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有人說“年輕人不結婚不生小孩,是節約資源是社會進步”你認為呢?

合肥寶迅


其實這是一種“變態”。

也許有人認為這是張揚“個性”,

我認為這是一種缺乏教育的結果,

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一種貪圖享樂的思想在作怪。

為人子女這是不孝,

作為公民這是不忠。

如果是節約資源的話,

請問這種人,

每天限你5至10元的生活費行嗎?!

如果是社會進步的話,

民族的未來在哪裡?

祖國的希望在哪裡?

美帝國主義豈不是高興死了!





徐福記1230下水詩文


我從我自身來講講這個問題。現在的社會環境造成了部分人選擇不結婚不要小孩,一個人工資一個人花,逍遙又自在,但這畢竟只是小部分,很小很小的部分,大部分人都還是在為結婚生子奔波著。我結婚生孩子在同齡人中算早的,起碼我的大學同學都還沒結婚生子。我92年生人,妻子94年,18年結婚,19年女兒出生,我想過推遲幾年要孩子,但是我和妻子商量後還是決定趁著年輕要孩子。我和妻子戀愛7年,工作三年後,都覺得到了結婚的時候了就選擇了結婚,沒有彩禮,房子婚後湊錢買的,車子婚前買的,沒有什麼盛大的婚禮,簡簡單單的在老家搞了個酒席,所以一直覺得愧對妻子,妻子自己講不要花冤枉錢,錢留著買房子,現在房貸妻子在還。我講這些是想講,一個人始終是一個人,結了婚有了孩子才是家庭,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朝著什麼方向奮鬥。一個人的生活是很無聊的,是的,是可以燈紅酒綠,但是你總得一個人回家吧。沒孩子的永遠體會不到早上醒來娃在枕邊丫丫的喊爸爸的時候那種成就感!我以前和妻子講過“家庭和打遊戲是一個道理,就是打怪升級的過程,需要不斷的練號,越高級你成就感越大,也越容易幸福。”


再說說為什麼我選擇早要孩子。我和妻子都上班,產假過後就沒有時間帶孩子,趁著母親還有精力帶孩子趕緊要孩子,不然以後孩子誰帶,請保姆首先不講經濟上的壓力,你放心讓保姆帶孩子麼?其次,我的父母親都是農村人,他們的思想還是早點做爺爺奶奶的,現在年紀大了都不出去做工了,給我們帶帶娃,在我們身邊,給我們照顧還在,我們也能照顧到他們,挺好! 再者,我媳婦年輕,產後恢復的很好,除了胖了點基本和以前沒啥區別,高齡產婦各項風險都是不可估計的。還有不影響我妻子的事業,女性角色已經不是上代人那樣家庭主婦型就可以了,她們也需要事業,並不是講女強人,只是一種自我價值的實現。

再講大點,現在如果都不結婚不要孩子,再過20年,誰來上班,社會需要人啊!中國目前的國情和倫理還是家庭贍養,沒有孩子等你自己老了,全部都是政府的負擔。

沒有華麗的語言,都是些實實在在的大白話。


遊吟詩人0407


這種說法是在計劃生育一孩時代,政治正確下的錯誤說法。因為當年的政治正確,所以認為少生孩子就是對社會資源的節約,但是這樣的理解實際上是不對的。

社會資源就是拿來給人用的,如果一個社會上沒有足夠的人,那麼資源就會過剩,所有的資源都會貶值,那麼這樣的社會就會停滯不前,類似的就如歐洲的某些前發達國家。由於人口衰退,不得不引進大量的外來人口,最後引發的是社會矛盾以及社會的退步。

正確的表達應該是人口應該與經濟體量相匹配,只有在人口數量和經濟體量適應的情況下,才能夠保持經濟的長足發展。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日本的國土面積只有中國的1/n,但是它的人口卻達到了中國的1/10。如果從資源匹配度來講,日本的人口早就需要通過計劃生育來控制了,但是他們仍然受到了老年化的影響,非常鼓勵年輕人生孩子。

