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書紀年:一本顛覆主流歷史觀的「野史」

竹書紀年:一本顛覆主流歷史觀的“野史”

竹書紀年

《竹書紀年》是春秋時期晉國史官和戰國時期魏國史官所作的一部編年體通史,亦稱《古文紀年》《汲冢紀年》,於西晉咸寧五年(279年),被汲郡(今河南汲縣)人不準盜發戰國時期魏襄王(或曰魏安釐王)的墓葬發現。對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價值。而且,《竹書紀年》與長沙馬王堆漢初古墓所出古書近似,而竹書紀年的諸多記載也同甲骨文、青銅銘文、秦簡、《系年》相類。著名學者先生說:"《竹書紀年》在研究夏代的年代問題上有其特殊意義,正在於它是現知最早的一套年代學的系統。中書監荀勖﹑中書令奉命將散亂的竹簡排定次序,並用當時通用的文字考訂釋文,遂有初釋本竹書紀年。又稱"荀和本"。凡十三篇,按年編次,敘夏、商、週三代,接以晉國、魏國排次,而周後以晉國紀年,後以魏國紀年,至少今王二十年止。《竹書紀年》共十三篇,敘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戰國的歷史,按年編次。周平王東遷後用紀年,三家分晉後用魏國紀年,至魏襄王二十年為止。《竹書紀年》是中國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經秦火的編年通史。但它在宋時歷經了佚散後又重新收集整理的過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可信度和史料價值。此書開篇是以紀年為綱目,上下記載了89位帝王、1847年的歷史。全書分為:

五帝紀

竹書紀年的諸多記載頗為特異,與傳統的正史記載不同。五帝紀,關於舜的記載,就跟史記等正史所載的有德之君舜的形象大為不同。第1卷追記、顓頊、三帝之史事,有明確的在位年數。累加所記帝王的在位年數,可以得到黃帝等帝王的元年數據,同時得到所對應的干支年名。這些數據是:黃帝元年公元前2394年();顓頊元年公元前2294年(丁未年);帝嚳元年公元前2216年(乙丑年);元年公元前2153年(戊辰年);帝堯元年公元前2145年(丙子年);帝舜元年公元前2042年(己未年);夏禹元年公元前1989年(壬子年)。第2卷記帝堯、帝舜二帝之史事;自帝堯元年丙子即公元前2145 年開始了干支紀年的,把中國有確切年代的歷史由前841 年上推了1305年。

引述如下:

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

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

舜放堯於平陽。(放,流放)

舜囚堯,復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

夏紀

第3、4卷記夏代即前1989-前1559年凡431年之史事,與《史記·夏本紀》略有不同。夏紀所載,與《史記》只是記載""不同,還記錄了羿的事情。讓羿代太康,成為夏王朝統治者的這些舊事得以重見天日。當然,孰是孰非,那就見仁見智了。

殷紀

第5、6卷記商代即前1558-前1051年凡508年之史事,與《史記·殷本紀》略有不同,和所記世系基本相同。殷紀則顛覆了《史記》記載的歷史第一位賢相伊尹的形象。伊尹流放而稱王,結果被太甲潛逃回來殺害。幼主被大臣流放欺壓,這似乎更符合歷史的真相。但是由於現代對不同地區出土的商代甲骨文的破譯,發現整個商代伊尹都是師權的象徵,地位尊崇,並且有伊尹放逐與迎回太甲的記載,並且整個商代伊尹的後人都有很高的地位與權力,因此這部分存疑。當然,究竟如何,還要加以考究。

周紀

第7、8、9卷記西周即前1050-前771年凡280年之史事。自漢以來,考證"武王滅殷"的確切年代的有43家之多,唯獨《竹書紀年》一家所記最為真實可信,其他推算皆誤。周紀最與《史記》不同的就是的記載。按照等正史所載,共和行政就是周厲王被國人趕走之後,周公、召公二相共同執政。而周紀則說是行天子之政,即共國的伯,名和者,攝行君位。這似乎更合乎"共和行政"的說法。另外,還有完整的穆天子史事,以及記載了周幽王死後,兩王並立的史事。

晉紀

周平王東遷之後,竹書紀年以晉國紀年,而作晉紀。晉紀記載了殺周攜王的舊事,詳細記錄了的過程。研究晉國曆史,《竹書紀年·晉紀》是必不可少的參考書。

魏紀

魏紀自惠成王起,稱"梁惠成王",這與其他典籍記載的魏國又稱梁國相符,有利於讀古書,如《孟子》時,弄清楚究竟怎麼又有個梁惠王之類的疑問。更好地保存了歷史的原貌,對於研究魏國曆史更為便利。

第10、11、12卷記東周時期晉國、魏國即前770-前229年凡472 年之史事,終於今王即魏襄王20年、周隱王16年。對於這一時期的史事,戰國史家皆認為《竹書紀年》所記是真實的,因為《竹書紀年》為他們解答了一些古籍解決不了的難題。

《竹書紀年》對史學界的震撼,在於它所紀錄的史料與《史記》所描述的不單隻內容不同,而且價值取向相異。竹書紀年描述了從到戰國時期歷代所發生的血腥政變和軍事衝突,根據《史記》所記載,商朝被囚禁3年後,伊尹見太甲改過自新,便鄭重的將國家交給他。太甲復位後,沉痛接受教訓,成為了一個勤政愛民、勵精圖治的聖君。不過,《竹書紀年》對此卻有不同的描述:伊尹放逐太甲後,自立為王,7年後,太甲潛回殺掉篡位的伊尹,並改立伊尹的兒子和伊奮繼承伊家。完全可以想象的出來,當《竹書紀年》出土之後,給當時的思想學術界會帶來何等巨大的震動。儒學成為國學,宋朝二程、朱熹一派的理學居於正統。與儒家史學體系衝突極大的《竹書》理所當然地被宋儒視為異端邪說,必欲除之而後快,清代朱右曾所著的《汲冢紀年存真》序中一針見血地指出:"學者錮於所習,以與《太史公書》及漢世經師傳說,遂不復研尋,徒資異論。越六百餘歲而是書復亡。"與這一趨勢相吻合,《竹書紀年》在安史之亂到唐末五代傳抄本逐步開始散佚,宋代的《崇文總目》、《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已不加著錄。《竹書紀年》相對於主流的漢儒經典太異類了,可以說《竹書紀年》衝破了儒家古代歷史體系。

竹書紀年:一本顛覆主流歷史觀的“野史”

竹書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