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封城期間好讀書,哪本書你讀的遍數最多,為什麼?

漁樵煮酒


小學教材[淚奔],停課不停學也不給教材,不學又怕跟不上,學了講的又不清楚,有什麼辦法,為人父母七十二變唄,與教材死磕,與疫情死扛,不過,哼哼(ノ=Д=)ノ┻━┻,我學娃的教材,娃也得看我的書,據說道德經有大智慧,萬一給他開智了呢?[捂臉],我嘛,也就想看看那人與自然如何和諧,這次疫情究竟是如何冒犯了自然,違背了天道的。我繼續研究去了[耶]




三爺123556627


讀的最多的就是《我的團長我的團》。這本書之於我,已經成為精神里程碑式的存在。

讀完書,再看連續劇,讀完書看連續劇,隔幾年就把這個過程循環一遍。

第一次讀的時候,還是年少不經事的女孩兒。因為故事吸引人,看完了直接放一邊。一個字:就是不懂。對每一個糙老爺們都不懂。不懂他們的所有言行舉止,就是一群神經病,搞笑渣渣。

隔了幾年,忘記什麼原因了,拿起又讀了一遍,然後追完電視劇。迄今為止,《我的團長我的團》,是我看完的唯一一部電視連續劇。其他電視劇覺得耗時,情節邋遢,都是選集跳著偶爾看一點。而這部劇是認真、完整的看完。還是不明白書中這一群糙老爺們為什麼這麼神經病式的愛國行為。一邊罵著逃著,一邊在關鍵時刻拼命把自己的命扔到前線。

但是,每一次遇到人生困難,痛苦崩潰的時候,我腦中跳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先別哭,先別哭,看《我的團長我的團》吧。翻開就看到戰場上,孟煩了身邊燃燒著連長,他自己也已經在死亡中掙扎不出了,他的肚子竟然可恥的咕嚕起來…我會笑一下,眼淚嘩啦啦開始流淌。

就這樣,一次一次,在自己覺得已經走投無路的時候,先放下痛苦,看《我的團長我的團》。直至每一個人物:團長死啦死啦,迷龍,……甚至迷龍的妻子和兒子,煩了的爸爸,所有人物的一切都彷彿融入了生活,成為過往生活的一個片段…

然後,就會知道,生活中遇到的所謂痛苦,所謂過不去的坎,所謂哭泣崩潰,都只不過是自己的矯情。《我的團長我的團》中,任何一個人都會讓你知道,怎麼樣生活才叫真正的人生。



繪本天天讀


封城期間我並沒有讀書,而是把中國共產黨的歷程大致瞭解了下,系統的看了長征電視劇,革命先烈真的是極不平凡,驚人的毅力令人感動佩服。給我在工作生活中又重新打了雞血,長征精神,二萬五千裡可比做我們的人生歷程。不拋棄不放棄!!!


海包穀


我認為最難的是讓人看完能開悟的書,讓人能立馬覺得看完就像過了一生,讓人的思想突然通透起來。那是一種立馬精神站起來的感覺,我是看了《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頓悟的,感覺儒釋道的書籍都能看懂,大部分的書突然一下變薄了,一生彷彿是一瞬間,一瞬間彷彿也是一生。

一、這本書的故事是這樣的:

1995年5月21日柏林時間下午2點30分,北京至法蘭克福的航班準時在機場平穩降落。芮小丹出現在法蘭克福機場,來接大學同學肖亞文。芮小丹主人公之一,她正在德國的法蘭克福休探親假,古城刑警隊警察,父母離異,母親是德國移民,他的父親是知名的電影導演。她的大學同學肖亞文這次“自費”來德國專門為了他的老闆(另一位主人公丁元英)來找芮小丹,想託她在離北京300多公里的古城找個住處。

主人公—“丁元英”,男,1959年出生,籍貫成都,北京戶口,1978年考入清華大學,1979年留學柏林洪堡大學,1985年獲經濟學碩士,同年就職於柏林H.N.S國際金融投資公司,1989年就職於北京通達證券公司,1990年2月在北京結婚,同年8月離婚。1991年鬼混。1992年3月就職於柏林《世界經濟週刊》,任經濟發展戰略研究院,1994年1月辭職。1994年6月在北京創辦個人私募基金,1995年5月私募基金預備解散。此人無信仰,愛好音響,在柏林有一套住房,有德國永久居留權。