原因就是日本的經濟環境以及資源的獲取能力足夠支撐那麼多的人口,他們甚至還需要更多的人口,因此對於中國往日本的移民,採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

中國不想成為日本那樣人口老齡化的國家,與此同時也不會想成為像美國那樣,通過移民來增加自己的人口。

所以改變計劃生育的內容,從限制生育到鼓勵生育發展是必須要進行的措施。

目前中國人口的發展是處於老齡化的拐點階段,為了延緩老齡化的發生,甚至是一直老齡化的發聲中國需要在未來的10~20年,將人口的生育率提高到2.0,也就是說平均每家每戶生兩胎,維持現有的人口數量。

否則如果缺少人口,並且老齡化嚴重,會造成經濟陷入停滯不前,生活成本上升,以及資源貶值的矛盾之中。

人生比較短暫,對於中國人來講最舒服的青春大概就是15歲到30歲之間的這個時間段了過了30歲以後如果你還沒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那麼在與別人的對比之中,你會產生很大的挫敗感。

要孩子宜早,不宜遲,30歲以後要孩子實際上不管,對於女人還是男人來講,都會有一定的問題。30多歲要孩子帶孩子的精力會比20多歲要差很多。

而且高齡產婦生孩子的死亡率不可避免。

很多年輕人覺得早要孩子影響自己的事業發展,但是實際上事業能力強的人並不會受到孩子的影響,該發展還是會發展起來,並且早點要孩子,孩子長大了,事業也一起長大了。

晚要孩子,如果孩子的身體不好,你的事業再強也會被孩子拖垮。因為,晚育帶來的孩子健康程度的影響是不爭的事實。

晚要孩子不但自己的經歷不像年輕人那麼旺盛,處於事業頂峰的女人,仍然會不得不離開自己的事業,或者多多少少受到影響。從巔峰掉下來會比從一級臺階上摔下來摔的慘的多。

如果一個女人為了自己的事業,把自己的孩子交給保姆或者自己的公公婆婆,那麼當他50多歲自己的孩子,十幾歲的時候,孩子的叛逆會成為他最大的懲罰。小孩如果不自己教,那麼現在的輕鬆只是暫時的,孩子的青春期會成為無盡的煩惱。

不生孩子未必會過得更輕鬆。很多人到了30多歲以後會後悔。所以,20多歲的時候最好把一些問題規劃好想明白。


外語那點事


我認為年輕人結婚不結婚,生不生孩子,就是個人選擇的問題,誰也不會把結婚生孩子和節約社會資源聯繫在一起,為節約社會資源去考慮自己結婚和生孩子的問題這個境界太高了。生孩子和結婚完全是個人的選擇,和個人的思維,工作,家庭,身體,經濟有關係。

80年代計劃生育,一對夫婦想生兩個孩子也不行,但有的家庭千方百計,甚至罰款也要生兩個孩子,現在允許生兩胎,可是有的夫妻一胎也不想生,這說明生不生孩子?生幾個孩子就是個人問題,除非國家採取強制措施。

現在的年輕人,思想越來越開放,不像老輩人,把婚姻看得那麼重要,把養兒防老看得那麼重要,社會也開放,同居不結婚沒人指責,結婚不生孩子也不奇怪,對這些現象,社會表現了最大的理解,認同,這才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人家結不結婚,生不生孩子和別人沒有關係,和社會更沒關係,不能說人家沒有境界覺悟不高。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家庭,經濟,工作身體等各方面的原因,他們結婚不想要孩子肯定是有他們的考慮,至於老年以後是否後悔只能讓他們自己去體驗,人的一生經歷過很多階段,人的思想由於年齡的增長會有不同的變化,但不管怎麼說老年人的思維永遠無法代替年輕人的思維,年輕人也不可能用老年人的思維來安排自己的生活。

