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怎樣養好母豬?養母豬的圈怎麼建設?

怎樣養好母豬?養母豬的圈怎麼建設?

養母豬是非常重要的,養好母豬才能多生仔豬,那麼怎樣養好母豬?養母豬的圈怎麼建設?

怎樣養好母豬?


1、母豬的選擇方面

在母豬選擇上要求身體健康,體形長,體格大,前胸寬,後臀寬,腿高,身長,腰平直,乳頭排列整齊,乳頭突出明顯,且有效乳頭在7對以上。

2、飼養與飼料方面

母豬的飼料主要以青飼料為主,飼料搭配要做到多樣化搭配,才能營養均衡。母豬懷孕後期和哺乳期可以適當添加精飼料。飼養上母豬要單圈飼養,懷胎的母豬有兩個關鍵時期,一個是配種後的17到22天,這是受精卵在子宮角著床期。第二個是懷孕後90天至產出,這是胎兒極度發育階段,這兩個時期要特別注意。

3、發情配種方面

母豬的發情週期為21天,它是多週期發情動物,一般在七八個月第二次發情。引進品種母豬的初配年齡是8-10月齡,地方品種是6-8月齡,配種時機要遵循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間的原則。

4、懷孕產仔方面

母豬的懷孕期為112-116天,在母豬配種後的三週,如果母豬食慾增大,性情溫順,貪睡則可以認為母豬懷孕了。母豬住的豬舍環境衛生要清潔乾淨,保持通風條件。養殖戶在母豬懷孕後應該把母豬的預產期推算出來,然後母豬生產前一週,要轉移到產房,轉移前要給產房嚴格消毒。產仔時,要有專人指導看護,給母豬接生的所有器械都需消毒,接產動作要快速準確。

怎樣養好母豬?養母豬的圈怎麼建設?

養母豬的圈怎麼建設


想要母豬健康生長圈舍的建造非常重要,因為圈舍的舒適度會影響母豬的繁殖力,母豬圈舍整體設計要安全可行,舍內地面要容易打掃和消毒,屋頂要冬暖夏涼。圈舍設計的規模可以根據場地的大小進行設計,要為母豬舍有休息區、採食區、分離區,這樣管理起來更加方便。要訓練母豬定點排放糞便,這樣避免豬圈髒亂不堪。

冬季圈舍的溫度不能過低,如果溫度過低會增加豬飼料的消耗,圈舍的溼度要合適,可以增強豬的抗病能力,有利於病源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長,增加母豬患病的幾率。在母豬生產前建議單獨飼養,避免與其他豬增搶導致早產或者流產的情況。

母豬圈舍的長度和寬度設計要合理,如果豬欄過小不利母豬活動,如果豬場建設合理,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想要建設母豬圈的朋友們一定要注意,好的圈舍也是提高母豬生產的重要條件之一。

現代母豬衛生圈建設要滿足以下6項要求:


1、設防壓裝置:初生仔豬軟弱,行動不靈活,易被母豬踩傷、壓死,應在豬床靠牆的地方設防壓桿或在牆上加防壓木磚,木磚距地面25cm,伸出牆15cm,兩木磚間相距30cm。豬床位於門的對側,位置稍高。

2、設仔豬補飼欄。補飼欄保障母子不混食,便於仔豬培育。補飼間設在豬圈靠人行道一方,長1.5米,寬0.7米,內欄用12磚砌,高1米,外欄為了方便操作高0.6米,內欄設兩個仔豬進出孔道,孔道30cm,寬20cm。 3、圈內地面坡度:以2-3度為宜,過陡豬易摔跤,過平不利水,豬床位置高且平,開門一角最低,使全圈的水向門的方向自流。

4、地面打防滑線:打混凝土地面時用木條劃線壓槽,深0.5cm,間距8cm,壓槽要順流水方向,以便利尿水。

5、牆壁用25號水泥砂漿粉刷(1份水泥2份砂子)做到堅實、光滑、豬拱不動,咬不動。

6、補飼間仔豬食槽與補飼間等長(1.5米),底寬8cm,口寬15cm,深6cm,母豬食槽(即水槽)長60cm,高20cm,上口寬40cm,下底寬15c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