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嘉靖帝為何殺嚴世藩而留下嚴嵩的性命?

用戶14597188072


這就好比家裡養了一條二十年的狗,再怎麼著也有感情了吧?從嘉靖登基爭“大禮儀”的時候,就是嚴嵩在他最孤立無援的時候伸出了援手。之後嚴嵩又一直當嘉靖的白手套,用人、罷人、殺人。俗話說的好,忠言逆耳利於行,當權者如果想隨心所欲,那麼忠言就是逆耳,若是不想逆耳,只能用可以順耳的人。而嚴嵩就是可以順耳的人。



當年嘉靖剛從藩王繼承皇位時,就發生了“大禮儀”事件,簡單說就是大臣要嘉靖認明孝宗當老子,嘉靖不幹,說我有老子憑什麼認他。由此在朝堂上引發了激烈的爭論,嘉靖和大臣互不相讓。嚴嵩這個時候看見張璁等人由於站在嘉靖一邊而得到火箭般的高升,眼紅的不行,就利用與桂萼是老鄉的關係,把自己運作到了北京,擔任嘉靖的講官,開始和嘉靖走到一起。

嘉靖崇信道教,追求長生,當時的首輔夏言對此很不以為意。信道是要寫青詞,把青詞燒給太上老君看,夏言文采不錯,寫的也挺好,但是夏言不願意伺候他。嘉靖他又不是傻子,一回兩回看不出來,多了他也看出夏言敷衍了事了,可這個時候有嚴嵩願意伺候他啊,不僅伺候他,還把他伺候舒服了。嚴嵩整日研究怎麼寫青詞,來討好嘉靖。有一次嘉靖自己弄了幾頂青葉冠(綠色),閒的沒事就賞給了內閣幾位閣老。夏言哪能受得了這玩意,拿回家就不知道扔哪了。嚴嵩不一樣啊,第二天就頂著個綠帽子來上朝了,關鍵還罩了一層青紗以示尊重。


同時嚴嵩還是個為皇帝操心的大貪官,他當政的時候國庫空虛舉步維艱,但是嘉靖卻並不怎麼缺錢,因為嘉靖修道所用的費用有嚴嵩呢。那這樣一個貼心的嚴嵩,為何被嘉靖辦了呢,嘉靖又為何只殺了嚴世藩,沒殺嚴嵩呢?

嘉靖雖然對嚴嵩信任,但是作為帝王,第一要務是穩住自己的寶座,給他打了二十幾年工的嚴嵩,此時已經惹了眾怒,天下人人共誅之,這個時候嘉靖把嚴嵩罷免了,豈不是順興民意?而且徐階通過道士藍道行,暗示嘉靖應該辦掉嚴嵩,哪怕嘉靖捨不得,為了自己的長生大業捨棄一個大臣也是可以的。嚴世藩就不一樣了,嘉靖不殺嚴嵩不代表不殺他,嚴世藩整日躲在嚴嵩的背後裝神弄鬼,出謀劃策,嘉靖很不喜歡他,自然不需要留他性命。


嚴嵩雖然沒有被直接砍頭,但是活的也非常慘。自己兒子被殺了,愛妻也死了,家產全部充公,為嘉靖的修道事業盡了最後的貢獻,孤苦伶仃的被遣回家鄉。當年的“青詞宰相”,如今卻淪落到下一頓飯都沒著落的地步。按照《四庫全書》的說法:“嵩死時寄食墓舍,不能有棺槨,亦無吊者。”說嚴嵩病死在墳地,死了也沒有棺槨下葬,更沒人弔唁他。後來還是張居正給地方官寫了封信,才讓嚴嵩入土為安。


邯鄲醉


嘉靖帝為何不殺嚴嵩?正史不見記載。這是千古謎團,迄今沒看到一個比較準確的解釋。其實,嚴嵩,不僅沒被殺死,而且沒有被定罪的!從明朝律法來說,大奸臣嚴嵩是無罪之人!他只是被嘉靖帝勒令退休回鄉養老。

這就是一個大大的懸念!嘉靖帝為何不治嚴嵩的罪?

嘉靖帝是昏君?他不昏,心裡清楚得很,抓住嚴世藩的罪證,他就下令處死!沒收家產!

這就是嚴嵩的悲哀:哪些是嚴世藩的財產?哪些是嚴嵩的財產?辦案官員懶得劃分,凡是嚴世藩和嚴嵩的財產一概抄沒充公!所以整到嚴嵩後來回鄉沒地方住,沒飯吃!孤苦伶仃好淒涼啊!

(辦案官員可能這樣想:嚴嵩的財產不都是留給嚴世藩的嗎,抄沒嚴世藩和嚴嵩所有財產,有何不妥?嚴嵩失勢,怎麼整他都行)

嚴世藩貪贓枉法,賣官鬻爵,橫徵暴斂,作惡多端,交通倭寇,佔王氣地,違制建築,最終被判死刑。這個明史有交代。

這是內閣大臣徐階出招:

①御史想用嚴世藩構陷冤殺兩位大臣來定罪。

徐階認為不妥,這兩件案子是冤枉,但是經過皇帝御批的,最大責任是皇帝!這個不能翻案,皇帝剛愎自用又死要面子,這樣定罪報上去,肯定不批!

②徐階就拿兩件事整死嚴世藩:

第一,在南昌佔“有王氣的地塊建房子”(從風水上論證),而且建成類似王府的風格,是越軌、違制!