由丁元英的同學詹妮提供擔保的、丁元英操盤的德國私募基金11個月就在中國股市賺了4280萬馬克。雖然他自己也分了513.6萬馬克,但是他內心牴觸幫外國人賺中國人的錢,提前結束了私募基金,代價就是丁元英的500萬馬克,被凍結3年時間。他只能拿了其中13.6萬馬克的零頭作為這3年的生活費,回到北京後,這些錢支付了肖亞文的工資,給了家裡家用,借給了校友韓楚風(北京正天集團正天商業大廈總經理)的妻子15萬。最後,只剩了2萬多,作為在古城3年的生活費。

1996年年6月3日,房東打電話給芮小丹說丁元英的房租還有5天到期了,芮小丹這才想起來丁元英來古城一年了。由此她去找丁,芮小丹被丁元英的音響深深的震撼住了。芮小丹也想買一套這樣音質的音響,可他跑遍古城也沒找到。實在沒轍的她帶著HIFI音響店的葉曉明跟他去看了丁元英的設備,這才知道丁元英是多麼厲害的發燒友。過於痴迷,到處買音響以致於開會都走神,受到停職處分的芮小丹也跟歐陽雪說了這事。歐陽雪覺得芮小丹因為丁元英受到了處分,於是兩人設宴羞辱丁元英。宴會上,芮小丹請來了古城三位文化界的人物,結果丁元英一首詞卜算子—自嘲,三位落荒而逃。

後來,芮小丹終於得到了拜託葉曉明、馮世傑做的音響,就在得到音響的下午,她去執行任務,差點被一槍打死,大雨滂沱天氣之下,她再也繃不住了,她怕再也見不到丁元英了。經此一難,丁元英和芮小丹反而走到了一起。

同時,葉曉明、馮世傑利用做音響的這個機會,說服芮小丹請求讓丁元英幫馮世傑老家的村子脫貧。芮小丹也知道古城這個地方留不住丁元英,為了多留他一段時間,幫他找點事做,就答應了。劉冰“孤島唱片”的老闆,在丁元英窮困時,收過丁元英唱片買,聽葉曉明、馮世傑說了這事,也想加入。丁元英去了王廟村看了一下也答應幫忙。時間來到1996年12月份,芮小丹嘴裡的神話馬上要上演了,丁元英、歐陽雪、葉曉明、馮世傑、劉冰主要人物悉數登場,轟轟烈烈的“殺富濟貧”的神話在那個貧困縣的貧困村開始了。

丁元英作為整個事件的操刀者,設計了以王廟村為音響的生產基地,利用王廟村的廉價的勞動力,在北京註冊格律詩音響公司運作的商業模式。按計劃,格律詩公司要參加1998年5月15日,每3年一屆的北京國際音響展示會。丁元英要求王廟村的農戶必須在1997年的3月全部註冊個體工商戶,1997年的6月,10套音箱樣品必須發往歐洲。

1997年6月12日,芮小丹探親假去德國順便幫格律詩公司做兩件事,第一是請柏林的權威機構測評音箱和整套音響,取得兩份測評文件;第二是在德國柏林、英國倫敦、法國巴黎三個城市各找一個格律詩音箱和示範音響的該國總代理,取得簽約文件,需要把這些文件一併收進由英、漢、德、法四種語言的音箱使用說明書裡。詹妮還委託世界著名的柏林《音響世界》雜誌社做了個10種知名音響比較測評,儼然成了知名音響品牌。

時間終於來到了1998年年5月15日北京國際音響展示會。丁元英前期所有的鋪墊原來就是為了在展會上,低價銷售格律詩音響套裝,低價打敗樂聖公司,500對格律詩音響以3400元的批發價在一天之內銷售一空。樂聖公司的聲譽受到嚴重衝擊,樂聖發燒友們驚呼上當,指責樂聖公司暴利過黑。樂聖公司迅速做出反應,董事會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為依據起訴格律詩公司。這一戰,是樂聖與格律詩的生死之戰,雙方都是一口氣的事。格律詩公司需要舉證,公司的音響製造成本,不能夠低於3400元的展會銷售價格。

