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公孙弘为何能够从平民百姓一直做到丞相之位

《汉书》赏析 | 公孙弘为何能够从平民百姓一直做到丞相之位

图片来自互联网

公孙弘从平民百姓一直做到丞相之位,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的才学和主张符合当时当政者的需要。他千方百计为朝廷招揽人才,这也是他的功劳,但是人性总有弱点,公孙弘也不例外,他性情忌恨,外表宽厚,内心刻薄。那些曾与他有矛盾的,无论关系远近,虽然表面上与他们友善,后来终于都一一报复。杀主父偃,调遣董仲舒到胶西,都是公孙弘所为。

公孙弘的政治主张,我认为,应该是以仁义治国。他归纳出了治理百姓的八条。根据才能任命官职,就会分职治理;去掉没有用处的废话,就会抓到事物的关键;不制造没有用处的器具,就会减少赋税;不耽误百姓的农事季节,不妨害百姓生产,百姓就会富裕;有德行的人做官,无德行的人免官,朝廷就会至高无上;有功劳的人升官,无功劳的人降职,群臣就会退让;惩罚符合罪行,妖邪就会被制止;赏赐符合才能,臣子就会努力。

他还阐述了治国的根本方针。兴利除害,兼爱无私,就称作“仁”;明辨是非,树立行为准则,就叫做“义”;进退有法度,尊卑有分别,就叫做“礼”;独揽生杀大权,把持士人仕进之途,权衡利害轻重关系,论述得失之道,让远近真伪都显现在君主面前,这就叫做“术”。

仁义礼术四者,是治国的根本方针,是大道的实际运用,都应当安排施行,不可废弃。他分析了顺天和逆天的两种结局。上天的恩德没有偏爱,顺应它就会产生和谐,违背它就会产生灾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