其二,嚴世藩交通倭寇。他幕府中的一個頭目就是倭寇身份,在外面聚眾結黨500餘人,還與日本倭寇有來往!就拿這條收拾嚴世藩!

其實,嚴世藩20年貪贓枉法、賣官鬻爵、聚斂財富,積蓄大把大把金銀財寶,富可敵國!但是徐階不拿貪腐這條定罪,他知道皇帝對於嚴氏父子斂財的事是心裡有數的!這條殺不了嚴世藩。

果然,御史就按徐階的意見,擬定罪名上報。(徐階又親筆寫了一份關於嚴世藩犯罪定罪的意見),嘉靖帝看了,准奏!下旨處死嚴世藩,抄沒家產。

史料記載的這些細節,說明一個問題:嚴嵩是被政敵整倒的!不是嘉靖帝真心整倒他!連給嚴世藩定罪,都要如此煞費心思,要內閣大臣(宰相)徐階一手包辦,可見嚴嵩在嘉靖帝心目中的地位是相當有份量的!

扳倒嚴嵩的人,是徐階。

明史記載,徐階專門僱傭一個山東“半仙”

送入宮中,向嘉靖帝推薦說:此人扶乩(巫術,楊秀清那套,扮神附體)很靈。嘉靖帝也是“半仙”,在宮中修煉20多年了,當然說好,讓他作法。

就在山東“半仙”作法時,他說:“今日有奸臣經過”。(史料原文)

恰好嚴嵩走了過來!

這場巫術法戲不是徐階串通山東“半仙”演繹,還有誰?徐階沒辦法沒能力扳倒嚴嵩,就出此下三濫手段!可見徐階也不是正派人物!不管明史如何評價他,他扳倒嚴嵩的做法就是陰險卑鄙無恥!他利用皇上迷信巫術的心理,來讓皇上入局!

就因為先有了“嚴嵩是奸臣”的認識,嘉靖帝就開始疏遠嚴氏父子。等接到嚴世藩的犯罪定罪材料後,嘉靖帝毫不猶豫批示處死,抄家!

整死嚴世藩,比直接整死嚴嵩,更讓嚴嵩痛心難受!徐階也真夠狠!

外面的官員可能不知道嚴嵩是什麼角色,總以為皇上“不知道”,一切都是嚴嵩專權作弊,把持朝政!而徐階會不知道嗎?他也是內閣宰相,只是排名嚴嵩後面而已!嚴嵩辦的所有比較大的事情,都是經過皇上認可的!嚴嵩是替皇上背的黑鍋!當然,嚴氏父子斂財,賣官鬻爵等項,是觸犯律法。但是皇上能容忍!沒說要查辦!

是很多大臣,尤其是徐階,都想扳倒嚴氏父子,才四處調查他們的犯罪證據。

這是典型的派系傾軋!黨爭!內訌!

嘉靖帝心裡不明白?他懂。

抄沒嚴世藩家產,計有:黃金3萬餘兩,白銀200多萬兩。其它古董字畫無數,約值銀幾百萬兩(這個是評估數據,不準確的)

看過明朝一些典籍,比如馮夢龍《三言》,裡面章節有說當時黃金與白銀比兌價格,大概1:20,就是一兩黃金兌白銀20兩(這個也是隨物價指數漲跌的)。

簡單地說,嚴嵩和嚴世藩所有流動資產,大概是270—300萬兩銀子。古董字畫另算(很難估算),還有房產、大量田地。

嘉靖朝一年財政收入200萬兩銀子。那些電視劇瞎編巡鹽御史進貢嚴世藩200萬兩銀子,可能嗎?編劇也要有點根據才行!

嚴世藩是被整死了,但嚴嵩沒事!

那麼,還是回到最核心問題:嘉靖帝為何不殺嚴嵩?不治他的罪?

我的看法有兩條:

第一,嘉靖帝顧及自己面子!如果將嚴嵩下獄問罪,殺頭,行嗎?當然可以。問題是:嚴嵩做首相20年了,他既然犯下這麼多罪行,皇上難道就不知道?長期被他矇蔽?那不是昏君嗎?嘉靖帝是一心一意修煉成仙的高人,怎麼可能是昏君?他當然不能做昏君!所以他不追究嚴嵩的罪,也就等於給自己挽回面子了!打倒整臭嚴嵩,就等於給“半仙”嘉靖帝摸黑啊!

第二,嚴嵩為何能夠20多年深受嘉靖帝寵信不衰?他有才,能寫一手符合聖意的“青詞”。嘉靖帝長期修煉“仙道”,每次祭祀天地神靈的那篇祭文,都是嚴嵩寫的!大才啊!20年,經嚴嵩手裡寫過多少篇青詞呢?無法統計。而皇帝每次祭祀都要沐浴更衣,節慾,洗乾淨身子,焚香,虔誠禮拜!那麼撰寫青詞的人肯定也是乾淨無邪欲的正派人才有資格。好了,如果嘉靖帝將嚴閣老治罪問斬,那麼嚴嵩就是全天下都臭罵的奸臣賊子,這還了得?那以前嚴嵩寫的那幾百篇青詞怎麼說?不都要變成“罪人寫的青詞”了?這有褻瀆神明!如果神明都知道嚴嵩是罪惡深重之人,他寫的青詞還有用?一旦激怒各方神明,嘉靖帝如何成仙?這事關係太大了!

