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周星馳的電影的豆瓣評分呈現斷崖式下滑?

___Mary


不請自來,周星馳自從做導演後,觀眾的質疑聲不斷。執導的作品,口碑(比如豆瓣評分)大不如前。星爺電影豆瓣評分斷崖式下滑,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專業的分析,仔細看哦。

“怪”豆瓣平臺

前段時間,《逐夢演藝圈》的導演畢志飛,給電影局寫了一封巨長的信。大體內容是,豆瓣評分體系存在問題,自己執導的《逐夢演藝圈》有可取之處。很多網友嘲笑畢志飛,說他是自取其辱,毫無底線。

其實,畢志飛所言有一定可取的部分,豆瓣評分體系本來就存在問題。比如,評分沒有門檻,沒看過電影的人也可以隨便評價,這其中不乏專業(無腦)黑和水軍,所以豆瓣評分參考價值一般。

而且,豆瓣的大多數用戶,打著文藝青年的幌子,行“崇洋媚外”之實。可以清楚的看到這種趨勢,引進片評分普遍比國產片高,對於好萊塢出品各種捧,對於國產各種噴。個個陷入“情懷”的泥潭不能自拔,“老片”評分普遍比“新片”高。

在這種氛圍下,周星馳的電影評分,呈斷崖式下跌,就不奇怪了。在這裡給大家一點意見,如果你以口碑來判斷,是否去看一部電影的話,請以購票平臺的評分為準,至少參與評價的那些人,都看過電影,豆瓣評分就不一定哦。

星爺的電影“不搞笑了”

世人都認為,周星馳的電影必須搞笑,不搞笑就不是好電影,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大錯特錯,喜劇的製作成本很低,而星爺執導的電影,都是大製作。既然是大製作,肯定不能侷限於“笑點”,其它各方面都要花心思,比如特效。

觀眾與導演思路上的差距,是最根本的原因。周星馳的思路改變了,在探索“喜劇”之外的題材,比如親情、魔幻、奇幻、愛情等等。但觀眾的觀影思路還停留在原點,特別是那些打差評的觀眾,覺得不搞笑就是不好看。


漫影像


周星馳的電影算是許多人的美好回憶,其創造了90年代無厘頭喜劇片更是風靡港澳臺三地;隨著喜劇電影的類型越來越豐富,喜劇的上限同樣越來越高,在許多觀眾領略了星爺的喜劇風格之後,對同類電影已逐漸產生免疫。

當然突破和創新成為了喜劇片亟待解決的問題,同樣周星馳的電影也不例外,周星馳的點在90年代成功並達到了巔峰,電影《喜劇之王》更像是一生的總結。可隨著《少林足球》和《功夫》的成功之後,周星馳可用的能量彷彿都用完了,在《長江七號》之後,質量卻出現了下滑。



要說具體原因,同樣是個人狀態居多;畢竟一個人的創作不能一直保持巔峰,即便周星馳這樣有才華的人才亦是如此。在經歷了《功夫》的喜劇功夫高峰之後,後續要進一步拓展新境界則需要更大的勇氣。


反觀這幾年,周星馳的電影更增添了許多童心和美好設定,這說明了其返璞歸真的勇氣;在《美人魚》中保護海洋和環境的主題也是十分貼切的體現。至於,周星馳的電影並未出現斷崖式的下跌,豆瓣評分長期在7-7.5分確星爺的真正實力的體現。


關注頭條號武俠小王子李言,我陪各位一起聊武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