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她是大明最倒霉的皇后,卷入两皇帝的争斗,结局让人感慨

在明朝将近三百年的历史中,有一段时期发展非常曲折,即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这两位皇帝的统治时代。历史上对于朱祁镇的介绍是:明代第六位,第八位皇帝。光看这句话,你就可以猜到一个大致的脉络:问题出在这第七位皇帝身上,而这第七位皇帝,恐怕没有善终……

公元1449年,明英宗做了一个冲动的决定:亲征瓦刺。为什么说此举冲动呢?首先,朝中无人治理,即便是皇太子朱见深也年仅两岁而已;其次,朱祁镇这一去,带走了五十多名朝廷里的老臣,他们位高权重,且对明朝意义极大,土木堡之变,这些人全部死了,造成明朝有史以来,朝廷中的第一次“断层”。这一年,朱祁镇刚刚二十二岁,年轻气盛,尚不识得愁滋味。

她是大明最倒霉的皇后,卷入两皇帝的争斗,结局让人感慨

很快,明军这边大败于瓦刺,损失惨重。根据《明史》记载:二十多万大兵,受伤的一般人,死去的占三分之一。损失马匹二十万头。这是明朝有史以来第一次对外失败,明成祖朱棣曾经留下的精髓部队,几乎全都折在此。

话分两头,这一边朱祁镇输的一塌糊涂,另一边皇宫里,朱祁钰被于谦拥立为新皇帝。朱祁钰乃是朱祁镇同父异母的弟弟,登基后为明代宗,国号景泰。这里,本篇文章的女主就要正式出场了:

她是大明最倒霉的皇后,卷入两皇帝的争斗,结局让人感慨

虽说这朱祁钰当了皇帝,理由是“避免国家无主”,可是时间久了便想着这是理所当然。更何况,留京的大臣们也不想国主频繁变动,说他们是怕家国动荡也好,怕丢失了既得利益也罢,总之,最后,拒绝了朱祁镇入京。

而此时,朱祁钰眼里还有个“麻烦”:明英宗亲征之前,立下了两岁的太子朱见深,此刻已经逐渐长大,等他再大点,恐怕就是个威胁,有心之人难免拿来做文章。于是废太子,立自己的儿子为储君,是明代宗这时最想做的事。

明代宗只有一个独子,名为朱见济,母亲为杭氏,本为朱祁钰的侧室,入宫后先封为贵妃,后升皇后。

她是大明最倒霉的皇后,卷入两皇帝的争斗,结局让人感慨

要说这杭皇后,十分无辜,几乎是明朝史上最倒霉的皇后了。在她为朱祁钰的侧室时,并没得到丈夫的重视;在她为朱祁钰生下儿子后,也没有受到什么关爱。直到有一天,朱祁钰意识到,要用自己的儿子,顶替下当朝太子,这位母亲才开始被看重。可是好景不长,朱见济五岁时便去世了。经历大起大落,杭皇后一方面伤心于儿子的早亡,另一方面也在为自己的未来担忧,没两年,也就病死了。

当然,以上都不算倒霉。讽刺的是,杭皇后生前做了这么久“后宫之主”,都不见朱祁钰对她的家人有什么嘉奖,反倒是宠爱唐氏,让唐氏父亲接连升官。足以见得,若是没有儿子,杭氏恐怕会成个透明人。

她是大明最倒霉的皇后,卷入两皇帝的争斗,结局让人感慨

明代宗只做了不到七年的皇帝,王位便又被朱祁镇夺回。或许是明英宗曾经被人恶狠狠的从至高无上的地位拉下来,尝透了人间冷暖,而深深记恨这些人吧,他归位后快速的对他们展开报复,这其中包括已经死去的杭皇后。

朱祁镇记恨杭皇后生下了朱祁钰唯一的儿子,以至于自己的太子朱见深被废,也记恨杭皇后看不清自己的位置,妄图去争取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总之,一切家国仇恨,仿佛一瞬间都分给了杭氏一半。

朱祁镇先削去杭皇后的皇后名分,严令禁止别人再称呼其为皇后!又毁坏了她的陵墓,破坏了墓葬,杭氏的棺椁,尸身不知所踪。这个结局,真的令人咋舌,到此我想,大家也会认同,她是明朝历史上最倒霉的皇后。

她是大明最倒霉的皇后,卷入两皇帝的争斗,结局让人感慨

朱祁钰结局挺惨的,被软禁了一段时间,暴毙身亡,死因成谜(也不谜)

朱祁镇复位后,变得挺恐怖。有一天他上着朝,突然悠悠的对大臣们说“弟弟他身体好多了~能吃粥了”。底下的大臣没人敢回答。这是朱祁镇对曾经自己造到背叛的不满,也是想维系自己的兄长形象,尽管他知道,没人会信。

都说土木堡之变是“王振”的一意孤行和瞎指挥,也都说朱祁钰登基是被“于谦”煽动。但是怎么说呢,或许有一定的道理,也或许是这些人替皇帝背了骂名。所以本文没有过多说他俩。

她是大明最倒霉的皇后,卷入两皇帝的争斗,结局让人感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