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這位野史上北宋昏君,其實是個媲美漢文帝和漢景帝的賢君

這位野史上北宋昏君,其實是個媲美漢文帝和漢景帝的賢君

在想象力無比豐富的民間野史裡,宋真宗趙恆是個出名熟臉的人物,當然,經常不是好臉。比如20世紀末一部宋朝題材電視劇裡,某男星塑造的宋真宗“吃喝玩樂”歪形象,更一度紅遍大江南北。照好些熱心觀眾的評論說,真恨不得上去踹這糊塗蟲一腳。

但是,就是這麼個野史裡的“昏君”,在後世諸多正史學者筆下,卻也有一個震撼評價:守成之賢,致治之盛,周成康、漢文景可以比德矣。野史上昏君模樣的宋真宗,竟是個媲美漢文帝漢景帝的“賢君”?

至少,宋真宗的一個愛好,足以證明他的“賢君”素質:愛科學。甚至正是他這獨家愛好,直接掀起了北宋開國後一場重要科技革命——大宋農業革命。

一、科技興農的引領者

宋朝在後世一大亮麗標牌,就是發達的工商業。但自宋真宗登基後,一件比北方遼國還叫他殫精竭慮的大事,正是農業。

以北宋史學家司馬光的說法,宋真宗對農業的重視,主要受其乳母劉氏的耳濡目染。

伴他長大的劉氏,常對他講民間農家的耕作辛酸。接足地氣的宋真宗,自登基起就把“重農”作為國策。一次冬天裡瞧見大雪,他竟高興得像孩子似的,第二天還對宰相王旦抒發喜悅:“昨天晚上雪停了,朕擔心下的太少,半夜時派人到院子察看,才知道雪又下起來了,還下的不小,今天一看,果然下了一尺多厚,這樣明年莊稼有希望了。”

這位野史上北宋昏君,其實是個媲美漢文帝和漢景帝的賢君

除了這熱情態度外,宋真宗狠抓農業的實在事,也是樁樁不含糊:全國地方官員官銜內一律加入“勸農使”或“勸農”等字,以此顯示每個官員都要參與農業建設,三次下發詔書,要求全體官員節約糧食,從胡吃海喝到浪費糧食,抓住就往狠了治。

值得一提的是,野史裡坑慘了楊家將的大奸臣王欽若,正是宋真宗抓農業生產的最得力助手。正是他重新整合宋朝的農業賦稅制度,參與制定了多項農業規劃,減免了大批不合理稅收,從此給北宋農業生產“解綁”。後來他獲罪落馬,能得到從輕處罰,關鍵就因這樁難得好事。

連大奸臣都被宋真宗拽去抓農業,也可見宋真宗對農業的重視程度。如此程度,說是“受乳母影響”顯然是膚淺,更重要的原因是:宋真宗登基伊始,正是北宋農業生產形勢,最為嚴峻的時候。

拜宋真宗老爹宋太宗晚年瞎指揮所賜,不但對遼戰爭虛耗錢糧,西南後院更悲慘起火,忍夠宋太宗盤剝的蜀地百姓揭竿而起,三年戰亂把蜀地幾乎打成爛攤。對遼戰事更是越演越烈,大筆錢糧年年往裡扔,毗鄰遼境的北方邊地全成戰場,當地生產全癱瘓。號稱“富庶”的大宋,財政也瀕於崩潰。以大臣楊億的抱怨說:當時宋朝官員的俸祿,只有唐代的一半。就這少得可憐的薪水,還經常不能發足額,拖欠都是常事。

這窮到火燒眉毛的局面,才是宋真宗急抓農業的最重要原因。除了上面幾個常規辦法外,他更不走尋常路:既然當務之急是種糧食,那就引進外國高科技,快速提高農業生產。

首先一個重大變革,就是占城稻的引進。當時宋真宗聽說占城國(今越南境內)的水稻耐旱而高產、西天竺(今印度境內)綠豆子多顆粒大,就不惜下血本,砸鍋賣鐵似的搜尋國內珍寶去進行交換,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得到占城稻種20石、綠豆種2石,從而全面進入科學興農的全新領域。

