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認為撿漏,撿大漏,該怎麼定義?

濱海花螺


在收藏行業中有一個常聽到的詞就是“撿漏”。“撿漏”一詞,出處在哪,始於何時已無從考證。“撿漏”是指以較低的價格買進收藏價值高的收藏品,也即是以便宜價買到好貨的意思。

幾乎每一位有收藏愛好的人,夢做的最多就是想撿漏,夢想一夜變成個大富翁,可往往事與願違。

收藏界普遍認為“撿漏”是可遇不可求的行為,故而用一個“撿”字來寓意它的難得,是極其詼諧的表達。不過撿漏是有竅門的,是要講機遇的。

在收藏剛剛興起時的20世紀70、80年代,撿漏這種機會時有碰到,因為當時的人們對古玩、藝術品還缺乏認識,好多現在鼎鼎大名的收藏家就是在那時低價掃貨的。

十多年前,我也有過一次“撿漏”經歷,用現在時髦的講法是撿大漏。十多年前的一天,我在貴陽市“××子弟學校”以幾十元的低價收藏到12本絕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精品連環畫:40開本的《紅燈記》一本;一套4本32開的《斯巴達克思》;一套3本32開的《清宮演義》……。這12本連環畫的品相都在9.5品以上,市場參考價為20000元。

時至今日,“撿漏”的故事已經很小發生,因為“撿漏”的機率比買彩票中獎的機率差不多。但有些人很是神奇,天天能撿漏,花言巧語編造許多堂而皇之卻相當可笑的故事,並且連連在某些地級市報紙上發表,引人恥笑。





打傘的魚888


有的時候撿漏也確實分運氣,說一個我當年真實的撿漏的經歷,十多年前 我經常去同學家農村玩,從小就對這些老東西感興趣的 ,他們家鄰居有個老太太在門口納涼 抽著煙,戴了一個帽子,帽子中間有一個綠色的貓眼石,我就很好奇 跟老太太聊了起來 ,才知道她家以前是富戶 她是二房 ,家裡有以前花過的銀元,然後讓我跟他到屋裡去看,我那時候也沒多少錢,手裡也就五百塊錢左右,她說都給你吧你看給多少錢,一共三塊袁大頭,都是真的。我抬頭一看她家牆櫃上襄著一個個頭特別大的銅錢,走近一看咸豐元寶 ,背面是啥也看不了。我說您這櫃子上怎麼還襄一個銅錢,她說沒用 那是用來做鎖釦墊用的 ,我說能給我嗎 要是連著那個我把我錢都給您,我再給您換個新鎖。老太太同意了,我趕緊去拿工具帶著新鎖回去了。順利到手 回家反覆研究 這是枚咸豐元寶 當百 。高興的我一個禮拜沒睡好覺 每天都拿出來看看。到現在這枚銅錢已經很貴了,按照當時的價錢已經翻倍。這就是我撿漏的經歷。後來每週我都去看老太太,她也經常給我講以前的老故事。不管是大漏 還是小漏 還是倚著需要為根本,那枚錢幣對於她來說沒有用處 已經當成了使用工具的替代品,我正好需要,它在我這體現的並不是金錢的價值,而歷史價值更高,它也就代表著清代末期 虛值貨幣的開始 一點一點走向衰亡的一個歷史見證。


依魅沫瑢


收藏中,我們經常說到“撿漏”兩字。什麼是“撿漏”?當然是以便宜的價錢買到值錢的東西。前提則是賣家不知道這件東西這麼值錢,一般的人,也不曉得。我們搞收藏的,可以說每個人都希望“撿漏”,這也是人之常情,無可非議,況且撿漏是很大的樂趣。而古玩收藏呢,也確實有漏可撿。因為信息不對稱,我知道的,你不一定了解,你熟悉的,他不一定認識。但真正能撿到漏的,其實不多。

我們華夏五千年文明史,文物品類比較多。就瓷器來說,它屬於硅酸鹽產品,性質比較穩定。瓷器雖然是易碎品,不像絲綢、漆器之類容易風化腐蝕。瓷器只要不被打破,可以長時間保存下來,即使是沉到海底,深埋地下,上千年過去,除了表面會不同程度地受到侵蝕,依然是完好的。所以經過漫漫的歷史長河,我們今天所能看到古代瓷器,仍然比較豐富。像龍泉青瓷,燒造歷史悠久,窯址眾多,燒造量大,流傳下來的器物還是相對較多的。而且從五代北宋到元明清各個時期都有,自成體系。所以這其中能“撿漏”的機會肯定是有的。



收藏知識30秒


大家好,我是lucky軍哥,很高興在這裡又見面啦!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撿漏。

撿漏這個詞是珠寶,古玩,收藏行業的一個頻繁詞,它的意思是從別人手中買到物超所值的物品。撿大漏就是這件物品的價值超出我們的預想範圍比較大。人人都想撿漏,那我們就來聊一聊什麼叫撿漏?

