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雲南樓蘭古城 罕見的 活的歷史遺存 團山古村無一不是藝術作品

時間積澱的文化,融在人們的精神深處,也融在生活的點滴裡。建築,是地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表現形式,滲透著建造者的思想意識。團山建築的精美沒有因歷史的久遠而衰敗,世代有人居住,許多老房子的木頭雖經百餘年,仍然不朽。團山也因此被冠以"雲南樓蘭古城"的美譽。

雲南樓蘭古城 罕見的 活的歷史遺存 團山古村無一不是藝術作品

雲南建水 團山古村 張家花園 攝影:盧清國

時間的指針撥回明洪武年間,來自山西的商人張福,見團山“山川毓秀、風俗醇美、形式聳拔、眾山環拱、甲於全滇”,欣然帶領家人三遷梓里,定居於此。一個秉承中原文化的家族,在與邊地文化的融合中樹起古色古香的一幟。

箇舊的錫礦,於清朝末年為滇南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建水城裡的朱家花園因此興起,建水西莊鎮的團山張家族人也以此發家。懷著光宗耀祖的傳統思想,他們將財力投入到家鄉建設當中,一座座頗具中原傳統建築風格的房屋拔地而起。

雲南樓蘭古城 罕見的 活的歷史遺存 團山古村無一不是藝術作品

雲南建水 團山古村 張家花園 攝影:盧清國

團山以張姓人居多,傳說張家老祖宗活到了二百多歲,問為何長壽,他在一張紙上寫下百個忍字,為後人留下了"百忍"家訓。張氏宗祠的門聯為"大啟萬年新世界,恪守百忍舊家聲",橫批為"書香世第"。忍,忍耐、忍受、容忍、忍辱負重,這就是張家的家訓吧。"一勤天下無難事,百忍堂中有太和",楹聯不僅是寫在紙上掛在門外的,而且作為其家族的處世哲學而代代傳承。在與外村人的相處中,也恪守百忍家風,以忍讓著稱。

六百多年過去,生生不息的張家人為古老建築注入生命的質感,使團山成為活著的民居文化博物館。因建築質量、完好程度和文物價值堪稱中國古民居建築一絕,被列為世界紀念性建築遺產保護基金會保護名錄項目。

雲南樓蘭古城 罕見的 活的歷史遺存 團山古村無一不是藝術作品

雲南建水 團山古村 張家花園 攝影:盧清國

張家花園

張氏家族的發跡和張家花園的建蓋,都在清代末期。那時的張家一貧如洗,其子張國義、張國明跑江外做生意,賺到了一點錢,便買幾匹馬到箇舊廠給老闆馱荒跑運輸。後來兩兄弟買下箇舊蓮花洞坑口,僱傭一批人採礦,還在下河溝內設三座大爐,終年冶煉。獲得豐厚利潤後,隨即與村中的同族,開辦“吉昌”商號,將商務擴大到香港、上海、昆明等地,並寄錢回家,購買土地,在村中蓋了五間兩耳的住房。後因人口多,住房擁擠,又擇村邊的土地,建蓋了張家花園。

張家花園為規模最大一家,其華美古樸程度可與建水朱家花園媲美。張家花園建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由寨門、一進院、二進院、祠堂和碉堡組合而成,計有大小天井21個,房屋119間,佔地達1萬多平方米。 張家花園正廳的廊柱,柱墩底部有四隻石獅子圍繞,呼應柱墩的圓形,故名為獅子滾繡球。石材造型完畢,據說用銀子打磨,十分光滑。

雲南樓蘭古城 罕見的 活的歷史遺存 團山古村無一不是藝術作品

雲南建水 團山古村 張家花園 攝影:盧清國

整組建築造型幽美,斗拱正簷,屋角起翹,屋面反曲有舉折呈流線型,一色的灰調文,給人舒適之感;雕樑畫棟,名人書畫無一不備,極富裝飾性;雕鏤精巧的花格門窗、古色古香,是建水傳統木雕中的精品,鋪地、柱礎、窗下壩牆、門垛和照壁都很有特色。總之多而不繁、豔而不俗、樸實而不呆滯、簡單而不粗陋,具有建水民居的主要特點。

