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每月為公司創造17萬,純利潤11萬,我的工資8000塊,老闆嫌給高了,我該辭職嗎?

彌陀57


對公司運營機制、個人在企業中作用等等缺乏瞭解、只是站在個人認為的角度思考問題,會造成職場人,特別是銷售人員心態的嚴重失衡!!!以自認為天經地義的理由做出某種決定、採取某些行為,往往會害了自己!

很多身處基層、職位不高的職場朋友,原諒老鬼語言直白:多數職場朋友並不瞭解一家企業的運營機制,也錯誤的評估了自己在整個體系中的價值與作用,造成了自己的心態失衡。

這個問題涉及到的內容太多,老鬼簡單羅列幾個大家必須要清楚的要素:

一、很多人說自己創造了多少利潤.....卻忽略了“自己”背後的眾多輔助、配合。

有些銷售人員,知道公司產品的進貨價,當然更清楚自己銷售的成交價,自認為中間的差價就是自己創造的純利潤,這是自己創造的價值。可實際上呢?

老鬼隨便舉幾個可能產生的“成本”:

1、要將產品運送到客戶那裡,運輸成本,誰出?

2、要為客戶提供某些樣品,或者根據客戶的需求提供方案、草樣、試製品,這些人的工資獎金誰出?

3、要拿到上游的產品,或者自己企業生產產品,拿貨或者自己企業生產這些產品,本錢誰出?

4、銷售的產品、服務,售後服務工作,需要相應部門的人手,這些人的工資、獎金,誰出?

........

這才是最簡單的幾個必不可少的要素了!難道是你自己進貨、自己銷售、自己要貨款、自己負責售後?所有環節都是你完成的?——那你自己創業好了!

二、企業要想運營,太多的其他成本,很多您不知道!或者根本沒想過!

1、人力資源部門是要負責人員招聘的!這些人的工資獎金誰出?

2、任何企業招聘的員工中,誰都不能保證個個都是優秀的,其中一定有成本的浪費,這些資本誰出?

3、企業要銷售、要宣傳、要搞活動,各種宣傳、活動、材料、廣告等等成本,誰出?

4、企業辦公場所、辦公設施、生產設備、生產與辦公物料消耗,這些成本誰出?

5、企業運營,要涉及到很多公共關係的維護、各種資源的整合,這些工作很多不是業務員做的,而是老闆或者高層人員做的,這些成本,誰出?

..........

只是簡單羅列了五點而已,還有很多!

三、任何員工自認為自己所創造的價值,很多時候背後都有企業的力量,這一點請不要否認。

有太多人,自認為自己能力出眾,自己跑出來單幹或者跳槽到其他企業。其中有一部分根本達不到自己原來的成績、業績。而且很多自認為自己很牛的人創業後遭受了嚴重的失敗甚至虧損。

原因在於很多人盲目的相信了個人的力量,而忽略了原來企業背後很多悟性的支持。

原來企業的品牌,企業擁有的實力極強的上游合作伙伴、良好的企業產品、售後服務部門的支撐、企業多年積累的市場口碑、企業規範的運營機制與管理運營體系約束.......

自認為自己創造的價值?都是自己創造的?沒有很多無形的、平時注意不到的背後力量的支持,很多人是很難達到某種業績的。

因此有了一種說法:忽略了自己背後這棵大樹的力量,忽略了平臺的力量。

哦,對了,很多人有個習慣:自己乾的好,是自己的本事。自己幹不好,那就是企業的問題.........

四、企業老闆,是按照企業的整體運營與成本支出來核算各個部門的薪酬標準的

通過前面兩點的說明,我想朋友們應該大致清楚了,任何企業的運營都不是單一某個人的力量。老闆一定會站在整個企業的高度、企業未來發展的角度來設計相應的組織構建、部門職責、管理體系、運營機制、績效政策.....


五、資本的力量,是不得不承認的現實!

老闆成立了一家公司,投入的資本、精力、智慧等等,都是老闆的!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然是市場經濟,創立企業的老闆、企業家,就應該會的他該有的回報。

既然承受著創業的風險,投入了資本,那獲得遠遠高於員工的回報也是應該的!別覺著不公!你也可以創業!別隻看著老闆掙錢!企業不景氣、虧損的時候,老闆也是要承受的!

六、您更應該核算:你的能力,在同行中獲得薪酬的高低!拿那套根本不科學、不合理的、自認為創造多少純利的邏輯來思考自己是否應該辭職,太幼稚了!

