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乌鲁木齐和平渠大寨闸公园正式通水

乌鲁木齐和平渠大寨闸公园正式通水

乌鲁木齐和平渠大寨闸公园正式通水

位于南郊货运市场附近的大寨闸公园项目施工现场

乌鲁木齐市“水进城”项目先导工程之一的和平渠大寨闸公园目前正式实现通水,3个湖区均已完成蓄水。预计今年11月底,大寨闸公园可全面完工。

8月17日,记者在位于南郊货运市场附近的大寨闸公园项目施工现场看到,波光粼粼的湖面与周边草坪及蓝天白云相互映衬,沿着湖边一路走下去,蜿蜒曲折的木栈道,错落有致的叠水台、造型独特的玉帛云台……各式不同景观装饰接连映入眼帘。

大寨闸位于和平渠东渠与和平渠西渠交汇处,是和平渠始建干渠进入城市东西分流的重要枢纽。

“2个深1.2米,1个深0.6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的湖已正常开始蓄水,大寨闸整体项目水利部分已完工97%,景观绿化已完成70%。”新疆北控水务有限公司大寨闸项目土建工程师赵志亮说,目前正在进行石材铺装、绿化管钱铺设等工作。

赵志亮说,大寨闸整体项目包括入口广场、停车场、三个湖区、两个节点广场及三个滨水广场。其中,景观绿化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进入秋季将进行乔灌木及花卉的种植,预计今年11月底,大寨闸公园可全面完工。

记者还了解到,同是“水进城”项目先导工程的十七户湿地也已于8月15日同步呈现水系整体效果。

“目前,表流湿地和潜流湿地已经通水,B、C区湖面也已蓄水,形成了16.4万平方米的水面,景观绿化部分已完成2万平方米。”新疆北控水务有限公司十七户湿地项目景观工程师魏红星说,预计11月底,十七户湿地整体工程可全面完工。

乌鲁木齐市“水进城”项目实施后将实现“500米亲水、5公里畔河、10公里见湖”的生态目标,提高中心城区水面率、打造亲水宜居环境。

刘正和:我就住在大寨闸公园附近小区,看到报纸上说我们附近就有个公园,还有水景,大家伙儿都很期待。现在很多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相信很快就能看到碧水绕城如画的美景了。

李锡娥:远的不说,这几年水磨河陆续进行了生态环境改造,我们居住的环境明显变了,空气也好了。希望以后这座城市能有更多的公共的滨水景观,亲水环境,给大家带来更多美的享受。

引水进城碧水绕城再造美景

一座城因水而活。不久的将来,乌鲁木齐,这座距离海洋最远的城市将形成“林中有溪、园中有水、清水绕城”的生态格局,实现“500 米亲水、5 公里畔河、10公里见湖”。

按照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我市全力推进“水进城”项目建设,利用再生水构建水系景观,提升城市活力。一座“水城交融、人水和谐”的靓丽城、生态城、魅力城正在向我们走来。

贯通水系,聚水润城

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四通八达的水系如条条血脉,连接东西,贯通南北,将活力和生机源源不断地输入。

然而,清流不是自动涌出,绿色绝非从天而降。一个严峻的事实是,乌鲁木齐市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和季节型缺水城市。

数据显示,乌鲁木齐市年均降水量298.6 毫米,蒸发量高达2015 毫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七分之一,是全国30 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

“为解决这个突出问题,响应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我市加紧推进‘水进城’项目。”新疆水磨河流域管理处总工程师谢东说,“水进城”项目从“保障水安全、节约水资源、提升水环境、营造水景观、加强水管理”五个方面,建设包括水安全工程、水源保障工程、水质保障工程、水景观提升工程和智慧管理工程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今年主要是‘水进城’项目的先导工程及和平渠部分河道的综合整治,营造公共滨水景观。”谢东说,去年8 月,十七户湿地及大寨闸两项先导工程开工,今年8 月呈现工程水系整体效果,完成计划目标。

绿水绕城,再造新景

水在城中流,城在山水间。合理利用再生水和生态湿地资源开展“水进城”项目,沟通主要河湖水系,打造水绿融合的复合型生态廊道,再造出了碧水穿城的新美景。

在推进“水进城”项目建设过程中,我市规划利用再生水“理水治绿”,新增河道修复和护岸生态恢复工程,通过与绿化结合的方法,加强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提升城市滨水空间品质。

“水进城”项目技术负责人赵亮说,“水进城”项目所涵盖的城市公园、湿地公园、水文化景观等将为市民提供散步锻炼、亲水戏水的休闲场所,同时还可提高城市的水面率,促进局部气候的调节,形成良好的局部城市气候环境。

“比如今年和平渠26.27 公里河道综合治理中,河道水体27.4 公顷,景观绿化30.5 公顷。”赵亮说,按照规划,30.5 公顷的景观绿化方面将新(改)建多个景观节点,包括水剧场、广场、绿廊、浮岛等。

以解决水资源短缺为核心,以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河湖水系联通为手段,以低影响开发、滨水景观提升、多功能互补及地域文化结合为亮点,“水进城”项目的实施将形成“林中有溪、园中有水、清水绕城”的生态格局,实现“500米亲水、5公里畔河、10公里见湖”的生态目标。

水润首府皆灵性。随着“水进城”项目的不断推进,一幅山水园林、生态宜居的美丽画卷正在首府徐徐展开。

【记者手记】青山绿水留住美丽乡愁

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而留住乡愁,体现的不仅是诗意生存的守望,更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设理念。

从一条河到一片湖,从一片湖到一个景,“ 水进城”项目“ 以水定绿、以水定城、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多能互补”的规划手法,以再生水厂为根,以再生水管为脉,补充和延续城市水网结构,体现的是改善生态、优化环境。

在许多水资源不丰富的城市,公共的滨水景观无疑是稀缺的,乌鲁木齐也不例外。实施“水进城”项目,形成“林中有溪、园中有水、清水绕城”的生态格局,一系列的水系改造,正是青山绿水间留住乡愁的载体之一。

水让城市更灵动,留住青山绿水,方能留住乡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