所以,嘉靖帝不但不殺嚴嵩,連問罪都不問。

查看明史資料,嚴嵩是無罪之人!如果嘉靖帝知道他回鄉後沒房子住,沒飯吃,估計還會派太監給他解決生活呢。

對於嘉靖帝來說,嚴嵩是不能殺的!不能批臭的!(嚴嵩80歲鬚髮皆白老眼昏花還在皇帝身邊殷勤伺候,隨叫隨到,就知道皇帝缺不了他)

補充一下徐階的資料:

徐階扳倒嚴嵩,導致嚴嵩被勒令退休回家,徐階親自到嚴嵩家慰問。

嚴嵩感動落淚,甚至叩頭感謝。

徐階回家後,兒子徐番心裡疑惑:“你被嚴家父子欺壓多年,如今總算熬出頭了,你今天還去安慰厚待他們,啥意思呢?”

徐階假裝生氣說:“你要知道,沒有嚴閣老就沒有我的今天,如今嚴家落難,我能恩將仇報嗎?那樣做會被外面人恥笑的!”

嚴嵩的家人探聽到這一情況(注:徐階與嚴嵩是孫女親家),信以為真,嚴世蕃也相信,對嚴嵩說:“看來徐閣老對我們還是不錯的,沒有壞心眼。”

這並不是徐階有情有義,是他看出皇上對嚴嵩還存有留戀!而皇上又是疑心大、反覆無常的人,嚴嵩的親信也在四處活動,現在就公開與嚴嵩決裂,時機還不成熟,不明智。果然,過了一陣子,嘉靖帝就後悔了,想重新召回嚴嵩。徐階大力勸阻,使盡可以編造矇騙一切招數,才讓嘉靖帝取消再次起用嚴嵩的念頭。(徐階倒嚴使盡吃奶的力了)

徐階做首輔多年,退休回家。他的子弟橫行鄉里,欺男霸女,大量低價強購民田,佔地24萬畝!徐階子弟、家奴到處為非作歹,犯罪累累,受害人到衙門控告徐階的狀紙堆積如山!

應天巡撫海瑞、兵憲蔡國熙秉公辦案,不給徐階面子,依法處置他的家人。

徐階迫於無奈,拿3 萬兩黃金賄賂給事中戴鳳翔,又通過張居正(徐階推薦入內閣)命令給事中陳三謨彈劾罷免了海瑞和蔡國熙。

徐階的種種骯髒手段,被當時的人們譏諷為:“家居之罷相,能逐朝廷之風憲”。江南很多人直接蔑稱徐階為“權奸”。

可見,扳倒大奸臣嚴嵩的人,這個徐階也不是好東西!(據明史資料)

大城公

在報刊發表文章原用筆名:東山尹,莊滿,鳴白,營種。

1996~2005年在全國暢銷雜誌包括

廣東省《共鳴》《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藝》《江門文藝》《惠州文學》《同舟共進》《炎黃春秋》《家家樂》《金橋》

河北省《文史精華》

河南省《名人傳記》《人生與伴侶》《時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縱橫》《知音》《警笛》《今古傳奇》

湖南省《康樂園》

廣西《西江月》《靈水》

海南省《青年時代》

四川省《龍門陣》《分憂》《成都商報》

雲南省《女性大世界》

陝西省《家庭之友》

內蒙古《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匯報》

安徽省《戀愛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講與口才》《做人與處世》

黑龍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雜誌報紙發表各類文章160多篇;

創作

123萬字長篇歷史武俠小說《誰主天下》

60萬字長篇歷史武俠小說《還我河山》

39萬字名人傳記《北洋軍閥列傳》

武俠小說在《江門文藝》連載;

撰寫《科學發展觀》理論文章17篇;

創作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本一部;

深入研究中醫藥和腫瘤學科20年











大城公


嚴嵩挾嚴世藩貪汙受賄,殺掉了夏言、沈煉、楊繼盛,樹立了不少的敵人,其罪過都夠死好幾次了,可是真正被整下來之時,結果是:嚴世藩處死,而嚴嵩也只被削官回家,為何?

首先來講嚴世藩,此人絕頂聰明,好琢磨人心思,又擅長寫青詞(道教齋醮獻給上天的奏章,嘉靖皇帝信奉道教),因他爹的勢力混個工部侍郎,在這個職位上嚴世藩和嚴嵩一塊貪汙了不少金銀財寶,得罪了不少人。他也是暗地的軍師,背地裡給嚴嵩出謀劃策,以他爹的名義幹壞事。嚴嵩之所以長盛不衰,就是因為有他。但是他和嘉靖皇帝的交集並不多,他倆也沒什麼感情。



於是嚴世藩被徐階盯住了,一次嘉靖皇帝與天對話,藍道行動了手腳,將矛頭對向了嚴嵩,鄒應龍緊接著發出彈劾嚴世藩的奏書,皇帝憤怒了,本來都沒有什麼感情,又來這一下子,直接送監獄去了,被髮配了。由於嚴嵩在朝中多年積攢了很多勢力,嚴世藩發配就跟去遊玩似的,還出逃了,更可氣的是在江西蓋起了大別墅。別人可盯著呢!林潤彈劾嚴世藩勾結盜匪,圖謀不軌,嘉靖皇帝二次憤怒了,嚴令查辦此事。嚴世藩押送回京了,到京之後,被鬆綁了又吃又喝,自以為摸透皇帝心思能全身而退,可他太過於自信了,比他更強大的對手正看著呢。徐階破了嚴世藩的計謀,又擬好奏書羅列罪名,所列內容抓住了皇帝心思。嘉靖皇帝看了奏書,皇帝勃然大怒,忍無可忍,無需

