上近两年广汉入成都的风声比较大,如果广汉划给成都那对德阳各方面打击还是比较大的就像资阳一样一下掉到15名,对于第二城之争远远绵阳第三城之争大,第三城强有力的竞争城市有,德阳,宜宾,南充,泸州,甚至连乐山,达州,都有力竞争。


90后小李


客观的觉得是宜宾

四川政府这几年不停加大力度发展宜宾加快建设经济副中心。

教育方面:大学城引进了

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

西华大学宜宾校区

电子科技大学宜宾研究院

四川大学宜宾园区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宜宾校区

成都理工大学产业技术学院

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等职业院校

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产业研发中心

宜宾学院临港校区

这些大学陆陆续续建设中有几个已经开学了。

铁路方面:

成贵高铁宜宾段已经通车

渝昆高铁已经动工建设

蓉昆高铁建设中

内自宜城际高铁

规划中的宜宾到西昌攀枝花铁路在研究讨论等

机场和港口

机场有菜坝机场 五粮液新机场 五粮液机场已经建设好进行试飞成功,目前加快城市道路链接机场建设,港口有宜宾港

高速公路方面:在建的有 成宜高速 过境高速公路西段、宜宾至彝良、宜宾至威信高速在全省创新建设模式,成功招引到了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和中铁城投集团组成的联合体投资建设。目前,成宜高速全力推进,2020年建成通车;

今年有望实现六条高速同时在建的可喜局面。宜宾至新市高速、南溪至内江高速正积极开展前期工作。同时,积极谋划增加了一条宜宾南部区县东西向高速公路,即从云南盐津-筠连-珙县-兴文-叙永高速公路,已初步纳入了最新的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

工业高科技方面:五粮液、丝丽雅、天原化工、朵唯、中兴、康佳,中兴、领歌、酷比、金奥迅、伟恒、明德、奇瑞……

等品牌在内的147个智能终端项目落户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

宜宾一直在加快建设城市经济副中心,今年上半年GDP增速全川第一,今年可能超过德阳进军前三,相信宜宾发展的会越来越好。


城市之客


四川能成为第二城的是四川南充。很多人都说什么绵阳德阳还有一些城市,这些城市虽然现在比南充略为靠前但是发展前途真的不行。

一首先离成都太近,这个是非常要命的事情。四川没有沿海城市那种偏地开花的条件,所以不会把两个经济城市放在一起。

二,交通情况内陆城市最大的问题就是交通。

三,人口内陆城市开始对外面人口吸引力很弱自己拥有住够的人口就会获得很多优势。所以不是啥现在GDP高城区面积大就有优势。

现在来说说南充的优势。

第一,离成都的位置远,恰好处于川东北中心,可以以南充为中心点建立一个经济中心城市。

第二。交通南充除了铁路,高速,机场等就是拥有千吨级河内码头,对于工业来说拥有水运条件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应为水运非常便宜。

第三。人口,南充是四川第二大人口城市,合三区六县有八百万人口。把外出务工人口留在家乡发展比吸引外面的人口进来容易很多。

第四。资源,南充坐拥阆中古城作为中国四大古城之一是非常好的旅游资源,以及大量名人故居,只是南充在旅游开发和保护层面做得非常差。

第五,矿产资源,南充地下是有油气资源的,早期曾在苏联的帮助下开发过的,现在作为战略储备一直没开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