你不是老闆、不是股東、不是合夥人,你拿自己創造了多少純利來讓自己不平衡,根本沒道理!而且,你所測算的、自認為的“純利”根本是不合理的!

再退一步,即使你測算出來的是實實在在的純利!——那又如何!

你真的不平衡,可以走人!可以自己創業去!

但走之前也得搞明白一個邏輯:這不是你認為老闆發的工資太少的理由!你應該看一看同行業中,有你這種業績、能力的人,他們的薪酬是多少!

你管人家老闆掙多少錢幹什麼?!!!我們作為打工者、職業人,參考的、比較的對象都錯了!

還是理性一些,可以看看你的同行,或許這樣更客觀!

又或者,你確實可以選擇自己創業。如果你自己創業,你的感受會更深、理解會更徹底.....


以上供參考吧。希望能夠為一些職場朋友提供另一個視角,來理性看待自己創造的價值。理性的看待自己在職場中的角色、定位。

歡迎【關注】老鬼,每天分享職場、銷售、口才、人脈類實戰內容。

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老鬼歸來


老闆格局小的話,你臂膀硬了的話可以自己單幹,我以前做業務員時,老闆承諾我三個點的提成,我好不容易做了一單300萬的業務,背後付出多少時間和精力,後來老闆各種說公司不賺錢,最後給了我3萬塊錢,少了6萬,我沒出聲,過了幾年我自己單幹了。


甲殼蟲和跳蚤


您好!很高興與您一起探討該問題,個人看法如下:

1.本人做了八年HR,如果是讓我面試您,您說為公司創造了17萬,那麼我會讓您詳細描述下是在什麼環境下,有哪些人力及物力資源,您在完成過程中扮演什麼角色,是如何創造這17萬的。如果這個產值跟利潤值您的功勞佔百分之五十以上,您的工資確實低了。

2.公司是平臺,到底是平臺成就了個人,還是個人成就了平臺?您如果離開現在的公司,這筆業務能跟著您走,那就是您成就了公司。反之如果帶不走,那就是平臺成就了您。

3.老闆嫌您工資給高了,應該是有恃無恐,覺得離開了您公司照樣轉,或者賭您不會辭職。

很多的老闆都是業務跟銷售出身,既然您有這麼強的業務能力,早日為自己規劃好創業,哪怕邊工作邊炒炒私單也行。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幫助,如果覺得有用麻煩點個贊跟關注,謝謝!



周志鳳


先不談老闆覺得給你多了,還有你該不該辭職這兩個問題,這不該是一個每月能創造17萬利潤11萬的人提的問題,一個能每月創造17萬的人肯定是個聰明人,他會自己解決,再說了這個問題本身就不成立,傻子就會對這個問題質疑呢,17萬就可以有11萬的利潤,這麼高的利潤,請問你是怎樣創造的?我做營銷40多年從來沒見過有這麼高的利潤,不過我相信有,殺人放火賣白粉等等風險高到得拿命來換的。但是,你顯然不是,沒幾個人做得到每個月去殺人放火,對吧?瘟疫窩在家裡無聊,就泡壺茶慢慢的喝想一些著調的事情,別說這些連你自己都覺得荒唐的事。


一無是處老頑童


每個月給公司創造17萬是啥意思??

你自己出去跑客戶?

你自己出去投標?

你自己出去進原材料?

你自己加工?

你自己送貨?

你自己做售後?

如果是這樣子的話,的確給你的太少了!!

另一個思路,

在你公司,你是創造利潤最高的嗎?

其他同崗位的同事,利潤怎麼樣?

收入比例跟你相比如何?

接下來是一個終極問題,

如果換另一家公司,你是否仍然能取得現在的成績?

因為很多人分不清,

是自己的平臺牛逼,還是自己牛逼。

希望你是後者,望三思!


