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刘备死后,诸葛亮对刘禅如何,刘禅如何对诸葛亮,君臣关系好吗?

大马哈鱼12


我认为诸葛亮和刘禅的关系并不是很好。原因如下:

诸葛亮在第七次北伐失败后,病逝在五丈原。由于诸葛亮对蜀汉的巨大功劳和贡献,蜀汉朝廷针对为其立庙一事进行朝议,后主刘禅一拖再拖,最终迫于压力在诸葛亮死后三十年才下诏为诸葛亮立庙,并规定祭拜诸葛亮的活动只能在武侯庙进行,民间私祭活动一律取消。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诸葛亮和刘禅的关系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父事丞相”、“忠心耿耿”,而是充满了怨恨和猜忌,这种情况在刘备死后就慢慢形成了。

诸葛亮独揽蜀汉大权

在刘备白帝城托孤后,刘禅即皇帝位,但却是个傀儡皇帝。诸葛亮借着刘备托孤之意,在办完刘备丧事后,总揽了蜀国的全部军政大权。

其实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时,并不是让诸葛亮单独执政,而是说诸葛亮、李严同为辅政大臣,同时又对刘永(刘备次子)说:吾死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

但诸葛亮却未遵照刘备遗诏,独揽蜀汉政权,造成这样的局面是诸葛亮怀疑刘禅的能力,对刘禅不放心不信任,“虑后主富于春秋,朱紫难别”。同时也是从忠于汉室和蜀汉政权稳定建设的大局出发。

尤其是诸葛亮死后,让自己心腹之人蒋琬、费帏、姜维继续掌控着蜀汉大权,按照诸葛亮制定的大政处理政事。

刘禅的怨恨

而刘禅在即位之时,已年满17岁,在三国时期已经是成年人,具备了处理政事的能力,更何况三国时期,诸侯年少英雄已成常态,孙策15岁随父上阵杀敌,20岁攻占江东六郡,孙权在继承父兄基业也只有18岁。曹操的儿子更是在年少之时跟随曹操东征西讨,建立功业。

即便到了二十多岁,在诸葛亮出师北伐之际,刘禅年富力强,正直青春有为之际。按汉制,诸葛亮应该还政,但却不愿意放权,甚至于都没想过让刘禅亲政。

北伐前夕,诸葛亮上书千古流传的《前出师表》,一是临行时向刘禅进谏,二是表明了进军的目的和决心。而看似进谏,实际上是对朝廷之事的安排,对刘禅定下了规矩和要求。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将政务、军事、执法及宫中事物管理等方面安排的即全面又具体,即针对又实用,但这对于刘禅来说,无疑是画地为牢,显得要求过严,难以做到。

虽然目的是促使刘禅保持清醒的头脑,具备正确的观点,采取得力的措施,保证北伐的顺利进军。但是却透漏出对刘禅的不放心,仍把已经22岁的刘禅当做孩子,处处耳提面命,教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这由怎能不引起刘禅的反感和不满呢?

虽然诸葛亮受“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陈寿三国志)。但刘禅毕竟是一国之君,在处于和汉献帝一样的局面,肯定会心有不满,也会对诸葛亮心生怨恨。


历史长河缓缓淌


诸葛亮在蜀国立下汗马功劳,也为蜀国老百姓造福。刘禅虽然无能但是也对自己的权利地位具有独占性,与历史上历代的皇帝别无二致。

在当时的蜀国是诸葛亮专权程度是相当之高的,朝政大大小小的事都是由诸葛亮掌管。刘禅对这事也是很无奈的,毕竟自己才是皇帝,没做出一个皇帝该有的样子。至于刘禅怎么看诸葛亮的,事实上是对诸葛亮也是爱恨交加的,请听我接下来一一道来。

刘禅刚登基的时候对于对于诸葛亮执政没什么怨言,毕竟这是自己的父亲交代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禅也想有些作为当一个像样的皇帝,只不过诸葛亮权威太高,而且诸葛亮毫无谋反之意还十分忠心,所以刘禅就一直隐忍。

诸葛亮死后刘禅终也终于解脱了,自己掌握了大权。刘禅还下了诏书禁止群臣为诸葛亮奔丧,这也留露出刘禅对诸葛亮生前的不满,自己才是皇帝,看不惯蜀国任何人待遇比自己高,而且还是一直压着自己权力的诸葛亮。