這位野史上北宋昏君,其實是個媲美漢文帝和漢景帝的賢君

一個秋天的夜晚,宋真宗帶著兒子、宗室、近臣在大殿裡舉行一場特殊活動——觀稻,這些來之不易的成果,他要讓兒子們都要有所瞭解,進一步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據宋代文獻描述:“占城稻”比中國水稻“穗長而無芒,粒差小,不擇地而生”,“耐水旱,而成實早”蘇東坡對此曾有詩云:“占城早稻欲移時”,一次可知,通過科學培養,占城稻在北宋落地生根。

在實踐完成後,宋真宗下旨“分給江淮、兩浙三路轉運使,令擇民田之高仰者分給種之”。由此在皇帝帶領大家種田的熱情下,北宋上下一時春意盎然,生機一片。如其所說:“努力農耕才是自古以來的正道”。如此努力,使得宋真宗在位時期,人口增長快速,比宋太宗在位時增長五成多,農田開墾高達五點四億畝,農業稅較唐朝繁榮時增長三倍之多。

二、平民的盛世的開拓者

宋真宗不僅通過科技農業改革,使得北宋國富民強,其在諸多領域也卓有成效,尤其在內政處理上均有不凡建樹,正是在一切問題上的引領,帝國的春風漸漸吹響了普通平民,一時之間,北宋臣民如沐春風。

真宗個人風度非常謙和,與臣下合作默契包容。有一次宋真宗派人拿著他親手寫的詔書來找宰相李沆,詔書的內容是封劉氏為貴妃。李沆認為則個命令違背“祖宗之法”,竟然當著使者的面,把皇帝的手書給燒掉了,並且讓使者傳話:“但道臣沆以為不可。”此事遂罷。

這位野史上北宋昏君,其實是個媲美漢文帝和漢景帝的賢君

雖然重視農業、民生,但是難免在局部會出現各種問題,有一個地方受災,官員田錫對真宗當面提出批評:“陛下為民父母,使百姓餓死,乃是陛下辜負百姓也。”宋真宗不以這是冒犯,虛心聽取意見,並著手推動救災力度。

真宗的這種寬厚風度,甚至影響了他的臣下。有一年大旱,宰相王旦在下班的路上,遇到一個叫王行的讀書人,指著宰相大喊:“老百姓都過不下去了,你還領這麼高的工資,你心安嗎?”說完竟然拿著書本朝王旦砸了過去,正好打到頭上。宰相的左右上前抓住王行,想要送官,王旦卻說,他說的有道理,把他放了。

這些細節無不說明當時官員作風好,政治風氣好,平民百姓獲得了更為寬鬆的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宋真宗在政治建設方面卓有建樹,是北宋第一個推動政治改革逐漸走向制度化的一人。

給官員建立檔案制度,凡犯貪汙罪者都記錄在案。還規定,這些犯罪者,每次晉級或調動職務時,都要向吏部主動申報自己曾犯過貪汙罪,並規定,此類官員不得隨意更改姓名。這樣的規定,動員了上上下下各方面的監督力量,杜絕了貪汙腐敗者上升的空間,將他們置於嚴密的監管體系中,避免其再次腐敗,防止了“帶病提拔”。

這位野史上北宋昏君,其實是個媲美漢文帝和漢景帝的賢君

通過強化官員素質、作風,著手建立健全各項改革機制,是宋真宗任內最大亮點。在對外關係上通過“檀淵之盟”穩定了國內政治環境,換取了和平發展的廣闊空間,這些也表明了為何北宋逐漸出現平民化的盛世,歸根原因都是由於宋真宗措施得力,大力推進改革,廣開言路。諳熟民情;貼近實際最終才取得北宋的長期繁榮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