只釣東風


64.7%的淨利率代表了你的公司所從事的行業不一般[贊]為什麼不一般哪?因為如果倒推的話,淨利率是扣除企業所得稅之後的[捂臉]企業所得稅的稅率是25%[害羞]那麼這個企業的利潤率就是64.7%+25%=89.7%[我想靜靜]我們假設你們公司就你一個人那麼管理費用率也就是8000/170000=4.7%[摳鼻]接下來我們在計算一下增值稅假設適用稅率是13%(附加稅如城建稅教育費附加什麼的按增值稅的10%預估)也就是170000的14.3%[大笑]那麼這個企業的主營業務成本是多少呢?100%-89.7%-4.7%-14.3%=-8.7%我的天呀!竟然是負的[可愛]要我是你們老闆還要你幹啥,就賺這-8.7%不就完事了[機智]我查了一下各個行業的淨利潤情況(估計不是太準)沒有找到符合的行業,最後絞盡腦汁我終於想出來了,你們公司就是“要飯的”或者是“詐騙的”[酷拽]所以以後出題還是長點心吧……

我就是胡說八道的紫檀菸斗,歡迎大家關注我,共同探討企業管理的各方面問題。




紫檀菸斗


這個事兒乍一聽,你很委屈,可能也會有很多人一聽,就開始罵公司罵老闆,然後鼓勵你辭職的。

但是凡事要細分析,不能意氣用事。

所以要明確業績和利潤的主要因素。在這個職位上,你能創造每月17萬業績,淨利潤11萬,如果你走了,老闆再請另一個人來,是不是還能做到這樣,如果是,那說明這些業績和利潤實際上是取決於平臺,而不是你本身,就好比是中石化加油站那個加油工,每個月創造的業績和利潤很高 但是他的收入不高,因為業績和利潤的取決因素不是在他這裡。

如果你走了,這些業績和利潤會受很大影響,那恭喜你,你具有了不可替代性,你可以跟老闆好好聊聊了,老闆也不傻,不可能為了幾千放棄十幾萬利潤。如果聊的不滿意,你再確定不遲。

很多業務能手自己能出來單幹的原因,也是自己親手締造了團隊中的大部分隊伍和業績,能左右各種資源了,乾脆自己辭職創業了。

希望你是不可替代的那種[贊][贊][贊]



互聯網上的正能量小哥


關鍵是看你每月給公司創造的純利11萬元,有沒有人能替代你,是離開你就不行,還是別人在這個崗位上照樣能創造,甚至比你還要優秀?再看,如果你離開了這家公司,到別的企業還能不能發揮作用,能不能創造個大的價值,自己的收入能不能提高?如果這些回答都是肯定的你就可以辭職。至於每月8000的工資高不高,不但要看你的貢獻,還要參考你所在的城市的人均收入水平,和其他員工的收入水平,要綜合考慮,所以你要跟老闆認真溝通好,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辭職。


大愛無恨劉成軍


如果我是老闆,至少2萬月薪,這才是大公司的留人策略,為什麼大企業都有股權激勵?因為能創造高利潤的員工是少數的,在這個公司能做到,同業的公司,一樣可以做到,為何不圖高薪,首先老闆沒眼界,限制他的發展,這樣公司人心向背。跳槽找個適才識才得,必然有大發展。如果跳槽同業,帶走客戶,他就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了。


財神爺喝多了


這件事情在於你覺得你付出了多少?

有很多人辭職的理由斤斤計較為公司創造了多少多少淨利潤,感覺一個月創造十萬的利潤跟自己一萬的月薪加提成不匹配,所以提出辭職。

但是這裡面有個誤區,那就是你想想假如不是你,而是換了其他人,會不會也是如此?

我們公司有個小姑娘,入職沒有幾個月,公司負責拓寬客戶群,把她安排到下面一個縣城,做為當地總代理。因為這個縣城是全國百強縣,經濟發展不錯,跟我們產品對口性也比較強,所以,出貨量是其他縣區的兩三倍,而小姑娘的提成卻只比其他地方業務員多二分之一。(其他區10000左右,這個小姑娘15000左右)

於是,她心裡始終不滿,提出不加工資就辭職,單位也沒有挽留,於是辭職走了。

小姑娘走後,我們換了另一個老的業務員去,當月出貨量在原來基礎上就翻了三倍,據老業務員說,這個縣靠近沿海,有錢人多,購買量大,根本不用費多大事,客戶自己就能找上門來,比其他地區好乾的多。

過了兩個月後,那個小姑娘打電話詢問又想回來,還想去原來的縣城。老闆當場就拒絕了。

所以,有時候我們自以為是的東西,是公司平臺給的,也許不是我們自己努力的結果。

如果真的要辭職,我認為理由只有一個:我乾的很累,很辛苦,而我可以在一個輕鬆的崗位也能賺到這麼多。所以,我辭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