現在我們就以翡翠行業為例,在行家眼中,撿漏就是通過專業的知識,利用信息的不對稱從別人手中以較低的價格買到物超所值的物品,這就是實實在在的撿漏。這是人之常情,無可非議的。但現在信息的相對透明化,大家都可以從各個渠道瞭解專業的知識,也進入到一個全民藏寶的時代,所以撿漏也是相對的啦!

現在撿漏這個詞已經是一個銷售詞啦,大多是賣家說給買家的一個銷售術語。“**,你這件寶貝超值撿漏啦,要是在***買的話,要**錢才可以買到呢!”是不是,你們也經常聽到這句話。作為一個普通的消費者來說,在自己的經濟能力範圍之內,通過學習到的專業知識,經過貨比三家的挑選,在誠信的商家那裡購買到心儀的,正價的寶貝就是撿漏啦!

普通玩家或消費者應該尊重商品的價格,不要一味去追尋撿漏,作為新手,你的漏有可能就是你交的學費。新手小夥伴們只有經過不斷的學習,練就一雙慧眼視珠的眼睛,對市場價格有精準的把握,這樣,才有機會撿到漏,不會讓漏失之交臂。

好,今天撿漏這個話題我們就聊到這邊,想了解更多的翡翠專業知識,請大家關注我,謝謝!

祝大家,小漏撿不斷,大漏過百萬!

可以下方留言討論哦,謝謝!


眼緣翡翠


一般人都是抱著撿大漏的心態來玩收藏的,電視和報紙上也經常會看到某某人花幾十上百元買個寶貝,經鑑定價值幾十甚至上百萬。如果你是抱著這種心態進入古玩行的,那麼恭喜你了菜鳥,被撿漏的那個人就是你;買了滿屋子的贗品還沾沾自喜的也是你;守著滿屋低價撿漏來的藏品一件也賣不出去的還是你。

三十年前有大漏可撿我信,十幾年前有漏可撿我也信,科技發達的今天你說一個百萬的東西你兩萬買了我不信了,誰手裡有個老物件不會翻開手機查查資料,問問百度。中國已經到了全民收藏的時代,即使農村的一個老大爺說起古玩來也是頭頭是道,不行就翻來手機來給你看圖片、看價格、各種引經據典宛若鑑寶大師。個別老頭還特調皮,拿著祖傳仿宋體的乾隆玉碗不讓走,隨意出價給錢就賣,意思是說大爺不差錢就是賣著玩兒。不滿意也沒關係,家裡老輩成分高,傳下幾十件傳家寶你慢慢挑,個個都包老,專治各種菜鳥。

所以說玩收藏只要遇到喜歡的東西,東西又開門的情況下不溢價基本就是拿下。遇見難得一遇的精品溢價不多也要拿下,一直抱著撿漏心態去買藏品你會發現玩來玩去手裡不是贗品就是普品。大家應該用平常心去玩收藏,祝大家小漏撿不斷,大漏過百萬。





泉海行舟


圈子的人對於撿漏都形成了共識,撿漏是高手的專利,我認為的漏是賣家不懂,不瞭解自己的東西的真正價值,而別人以較低的價格買走,賣東西的人叫漏掉了,買了的人叫撿漏。現在常見的“撿漏”地點,古玩市場、古玩地攤、農村。隨著人們對古玩的認識,現在的漏不好撿,撿了大多也是小漏。

講一個真實的故事,這是一個鑑定專家也是個收藏家,給我講的他的真實故事,在80年代(當時古玩知識不是很普及,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個東西也能賺錢)的時候,他剛參加工作沒多長時間,有一天經過一個廢品收購站,看到一堆的廢品,有錢幣和造像,他也是一個有心的人,覺的這些東西好玩,就一股腦論斤稱的都買下來了,當時他當時也不瞭解這些東西的價值,也從這開始,他開啟了自己的收藏之路,說到這這些東西的價值可想而知。我們在一起經常開玩笑的說老爺子是“漏王”。(有機會去探訪他的家,讓大家也看看)我想那個時候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有些人當回事有些人也是和大多普通人一樣漏掉了。無論以前還是現在,就像我開頭寫的,撿漏是高手的專利,自己要掌握一些知識,才有機會找到自己喜歡的、和自己有緣的東西。





文小寶小觀點


撿漏是人的虛榮性,作為作品要市場認為為佳,不能靠自己的想象為撿漏,在一般向情況下好作品(古玩)明白人都能辨別!




