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20年代哪些城市具備晉升副省級城市的實力和潛力?

15個副省級城市是哪些?

副省級市是中國行政架構為副省級建制的省轄市,其黨政機關主要領導幹部行政級別為省部級副職。副省級城市在我國一直以來都是城市中的“驕子”,享有國家扶持的資源也多,經濟勢頭普遍不錯。

15個副省級城市包括10個省會城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為。10個省會城市為廣州、南京、武漢、瀋陽、西安、成都、濟南、杭州、哈爾濱、長春。5個計劃單列市為青島、大連、寧波、廈門和深圳。

從區域分佈上看,15個副省級市大部分位居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地區有3個,分別是武漢、成都和西安。東北地區則有4個,分別是瀋陽、長春和哈爾濱3個省會城市,以及大連這個計劃單列市。

20年代哪些城市具備晉升副省級城市的實力和潛力?


副省級城市目前一共15個,廈門由於特殊原因,不具有參考價值。
  1、新晉副省級在經濟上應該拿得出硬指標,我給出的具體標準是GDP超過副省級第9名西安。
  2、除去廈門,在省會不是副省級的情況下,其他市不能為副省級。
  3、在現有模式下,一個省不能出現3個副省級城市。
  4、只有經濟指標過硬,綜合實力出眾的大省才有資格有兩個副省級城市。
  5、在省會已經是副省級城市的情況下,其他城市要升副省級就必須有計劃單列的價值。


  遼寧,山東,江蘇,浙江,廣東算是經濟強省,但惟獨江蘇是一個副省級,於是蘇州無錫2選一就是必然結果。而蘇州有經濟規模優勢,但它也急需轉變生產方式,而計劃單列恰恰又能為蘇州提供更好的資源去完成這件事,所以蘇州勝出,無錫落選。
 佛山東莞沒有機會,很簡單,前面已有廣州深圳。

福州也有機會晉升,福州區位優勢明顯,發展勢頭良好,首位度不斷提高,綜合實力不斷加強。


  長沙和鄭州,兩個中部城市,與西安長春哈爾濱全面對比,都是有資格成為副省級的,而西部已有2個副省級加一個直轄市的情況下,中部僅有武漢一個副省級,長沙和鄭州晉升副省級應該是大勢所趨。
長三角三省一市,上海直轄,南京杭州都是副省級,長三角一正三副的國家格局,已上海為中心,已南京杭州合肥三個為副中心的格局依然形成。合肥作為6300多萬人口的安徽省會,具有天然的區域優勢,合肥經濟實力已超過副省級排名第9的西安,和第八名的濟南相比毫不遜色。同時合肥市國家三大科學中心城之一。以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創之都為目標,國家定位很高。高鐵也具有壓倒性的優勢,晉級副省級也是大勢所趨。
  結論:蘇州,長沙,鄭州合肥和合肥有晉級為副省級城市的綜合實力和發展潛力。
  PS:參考廈門的特殊性,烏魯木齊其實也有機會。


20年代哪些城市具備晉升副省級城市的實力和潛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