再忍,外加徐階的爭取,直接立斬。


對於嚴嵩,非常會討好與皇帝的關係,有一次嘉靖皇帝要追認他爹為皇帝(他爹不是皇帝)這事一出大臣們都反對,唯獨嚴嵩非但不反對反而誇獎,皇帝感覺其他人太討厭了,就開始待見嚴嵩。後嘉靖皇帝不理朝政了,開始信道以祈求長生不老,嘉靖皇帝也把皇帝官帽該帶成道士的香葉冠,把香葉冠也送給嚴嵩和夏言一頂,夏言立馬懟了皇帝說:陛下應該有天子威儀,不應該帶著東西,皇帝惱了,可另一方面,嚴嵩不但接受,而且特意蒙了一層紗,以表示皇帝的恩惠,嘉靖皇帝高興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事例,總之嚴嵩總能讓皇帝高興,嚴嵩也做了很多壞事,嘉靖皇帝總是微微一笑,比如嚴嵩以職務之便謀求私利,而且每年都上榜,嘉靖皇帝不管這如何,只要嚴嵩聽話就可以了。


二十年間,嚴嵩與嘉靖皇帝朝夕相處,他摸透了皇帝,知道皇帝要什麼,總能討皇帝開心,他們之間建立了一種超越了君臣的關係,就算嚴嵩出現了錯誤,皇帝也會顧及朝夕相處的情誼,所以只是把他削官回家。除此之外徐階沒有想要殺他,如果徐階稍微動一動手腳,嚴嵩也會死無葬身之地,但他要讓他生不如死。


文史長廊


嚴嵩是明朝的大貪官,這是人所公認的事實,而他的兒子嚴世蕃,則是他的重要助手。

嚴嵩是個美男子,而且學問好,他能得到嘉靖帝的信任,除了阿諛奉承,當然也是有真本事的。


嚴世蕃聰明跟了他爸爸嚴嵩,但長相一般,還是個獨眼龍,由於嚴嵩年紀大了,反應越來越遲鈍,很多時候都得嚴世蕃幫忙。

嚴世蕃厲害的就是,他能夠把握住嘉靖帝的心理,從而讓自己和父親嚴嵩,能夠繼續穩固在嘉靖帝心目中的地位。

嘉靖帝當然是信任嚴嵩父子的,但他們得罪了太多人,從大臣、太監,再到嘉靖帝寵信的道士。


於是,幾股勢力聯合起來,把嚴嵩父子的罪狀挖了個遍,最後給嚴世蕃定了個同倭的罪名,殺掉了他。

嚴嵩雖然幹了很多壞事,貪了很多錢,但在嘉靖帝眼裡,只要不威脅他的統治,就都好商量,再加上嚴嵩一輩子忠心耿耿,對嘉靖帝沒話說,最終只是削職為民。

但嚴嵩已經成了天下罪人,他沒有去處,只能悽慘死去。

悅史君認為,這是歷史的公正之處,也是嚴嵩父子的必然結果吧。


歷史這樣說


因為嚴嵩是狗,嚴世蕃是狼。

自古以來的歷代君王都希望無限鞏固自己的權力,在分權的同時還不希望自己被分權的朝臣是那種囂張跋扈的樣子,嘉靖帝也概莫能免。在這一點上,嚴嵩做到了,可他兒子嚴世蕃卻沒有做到。

嚴嵩像極了嘉靖皇帝訓練的一條忠實的家狗,聽話,有用。

嚴世蕃像極了嘉靖皇帝訓練的一條血性的狼狗,不聽話,有用。

所以誰生誰死,前程立判。

嚴嵩

嚴嵩這個人,個子高還長得賊帥,活脫脫的一個老帥爺。在公元1505年的時候,他考中了進士,正式進入了官場,但是沒多久,嚴嵩因為守喪的原因回到了家,回家的這段時間,嚴嵩開始拼命攻讀詩書,用去整整十年的時間,搏得了一片盛譽。

都說人長得醜,就要多讀書,但是人家嚴嵩,長得又高又帥,仍然還愛讀書,怎麼跟人家比?

再次回到朝堂之中的嚴嵩,這個時候可以說還是個好官,因為此時他還沒有攀上自己的職場高峰,嚴嵩在南京呆了五年的時間,一步步擔任吏部左侍郎、吏部尚書,慢慢向上混日子。

即便如此,南京六部與北京六部的受重視程度,不可同日而語,此時的嚴嵩仍然是沒有資格做京官的,但是,這一次嚴嵩開始了投機取巧的努力。

嘉靖皇帝的上位可以說是突然宣佈的,所以為了給自己正位,所以嘉靖皇帝想將自己的老爸抬進太廟供奉,這一下子激起了群臣的不滿,(注意哈!是群臣,也包括嚴嵩。)此時的嚴嵩還和很多標榜正義的大臣一樣,性格耿直。

