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如何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


如何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

提到批判性思维,很多家长都会存在一些误区,一是觉得批判性思维就是去批判别人,二是觉得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会不受欢迎,因此觉得孩子不应该学习这个。

如果只是去批判别人,那就只是鸡蛋里挑骨头,这是找茬。批判性思维包括了一系列认知能力,比如说推理、判断、决策、解决问题等。其实这并不算是一个严格的科学概念,它更像是我们对思维的思考,是一个更加综合的认知过程。

批判性思维最最重要的就是教会孩子不要墨守成规,而是通过逻辑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它是抛开问题的表层,通过分析、评估,直接看清问题本质的过程。而掌握了这一整套思维的认知过程,下次再面对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系统化的思维来帮助自己更深刻地认识问题了。如果能从小掌握这样的思维方式,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就能产生比同龄人更多的思考,也能得到更多的收获。

首先,要掌握批判性思维,家长需要让孩子认识到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

。美国的孩子从一年级时,就会学习区分事实和观点,这也是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事实指的是可以反复证明的东西,而观点则是一个人的感受或者想法。比如说,孩子向妈妈抱怨:“其他小朋友都不和我玩,因为他们说我不愿意分享。”这时候妈妈可以告诉孩子:“他们的话只是他们的观点,你可以用事实证明给他们看,你是愿意分享的,那么你可以怎么做呢?”孩子回答:“我可以把我的玩具拿出来,给大家一起玩。”

如何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

其次,家长还可以通过一些小活动引导孩子练习区分事实和观点。做法也很简单,借助纸和笔就行了。比方说,可以先让孩子在纸张正中间画一个冰激凌。然后将纸分成两部分,分别写上:事实和观点。接下来,你可以引导孩子运用头脑风暴的办法,围绕冰激凌写出很多句话,然后将每句话放在事实或观点的区域内。例如孩子可能会在事实的区域内填入:冰激凌是冷的,可以用牛奶来做冰激凌,冰激凌会融化;然后在观点的区域内写上:柠檬味的冰激凌最好吃,人人都喜欢吃冰激凌,冰激凌越好看就越好吃等。在列举事实和观点的过程中,孩子就会自发的思考,事实和观点的区别是什么。这样练习的越多,就越能更准确地做出判断,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最后,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使用批判性思维。不需要专门去报批判性思维的培训班,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可以通过具体的场景和内容去教孩子。比如,当孩子积累一定的知识量以后,家长可以故意说一个错误的事实,让孩子在主动纠正家长错误的过程中锻炼批判性思维。比方说孩子对于鱼类有一定的了解,那下次带孩子去海底乐园的时候,可以故意问他“在水里游的都是鱼吧”,孩子这时候可能会举一个反例,“不,海豚是哺乳动物”,你可以再接着问他“它们不都是生活在水里,为什么海豚就不是鱼呢?”,孩子可能答不上来,但是也会促进孩子进一步学习更多相关的知识。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也慢慢学习了批判性思维。

培养批判性思维,从孩子抓起,让孩子区分事实和观点,在平时积累更多的知识,并且在生活中运用,这样就能在日常生活里慢慢提高孩子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了

如果你觉得这篇内容对你挺有启发,欢迎关注订阅~

您的点赞是对我最高的赞赏(收藏不点赞,都是耍流氓-_- )

孩子不听话、不爱学习、书写粗心、计算马虎、写作业拖拉、成绩上不去....等一切关于学习、成长过程中问题,私信我,有问必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