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交通事故中的几种责任认定,赔偿比例是如何划分的呢?

我们总是在事故中听到交警在判定责任之后,会告知双方的责任认定结果,比如全责、同责、无责、主责、次责,那这些责任判定之后,赔付的比例又是怎么划分的呢?

交通事故中的几种责任认定,赔偿比例是如何划分的呢?

这里,我们就要区分几种情况:

一、机动车VS机动车

在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的事故中,根据不同责任所要面临的赔偿比例如下:

1、事故全责方,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2、事故主责方,承担70%的赔偿责任;

3、事故次责方,承担30%的赔偿责任;

4、事故同责,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5、事故无责方,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6、如果说属于交通事故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的,应根据《民法通则》和《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规定,视具体情况确定双方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中的几种责任认定,赔偿比例是如何划分的呢?

二、机动车VS非机动车

在机动车与行人、电瓶车等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时,各责任需要承担的赔偿比例如下: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前的责任赔偿比例在机动车的责任赔偿基础上,机动车要增加10%的赔偿,总责任比例相加不超过100%。具体可以看以下图片:

交通事故中的几种责任认定,赔偿比例是如何划分的呢?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刮擦,哪怕机动车一方是无责的,也需要承担10%的责任,这是基于保护弱者方面考虑,毕竟一个是铁包人,一个是人包铁。

老T想问问,有那么些行人、电瓶车等等的总是发生碰瓷的事件,是不是就因为无论有没有责,机动车至少都要承担10%的责任呢?开车的总是想,明明是行人的过错,我却还要承担责任!这样的法规倒底合不合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