但是,因為這件事情,搞得嘉靖皇帝很生氣,除了罵,還專門寫文章批評這些大臣。

嗯,這次事件給了嚴嵩很多啟迪,嚴嵩的黑化進程開啟。

他馬上一改以往的立場,轉身開始緊緊抱住嘉靖皇帝的大腿。對於嚴嵩來說,嘉靖皇帝這大腿抱起來很得勁兒。也正是因為此舉,嚴嵩官運亨通,平步青雲,火箭般的升遷速度讓人汗顏。大權獨攬的嚴嵩開始恃寵而驕,頻頻打擊朝堂中的那些大臣們,但是嚴嵩的持寵而驕卻很講究技巧,從不硬來。

他在皇帝面前異常地謙遜。

嚴嵩的專橫跋扈,自然避免不了大臣們的彈劾,但是每次嘉靖皇帝要敲打一下嚴嵩的時候,嚴嵩就像哈巴狗一樣地跪舔嘉靖皇帝。

總是被言官群起攻擊,寒冬中卻總有嚴嵩這一股溫暖的力量相伴,正是因為這一點,嚴嵩越來越受到嘉靖皇帝的“器重”,嘉靖帝離不開嚴嵩這種暖心類型的重臣。

但是他排擠同朝老臣的事情,終究還是傳到了嘉靖皇帝的耳朵中,嘉靖皇帝為了制衡嚴嵩的朝堂勢力,專門讓夏言為內閣首輔,藉此來制衡嚴嵩。但是嚴嵩的聰明似乎超出了嘉靖皇帝的想象,夏言受寵時,他老老實實配合,當他發現夏言被嘉靖皇帝越來越嫌棄的時候,嚴嵩就察言觀色,汙衊夏言,導致夏言倒臺。

看吧,嚴嵩總是能使自己和嘉靖皇帝站在一條戰線上。

因為這件事情,嚴嵩被嘉靖帝加封上柱國,但是他本人卻拒絕了,關鍵時刻,他懂得謙虛和低調,這也是他多年為官的處世之道,積攢一輩子的戲碼。

嚴嵩最終還是病死的。

嚴世蕃

嚴世蕃作為嚴嵩的兒子,卻沒有遺傳了老爹嚴嵩高大英俊的形象,反而長得肥頭大耳,還瞎了一隻眼睛。

可是別看嚴世蕃這幅熊樣,他的才華可是古今之罕見,別人知道的知識他知道,別人不知道的知識他還知道,所以嚴世蕃既有絕世才華,又有他老爹提供的平臺,進入權力核心層自然是不在話下。

嚴嵩當首輔的時候,因為年紀大了,還經常將自己身邊的政務交給自己的兒子,一是為了鍛鍊,二是人家嚴世蕃辦起來這些事情可以說是得心應手,比自己有過之而無不及,看到自己的兒子如此的“吊炸天”,嚴嵩樂得把經手的難題都委託給嚴世蕃解決。

與父親不一樣,嚴世蕃十分的高傲,大臣們想要見到他,有時候等上一整天都不一定能夠見上一面,憑藉超強的天賦和過人的權力,嚴世蕃的身邊迅速積累了一群趨炎附勢之徒。

不僅如此,嚴世蕃的精明讓身邊的人感到恐怖。那些各地的官員被他摸得一清二楚,誰是肥差,誰是窮差,他一一放在心中,看著各地上交的賄賂,嚴世蕃總能看出來誰上交多,誰上交少。

嚴世蕃有著年輕人特有的傲氣,大權在握還不怎麼低調,還經常不把嘉靖皇帝放在眼中。

在災禍將至的時候,嚴世蕃還自以為聰明,高高興興的和沒事人一樣。

但是,最終還是被更為老練的徐階設計將嚴世蕃送到了地獄。

嚴世蕃被嘉靖皇帝下令斬首,一個天才就此落下帷幕。

嚴嵩低調、嚴世蕃張揚,這一對父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所以逢迎嘉靖皇帝一輩子的嚴嵩卻沒有遭受屠刀,而天才人精嚴世蕃的傲氣和自負最終害了自己。


歷來現實


嚴嵩做大明內閣首輔20年,嘉靖在宮中安心修道20年,君臣和睦,相安無事。對於嚴嵩結黨營私,胡作非為,嘉靖心裡是一清二楚,只要不威脅到自己的統治,不影響自己煉丹修道,他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徐階正是利用了嘉靖怕失去權力心理,首先絆倒嚴世蕃,給他訂的罪名就是:交通倭虜,潛謀叛逆,住宅私擬王府。這三條莫須有的罪名一給嚴世蕃戴上,嘉靖就坐不住了,這不是要謀反、篡權嗎!抓起來殺了!但對於嚴世蕃的老爹,嘉靖卻是網開一面,免於刑事處分,僅僅罷官了事。

嘉靖為啥只殺嚴世蕃,不殺嚴嵩呢?有人說是嘉靖念及舊情,不忍下手。其實則不然,嘉靖這麼做,正是他把帝王之術玩的爐火純青的又一次展現。



嚴嵩當政20年,全國各地官員大部分都是他的門生故吏,如果把嚴嵩殺了 ,就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勢必造成官場的大動盪,搞不好就會動搖大明的根基。而殺嚴世蕃就是要告訴天下人,嚴嵩教子無方,是個不稱職的首輔,大家要重新站隊,別跟著嚴嵩了,說白了,就是給嚴嵩的門生故吏一個再次做人的機會。

