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在邮政银行存的钱,变成了保险,该怎么办?

用户8580503482319


1 首先存款变保险在邮政储蓄银行特别多,邮政也喜欢给保险公司卖理财保险,都是大门口贴个高收益的宣传图,有的客户存款变保险,其实只要你不贪心就不会的,因为整个投保流程都是要进行双录的,如果你听信业务员的高收益忽悠,签了合同还录音了。那就算投诉也没用,除非你把事情闹大,银行顾及名声会处理,银行也只是保险公司代销保险的一个渠道,保单和资金都是归属保险公司,钱也是扣给保险公司去了

2 存款变保险,如果还没过犹豫期可以申请退保,如果过了犹豫期,这类年金理财保险最低也要5年后才能领取,一旦生效,退保损失很大,现金价值几乎为零,一般要2年以后才会现金价值高些,一样要亏损。第一年你买的保险保费,各种业务员佣金提成,服务运营费用,都会在第一年扣除,现金价值极低。


鑫财经


那次在孝感工行那次被他们忽悠多惨!在窗口把钱一下都给她了。点钱的时候一下就围了几个人包括大堂经理。说帮忙理财。所以前两捆钱没问题。后面的做了手脚。经理调解以贵宾代遇给你多加利息为由。办了保险。当时并不知道是保险。全是她们写了了只让我写自己的名字就行。后来看电视银行忽悠办保险。我打过315询问。到银行去查询。柜员说这利息高。六年过去还不如当时银行2年利息。到期银行还不办理。所以我建议你能取就尽早取!办保险到正规的保护公司办理你需要的保险!有合同不会连个地方以没有!干万不要在银行办!!!!


计翠萍318


如果在邮政银行存钱,本来是在邮政银行办理存款业务,结果却变成了保险,以下是相关的解决办法。小财认为首先应该冷静下来,其次则是看下面的解决办法。

一,明确主要的责任

首先,如果客户去银行本来想着存款,但是却买成了保单,那么肯定是有原因的,可能在银行员工身上,也可能在客户这里,也可能是二者都有责任。可能是银行员工为了拿到更多的提成收入或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故意推荐的保险,也可能是客户自己说错了,结果买成了保险,明确主体责任是必要的。


二,可以在犹豫期之内退保

买了保险公司保单之后,可以在犹豫期之内退保,一般来说,犹豫期的期限是15天,只要在15天之内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如果超过了犹豫期退保,那么需要缴纳违约的费用,也就是从本金了里面扣钱。


小财说一说

如果在银行遇到了银行员工推销保险理财产品的情况,那么一定要选择存款,不能被银行员工说高额收益率诱惑了,而且在银行购买的保险,最后往往实际收益率很低,甚至可能出现亏损。


财道


银行存的钱变成保单,怎么办?

一、银行办理业务时,如何区别存单和保单

一般来讲银行工作人员大部分时候会介绍理财产品,而这种理财产品究竟是银行的存款还是保险公司的保险呢?

不管购买的是哪种,会有收费凭证,究竟是“存单”还是“保单”,字样基本可以判定。

二、存单不小心买成保单解救方法

关于保险,这里先要了解一个词语——“犹豫期”。指的是投保人在收到保险合同10天内,如果不同意保险合同内容,可申请退保,保险公司无条件同意受理,而客户的利息是不会受到任何损失的。

如果已经过了犹豫期的话,就只能退现金价值,现金价值是很少的一部分,所以客户会有很大的损失。

三、保单作用

1.强制储蓄,给未来存下一笔钱

其实保单也不是一无是处,保单可以强制储蓄,就是利用了短期退保有损失,长期来看收益还是不错的,给未来存钱这个功能是其他金融工具不能替代的。

2.保单具有贷款功能

如果需要周转资金,用保单可以把钱贷出来,利息低。贷款期间,不影响保单分红和收益,有时候收益能盖过贷款利息,所以流动性也比定存单要强些。

总结:

想象存单不变保单,还是前期预防、甄别。犹豫期内可以退保,犹豫期后退现金价值。至于有人说投诉银行工作人员,当然也可以,但会发现这是一条很糟心的路,除了费时费心,也不一定会追回损失。所以,还是提前预防为上策。

我是保宝小姐,关注我,买保险,不踩坑!