廣廣人生


對於翡翠玉石這個行業而言,新手和老手的差別很大,這要是擱幾年前,新手那都是要吃藥和交學費的,很多無良商家仗著信息不透明,假貨橫行,要價虛高,王老師做翡翠多年,當初也是一路磕磕碰碰走過來的。

而現在則不同了,互聯網時代微博、微信的興起,翡翠知識的普及,使很多翠友減少被“吃藥”的機會。

回頭看看能少交些學費的,那就可以說是大幸了,那什麼樣的翠友是這些無良商家最喜歡的呢,下面王老師就這個話題與大家分享一下多年的經驗與心得。

追求完美無瑕

有的翠友買翡翠是這樣的,有裂有綹有紋有棉?不行!一定啥都不能有!

冰種糯種豆種?不行不行!一定要玻璃種!

蘋果綠陽綠豆綠?不行不行不行!一定要帝王綠!

然後一掏荷包,2000塊!

這樣也只能買B、C貨才能符合要求了。

還有的翠友挑選翡翠,搞得跟皇帝選妃一樣,既要顏色好看,又要形狀正,選鐲子怕太普通,選珠子怕太貴!

糾結來糾結去,若是買到有棉的翡翠,分分鐘覺得買虧了!!想要完美的翡翠真的需要很大的資金,因為完美翡翠≠沒有瑕疵,但卻和普通翡翠有很大的區別。

不懂裝懂

聊天過程中頭頭是道,種水色工、通透水潤張口就來,自認為看了一些書籍就自信滿滿去闖蕩市場了,在買玉的時候更是有模有樣,可以理解這是為了減少自己被欺騙的風險,但這個過程極可能在行家面前暴露了自己無知的真相。

比如 “你這個多少錢一克”,原本是想抖個小聰明,詐商家一下的,可這下商家明白了你實在不懂,只要讚許幾句外加忽悠幾句,上鉤那可是必然的。

原產地便宜

雖然世界上90%的翡翠都出自緬甸,因此,翡翠又叫做緬甸玉,但是,緬甸玉可不是光指翡翠,緬甸除了翡翠之外,還產綠玉髓、石英岩玉、水沫子等,這些玉石也稱為緬甸玉,但這些可不是翡翠,都是想和翡翠攀親戚的主,價值和翡翠相比可是差遠了。

因此,有些遊客去緬甸多少都會帶些翡翠回來,以為原產地真材實料價格便宜,而有些商家為獲得高額利潤,往往就把綠色的其他種類玉石都冠名為“緬甸玉”,然後當成翡翠賣給遊客,而遊客不明就裡自以為買到了上好的翡翠,實際上,這些產品都是冒充貨,買了之後維權又難,於是只能吃啞巴虧了。

喜歡“撿漏”

很多翠友都在抱怨,翡翠圈坑多漏少,別說撿漏了,不被坑就算大吉大利了。有的翠友一看到便宜的,入手!好看的,入手!總之,只要是用最低的錢買最好的貨都買,自認為撿到“漏”了。

B+C 貨翡翠

我認為在翡翠這個行當裡想花低價錢買到高檔貨幾乎不可能,比如有些商家標價幾萬元就能夠買到玻璃種帝王綠翡翠手鐲,買回來之後才發現,純粹是B+C貨。如果你認為這是撿漏了,那我告訴你這是被人撿了。買翡翠玉石時清醒一點,不要總想著撿大便宜,不要撿漏!不要撿漏!不要撿漏!(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王老師建議

最後,對翡翠新玩家提一些建議:

1、多看、少買。在購買時多做比較,如果不懂的真假的話,先看證書,再聽價格。切記一點:便宜無好貨。如果您要撿漏那基本不可能,就像買彩票一樣。如果您要幾百元、幾千元買個上好的、極品的,那真假方面就不能保證了。

2、購買時,多比較一番,寧吃鮮桃一口,不撿爛桃一筐。數量不要多,質量要好;雖然現在玉石的價漲的歷害,但可以看到都是種水好和帶色的中高檔玉石漲幅高,如果要保值,建議起點高一些;

3、寧小勿大,買玉就是買種水和色,翡翠不在大小,小而精比大而粗好的多。當然翡翠擺件就另論了。

4、在種水和色澤的選擇方面,我個人建議條件有限的話,購買種水好的,有種無色遠遠比有色無種要好很多,所以在選購時,應該在種與色之間做出平衡,選擇適合自己的,畢竟眼緣很重要。

不管你是否被騙過,王老師寫這些希望各位翠友們引以為戒,還是老生常談的那些話,多看多問少下手,正規證書才是真,我的翡翠科普之路也會一直走下去。


王老師翡翠


撿漏我認為通過過人的專業知識紮實的基本功相中物品以最為低廉的成本買到價值不斐的物品叫真真實實的撿漏,但過份要求大漏往往容易被帶入坑。我給一朋友買的翡翠原價1500元現在很多翡翠二道販子給到30000元。[祈禱]




Ac-Roger


一般人認為的撿漏:買入價增長10倍左右。

撿大漏:增長百倍。

我認為的撿漏:10人看不懂,我懂。

撿大漏:百人不懂,我懂。

成就感滿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