其二嘉靖不殺嚴嵩,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嚴嵩做了20年的首輔,他的一切行為都是嘉靖指使。如果嚴嵩犯下十惡不赦之罪,那他嘉靖也難辭其咎!他可沒有漢武帝下“罪己詔”勇氣與膽識。因此,與其說嘉靖饒過嚴嵩,還不如說他饒過自己。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嚴世蕃替他老爹背了黑鍋,嚴嵩又替嘉靖背了黑鍋,英明永遠屬於皇帝,罪過永遠屬於大臣。


洛水清風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兒子嚴世蕃已經被殺掉了。畢竟給自己遮風擋雨扛了這麼多年,嘉靖還是對他有點感情的。再加上嚴嵩當時年紀已經很大了,殺不殺其實沒多大區別了。

而且嘉靖這個人很有主見,其實嚴家父子嘉靖都是不贊成殺掉的。拖了兩年,才迫於壓力,幹掉了嚴世蕃。然而文官集團還不甘心,仍然要殺嚴嵩。嘉靖還是很忌諱這種萬眾一心的事情的。所以一直不肯讓步,留了嚴嵩一命!



沒事鬧著玩


說實話,嘉靖帝不僅不想殺嚴嵩,他連嚴世藩都不想殺,原因只有一個,這貨太護短了。

嘉靖帝寵信嚴嵩父子達二十年之久,對於嚴嵩父子做了什麼事,能不清楚嗎?甚至嚴嵩父子乾的一些壞事,還是嘉靖帝默認和授權的。

在這種情況下,嚴氏父子那些罪狀,不也就成了嘉靖帝的罪狀?大家雖然不明說,可是保不齊有人會這麼想。

後來那個海瑞,不就毫不客氣地寫了一篇萬言書,直斥嘉靖帝之非嗎?

倒嚴黨的官員在彈劾嚴世藩之前,曾有這麼一個關於徐階故事,就很明顯地暴露了嘉靖帝的護短個性。

嘉靖四十一年,嚴黨倒臺,嚴嵩致仕回家養老,嚴黨重要首腦人物嚴世藩、嚴鵠、羅龍文被判決充軍戍邊。這時候嚴黨雖然下臺了,可是嚴黨的勢力還在,嘉靖帝並沒有對嚴黨下死手。

嘉靖四十三年,御史林潤再次彈劾嚴世藩,嚴世藩被逮捕下獄,嘉靖帝令三法司會審嚴世藩。結果嚴世藩很不以為然,竟然說:“任他燎原火,自有倒海水”。

什麼意思呢?他們這些御史的這把小火,肯定會被嘉靖皇帝這方海水澆滅的。

嚴黨的不可一世,可見一斑。嚴世藩為什麼這麼有底氣呢?因為他知道,嘉靖帝會給他兜底。

那個御史林潤上疏參劾嚴世藩的罪狀,都是什麼貪汙受賄腐敗,陷害忠良等等,比如當年嚴嵩陷害沈煉、楊繼盛等事,這些罪狀和罪名,當年可都是嘉靖帝默許的,嘉靖帝一定會護短,不會承認這些事,尤其是沈煉和楊繼盛的事。

所以,嚴世藩跟他的黨羽說,只要自己只承認受賄的事,其他的事不難洗刷,因為嘉靖帝不會那麼痛快地承認的。如果嚴黨陷害了忠良,那麼等於說嘉靖帝就是罪魁禍首。這個短,嘉靖帝怎麼都會護著的。

而且嚴世藩還跟他的黨羽串通好,在三法司審訊他們的時候,他們要故意提起沈煉和楊繼盛的事,只要一提起這兩件事,嘉靖帝肯定會發怒,案子就審不下去了。

而且他們還故意散播謠言,說嘉靖帝最討厭別人提到他的短處,只要他們在被審的時候,三法司重點審沈煉和楊繼盛的事,嘉靖帝就會發怒,嚴世藩等人肯定活不了了。

嚴世藩散播這個謠言,是因為嚴世藩太瞭解嘉靖帝了,只要審訊他們的官員相信了,果真在審訊他們的時候,重點關注沈煉和楊繼盛的案子,那麼,嚴世藩就不會死,反而三法司的官員會遭到嘉靖帝的報復。

嚴世藩的如意算盤打的很好,他知道朝廷裡那些官員大部分都比較蠢,不瞭解嘉靖帝的護短個性,正當他洋洋得意自己的計劃一定會成功的時候,朝廷裡另一個跟他一樣瞭解嘉靖帝的人卻被他忽略了。

三法司的堂官果然中了嚴世藩的計策,刑部尚書黃光升、都察院左都御史張永明、大理寺卿張守直三人,興致勃勃地寫了一封奏疏,正要呈交關於嚴世藩的罪狀,其中主要一條就是嚴嵩嚴世藩父子陷害沈煉和楊繼盛的案件。

這時候徐階已經榮升內閣首輔,也是倒嚴黨的領袖,三個人來拜訪徐階,請徐階看看他們的奏稿。

徐階看完稿子,對他們三個說,三位法官斷的這案子太好了,在下敬仰得很呢!

然後把三人領到內室,屏蔽左右,問三人,諸位是想讓嚴世藩死呢?還是想讓嚴世藩活?

三人說當然想讓嚴世藩死。

徐階又問他們,你們這封奏疏是想殺嚴世藩呢?還是想救嚴世藩!