保宝小姐


其实你这种情况很多人都是遇到过,经过被银行忽悠把保险业务,有风险理财业务当作存款业务介绍给储户,银行工作人员就是抓到了储户高利息心理,只要是高利息就盲目购买,直接跟银行签订合同,到后来才发现不是存款而是其他理财业务。

在邮政银行存的钱变成了保险业务,现在该怎么办?

办法一:找出与银行签订的合同,仔细把合同看清楚,你购买的是不是保险业务,如果合同里面确实是保险业务,只能你吃哑巴亏认命吧,合同里面黑字白字写的清清楚楚,要怪只能怪自己签合同时候太马虎没有仔细看合同,而被银行忽悠了。


办法二:如果你跟银行签订的合同里面写的存款,而你实际购买的产品就是保险产品,等于这份就是阴阳合同!这样的话你直接跟银行处理,赔偿一切损失。如果银行不处理直接上总行投诉,或者直接上告法院,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办法三:现在保险你的存款业务被银行忽悠购买了保险业务,你可以直接去银行办理终止购买保险业务,直接把钱转入银行大额存单,定期存款之类的业务。

办法四:直接直接与邮政银行合作,把钱取出来,把邮政银行卡注销。重新去另外银行开卡存钱,办法银行定期存款或者大额存单等业务,记住吃过一次亏,与银行签订的合同要仔细阅读,别再次被银行忽悠购买成有风险的理财产品。

总之你现在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去银行办理转业务,把保险业务转为存款业务。实现解决不了只能终止用他们的卡,去其他银行办理,最坏的打算就是通过打官司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主权。


老金财经


在市场上,经常听到邮政储蓄的热议就是“存款变成了保险”,也难怪,这已经成为了邮政储蓄的特点,很多储户、理财者都“中过招”。遇到这种情况,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是认栽,一时贪心埋下的不利影响。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一、如果有急用,就进行违约,亏一些也就认了。

在邮政储蓄银行认购的保险理财并不是说就没有回旋的余地,还是存在,是可以进行着违约。但是,与银行定期存款不同,违约是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这个费用一般是根据年限的不同而不同,就需要看保险理财的细则规定了,一般邮政储蓄银行推出的保险理财为3年、5年之类的,一年时违约估计需要支付3%、5%或者固定费用的违约金,并且没有利息收入。所以,如果是对于资金有着急需,那么就进行违约好了,至少还能够应个急,亏一些只能是认栽了。

二、如果没有急用,资金宽裕的情况下,可以当做定期。

邮政储蓄银行推出的保险理财,说是坏事吧?其实也不是。但要说好事吧?提前取款又存在折损,也不舒服。一般来讲,年化利率能够达到5%,具有很高的诱惑力,所以很多储户也都是冲着年化收益去的。所以,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可以当做是定期存款,到期后完成交易就可以了。

三、去银行办理业务、理财、存款,需要注意产品的细节。

储蓄银行的保险理财在市场中很多人说是好的,也有人说不好,各有见地。而对于存款、理财、投资而言,在选择的时候不能总是听别人说,而是据实查看、仔细一些,这样规避掉的错误概率也就大一些。


厚金说


这是很多朋友都碰到过的情况,本来是要去存钱,结果却买了保险理财产品。若在10-15天犹豫期内,实在担心,可以去银行把这份保险退了。若已经过了犹豫期,也不必太担心,大部分银行购买的保险理财产品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1.保险理财有10-15天犹豫期,担心的话可以退掉。

所有保险理财产品都有10-15天的犹豫期,不同保险犹豫期时间略有差异。如果在犹豫期发现了自己购买的是保险产品,十分担心,那么建议把该产品退掉。这个时候不会损失一分钱。

