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哪些云计算公司用的是自研技术?

时代电商杂谈


云计算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种前瞻性技术,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在国内市场一枝独秀。近期,阿里云副总裁李津发表了一次演讲,强调中国的云计算必须‘自主可控’。在演讲中,李津声称,“中国只有两种云,一种是拿来主义的云,一种是自主可控的飞天云。自主可控才能走得更远。”由于中兴通讯近期被美国技术封锁,引发了大家对核心技术的强烈关注。因此,大家对于云计算公司是否拥有核心技术,技术是否自研产生了浓厚兴趣。

阿里云的这个表态引发了部分国内其他厂商的强烈不满,有一家名为“青云”的云计算厂商发表了《讨「两种云」檄》反对阿里巴巴的言论,认为阿里云有违反广告法的嫌疑,恶意贬低友商。青云声明自己拥有完全自主可控的云计算平台和技术创新能力,并表示这是业界共识。

对于这个情况,经过简单分析就可以发现,阿里云和青云的陈述更多是对技术路线的不同解读。根据国内另外一家主要的云计算企业——UCloud的创始人季昕华表示,目前市场上表现突出的公有云大多是基于部分开源技术做的深度闭源开发,包括阿里云在内的许多国内外知名云计算厂商都采取了这个方针。深度闭源开发,正是阿里云强调技术“自主可控”的原因。不过UCloud表示自己也是这种类型的云,跟阿里云宣称自己是国内唯一一家“自主可控的云”的说法,有些冲突。与之对应的是,前文提到的青云在内的很多企业都采取了OpenStack开源技术架构。跟阿里云不同,他们是在开源架构的基础上进行开发,相比于闭源的阿里云更依赖开源架构,自主可控程度较低。


对云计算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再来讨论谁是自研技术,会比较好理解一些。要说哪一家公司的云计算完全采用自家的技术,丝毫没有借鉴开源技术和其他厂商的技术,这是不太现实。但是,不同厂商的技术可控程度的确有所差异。阿里云这种深度闭源开发的厂商,可以被认为采用了自研技术。这就类似于安卓系统虽然是基于Linux开发的,我们依然认为这是谷歌公司开发的。与之对应的就是,那些没有进行深度闭源开发的云计算厂商,就类似于国内很多手机厂商基于安卓系统推出的XX OS(实质上是UI)一样,虽然有自主开发的部分,但是缺乏自主性。

鉴于大多数云计算公司都是在开源技术的基础上开发的,同时很少有哪个企业完全采用开源架构,不做任何研发。要评判谁是自研的技术,关键要看标准怎么定。

按照UCloud的标准,阿里云,腾讯云还有UCloud等公司都是自研技术的代表。EasyStack、云途腾、华为云等则是开源架构的坚定支持者。按照阿里云的标准,只有阿里云才是自研技术,国内其他厂商都是“拿来主义”。原因很简单,阿里云是国内云计算实力最强的公司,技术的自主可控程度最高。阿里云是全球前五的云计算大厂,在国内市场一枝独秀。腾讯云和金山云虽然紧随其后,但是差距非常明显,其他厂商的差距就更大了。

因此,如果以阿里云的技术自主性和技术实力作为技术自研的标准,国内敢说自己技术自研的云计算厂商,的确只有阿里云一家,毕竟其他厂商对于开源技术和开源架构的依赖程度是高于阿里云的。但是按这个标准,放眼全球也就那么几家大厂商可以说是技术自研。具体可以参考全球云计算市场份额排名。(不同口径,统计数据有出入,阿里云一般认为在3-5名之间)

同时还可以参考另外一家机构Gartner放出的IaaS魔力象限(越靠右技术前瞻性越强,越往上执行力越强),阿里云也是全球五强之一。

因此,以阿里云为标准判断哪些公司使用的技术是自研技术,那就很简单了。国内仅此一家,就是阿里云。国外也就寥寥几家,包括全球遥遥领先的亚马逊AWS,紧随其后的微软Azure,谷歌云以及IBM等少数几家厂商。Oracle虽然技术前瞻性比较强,但是执行力欠缺,市占率不高,跟五强有所差距,但是实力依然不容小觑。至于其他厂商,在技术上和这六家都是有着显著差距的,都不能认为是自研技术。

但是如果把标准稍微降低,厂商就会多一些。包括上图第三象限的那些公司,还有国内的腾讯云,UCloud等公司也勉强可以算是技术自研。都有自己的一些核心技术,也有闭源开发的成分。尽管不是特别强,但都有一定的竞争力。要说他们完全是“拿来主义”也是不太准确的,可以说是借鉴学习,但是产出还不是很明显。

阿里云虽然领先,但也有借鉴开源技术,也有向亚马逊学习的成分在里面。目前来说的确国内难逢敌手,只是要说其他厂商都是“拿来主义”,这个说法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是说服力也不是很强。阿里云的技术都是自己研发的吗?也不尽然。只不过经常长期投入已经不再依赖外部技术罢了。其他厂商的努力,也不能就全盘否认。与其说谁的技术自研,不如说谁的核心技术强,谁的对外依赖程度低,会更有意义一些。


镁客网


在整个云计算市场里,当下涉足者虽然还蛮多,但是拥有自研技术的却还是只有这几家。让我们来了解下:

首先,必须要介绍的是美国的云计算大咖“亚马逊AWS”,常年都是市场第一的老大,作为老大自然有过硬的地方,这过硬的地方简直没话说。因为在AWS面世前,压根就没有“可借鉴的前辈”。还真的是靠自己一步步走出来,技术方面当然毋庸置疑是靠自研的了。为此,亚马逊的老大贝索斯是这样说的:“这个业务将会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必须投入技术研发。”这话,我认为没毛病。

接着是微软,不知道大伙是否对它印象深刻,毕竟它可是靠云计算起死回生的。2010年2月份的时候,微软正式推出Windows Azure后尝到了甜头,大步的向前走,开始了自研升级之路。到现在,全球范围内,Azure已经能为全球52个区域提供超过200项公有云服务。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做自研自强,此处应有掌声送给微软。

接下来,就是阿里云了,阿里云的自研之路和前面二者不同的是,阿里云是在“质疑声”成长出来的,众所周知,我们此前的一些思维总是跟不上别人的节奏,就好比这云计算。那个时候云计算概念在国内的确很热,但是没人去做,甚至当时BT两大佬都对云计算表示”只可远观”的态度。不过,马云老师则表示很相信云计算是有未来的,并在2009年成立了阿里云。

但说一句走心的话,阿里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走自研,这个过程十分坎坷。毕竟,当时不看好的声音源源不断,别说外部了,内部的人都觉得忧心忡忡。但是,在阿里云自主研发的飞天(Apsara)诞生后,呵,这可不一样了!打破了欧美国家四十多年的技术垄断不说,还为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政府、机构等提供服务。此处我觉得掌声应该都不够了,可以放个鞭炮了……

在全球的一个格局下,毋庸置疑的是,这些云计算巨头它们都是选择了技术自主!毕竟核心技术并不是只靠金钱就可以买到,真正的竞争力,是要自己做出来的!


互联网深科技


本人认为纠结于是否自研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云计算本就是分布式计算,一个普世的计算理想模型。

至于云计算背后的技术支撑,我觉得可以忽略。拿来主义不应被贬低,消化吸收后为我所用才是王道。

目前的云计算市场应该说比较喧嚣浮躁,更多是博人眼球。

这个市场中玩家应该顺应技术趋势,洞察客户需求,专注于产品和服务。而不是在那里只说不做。

回答来自科技行者团队成员——李祥敬


科技行者


云计算的实现依赖于能够实现虚拟化、自动负载平衡、随需应变的软硬件平台,在这一领域的提供商主要是传统上领先的软硬件生产商,如浪潮信息、华胜天成、华为、中兴通讯、联想、方正科技、长城电脑、综艺股份。



科技带动旅游


作为一个云计算从业者,略有了解,我来聊一聊。

纵观全球云计算市场,普遍来看国外的云计算巨头几乎都是自研系统:

AWS

2002年亚马逊自主研发的云计算系统AWS可以说是行业鼻祖了,因此技术也只能靠自研的途径来获取与突破。

Google Cloud

紧随亚马逊自研AWS的节奏,Google以数篇研究云计算核心技术的知名论文,打开云计算领域的大门,也可以说是自研云计算核心技术的老前辈了。

Azure

而在Google之后,微软也加入了云计算研究的行列,从对外披露Azure服务平台的详细信息起,微软正式入局云计算,依然也是坚持自主研发不动摇。

再看回国内情况:

不分析不知道,国内情况则相反,除了阿里云之外,几乎都是套用国外系统的开源技术,这种被称为“拿来主义”,或者是自研与拿来并存。

具体来说:

阿里云-自研

也是国内唯一一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计算系统,同时自研技术已经属于全球云计算领域的前沿。刚刚获得国家电子学会特等奖的飞天操作系统,更是世界瞩目,这款由阿里云自主研发的超大规模通用计算操作系统。现在已经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用户超过200多万。

其它:拿来主义云

腾讯云

腾讯云入场时间较晚,核心底层系统使用的依然是开源的OpenStack。同时在游戏、社交方面,腾讯云虽有着自研的属性,但总体好远远谈不上核心技术的完全自主可控。

华为云

华为云也是国内大家熟知的云计算系统,不得不说华为的确拥有极好的硬件优势,但是云计算自研技术却是才起步。华为的底层系统跟腾讯云一样目前也是仍然套用开源的OpenStack,但是华为是在拿来主义的基础上创新,也在逐步地探索自研道路,属于拿来主义与自研并重吧。

金山云

金山云也是套用Openstack开源技术,在云计算系统领域没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


总的来说,中国云计算不弱。如今,阿里云已经超越谷歌,与亚马逊、微软形成全球云计算市场三足鼎立的局面。

但是从最近的中兴事件有感,还是希望国内的云计算服务商能够尽快走上自研道路,毕竟只有像阿里云这样将核心技术掌握在手,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


小美的电商故事


如今也有很多公司正在迅猛的发展阶段,在不久的将来也要成功上市。如:南京云创存储就是一家业内技术领先的专业云计算云存储软件技术公司,以实现上市为目标,整个公司的云创人在携手努力,公司也在高速发展。


用科技网路的眼光


凭靠云计算上市的还没有,包括国外,这个毕竟是新型行业。除非本生上市的大型企业。不过在北京的云计算大会上碰到不少云计算做的不错的企业,比如:华为,云创存储 这些都有技术背景的企业。应该还是不错的。


你是认真的孩子


马云的格局是柳传志的百倍;在中国企业界目前真正能够称得上“教父”级的人物,就是:任正非、马云两位;希望今后中国有更多的企业界“教父”出现,为中华民族复兴做领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