三人回答說,當然是要殺嚴世藩,我們在奏疏裡重點提了沈煉和楊繼盛的事,這次嚴世藩必死無疑。

徐階又說,你們的想法是不錯,可是這裡面還有一層關節你們不知道啊。這沈煉一案,嚴嵩父子故意牽扯進白蓮教,這楊繼盛一案,嚴嵩父子故意牽扯進景王和裕王。雖然沈、楊二人被陷害冤枉殺死,可是二人的罪是皇上親自定的,如果你們這時候想殺嚴世藩,就不能提這兩個人的案子,如果提了,皇上肯定會護短,更不會認錯。到時候,嚴世藩不但不會被定罪,說不定還會被放掉,皇上反而會遷怒於你們。

三人一聽,不禁愕然。最後還是由徐階重新修改了奏疏,不再提沈煉和楊繼盛的事,而只提嚴世藩“交通倭寇,潛謀叛逆”的罪狀,這樣嘉靖帝也就沒有了護短的理由。

畢竟,裡通外國和謀反,這都是嘉靖帝萬萬不會授意和默許嚴氏父子做的事。

一切都如徐階所料,嘉靖帝果然震怒,把嚴世藩殺了。接著嚴嵩也被下旨抄家,據說抄出白銀二百多萬兩,幾乎相當於當時明朝一年的歲入了。

殺死嚴世藩本已經不容易,要殺嚴嵩卻更難,嘉靖帝已經殺了嚴世藩,這時候百官如果再找罪狀殺嚴嵩,恐怕嘉靖帝這個短一定會護到底,畢竟嚴嵩做了二十年首輔,他的每條罪狀,嘉靖帝都難脫干係。


西堤君


前言:嘉靖皇帝之所以只殺嚴世蕃而留嚴嵩的活口,一方面是徐階對嘉靖心理的精準把握,另一方面也是嚴世蕃作死的結果。本來嘉靖兩個人都不想殺,但最後形勢發展也由不得他了。下面我們回顧整個案件的過程,探究其中原委。

1、第一回合。

嘉靖迷戀修道,所以對擅長寫青詞的嚴嵩極其寵愛,這點徐階看得清楚。所以當徐階指示鄒應龍彈劾罪大惡極的嚴嵩父子時,懂得注意分寸,只要求處斬嚴世蕃,對嚴嵩卻是網開一面,希望他退休即可。

嘉靖同意嚴嵩退休,但也不想殺嚴世蕃,只是將他流放。而且警告內閣次輔徐階,這件事情到此為止,再敢窮追猛打,我就連鄒應龍一起收拾(並(鄒)應龍斬之)。

第一回合到此結束,徐階扳倒了作惡多端的嚴嵩父子,但又給了嘉靖面子,沒有將問題擴大化。可以說嚴嵩致仕、嚴世蕃流放是嘉靖和朝臣互相攻守妥協的最佳結局。

2、第二回合。

嚴世蕃可能作威作福慣了,所以他對這次朝廷的判決毫無在意,在流放廣東雷州的路上溜回了自己的江西老分宜家,而且日夜與自己的黨羽羅龍文“誹謗時政”,“動搖人心”,而且“聚眾至四千餘人,道路洶洶,鹹謂變且不測”。

地方官馬上把嚴世蕃的所作所為報告給了朝廷,這下狠狠把嘉靖打了一耳光。嘉靖之前警告徐階等“倒嚴”黨,我已經處置了嚴嵩父子,你們不可再窮追猛打。但是現在嚴世蕃卻逃回老家,而且聚眾練兵,完全不把皇帝的處置當回事,皇帝的威權被嚴世蕃踩在地上戲弄了一番。

所以嘉靖皇帝得到奏報,就將嚴世蕃、羅龍文捉拿到京。徐階當然不會放過這次機會,在給嚴世蕃擬定案文時,說他無故逃回老家,而且“通倭通虜”,意圖不軌,理應斬首。

這次嘉靖同意處死嚴世蕃。

其實嘉靖並不是不知道“通倭通虜”是假,但是他之前維護嚴世蕃,強調嚴嵩父子是他的人,最後卻被嚴世蕃打臉,唯有處斬才能給自己臺階下。

而精明的徐階也是準確把握了嘉靖的心理,除掉了嚴世蕃。嚴世蕃年輕,不除將來是一個禍患,而嚴嵩已經80歲,命也不久了,不需要對他趕盡殺絕。

嚴世蕃被殺後,嚴府被查抄,本來退休的嚴嵩被無法安心養老了,其最後被革職為民,一年後淒涼死去。

總結:老實說,嚴嵩的罪過比嚴世蕃更大,因為如果沒有他這個父親的支持,哪裡來兒子的胡作非為。但最終朝臣只要求殺嚴世蕃不殺嚴嵩,這是追求一種政局的平衡。因為如果追究嚴嵩的罪行,恐怕與嘉靖的寵信脫不了干係。但皇帝是不能有錯的。所以徐階只想處死嚴世蕃而不殺嚴嵩,是一種政治智慧。


小歷史大事件


蒼茫大地認為原因如下:

一、嚴嵩從嘉靖十七年(1538年)起,二十多年相互之間已形成超越君臣的親密關係,他像寵物狗一樣竭盡溜鬚拍馬之能事,深得嘉靖的信賴。

嘉靖通過大議禮事件,追認他爹為皇帝,正打算把他爹搬進太廟,給父親一個封號一明睿宗,這專有名詞叫“稱宗袝廟"。作為1531年九月升任的禮部尚書嚴嵩,明知這不合禮儀,但為了私人利益,他揮筆寫下了《慶雲頌》《大禮告成頌》竭盡溜鬚拍馬之能事,皇帝大為喜歡,朝廷大臣們罵成一片。