解放戰爭時期,張家花園是雲南地下黨統戰組織"九人團"的一個活動點。

雲南樓蘭古城 罕見的 活的歷史遺存 團山古村無一不是藝術作品

雲南建水 團山古村 攝影:盧清國

“團山古村是世界上極為罕見的未經觸動的珍貴遺產的典範,儘管長期無人知曉。”這是世界紀念性建築保護基金會官員對團山村的評價。

雲南樓蘭古城 罕見的 活的歷史遺存 團山古村無一不是藝術作品

雲南建水 團山古村 將軍第 攝影:盧清國

將軍第

將軍第,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 1905),佔地面積880平方米,建築面積958平方米,計有大小天井7個,房屋38間。房屋建蓋者張和,字用禮。幼年喪父,全賴母親撫養。後隨堂兄張愷到箇舊謀生。在礦山上成長起來的張和,性格豪爽,膽量過人,凡礦山發生的爭吵和械鬥,都由他一言定奪。在1911年爆發的辛亥臨安起義中,張和領銜率眾平息匪亂,得到雲南都督蔡鍔的讚賞,委任張和為箇舊國民軍第四營管帶兼稽查員,並授“將軍第”匾額,懸於家鄉。所以,團山人將其所住宅院稱為“將軍府”。

雲南樓蘭古城 罕見的 活的歷史遺存 團山古村無一不是藝術作品

雲南建水 團山古村 將軍第 攝影:盧清國

雲南樓蘭古城 罕見的 活的歷史遺存 團山古村無一不是藝術作品

雲南建水 團山古村 將軍第 攝影:盧清國

村內很多人家只留守老人看守房子,甚至有些民居都已經荒蕪,無人看管,因為沒有人跡的喧囂,于都市文明的夾縫裡演繹著自己的清靜、古樸與原始的自然,更有一種未修飾的美。

雲南樓蘭古城 罕見的 活的歷史遺存 團山古村無一不是藝術作品

雲南建水 團山古村 將軍第 攝影:盧清國

張氏一門歷來經商為官,村內很多人家都掛著幾百年的門匾。有些是皇上御題,有些是官府冊封。

院裡至今還保存著許多匾額,其中有臨安知府賀宗章為胡氏題寫的“永享遐齡”;有族人祝賀胡氏六十、七十大壽的“金萱永蔭”“松心鶴算”“錫爾純嘏”“百鳥朝王”“德庇福廣”等。這些匾額是張和遇害後,官府、村民、族人祝賀張和母親胡氏六十、七十大壽的賀禮。雖然紅漆已經斑駁,但金色大字仍然可以想見當時的繁華。

雲南樓蘭古城 罕見的 活的歷史遺存 團山古村無一不是藝術作品

雲南建水 團山古村 攝影:盧清國

鎖翠樓

鎖翠樓,團山村的北寨門,建於清光緒三十年( 1904)。因這裡緊鄰後山,山清樹碧,流水淙淙,故取名為“鎖翠樓”。建築佔地面積60.5平方米,建築面積121平方米,採用三層牌樓式單孔拱形大門結構,屋簷、窗欞的雕刻較為細緻。門樓朝外的各層部位,都設有槍眼,是團山村北部的防禦工事。

雲南樓蘭古城 罕見的 活的歷史遺存 團山古村無一不是藝術作品

雲南建水 團山古村 攝影:盧清國

團山的名稱由本地彝族語翻譯而來,其意為"藏金埋銀之地"。團山村背靠青山,面向平壩,建一園形小山包上,故此得名"團山"。 團山古村是建水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重點風景名勝的重要組成部分。

雲南樓蘭古城 罕見的 活的歷史遺存 團山古村無一不是藝術作品

雲南建水 團山古村 攝影:盧清國

雲南樓蘭古城 罕見的 活的歷史遺存 團山古村無一不是藝術作品

雲南建水 團山古村 攝影:盧清國

團山村現保存完好的漢族傳統民居和古建築有21座,它們都已經被編了門牌號,成為無數戶人家共同擁有的家園。團山村的後人們就在這令人羨慕的老宅內過著自給自足的農家生活,年年迎候春燕的歸來,因為這些燕子也把它們的家築在了雕龍畫鳳的簷樑上。

雲南樓蘭古城 罕見的 活的歷史遺存 團山古村無一不是藝術作品

雲南建水 團山古村 攝影:盧清國

張氏宗祠

宗祠為團山村張氏祭祀性祠堂,始建於清乾隆年間門前一棵大榕樹是眾多古村落的典型特徵,其建築不算特別,卻是族人議事和祭祖的場所。

宗祠正堂的門框上懸掛有一幅再明白不過的對聯"張姓始祖,發籍江西鄱陽許義寨,先輩正宗;氏族興旺,遷移雲南建水團山村,後氏立祠",橫批"百忍家風"將一個團山村的古今及內涵作一清晰表白。

