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中國古代越往後文武雙全的大臣越來越少?

白宮裡的黑色少女


你這個“後”,是各個朝代的後還是整個古代的後?

要是前者,我發表點看法。

每個朝代,開創者要改朝換代,當然要有各方面的優秀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竟爭中脫穎而出。其中也不乏文武兼備之人。幾代人之後,優裕的生活條件,使人沒了憂患意識,懶散成性。承平日久,文治優於武備,文臣勝於武將,即使有文武兼備的人才,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越往後,此現象越嚴重,直至朝代滅亡。


乙九丁


你的古代往後是不是指離現在近的意思?那我們就從清朝往前推。左宗棠、曾國藩、年羹堯、這三個應該是清朝最突出的名將了,都是科舉文官出身,文武雙全。

明朝:王陽明、戚繼光、袁崇煥、于謙、熊延弼……也基本上科舉出身,文武雙全。只有開國名將因為農民起義文化比較低。

宋朝:岳飛、辛棄疾、范仲淹……絕對文武雙全。

倒是在宋以前,儒將的比率比較少。

所以只能說,越靠近現代,儒將比率越多,但儒將不等於不是武將,儒將才是真正的文武雙全。


風吹雨01


首先鋒明白兩個事。一個事是這個古代越往後越少是從何時開始算起?是唐朝往後,宋朝往後,還是明朝往後?

二是要明白這個武是指自身有武藝,還是指有軍事才能,統兵打仗,對兵法和戰爭進行戰略和戰術分析的能力。

如果以宋朝為界,宋朝以前的文武雙全的歷史人物有姜子牙,曹操,范蠡,班超,李白,白起,李世民,姜維,周瑜!

宋朝以後的文武雙全的歷史名人的確不算多,算來算去只有岳飛,徐達,王陽明,辛棄疾,顏真卿,袁崇煥等!

現代還有徐樹錚,元帥劉伯承,上將蕭克。

徐樹錚,政治家軍事家。文物雙全,文采蓋世,精於書法,擅長詩詞古文,精通音律,有勇有謀!

元帥劉伯承,儒帥,軍事教育家,軍事家。

上將蕭克,憑藉一部《浴血羅霄》獲得第三屆矛盾文學獎。

亂世出英豪!在和平時期,文采好顯示,軍事武藝這方面的才華則難顯示出來的。


淡淡雨意


因為唐朝之後,文武就分家了,文臣治國,武將領兵打仗,都成了專才,但是,也不是沒有文武雙全的名臣。

比如宋朝名臣范仲淹、虞允文、張齊賢、韓琦、張浚、李剛、岳飛、辛棄疾、宗澤等,明朝的王陽明,清朝的如年羹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胡林翼這些人、都是能文能武。

之所以越往後文武雙全的越少,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科舉制度越來越成熟,官僚的選拔、晉升、任用越來越系統化,程序化了,文武官員更加的專業,

而唐朝科舉之前,官吏的選拔比較混亂,或者說沒有系統的選拔任用晉升機制,官吏基本都是貴族、外戚、宗室、世家大族,底層人不大可能做官,所以很難做到文武分家。

所以,文武分家是發展的必然結果,說明科舉制度成熟了,官僚選拔任命更先進了,這是好的趨勢,不應該追求文武雙全,文武不分,試想一下,那些出將入相的名臣,有幾人是底層人?大多數是貴族吧?


南朝居士


漢唐之時,漢人尚武,開拓之風極盛,士子皆佩劍,投筆從戎之文人屢見不鮮。朝中官員往往出能征戰疆場,開疆拓土,入能治國安民,安邦定國,所謂出將入相。如漢之周勃,唐之李靖。可為什麼後世能文能武的官員越來越少,也是有原因的。


武以定國,文以治國。亂世思將,治世思相。這無疑已經成為傳統中國歷史的一條定律。時勢不同,文臣、武將所承擔的職責隨之有所差異,其在朝局中的地位亦隨之低昂。這又牽涉到文、武之間的關係問題。

宋代,經歷五代十國之亂世,趙宋官家實行重文抑武之策。時有洛陽人尹洙言:“狀元登第,雖將兵數十萬,恢復幽薊,逐強虜於窮漠,凱歌勞還,獻捷太廟,其榮亦不可及也。”



大宋太祖太宗都是經歷過五代亂世的,後晉成德節度使安重榮言:“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有兵就是王的亂世讓趙宋官家對武夫防範之心甚重。