我們不用說年輕人不結婚不生孩子是節約資源,是社會進步,這只是個人的選擇。


我是山東養老大姨


不結婚不生孩兒,這個跟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或者人生觀價值觀有很大的關係,說節約資源或者社會進步都是扯淡,藉口。只是覺得一個人或者二人世界麻煩相對少點,有對象了怕為生活瑣碎的事而爭吵,有小孩了怕麻煩爭吵更多…,等等原因吧,每個人認知不一樣,或者經歷的事情不一樣,或者受刺激了,更或者看破紅塵了…

但這些不能說節約資源或者代表社會進步,照這樣說法都不要結婚或者不要小孩了,百年後人都絕跡了吧,還談何進步…


脾氣有點壞


最近,我認真拜讀了馮侖先生的大作——《年輕人不婚不生孩子是一種進步》,在這篇文章裡,馮侖先生對年輕人選擇不結婚不生子,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他覺得現在年輕人不結婚、不生孩子的思想挺正常,甚至可以算是社會的一種小小進步。接著對不結婚不生孩子的原因從社會角度、生活角度、家庭角度等多方面進行了客觀分析,其分析有理有據,符合當下社會實際,我還是相當認可馮侖先生觀點的。

梳理一下,馮侖先生的觀點主要集中在如下幾方面:一是不同時代的年輕人有著自己不同的時代使命和奮鬥目標,現代年輕人的使命與他們的前輩完全不一樣;二是社會經濟環境變了,隨著社會保障機制健全,由過去養兒防老至現在政府機構提供的養老,沒有了養老後顧之憂,這就導致了整個社會生育觀念的轉變:整個社會已意識到了結婚生子不再是一道必須簡單使用的公式,而是一道沒有對錯的選擇題。三是不同時代人有不同的生活目標,前輩們的生活最大意義在於為國家做貢獻、為後代積累財富、為自己養老生孩子,而現代年輕人的最大生活目標在於追求真實的情感,不想過勉強的婚姻生活,重在塑造個人的世界價格觀,追求自身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想因為生育而影響或降低幸福指數,或讓自己的幸福感受到挫敗。當然,這些觀點分析得入情入理,也應該是大部分人認同和接受的。

筆者不是一個克己奉公主義者,也不是一個偽導師,我也沒有反對馮侖先生觀點的意思,但我還是不太認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結婚不生子這種現象,說得輕一點是一種自私自利的表現,說得重一點是對這個國家和民族的不負責的行為,我的觀點是對於這種行為不能聽之任之,放縱不管,而是要加強正面引導,更不能再讓其向更大程度邁進了。

大家想過了沒有?假如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結婚不生子,這個社會未來將是什麼樣子?可以肯定地說,將是悲哀的,那些現在不結婚不生子年輕人所寄望的高質量生活和美好憧憬只能是一座空中樓閣,也肯定會是一場空歡喜。

因為這個世界一切需要人來創造,一切的生活都是要建立在人的智慧之上的,人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財富和社會進步最有效的推動力,如果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結婚不生子,這一切將不可能存在,這種後果確實是非常可怕的。

筆者持這些觀點,並非危言聳聽。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的數據,2018年全國結婚率只有7.2‰,已經連續五年下降了。全國的新生兒人數是1523萬,比2017年減少200萬人,出生率僅為10.94‰,創下了近60年來的新低。如果照這個速度減少下去,到了本世紀50年代中國人口將下降到多少個億?到了本世界末又將減少到什麼數額?曾經有機構預測,按照這個結婚率到本世紀50年代中國人口有可能減少到13億左右,到了本世紀末中國人口有可能減少至10億左右。

很明顯,中國人口減少將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現在中國已提前進入了人口拐點,人口紅利喪失也已非常明顯,經濟運行成本大增,而如果聽任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不婚不育行列,加之大量農村光棍群的湧現,未來中國人口有可能比專家們預測的數量更少。