1998年6月16日上午,法院給葉曉明送達了原告訴訟副本、應訴通知書和舉證責任通知書。樂聖公司提出了600萬的損害賠償請求。600萬按照15%的訴訟成本算就是90萬,這下葉曉明、馮世傑、劉冰需要做出這一輩子最艱難的決定,與公司共渡難關或者退股出局。於是三人帶著歐陽雪去深圳樂聖求和,結果可想而知,樂聖怎麼能這麼輕易就放過他們。深圳歸來,葉曉明、馮世傑、劉冰三人再也受不住了,與歐陽雪簽了退股協議。而馮世傑為了保留農戶的生產線選擇了置換農戶債券,劉冰選擇繼續留在公司。

丁元英說可以讓肖亞文去打這個官司。於是,歐陽雪找到了肖亞文,肖亞文看了資料,就決定接了這個案子,並且在官司之前向歐陽雪買一部分股份,這樣肖亞文變成了持股51%的董事長,歐陽雪持股29%,其餘20%作為預留股份。1998年7月13日上午8點30分,在法院第四審判庭交換證據,最終,格律詩公司提供了農戶生產的視頻資料,對樂聖公司不利。上海伯爵公司,作為專門生產揚聲器的與樂聖公司起名的音響公司,就在官司出結果前準備出資650萬收購格律詩。因為,他們認為如果格律詩勝訴,也會對伯爵公司不利。就在距離開庭的前2天,肖亞文、歐陽雪接到了丁元英的電話,得知芮小丹不幸逝世的消息。她是在執行一次任務,開車回來的路上,遇到了通緝犯,在激烈的槍戰中,負了傷,然後她引爆了炸彈自殺身亡的。1998年8月4日上午9點30分,芮小丹的告別儀式在秦谷縣殯儀館舉行。

1998年8月5日下午2點,中國音響界第一例反不正當競爭訴訟案在北京正式開庭審理,經過激烈的爭論,所有人都看到了樂聖公司必敗。林雨峰心有不甘,驅車前往丁元英家,語言上貶損了丁元英,給丁元英留了兩顆子彈。然後就驅車離開,說是去雞公山散散心,一路上1000公里路程,早已身心具備,就在大別山的盤山公路困得一點力氣沒有,方向盤一偏,汽車翻滾到山下,接著谷底閃起一團火光……

1998年10月9日晚上8點整,樂聖公司與格律詩公司及王廟村農戶的簽約宴會正式舉行,劉冰由於心有不甘,精神受到了極大的打擊,最終跳樓自殺了。芮小丹也死了,丁元英最終選擇了離開……

二、書裡的人生可以被設計,我們的人生可以設計嗎?

這本小說似乎一直在娓娓訴說著,人生是可以以逆向思維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似乎沒有那麼簡單,只有掌握這種思維的人才可以做到,而且又有太多的不可控的變量存在。但是,這仍然給我們以太多的啟示。

綜合來說,給人啟迪的書,特別多,每個人的感受都不同,但是,讀書很重要、讀好書更重要。


大簡愛讀書


封城期間不同於以往,長時間在家待著容易煩躁,這時候再選擇那些需要很費勁才能弄明白的書會讓人更加崩潰。其實我平時喜歡看哲學思想類、人文社科歷史類、文學類,這個假期重讀的幾乎都是文學類。我的選擇如下:

《蘇東坡傳》,讀第二遍,選擇這本書重讀的原因是蘇東坡的人格魅力和他的生活態度讓人折服又羨慕,藉此還可以更加了解宋代歷史、文化,還有一點,就是蘇東坡的詩詞文章讀了讓人心底舒坦,還有許多有趣的有才的奇聞異事。

《罪與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大作,讀第三遍,酣暢淋漓又讓人久久回味,陀翁的魅力就在於此。

《呼蘭河傳》,這是一部慢時光的書,文筆很優美,第二遍,書中描寫的呼蘭河這座小城發生的幾件事情,藉此表達對封建迷信思想、傳統固步自封、世態炎涼的社會風氣的抗議。這本書值得一再閱讀,而且只要有這種閒暇時光就可以再讀一遍。

《黃金時代》,第三遍,這部中篇小說最大的魅力在於把孤獨可以用一種不同尋常的方式描寫出來,的確,一個喜歡閱讀的人,我相信他的內心都有一個孤獨的靈魂,這就是王小波吸引人的地方。