2.若过了犹豫期也不必太担心,从历史数据看安全性很高。

对于已经过了犹豫期的朋友,也不需要太担心,从这么多年的历史数据看,在银行代销的保险理财产品,本金是很少出现亏损的。但是,要想得到营销人员承诺的高收益,也是非常难的。

3.保险理财产品收益率通常比银行理财低。

保险理财产品,所投的资金会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用于购买保险,二是用于投资项目。因此,保险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大多低于银行理财产品。

对于银行代销的保险理财产品,让很多朋友有种被骗的感觉,其实到没有这么严重,主要是我们误相信了营销人员的话。银行保险理财产品的本金安全性是非常高的,不必太担心。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后,资深金融科技人士,用专业的知识、大白话的方式为您科普投资理财,让天下没有难懂的金融!欢迎关注、留言交流。


大南山伯爵


我是野猪,我来回答。

坦白讲,现在在银行存钱变保险的概率已经很小很小了,因为银保监会已经规定,保险公司的银保渠道客户专员不允许进驻银行的营业大厅,此外,在银行办理保险必须要有录音和录像的“双录”规定。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误导客户把存款变成保险,银保监会的处罚是很重的。

但是,如果万一还是真的发生这样的情况,你觉得存钱“变成”了保险,那么你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好的;一种不好的或者说比较麻烦的。

我们先说好的情况:

你在10天或15天的犹豫期内(具体看合同的规定)直接去保险公司办理退保,你不会有任何损失——顶多损失10元钱的工本费。

不好的情况

已经超出了保单的犹豫期,此时你只能去保险公司协商,如果协商未果,你可以到银保监会投诉,甚至可以上诉至法院。但是无论是去保险公司协商,还是去银保监会投诉,乃至上诉至法院,应该都会调出当时签单时的双录资料来。

如果没有采取双录,也就是2017年11月1日前购买的,到现在也就是2019年了,钱都交了3年了,你再提出不知情,除非你能拿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否则,估计法院也不会支持你。

双录都是有着比较标准的操作流程的,如果双录证明你当时是清楚的知道这不是存钱,而是买保险,那么你可能就完全没有办法了。因为双录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双方的利益,不会产生扯皮的纠纷而设立的。

这个时候,恐怕你退保就只能硬承受退保的损失了。

我是野猪,希望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险道求生的野猪




推销保险的佣金提成高,有业绩要求,在利益的驱使下把原本去存款的客户,却介绍保险让他们投保,特别是年纪大的人,老老实实的本份人。



银行的保险,无论是哪一种,本质都是保险,和纯粹的理财产品是有很大的差别的。银行只是保险公司销售的一种渠道,所以平常我们进了银行,就算是冲着收益去,而最后却买了保险。存单变保单,怎么办呢?

如果保单还在20天犹豫期内,可以随时选择退保,退保可能要求去就近的保险公司而不是银行。每家保险,每款保险产品的犹豫期是不同的,具体时间可以查询保单。


如果过了犹豫期,而在犹豫期后退保,发展自己是受银行工作人员诱导,不知情的情况下投保的,可以去银保监会投诉,或者拿起法律来捍卫自己的权益。不过,这个过程是漫长的,而且还要有实打实的录音或者录像证据材料等。

否则,犹豫期后退保只有现金价值了,损失惨重!理财型保险多于保障型保险的现金价值比例,保障型保险多余消费型保险的现金价值比例。

此款保险的第一年的保费是10065元,第二年退保,现金价值是385元,现金价值仅是保费的3.8%。


保险保


投诉!

前银行员工告诉题主,银行最怕投诉,一投一个准。如果邮储银行投诉体制不完善,就上诉到银保监会。

这种事情在邮储银行特别多见,真得很流氓。因为对银行来说,中收高,比起存款划算得多。

有几点特别要注意,当时有没有双录?如果没有双录,银行担全责。

双录过程中有没有引导性话术,有也是全责。

总之目前的情况来说,消费者还是受到保护的,就看谁软谁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