而如果沒有了人口新生大軍,不要說遠,中國馬上將面臨很多不可解決的問題,也將陷入經濟發展的泥潭:一是人口老齡化將更加嚴重,在未富先老的中國,這麼巨大的養老負擔,將成為中國社會前進與進步沉重的拖累,財政也無力支撐。到時很多家庭收入不高的老年人根本僱不起保姆,也住不起養老院,將會處於沒有人管的狀態,會讓很多老年人生活在沒有尊嚴的生活狀態裡,生不如死。二是經濟發展將受到嚴重的影響,大量的實體企業缺乏新生的勞動力,中國經濟也將不可能煥發足夠的活力,在本世紀中後期中國經濟會跌入世界低谷,而經濟搞不上去,財政收入也將成為一個大問題,中國將無法跳出中等收入陷阱,只能在溫飽邊緣徘徊掙扎。三是隨著養老支出的加大,而後面繳納養老金人口數量的青黃不接,那些現在把希望寄託在未來預期幸福指數較高的年輕人,可能到時根本領取不到足夠的養老金,那就真的會陷入希望越高失落越大的窘境。四是民族文化傳承也將成為一個大問題,如果一個民族的生育出了問題,到時國家真正鼓勵生育恐怕也難以見效,像現在的一些西方國家,即便鼓勵生育也難提振民眾生育意願,而中國到時有足夠的錢用來鼓勵生育嗎?同時,人口過度減少,到那時有足夠的人當兵去保衛自己的國家?如果沒有足夠的力量去維護自己的疆土,那國家的安全就是個大問題,外來侵略勢力就有可能對中國虎視眈眈。最為重要的是,如果沒有足夠優秀的人才活躍在各個領域,我們民族的各種智慧結晶和各種優秀文化又怎能代代相傳呢?

因此,政府對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結婚不願生子的現象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增強危機感和憂患感,應站在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未來民族興盛的大局來看待這個問題,絕對不能把年輕人不結婚不生子看著是一個私人問題,因為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人,都有義務和責任為著中華民族貢獻自己的一份生育力量。為此,對不願結婚生子的年輕人還是應該想辦法加強教育引導,尤其當下在年輕人生育願意下降的情況下,政府可拿出一些實際有效的措施減輕年輕人家庭生育壓力,激勵年輕人生育二個孩子,以消除未來人口極度減少帶來的許多社會問題和民族問題!


野外求生小秘籍


說這話的年輕人,真的還年輕。你結了婚,如果沒有孩子,你真的無法明白一個家的幸福到底在哪。或者你總會覺得缺少點什麼。 生育,是延續生命的唯一途徑。 孩子,是我們的精神寄託。有了孩子,我們才會明白我們所做的事情的意義。 一輩子那麼長,一輩子也那麼短。 等我們老了,看到我們的孩子,他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們的使命才算完成 。人生才沒有遺憾。 那些說著為自己而活的年輕人, 或者等你年紀大了,玩夠了,你才知道你以後所要承受的寂寞痛苦有多大。



心如明月鏡


有人說:“年輕人不結婚,不生小孩是節約資源,是社會進步”這是什麼邏輯?直接是胡說八道。

社會在發展,在進步,有了人才能繼續進步,人是主宰社會的工具。一個家沒有人,也就是你不生孩子,等都老了,家就沒有了,都沒有了家,國還能存在嗎?還進什麼步?

不結婚就不能生孩子,生了孩子又如何管理?孩子是未來,孩子是延續生命的繼承人,更是老人日思夜想的快樂小寶貝,你是個孝子嗎?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2ae000909d12924cdf0\

丁5914


不生孩子以後就沒有勞動力,怎麼還能帶動社會進步呢!現在就算一家一個孩子,過個幾十年現在的那種人口紅利就沒有了,什麼東西需求量也就下降了,那社會還能發展了嗎?




好影知時節


扯談!不結婚,不生子,並非一個正常人。更談不上節約資源和社會進步,反而是浪費資源和社會倒退。中華民族幾千年,結婚生子,長盛不衰,就因為國人充分地發揮了自已的潛能,世代相傳。貧窮落後的老老一輩輩,也懂得有人才有家,有家才有國,有國才有億萬家庭的幸福。結婚才能生子女,有子女家才興旺,家旺國家才會富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