雲南樓蘭古城 罕見的 活的歷史遺存 團山古村無一不是藝術作品

雲南建水 團山古村 皇恩府 攝影:盧清國

皇恩府

光緒末年始建,宣統元年(1909年)竣工,二進院落,兩大天井,6小天井,6個過道和房舍37件。因房屋修建者幼年喪父,其母撫孤成人,被光緒皇帝封為安人,準建立"節孝坊"並賜"皇恩旌表"匾懸於大門之上,於是為院落起名"皇恩府"。

雲南樓蘭古城 罕見的 活的歷史遺存 團山古村無一不是藝術作品

雲南建水 團山古村 皇恩府 攝影:盧清國

雲南樓蘭古城 罕見的 活的歷史遺存 團山古村無一不是藝術作品

雲南建水 團山古村 皇恩府 攝影:盧清國

門上的雕花用鏤空雕的手藝做成。據說這個三層鏤空木雕出自一個民間老藝人之手,他一生有十多幅作品,其他已經失散,只有這六扇門還如此集中並完好的保存,國家一級文物。 據說當地人給工匠算工錢的方法很奇特,根據雕落的木屑總量來給錢。第一層雕花的木屑是一兩木屑換一兩銀子,第二層雕花是一兩木屑換二兩銀子。第三層木屑是一兩木屑換一兩黃金。這種根據工藝難度和手藝的級別計算工錢的方法,雖然特別,但很公平。

雲南樓蘭古城 罕見的 活的歷史遺存 團山古村無一不是藝術作品

雲南建水 團山古村 攝影:盧清國

現院子由兄弟分家化為前後兩家,後院現對外接待住宿。主人張立永為退休老師,對團山、建水古往今來無不知曉,著有《團山》一書,可謂團山活字典了。

雲南樓蘭古城 罕見的 活的歷史遺存 團山古村無一不是藝術作品

雲南建水 團山古村 司馬第 攝影:盧清國

司馬第

團山村是一座相當典型的同姓家族聚居的村落,村裡80%以上是張姓。少數外姓人家多是當年張家請來的幫工助手,他們也在這裡安居樂業。司馬第,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 1907),佔地面積1024平方米,建築面積710平方米,計有大小天井7個,房屋20間,房屋佈局由“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組成二進院落,為團山民居中唯一不屬張姓的典型外姓民居建築。

據介紹,毛氏家族是由清代後期遷入團山村的。他們在團山落腳之後,吃苦耐勞,樣樣活計拿得起,放得下。在團山人外出開礦的過程中,毛有壽兄弟隨鄰居張國芳到箇舊開礦,隨後加入張氏族人的“天吉昌”商號,從事轉口貿易,發了大財,便寄錢回家買了一塊地盤,建蓋了一座裝飾精美考究的大宅院。由於毛氏的先祖在早年時獲得過“司馬”的名號,故毛有壽在致富之後,不忘祖宗的儒士身份,同時製作“司馬第”匾額,懸掛於大門的門頭上,一方面讓子孫牢記祖先曾經有過的榮耀,另一方面則通過豪宅的營建,鼓勵子孫崇尚儒學,發奮攻讀。因此,村裡的人將其稱為“司馬第”。

雲南樓蘭古城 罕見的 活的歷史遺存 團山古村無一不是藝術作品

雲南建水 團山古村 攝影:盧清國

團山古村的建築以明清建築風格為主,所有建築屋面為青瓦,白灰粉飾外牆,青磚作牆裙,每座建築裝飾的木雕、石雕、磚雕及彩繪書畫製作精細、簡繁得體,屏門、格扇、樑柱、走廊、屋簷等無一不是精美絕倫的藝術作品。尤其是木雕屏門與格扇窗的雕刻圖案豐富多彩。

團山由於完整保存了19世紀的村落格局和原生態的人文環境,是一個活態的遺產。團山村擁有完整的傳統風貌型的古建築和傳統民居。是一個濃縮中國本土文化色彩的原生態古村落,一個充滿人文生命的活村莊。被國內外建築專家和文化遺產保護專家評價為"雲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