趙匡胤本就是由部下黃袍加身,自然對武將手握兵權心中不安,至有“杯酒釋兵權”之舉。至太宗趙光義,更是得位不正,趙光義在軍中影響力遠不如趙匡胤,對武將猜忌之心以極,於是不斷提高文人地位,鉗制武將。大宋朝的文官對於武夫殺文人如殺雞的五代亂世也是及其恐懼,雙方合力壓制武人,至武人地位愈加低下。

宋初,時號二府之一的樞密院為武人所掌,其後武勳凋零,樞密院為文人所掌。宋仁宗時,狄青以軍功入樞密院為樞密副使,滿朝文臣寢食不安,極力詆譭,以免文武再次分庭抗禮。知制誥劉敞上奏仁宗:“今外說紛紛,雖不足信,要當使無後憂,寧負青,無使負國家”。狄青最終外放,鬱鬱而終。

仁宗時韓琦要殺狄青的舊部焦用,狄青立在階下為焦用求情說:“焦用有軍功,是好男兒。”韓琦說:“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乃好男兒。此豈得為好男兒耶!”就在他面前把焦用殺了。



至明代,明初尚有大將入相,如徐達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明太祖朱元璋以馬上得天下,擐甲厲劍,與眾將縱橫馳騁中原,在行伍、戰陣之間,長達十餘年,故對御將之道,籌備相當審慎。立國之後,在明太祖的眼中,諸如指刃揮兵、搴旗陷陣之事,均非豎儒所長。為此,設立都司衛所,繡錯佈於宇內;而在要害之處,則設置鎮戍之將。所有閫外之責,一概寄託於武臣。明初重武輕文,蓋有其因。


而到了洪熙年間,明仁宗就下令文臣臨鎮,治理文書,商議機密,參贊軍務,清理邊儲。其後,均改用都御史,設立提督一職。隨之而來者,則是“天下治安,縉紳用事,介冑之夫,俛首下氣,唯唯聽命”。所以,諸如總兵、副將、參將、遊擊,雖有將軍之名,但權力已大受束縛,不能振舉,軍旅大權,上歸提督,下屬兵備,文臣中的提督、兵備已經取代將帥之任。這就造成了明代中期以後崇文黜武的制度格局。

明末人宋懋澄言:武與文異。人之畏文也眾,故縉紳之於釋老,威少殺焉;若武,則人慢之矣。彼視可以行威者無如僧,吾故俟其威之未張而先致敬焉,非故諂也。

文、武二途,不可偏廢。這是歷史時期人們的共識。儘管見識可以取得一致,歷史變遷的進程卻並非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追溯文武關係史的源頭,確乎可稱“古之武事出於一”、古之“文武本無分也”。相即將、民即兵,當是文武關係的原始狀態。

時當搶攘之際,社會動盪不安,武夫戮力疆場,立下汗馬之勳;一旦承平,白面書生,坐而制之,如役廝養,稍有間隙,刀筆隨之。文人厭薄刀戰,武將鄙視章句。其結果則造成時當承平,大帥尚且需要仰小吏之鼻息;而世亂之時,悍將則又可制僝儒之性命。舌鋒與劍鍔、載筆與屬橐、文章與馬槊之間,一旦觭輕觭重,形成隔閡,勢必造成習武者目不識丁,習文者手無縛雞,文武之間,未免偏廢。


牧荑


這只是一種感覺,出於對祖先的尊重與緬懷我們會文藝的誇大先人,故而覺得中國古代越往後文武雙全的越少。畢竟後人會汲取前人經驗與智彗,自然是一浪更比一浪高。可能我這麼說你覺得是個人之見,那我們看看近代史吧

清末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李鴻章哪個真論起才幹不比之前的古人,至民國孫文、黃興、蔣百里誰不是文武雙全,共和國的毛主席十大帥誰便宜了,細讀史書好好查閱拜讀近代史牛人,你會發現人,其實越往後智慧與才幹是越強的。

先人已過逝,我們做為後人,要尊重自已的祖輩,不免會有神化與誇大。我們老祖宗也希望我們比他們強,我們也沒有辜負他們,青出於藍,勝於藍這才是傳承與進步。

面對這個問題,看看當下能人,如鄧小平、錢學森、袁隆平等等,誰不是超越能文能武的存在。不能因為對先人的尊崇而沉迷於過去,向前看。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彭長虎


並不是越往後越少,你可以直接以宋朝作為分割點看宋朝的前後。

宋朝之前是門閥氏族體系,這個體系下幾乎可以理解成武將有學習文化的需求和很好的條件。畢竟地方的軍事長官同時還承擔著部分甚至全部治理地方的責任。所以很多武將或原本的世家走出了很多能文能武的“全才”。