蜀国当时有平民建庙祭祀贤人的仪式,当时诸葛亮死后平民纷纷建庙祭祀。刘禅却对此事不看待,下令禁止修庙祭拜诸葛亮。之后有朝臣上奏既然不让百姓建庙祭拜诸葛亮,朝廷可以建庙让百姓来祭拜安抚民心,当然这肯定是让刘禅否决了。

当是有位大臣上书庆祝权臣诸葛亮死去,刘禅看了当时下令将此大臣处死。诸葛亮之到死都是以臣身份面对的刘禅,一直都是忠心耿耿,从来没有威胁过刘禅君王的地位。

虽然没有了诸葛亮刘禅掌握了大权,却也摆脱不了亡国的命运。


小生姓李名镕哲


壹零壹肆来回答。

我认为诸葛亮和刘禅的君臣关系用好或者不好来说并不合适。

刘备病逝于永安后,继位的刘禅只当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把所有的军政要务都交给了诸葛亮,蜀汉政权从此进入“诸葛亮时代”。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刘禅和诸葛亮也是一对非常君臣。

对于刘备的遗嘱,刘禅不但执行了,还自己加码。

《三国志·诸葛亮传》说:“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封武乡侯,是赋予诸葛亮尊贵地位;开府治事,是授予诸葛亮独立相权;领益州牧,则是授予诸葛亮牧民之权。这就等于是把整个蜀国从上到下都交给诸葛亮了。

事实上诸葛亮不但位极人臣,而且大权独揽。

据《三国志·后主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刘禅继位后曾明确表示:“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三国志·诸葛亮传》所云“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也就是说所有的军政要务都由诸葛亮处理,刘禅只担任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但是对此刘禅的态度是怎么的样呢?

我认为刘禅内心恐怕是很不爽的。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诸葛亮去世后,各地人民纷纷要求为故丞相立庙,不被批准。人民群众只好在大街小巷“因时节私祭”。于是有人提出,处处立庙固然不必,立于成都则未尝不可,然而“后主不从”。

这件事当时闹得很僵,后来有人上表刘禅说,崇拜圣贤追思功臣,是古往今来的美德。何况诸葛亮功勋盖世,王室幸存实在靠了他老人家。再说让人民群众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巷祭”、“野祀”,也不像话。当然了,丞相的庙建在成都也确实不太合适,因为昭烈皇帝的庙在这里。怎么办呢?办法是就近,在定军山诸葛丞相的墓前立庙。同时规定,所有的人要祭奠诸葛亮,都只能到这座庙里面去,不能再随随便便“私祭”。也就是说,庙,还是要立的,但不能立在成都,更不能全国各地都是,只能建于丞相墓前。祭祀,也是能搞的,但不能想祭祀就祭祀,也不能随便在什么地方,只能到汉中的丞相庙里去。刘禅这才同意。

那么刘禅为何会不爽呢?

我认为刘禅不爽最重要的原因是:难以亲政。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不还政于君呢?

我认为诸葛亮不还政于君的原因是:内外交困,危机四伏;任重道远,不敢放手。

总结

诸葛亮和刘禅的君臣关系,很难用好或者不好来形容。诸葛亮和刘禅是特殊的历史时期,一对非常君臣。


壹零壹肆


就私人关系来讲,两人相处还是比较融洽的。诸葛亮劳心劳力,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对待刘禅,把能做的都做了,简直操碎了心,而刘禅对待诸葛亮也没的说,把他视为相父,对他的态度也是毕恭毕敬。

但是在政见上,两人应该是有分歧的,至少并不想表面那样融洽。

刘禅并不认可诸葛亮频繁北伐的行为,他认为那是劳民伤财,北伐根本不可能在短期成功,频繁的北伐只会让国力不断消耗,没有好处。

有人说这是因为刘禅的小富即安心理,他太耽于享乐,一心只想着偏安一隅,没有统一天下的雄心。

暂且不论他有没有这个雄心,其实他想与民休养生息,发展综合国力这一点是非常符合当时国情的,诸葛亮也并非不知道,只不过诸葛亮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而他一生的夙愿就是统一天下,匡扶汉室,眼看着实现愿望的机会越来越渺茫,再等到自己爬不动的那一天,就更加没有机会了,他十分不甘心,所以总是稍加喘息,就要北伐。