嘉靖熱愛祖國的煉丹事業,一心修道成仙,為顯示自己的虔誠,每次上朝不戴皇冠,改戴道士的香葉冠,他特意親手製作了五頂香葉冠,賞親信大臣,首輔夏言從不戴,還義正辭嚴地勸皇帝不戴,而嚴嵩每朝必戴。

嚴嵩從1542年八月入閣起,天天泡在西苑(大臣值班室),曾創出一星期不洗澡、不回家的紀錄,雖然屌事沒幹,但精神令嘉靖感動,皇帝獎印章一枚,上書“忠勤敏達",授太子太傅(從一品)。

嚴嵩還經常替皇上寫燒給神仙的青詞。

多年的君臣如朋友,相互間有了依賴,蒼茫大地有一比,嘉靖和嚴嵩關係往前比如齊恆公與豎刁、衛公子,往後比如乾隆與和紳,!

二、嚴嵩結黨營私、禍害忠良、禍害百姓,嘉靖難辭其咎,嘉靖又是個死要面子、死不認錯的主兒,客觀上成了犯下滔天罪行的嚴嵩的保護傘。

嚴嵩的主要罪責如下:

A、慫恿嘉靖殺死剛正不阿的首輔夏言、立志收復河套的兵部侍郎兼總督三邊軍務曾銑。

河套地區在寧夏、內蒙古賀蘭山一帶,原系大明轄地,後被蒙古所佔,失去河套的大明如在街邊擺攤的小販,每日不得安生,總要被蒙古人欺負幾回,不是殺人就是越貨!名將曾銑為國為民,上書收復。結果被嚴嵩、嚴世蕃父子合謀,勾結仇鸞,以邊將結交近侍的罪名彈劾夏曾兩人,曾銑被斬,夏言棄市。名將曾銑死,蠢材仇鸞上位,這位名將之後和李景隆有一拼,他去了大同,被俺答人吊打!

B、庚戍年,曾銑已死,國無良將,蒙古俺答軍攻破薊州、昌平、密雲、懷柔,打到北京城下,大明天下勤王大軍雲集,兵部尚書丁汝夔請示如何處置,嚴嵩竟說:不要進攻。等他燒殺擄掠過後,蒙古人自然退兵。結果幾十萬明軍竟任由俺答軍在城外肆意搶掠、百姓生不如死。嚴嵩最後讓丁尚書做了替罪羊。

C、害死忠臣兵部武選司楊繼盛、正直的錦衣衛官員沈鍊。

楊繼盛為國家,以死諫方式彈劾嚴嵩,被殺。

為楊繼盛收屍的同學王世貞,居然也被嚴嵩暗算,嚴嵩找不到王世貞的茬兒,抓住王世貞父親王忬的工作失誤,幹掉了王忬。作為明朝七子之一的文學家王世貞,後來寫了小說《首輔傳》、劇本《鳳鳴記》,嚴嵩因此臭名昭著。

D、嚴嵩怠政的同時,結黨營私、貪汙受賄。

據抄嚴嵩家所得財物清單出版的《天水冰山錄》,從嚴嵩家抄出黃金三萬餘兩、白銀三百萬兩,名人書畫奇珍異寶不計其數。

嚴嵩殺人,無一不是經過嘉靖的審批,嘉靖不想去追究嚴嵩的責任,追究下去自以為一慣正確的千古明君嘉靖就成了被人當槍使的大昏君,這個人嘉靖丟不起。

至於當官的撈點銀子,這是張飛吃豆芽一小菜一碟的爛事,老朋友嚴嵩做了這麼多年首輔,撈點銀子真不算個事兒。

三、徐階收拾奸賊嚴嵩,考慮到嚴賊把持朝廷多年,和嘉靖關係密切,官場盤根錯節,所以打一個迂迴戰役,從嚴世蕃下手,所以嘉靖處置嚴世蕃自然下手重。

群臣彈劾嚴世蕃的罪名如下:

A、嚴世蕃勾結通倭的羅龍文,聚集海匪,並企圖裡通外國,逃往日本;

B、嚴世蕃勾結江洋大盜,訓練私人武裝,圖謀不軌;

C、嚴世蕃建房處有王氣,嚴狗膽包天。

嚴世蕃和嘉靖沒什麼深厚的革命友誼, 這三個大罪,最後送嚴世蕃見了閻王。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嚴嵩被免職、剝奪全部財產,趕回老家。

四、徐階這類老江湖,出手狠準,抓住皇上念舊心理,趁機折磨政敵、國賊嚴嵩。

嘉靖沒有一下子處死嚴嵩,正中處世圓滑、工於心計、有仇必報的老牌政治家徐階下懷,嚴嵩兒子犯了十惡不赦之罪,嚴嵩生不如死,嚴黨樹倒猢猻散,八十六歲的嚴嵩被赤條條趕回老家,由首輔改行當了乞丐,靠沿街乞討維持生計,受盡白眼,兩年後於荒野中悲慘死去,年八十八,數字倒是好吉利!

嘉靖十五歲作為一個藩王隻身入京,獨鬥過名相楊廷和,自以為聰明無比,到頭來還是時不時被嚴嵩父子、徐階這些鬼靈精當槍使,這也為明史增添了不少樂趣!

我是蒼茫大地,望文友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