但五代十國實在太亂了,給上上下下留下了很濃重的陰影。所以自宋朝開始,在治理國家上使用比較“純粹”的文人。武夫們只用專心打架而文人只用操心治國。有點像現在軍政嚴格分離的意思,武將們也就不需要(狠點的時代甚至都沒條件)再接觸關於如何治理的那一套。而文人大多數時候也沒有動力去學武夫們的東西。

當然,這裡說得還是大環境。但特殊的年代裡還是有些跨界轉行的。而一般能夠轉行成功的也就又像之前類似的通才了。


跬步求索


統治者不喜歡,統治者害怕。統治者不就是文物雙全,比如曹操。比如康熙大帝。還有李世民等等。我覺得最厲害的能臣還有很多,比如曾國藩,他應該是文化大家,兵家能手。他們都是代表一個時期的實力!


永輝品看社會百科


時勢造英雄,生於憂患。古代之世當國家處於動亂和危難之際時,往往能激發出更多的忠烈之仕為國拋頭顱灑熱血。

死於安樂,當國家實現和平統一後,君主集權體制下,不免就會打壓功臣加強社會思想等方面的控制,使得社會思潮陷入了萬馬齊喑的局面。和平環境下沒有了憂患,人人安貧樂道,即便有能力與才華也難以得到施展,很多大才不乏被埋沒了。


歷史知道點


這個論斷可不太準確。

如果這其中的“武”指的是武藝,那後期的人的確是不如前期弓馬嫻熟。畢竟人類科技正在不斷的向前發展,中國歷史的後期,冷兵器的砍殺慢慢變成了熱兵器的瞄準。所以後期的“武”更多的應該表現為統軍。

如果從這個層面來講,文武雙全的大臣並不少。明朝的王陽明等人且不提,因為還是有些靠前。我們舉幾個絕對靠後的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晚清時期的幾大名臣:曾國藩,林則徐以及左宗棠等,這時間夠靠後了吧?但幾乎人人都是文武雙全。

我們以曾國藩和林則徐兩人為例做個較詳細的說明。


清朝的重臣,基本都是進士出身,文的一面毋庸置疑,而曾國藩尤其出色。曾國藩發展儒家的理學並進行創新和提高;文學上創立了晚清古文的“湘鄉派”;書法上同樣造詣頗深,是晚清很有影響的書法家。這些年來,《曾國藩家書》一日火過一日,代表他為人處世的哲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學習和接受。

曾國藩在軍事上同樣出色。太平天國運動曾席捲南中國大部分,對清朝的統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而曾國藩正是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清軍第一人。他不但在軍事實踐中取得了戰果,同時有獨樹一幟的軍事理論。

曾國藩將清朝的“世軍制”改成了“募兵制”,成立湘軍,可以說是清朝軍隊體制改革的一大創舉。曾國藩主張用儒家思想去治理軍隊,而選將成了第一要務。他認為為將者應該德才兼備,德為第一,這樣的人統軍,才能使軍隊具備仁義禮智信的道德標準,這在封建時代也是獨樹一幟。曾國藩還提出精兵理論,他認為兵不在多而在精,“兵少則國強”。


政治上,他是“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曾國藩文武兼備,是當之無愧的國之重臣。

至於林則徐,他品德高尚,做事認真。美國學者馬士在他所著的《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裡稱讚林則徐是一位具有非凡能力的行政官員,他的整個經歷明淨如水晶。


林則徐最為大家所熟悉的歷史事件恐怕就是虎門銷煙。

虎門銷煙時期,林則徐敏銳的感覺到敵人將會進行軍事報復。他實行了一系列的軍事舉措,一邊禁菸,一邊進行積極備戰:修建炮臺,拉攔江木排鐵鏈,招募五千多漁民編成水勇,屢敗英軍的挑釁。公元1839年下半年,連續取得九龍之役、川鼻官湧之役等反擊戰的勝利。敵軍見啃不下這塊硬骨頭,轉而向北,攻下了天津,才取得戰爭的勝利。

其實在去廣州之前,林則徐也曾安定陝西,鎮守新疆,建功於西北大地。

在文學方面,林則徐有《雲左山房文鈔》、《雲左山房詩鈔》、《使滇吟草》和《林文忠公政書》等著作,他的書法同樣頗優,後人將他平生的作品整理成十冊的《林則徐全集》。


林則徐忠誠愛國,他用一生印證了自己的詩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中國文武雙全的大臣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少,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