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詩仙李白:相識滿天下,知心好幾人

中國詩歌的發展經歷了詩經、楚辭、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唐詩、宋詞、元曲、明清詩歌、現代詩、新詩等多個階段,並在盛唐時期達到了巔峰。如果把整個中國文化比喻成一座山的話,那唐詩就是山巔,而李白杜甫是站在最高處的兩個男人。

詩仙李白:相識滿天下,知心好幾人

關於李白杜甫誰是歷史最佳,大家各有各的看法。

李白在世時,這個問題是沒有爭議的——他是公認的詩壇NO.1,歷史第一人。根據《新唐書》的記載,李白是興世皇帝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按照我們今天的說法,李白是個外向開朗、好交好圍的人,平時喜歡跟朋友聚餐喝酒,酒桌上還經常唱歌,而且唱的還賊好聽,堪稱社交界/文藝界的頂級高手。那個時候的大唐從皇宮內院到街頭巷尾,大家都在背李太白的詩,一邊背一邊交口稱讚:詩仙果然是詩仙,怎麼他niang的這麼有才!

而杜甫那會沒什麼名氣,別說比肩李白了,連王維、王昌齡、孟浩然這些都不如。那會兒的杜甫是李白的小迷弟,在李白被玄宗皇帝賜金遣還後,兩個人在洛陽相遇。那一年,李白43,杜甫31,前者雖然仕途不順但早已功成名就;而大齡晚婚青年杜甫無官無名,整天在外面閒逛。兩人一見如故,每天對酒當歌。在那個交通、通訊不發達的年代,二人一年內見了三次,這種緣分、這種情誼可想而知。

然而二人此後終生再未相遇。也就是說活了61歲的李白在餘生的18年內再未見過杜甫;對於比李白晚死8年的杜甫來說,這個數字是26年。

就像跟科比合過影的球迷會一直在朋友圈曬照一樣,杜甫的後半生也從來未曾忘懷過“偶像”李白。據統計:杜詩全集中提到李白的詩有20多首,其中點名道姓寫給李白的就有15首。其中有很多千古名句,比如: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李白也曾回詩兩首送給這位小老弟,其中最著名的是這一首:《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在李白晚年,他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曾經加入永王李璘幕府。誰知李璘這貨本事不大,卻有著太宗皇帝般的野心,想自己當皇帝,被平叛後李白受牽連鋃鐺入獄。這個時候朝廷內外很多人都建議皇帝殺掉李白,已經跟李白分手16年的杜甫這個時候勇敢的仗義執言,寫下了這首詩。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吾獨憐其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意思就是:已經好久沒見到李白,他假裝狂放真的令人悲哀。世上那些人都要殺了他,只有我憐惜他的才華。文思敏捷下筆成詩千首,飄零在外無依無靠只能借酒消愁。匡山那有你讀書的舊居,頭髮花白了就應該回來。

各位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假如自己是杜甫,是否有勇氣寫詩支持李白,畢竟政治底線這東西一般人可是不敢觸碰。

因此,能有杜甫這樣的朋友,李白這輩子也值了。

大家還別不服氣,文人相輕在歷朝歷代都很普遍。你以為那些人真的就因為李白加入了叛軍幕府而想殺他嗎?恐怕並非如此,羨慕他的風流,嫉妒他的才華,把他搞死,讓他遺臭萬年,自己趁機上位應該才是不少士大夫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而作為自己詩壇的最大對手,杜甫此時的言行就彰顯了他品德上的高潔以及同李白深厚的友情。

大詩人高適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詩仙李白:相識滿天下,知心好幾人

他那首著名的《別董大》在送別詩中堪稱瑰寶般的存在: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當年李杜二人共同出遊,途中遇到高適,三人結伴而行,每日飲酒賦詩,共賞盛唐風光,何其暢快,三人也因此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那時候高適還寫了一首《宋中別周梁裡三子》誇讚李白: “李侯懷英雄,骯髒乃天資,方寸且無間,衣冠當在斯。” 這裡的骯髒是褒義詞,意思李白外形挺拔不俗,說白了就是“老李你真他niang的帥”。

詩仙李白:相識滿天下,知心好幾人

只不過後來李白遇難,手握大權的高適卻無視了這位早年好友、文壇巨擘,眼睜睜的看著李白在獄中吃苦受罪卻無動於衷。

這個事情是這樣的:

當年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帶著楊貴妃逃亡四川避難。路上冊封李亨為太子,李璘為永王,讓二人分別赴西北和江南討伐逆賊。後來李亨直接登基為帝,唐玄宗成了太上皇。李璘挺不服氣——討伐叛賊我也有功勞,當年太宗皇帝可以發起玄武門之變棄手足之情於不顧成為千古名君,我上我也行。

事實證明李璘上炕都費勁呢,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被李亨派來的高適帶兵打敗。當時李白是永王府上裝點門面的文人,也順帶著受牽連鋃鐺入獄。牢獄裡的李白無奈寫信託人轉交給高適,誰知高適看了信後直接把信燒掉,從此對李白不聞不問,這件事給李白的打擊非常大。 就在肅宗皇帝要殺掉李白的關鍵時刻,在平叛安史之亂中立下赫赫戰功、手握軍事大權的大將郭子儀站了出來死諫:我願辭官救下詩仙!

