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屈原或與端午節沒啥關係,甚至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都不一定

屈原,我們每個中國人都認識,因為他與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有關,那就是中國重要的節日——端午節。據說當年屈原憂國憂民,於悲憤中跳江殉國,而這一天,正好是端午節,所以大家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這位為國為民的好官——屈原,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

野史:屈原或與端午節沒啥關係,甚至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都不一定

戰國時期,七國各自為政,楚國正是屈原的祖國,屈是楚國的大姓,屈原也是楚國的官家後人,他有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雖然屈家到他這一代比較沒落了,但是屈原還是受到楚懷王的重用,曾經官至左徒和三閭大夫,屈原經常被楚國的小人坑,而屈原的獻策總不被楚懷王使用,時間長了,楚懷王一直在秦國受挫,心裡憋屈,再聽屈原的諫言,加上小人的讒言,屈原就被流放了。

楚國衰落很快,楚懷王的死更是加劇了楚國的衰敗,後來屈原看見自己的祖國首都被秦國攻佔,他也就投江自殺了。然而這一天正好是端午節。這裡有很多人有一個錯誤的認知,會認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才產生的,其實並不是那麼回事,因為在屈原死之前很久很久,早就有端午節這個節日了,是百姓為了祛除病痛的節日,有的地方以賽龍舟紀念端午節,端午節也叫端陽節。

野史:屈原或與端午節沒啥關係,甚至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都不一定

端午節有一個習俗,就是吃粽子,而粽子這個名詞最早文字記載出自許慎的《說文解字》,這個詞出現比屈原早了400多年。況且屈原自殺殉國的時候,中國還沒有統一,他的祖國是楚國,他殉國也是殉的楚國,那麼其他六國的百姓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那就太扯了,畢竟屈原投河和他們的關係不大,楚國百姓說是紀念屈原還勉強吧。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說法最早起源於南朝梁吳均的《續齊諧記》,但是這位仁兄的說法是在屈原死後700多年才提出的,所以這種說法可信度非常值得探究,而屈原最偉大的成就也並非是為官,他更偉大的功績是文學,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學體裁,最著名的作品是《離騷》,可謂是家喻戶曉。

野史:屈原或與端午節沒啥關係,甚至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都不一定

甚至還有人懷疑屈原這個人是否真實存在,因為記錄屈原的史料只有《史記》,之前再無史料記載了,而屈原這樣一位偉大詩人和傑出的政治家,只有一本史書記載,讓人匪夷所思,不過不管怎麼樣,屈原的事蹟和為人,都是值得後人紀念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