毛毛TX


封城期間讀書是個很好的選擇,不僅可以豐富自己的大腦,而且還可以讓自己浮躁不安的心情快速的沉靜下來。

至於讀什麼方面的書籍,這個一要看自己對哪方面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引導師。它可以讓你指引你接觸一個領域或者一個行業,如果你帶著興趣讀書會感覺很求知若渴,不感興趣的話可能一開始就感覺很無聊越讀越沒有激情,使自己不能堅持下去。

我通過最近一階段的封城在開始讀明朝心學大師王陽明的《傳習錄》,也是通過一些網上渠道瞭解到這本書的大體的講解想要進一步深入瞭解一下,現在已經讀了不到200頁,因為我讀書有個習慣,一般我讀第一遍都是快速籠統的讀上一遍,等到感覺這本書內容可以吸引自己的話,就細細的讀第二遍。第二遍如果沒讀懂的話我可能還會讀第三遍或者第四遍,直到真正讀到裡面的精髓。這也是我給自己初步制定的一個讀書習慣,但是能不能真正保持下去,可能還得需要要時間的考證。人都是有惰性的,很多事情上自己都缺乏一種恆心。不過習慣也要慢慢養成,不可能把壞習慣一下子改正過來,先給自己制定一個小的目標吧。

通過我自己讀過的書我給你推薦幾本自己感覺還不錯的書籍。一是路遙《平凡的世界》,讀了你從思想上想象到我國改革開放期前後的變化、人物風情描寫的非常真實詳細。把我國勞動人民勤勞樸實、吃苦耐勞的精神面貌完整的體現出來。也是一本很勵志的書籍。

二就是《明朝那些事》,這本書作者用非常生動有趣的文字表達方式講述了明朝從建國和滅亡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內容幽默但不失真實,內容很精彩只有自己看了才能領會的到,我也給你描繪不全面,真正值得一看。





下個路口ykst


由於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很多人都宅在家裡,也因此有了很多的閒餘時間。讀書,這時就成了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至於讀書能帶給人什麼樂趣和好處,我們讀一讀下面這首詩自然就會了然於胸。

《觀書》

明代·于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于謙在詩裡說了,讀書不僅能盪滌心胸,還能為靈感提供豐沛充足的源泉。於是,我把十年前買的一本《元曲三百首》重又拿了出來。以前從沒有系統完整地好好讀一遍,現在打算要靜下心來仔細欣賞一番。

我給自己規定每天不管其他的事有多忙,至少都要讀十首元曲。所以,很自然,這本《元曲三百首》也成了我這段時間拿起次數最多的一本書----每天至少都要把它捧在手心裡一次。

很欣慰的是,我給自己規定的這個小目標一直有條不紊地按計劃進行。並且在昨天晚上,終於把這本書的最後一曲也讀完了。

下面把我的讀後感簡單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們不妨從《錄鬼簿》說起。《錄鬼簿》是一部紀錄元代戲曲家和雜劇名篇的著作。元代周浩為這部書作的題辭如下:

想貞元朝士無多,滿目江山,日月如梭。上苑繁華,西湖富貴,總付高歌。

麒麟冢衣冠坎坷,鳳凰臺人物蹉跎。生待如何,死待如何?紙上清名,萬古難磨。

在這首曲子裡,作者緬懷了那些早已逝去的書生文人,還有當時他們從事創作時的繁盛景象。那些達官貴人們雖然生前享盡了榮華富貴,可是他們一生虛度光陰,最後又有什麼值得讓人稱讚的呢?一直被冷落且命運悲涼的文人們,雖然生前貧苦不得志,但是他們留下的那一篇篇優秀的經典作品,卻會永世長存,萬古流傳。

這本書讀下來,我自己粗略歸納了一下,主題基本就是兩個:歸隱和相思。

元代的書生文人被排擠受冷落,從上面《錄鬼簿》的這個題辭裡我們就能看出這一點。官場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讓他們身心俱憊,很多人想效仿陶淵明,辭官歸田。有的人在曲子裡表達了此種心境,也有的人現實中真的這麼做了。

所以有很多描寫歸隱生活的曲子,讀來都讓人覺得悠然自樂、痛快淋漓,語言生動活潑,俏皮可愛。一些俗語俚語村語的運用,更是讓曲子更加貼近現實生活,讓人不覺有一種親近之感,筆者覺得這也是它和唐詩宋詞很大的一點不同。

最後,把這本書的最後一曲在此送給大家:

【小石】歸來樂

動不動說甚麼玉堂金馬,虛費了文園筆札。只恐怕渴死了漢相如,空落下文君再寡。哈哈,到頭來都是假。總饒你事業伊周,文章董賈,少不得北邙山下。哈哈,俺歸去也呀!