實際上郭子儀早年也曾犯過法,正是李白救了他。兩人互相救對方一命,堪稱過命的交情!

璘敗,當誅。初,白遊幷州,見郭子儀,奇之。子儀嘗犯法,白為救免。至是,子儀請解官以贖,有詔長流夜郎。——《新唐書》

詩仙李白:相識滿天下,知心好幾人

最終,58歲高齡的李白被流放到夜郎,不久遇到天下大赦,逃過了一劫。 除了杜、郭、高三人,李白一生的名人朋友還包括但不限於王昌齡、孟浩然、賀知章、劉長卿等。

這其中賀知章對他有知遇之恩,李白“謫仙人”的綽號就是賀知章送給他的,也正是憑藉賀知章和玉真公主的推薦,李白才有幸在壯年期間觸摸到李唐政治的頂層,成為著名的翰林大學士以及——盛唐第一吉祥物,說白了就是專門給唐太宗和楊貴妃寫詩作樂。

賀知章大家應該都聽過,此人仕途文學兩開花,退休時唐玄宗親自賦詩送別,最後衣錦還鄉。

詩仙李白:相識滿天下,知心好幾人

平生佳作有兩首膾炙人口,是中小學生必背篇目:

《 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去世後,李白曾經寫詩感懷賀知章:

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昔好杯中物,翻為松下塵。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狂客歸四明,山陰道士迎。敕賜鏡湖水,為君臺沼榮。人亡餘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夢,悽然傷我情。


“七絕聖手”王昌齡是盛唐著名的邊塞詩人,他跟李白也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情。

詩仙李白:相識滿天下,知心好幾人

王昌齡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佳作: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從軍行》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採蓮曲》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李白寫給他的詩更是聞名千古,當初王昌齡被貶為龍標衛,李白寫詩安慰好友: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李白、王昌齡、孟浩然三人還互為好友。

詩仙李白:相識滿天下,知心好幾人

孟浩然本人的山水田園詩天下聞名:

《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比李白大12歲,李白眼裡的孟浩然可能就跟杜甫眼裡的李白一樣,都散發著神聖的光芒。

詩仙李白:相識滿天下,知心好幾人

李白送給孟浩然的兩首詩都名垂千古: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可惜在李白39歲那年,孟浩然就因病去世。那個時候,李白還未曾見過杜甫。而孟浩然的死其實跟王昌齡有關,當時王昌齡遭貶官途經襄陽,孟浩然設宴款待,那時孟浩然背上生了毒瘡,本來再養些日子就能好。偏偏這個時候他跟王昌齡一起喝酒非常開心,樂而忘形,不小心吃了和毒瘡犯忌的鮮魚,然後就一命嗚呼了,王昌齡為此內疚不已。

而就在李白因永王案入獄的前一年,王昌齡也在告老還鄉時為刺史閭丘曉所殺,原因是他嫉妒王昌齡的詩才與名氣。

兩位好友都前後死於非命,這對李白的打擊相當大,後來他先後兩次鋃鐺入獄,雖然都為人所救。但他心中的那團火焰也在漸漸的熄滅......

公元762年,61歲的李白死於叔父李陽冰所在的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關於他的死因,坊間有三種說法:1、醉死,酒精中毒;2、酒後失足落水淹死;3、正常病死。無論是哪一種原因,李白的去世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大損失,雖然他的叔父彙總了他的詩整理成《李太白全集》流傳後世,但這只不過是平生大作中的十分之一而已。

李白一生仕途上鬱郁不得志,這跟他天真純粹又放蕩不羈的性格有關。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性格和一身的文才,他結交了很多知心好友。這對太白來說也許是雖死而無憾了吧!

唐代詩壇的三座大山:李白被稱為“詩仙”,身上有仙風道骨,詩作大開大合、清俊飄逸;杜甫被稱為“詩聖”,憂國憂民,詩作沉鬱雄厚;王維被稱作“詩佛”,詩風清新自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們三人恰好代表了中國文化中的儒釋道三家主流。能有幸拜讀他們的大作,是我們後人的榮幸。

前面說了,關於李白杜甫誰更強的爭論自古有之,杜甫的支持者包括白居易、元稹等大家;李白的支持者則有韓愈、蘇東坡等巨擘。

就我個人的感官而言:由於李白的作品只存下來十分之一,而杜甫40歲以前的詩作一篇未剩,因此我們很難評判兩個人生涯整體的水準誰強誰弱。

我們可以這樣類比:李白是喬丹,杜甫是詹姆斯(只說個人能力);李白是王羲之,杜甫是顏真卿;李白是達芬奇,杜甫是畢加索;李白是周星馳,杜甫是梁朝偉......

正所謂文無第一,大家各有長短,實在沒必要分出個高下。

著名詩人余光中曾經如此評價李白: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這是對詩仙最完美的詮釋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