等到诸葛亮去世,刘禅立刻改变国策,停止北伐,他这一行动明显表现出对诸葛亮的政策是极度不认同的。他作为一国之君,诸葛亮作为臣下,他不认同诸葛亮的政策,却仍然放纵诸葛亮的一意孤行,并没有撕破脸皮反对,可见他对诸葛亮的感情绝非一般,这其中有敬畏,有依赖,是后辈对尊长的一种感情。

所以说诸葛亮对刘禅是没的说的,绝对对得起他的那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禅对诸葛亮也没的说,已经超越了君臣之间应有的关系。


秦曰汉云


刘禅对诸葛亮不错啊,都称“相父”了。

出于对历史的成见,人们对权力斗争是很敏感的,总觉得诸葛亮身为臣子,大权独揽的,作为君主的刘禅肯定对他多加防范。

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从君臣二人的相处和刘禅、诸葛亮的个性上来略作分析。

《三国志》有记载,刘备给刘禅的遗诏有这么一段话:“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

意思是说,我听说诸葛亮对射援称赞过低的气度。刘备如此说给刘禅听,是表明,刘禅在很早的时候就得到了诸葛亮的赞许。刘备不止一个儿子,诸葛亮的赞许是一种态度,是刘禅得登大位的有力保障。

从这个方面看,刘禅与诸葛亮的关系是不错的。

刘禅坐位时只有12风,他听从父亲的叮嘱,内外诸事皆赖丞相处置。封他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又领益州牧。

诸葛亮也兢兢业业,内理正事,外图北伐。君臣二人相依相倚,甚为相得。

从刘禅的个性来看,他并非一个强势的君主,彵很有自知之明,没有强行集权,内外诸事,放权于丞相。

而诸葛亮,也深知避嫌,刘禅年渐长,丞相也就把精力放在北伐上,在辅佐刘禅的十余间,诸葛亮只在朝中待了三年多,其余时间一直待在汉中。对于诸葛的心思,刘禅也领会到了:“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

就这样,君臣二人一个在前面冲,一个 在后头全力支持。在大的层面是劲往一处使的。

但是人就有私心,刘禅作为一个君主,在诸葛生前,是不太能恣意作主的,因为诸葛亮真的是苦口婆心,对他的大小事儿都管得全面,这让青春期的刘禅以及成年后的帝王,肯定会引发一些情绪。这从蒋琬死后,刘禅不再设丞相一职略可看出一二。但刘禅作为一个君主,还是真切地感受到了相父的一片苦心,忍住了自己的不满,保持了政局的平稳。


黄力欧啊


刘禅上位后,封诸葛亮武乡侯,赋予了诸葛亮极高的地位,表面看刘禅对诸葛亮还是不错的,并且可以开府自治,刘备在位的时候,丞相是没有这个权利的,当然诸葛亮也用自己的忠诚,来回报刘禅。

但是更多时候,死后,才能看清问题。诸葛亮死后葬在定军山后,不立庙,并且规定平民不能祭祀。不过这项决定很多人反对,但不论说什么刘禅都不同意。据《三国志 后主传》中记载:后主不从。从这一件小事上就可以看出,刘禅的态度是非常强硬的,甚至可以认为此时的刘禅是憎恨诸葛亮的。说到底,身为皇帝,谁想被压一头:被约束?当然对权利无比渴望。

刘备白帝托孤,蜀国国小势微,魏吴虎视眈眈,若放任刘禅完全行皇帝之事,不切实际。诸葛亮对他足够忠诚,也像严父一样约束教导。

实话说,诸葛亮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刘禅也算明白人,死后没有清算,算是历史上少有的君臣关系。看看张居正吧。




一品带刀方


非常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首先,刘备白帝城托孤是托给了诸葛亮和李严两个人,也可以算上一个赵云。

李严显然后来并不能参与中枢决策。既然阿斗成为了孤儿,他不要李严的可能性是零,那么也就一种可能,诸葛亮把李严排挤出去了。这样阿斗少了一个人疼。

按着刘备的意思赵云应该担当后主的警卫工作。赵云后来还是跟着诸葛亮南北征战也没能留在刘禅身边。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一应大小事务事必躬亲,公务都在相府办理。刘禅的婚事也由诸葛亮操办,去了张飞的女儿做皇后。