愛嘻哈的三味書巫


之前買了一本.《人類群星閃耀時》,最近終於有時間仔細品味了。在這本書裡,作者寫了:拜占庭的衰落、全人類的勝利—既電話的發明、拿破崙的嗎滑鐵盧戰役、逃亡上帝而離家出走的托爾斯泰、十月革命的列寧等等。

而我最喜歡的是講述了拿破崙失敗被俘的滑鐵盧戰役。在這節文章中,並沒有用很多的篇幅講述拿破崙的驍勇善戰和豐功偉績,而且目光一轉投向了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格魯希,一個拿破崙手下的騎兵將領。格魯希是個中等資質的男子,為人正直,勇敢,可靠,是個受過多次考驗的騎兵將領,但也僅只是個騎兵將領。當戰役準備打起,拿破崙讓他在後方隨機應變。戰爭已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拿破崙和威靈頓的戰場陷入了焦灼,雙方等待著,等待著援軍的出現。格魯希並沒有察覺,並口氣強硬的拒絕了手下的支援建議,他認為,只要皇帝不改變命令,他絕不允許自己偏離自己的職責,眾軍官均感失望。最終導致了拿破崙在滑鐵盧的慘敗,讓拿破崙—曾經的法西蘭皇帝,流放於一個不知名的小島當中。

難得降臨塵世的偉大的一秒,她對不恰當地被召喚來而不善利用她的人的報復就那麼可怕,大事繫於小人物僅僅一秒鐘,誰錯過了她,永遠不會有第二次恩惠降臨。

茨威格就如同一隻摘星之手,將人類史上中最璀璨的星辰摘下,放在這本書中,照亮我們空幻的黑夜。


戰疫我參與


這期間我並沒有讀完任何一本書,只不過在重讀我最喜歡的《詩經》。詩詞這類書不宜快讀,適合反覆讀、經常背、屢次寫。我讀過好幾個版本,它們各有所長:有的註釋詳盡(中華書局《詩經注析》),有的賞析到位(三民書局《詩經正詁》,臺版),有的內容豐富(崇文書局《詩經》〈匯校匯注匯評本〉),有的裝幀精美(北京聯合出版公司線裝影印本《詩集傳》)。不僅如此,還認真做筆記,包括:默寫原詩,摘抄匯評,撰寫賞析等。

下面默寫10句《詩經》中的優美句子:

詩經·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詩經·王風·采葛: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詩經·王風·黍離: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詩經·衛風·木瓜: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詩經·邶風·柏舟:

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詩經·鄭風·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詩經·唐風·綢繆: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詩經·鄭風·野有蔓草: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詩經·陳風·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詩經·魏風·十畝之間:

十畝之間兮,桑者閒閒兮,行與子還兮。






高尚其事


提問:封城期間好讀書,哪本書你讀的遍數最多,為什麼?

海瀾鑫語:我喜歡讀的經典書有很多,但最喜歡並常讀的書是《黃帝內經》,這本書是中醫醫理與實踐的重要根源之一,值得用一生去反覆品讀、研習和轉化實踐。

海瀾鑫語個人認為選《內經》常讀的具體原因如下:

1、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資本,此書可取得永保健康的真經。

2、時間寶貴,此書以一抵萬理通百行,濃縮的都是精華。

3、古人多慧誠不欺人,此書是古人血汗與智慧的凝結。

4、從古至今真理無價,此書是古人慧觀天地之道的真理合集。

5、學習中國文化廣受益,此書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6、自古中醫鉅著出《內經》,此書是古今名醫取經之源,或許你也可以從中得新悟,寫醫著,為家國謀安康之福,功德無量。

經典好書,建議各行業人士都可入手一本,對古文基礎薄弱者,可選購帶白話譯著版。海瀾鑫語祝大家心身和泰,常讀常新,共同學習,相互討論,一起進步。

以上是海瀾鑫語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希望有幫助。如果喜歡,請關注海瀾鑫語,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