总之,关系好不好只有他们两个自己知道,从明面上看,诸葛亮确实勤劳,几乎包办了所有应该刘禅自己该干的事儿。


中原一条虫


公元223年,刘备病危,白帝城将刘禅兄弟三人托孤于诸葛亮和李严。不久,李严因罪被诸葛亮罢官,丞相诸葛亮成为唯一一个托孤重臣。他大权在握,犹如东汉的曹操,曹魏的司马昭。


刘禅以“父事丞相”,将诸葛亮当做父亲来侍奉。刘备去世时,诸葛亮四十多岁,刘禅十七岁,他的两个兄弟刘永和刘理岁数更小。论年龄,论辈分,诸葛亮完全可以当刘禅的“父亲”。刘备自知不久于人世时,丞相诸葛亮和、尚书令李严、鲁王刘永、梁王刘理等星夜赶到白帝城永安宫接受遗命。虽然太子刘禅没有来到永安宫,刘备仍然将其与两位兄弟托付给诸葛亮。此后,刘禅以“父事丞相”,从未懈怠。

诸葛亮并不是白当“相父”的,不但关心刘禅的学习,衣食住行,就连他的终身大事,也是其一手操办。当时,刘禅业已成年,选择皇后,准备完婚。蜀汉美女琳琅满目,把刘禅的眼睛都看花了。诸葛亮做主,原车骑将军之女芳龄十七,非常贤惠,可以母仪天下,一锤定音。古代讲究婚姻大事媒妁之言,一般是父辈做主,皇帝也不例外。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早逝,诸葛亮就是后主刘禅的父辈,自然为其操劳。

刘禅充分信“相父”任诸葛亮,放任其大展宏图。刘备去世后,昔日蜀汉五虎上将仅剩下了赵云一人,可谓人才凋零。面对百废待兴的蜀汉,刘禅充分信任“相父”诸葛亮,凡是朝廷选拔官员、征收赋税、诉讼之类的事,都是诸葛亮一个人裁决。这在其他朝廷是很难想象的,皇帝只管简单的祭祀,丞相总揽大权,后主刘禅成了甩手掌柜。

刘禅充分信任“相父”诸葛亮,让其节制蜀汉大部分军队。军权是一个国家的根本,谁掌握了枪杆子,谁就掌握了一切。虽然笔杆子很重要,能控制舆论,可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最终决定胜负的还是枪杆子。“胜者王侯败者寇”,只有胜利者才有话语权,即使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也能逐步美化,蒙蔽世人。

如汉献帝曾多次实施政变,想摆脱曹操的控制,都失败了。汉献帝的董贵妃、毛皇后等人外戚势力被一网打尽,许昌纵火案,朝廷官员被曹操屠戮殆尽。这些都是曹操血腥镇压的结果,在曹操舆论控制下,慢慢销声匿迹。曹操能稳坐汉朝丞相,靠的就是手里的枪杆子。世人是很健忘的,忘却所有血腥。还有,司马懿曾发动高平陵之变,剪灭政敌曹爽,独揽大权,靠的也是“阴养”的三千死士。

回到蜀汉刘禅和诸葛亮上面来,诸葛亮独揽大权,这放在任何一个政权,都是大忌。你想,如果你是单位的一把手,而你的副职啥都包办了,将你架空,你能忍受吗?而刘禅和诸葛亮偏偏就是如此和谐。蜀汉的大部分军队只知有丞相诸葛亮,不知有后主刘禅。奇怪的是,刘禅从没怀疑过诸葛亮有二心,将军队交给他。这样,诸葛亮才能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禅和诸葛亮名为君臣,实为“父子”,君臣关系融洽,是历代君臣的楷模。刘备死后,刘禅十分信任“相父”诸葛亮,蜀汉在他们的联手治理下,偏安一隅的益州,最终和曹魏、东吴鼎足而立。


赵小三与战神们


诸葛亮对刘禅当然会细心教导,因为托孤之时已经把自己的位置摆在那了,也是没办法,毕竟有很多忠心于刘备的文臣武将在看着,当然诸葛亮也有自己的私心,他把同样是托孤大臣李严调到江州,自己可独揽军政大权,刘禅也不是傻子,诸葛亮在世时刘禅毕恭毕敬,同时也有畏惧之心,一旦诸葛亮死后,他的一系列措施就看出他对诸葛亮还是有厌烦之心。


幻境影射


刘备死后,诸葛亮尽心辅佐刘禅,刘禅把大小权力放给诸葛亮管理。刘禅称诸葛壳为相父,他们君臣关系很好。没有岀现权臣干戈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