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朱棣為什麼會篡位成功?

唐人強


朱棣何許人也?他是朱元璋的第4個兒子,且他本人根本就不得朱元璋的寵愛,所以他的皇位是用非法手段得到的。朱元璋欽定的法定繼承人是朱允炆,但是這人不爭氣,朱元璋給他的皇位,到底還是被朱棣給搶去了。可是朱棣為什麼會篡位成功呢?要知道在歷史上人人都想做皇帝,可真正成功的只是絕少數人,畢竟天子只有一個。現在我們來看看,他究竟是如何成功擠掉朱允炆,登上帝王寶座的。首先兩方勢力的王智商就不在一個層面上,朱棣是個老謀深炆的人,其侄子朱允炆充其量也就是個扶不起的阿斗。


朱棣的智商有多高?他能夠成功騙得寧王的出手,帶走他的兵來為自己打天下。對此我只能說,這套路也太深了吧,這一招借刀殺人朱棣還玩得很溜,實在讓人佩服。而朱棣的對手朱允炆呢?這貨也確實是個傻子,有好幾次機會差點都能夠把朱棣給殺了,可是他覺得殺叔叔這個罪名有些大,他不想背這個罪名,所以就放了朱棣好幾次。你說這人傻不傻帽?在爭奪天子寶座這件事情上,玩善良這個套路是不是有點low了?要想做皇帝,手上必然是會沾滿血腥的,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朱允炆確實不是做皇帝的料。


雙方的王高下立見,接下來咱們再來PK下雙方的智囊團。朱元璋晚年自作聰明地把那些功臣武將都給殺害了。你把有能力的治國之士都給滅掉了,誰來為你守江山呢?於是朱允炆身邊的智囊團,就大都是些不成器的飯桶。比如軍事白痴李景隆、讀書傻子黃子澄等人,這些人能成什麼大器呢?都是拖他的後腿罷了!此外再加上草包朱允炆任用無能之輩,很明顯這江山是守不住的。那朱棣的智囊團呢?由於他早年就被派去鎮守邊疆了,帶著軍隊與蒙古人多次交手。他與手下的感情也日漸深厚,大家對他都是忠心耿耿的。他身邊還有著精通謀略的徐達等人。


看吧,王身邊的智囊團差別都如此大,朱允炆贏的幾率還有幾分呢?再加上朱棣此人受命運女神的眷顧,運氣特別好。傳說,有好幾次兩軍交戰,朱棣方都處於劣勢,眼看著差點都要輸了,結果沙塵暴來襲,襲擊的方向正好是敵軍進攻的方向,當時敵軍那方就有很多人受傷。也許,朱棣真的是天選之子吧,不然怎麼有這麼好的運氣呢?對手是傻乎乎的侄子,他身邊又沒有什麼可用之人,盡是些軍事白痴,本人又很倒黴,朱棣當然能夠成功篡位!


尚武菌


“靖難”,是朱棣為自己搶奪侄兒的皇位而扯的遮羞布,明明不是法理正統的接班人,卻偏偏要搞個名正言順的幌子,所以,我一看“靖難”就想起一個俗語:“既要當婊子,又要樹貞潔牌坊”,永樂大帝確實是這樣的主。


朱棣為什麼會篡位成功?

1、朱允炆資歷淺,閱歷少,根本不是足智多謀、陰險狡詐的四叔朱棣的對手,朱允炆是心地善良的好青年,也期冀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狀態。可惜在權謀方面,智商為零,個人穩定的軍事班底沒全面建立,個人威信沒樹立,江山沒穩固就急於削藩,缺乏帝王起碼的審時度勢的能力

過於優柔寡斷,過於顧慮骨肉親情,導致小朱有數次幹掉四叔的機會都被一一錯過了, 尤其成為千古笑談的是名言“毋使朕有殺叔父名”,讓出徵的將士投鼠忌器,不敢對朱棣痛下殺手,滑天下之大稽,這就不是一個統帥應有的風範。


2朱元璋的農民意識嚴重,想盡各種辦法維護子孫後代的利益。

怕小朱鎮不住能征慣戰的沙場老將,竟然喪心病狂地製造各種冤案,屠殺與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的開國功臣,同時還大肆封賞自己的宗親後輩為王;如朱棣被封為燕王,成為北京一帶的封疆大吏,他就有了經營河北地區的權力, 天長日久,實力充盈,有了實力,野心就膨脹起來,為靖難之役埋下了禍根。


3朱棣本身是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

很早,燕王就與父親征戰沙場,積累了豐富的軍事經驗, 是運籌帷幄的高手,而且作為開國元勳,在軍隊中,尤其在自己統治領域內有崇高的威望;儘管開始時,朱棣的軍隊不佔優勢,但他能集思廣益,充分信任自己的智囊團,慢慢扭轉了局勢,讓希望之光輝煌起來了,最終贏得了勝利,並實現了自己君臨天下的願望。


希望星晨58298869


朱棣內心究竟有沒有主動篡位的想法,現在已經不得而知,但隨著形勢的發展,最終的結果是他當上了明朝皇帝,我認為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永樂大帝 朱棣

明太祖 朱元璋

一,朱元璋在世時,大力培養長子朱標,按照他的思路,以及朱標的表現。朱標在朱元璋百年後登基是順理成章的事,朱標心地仁厚,常年隨朱元璋南征北伐,經驗豐富,加上眾多開國老將賣他的帳,能服眾。此時留守北京的燕王朱棣根本就不可能對皇位有非分之想。一切都是那麼美好。不過隨著朱標英年早逝,一切的局面都亂了。朱元璋亂了陣腳,最後立長孫朱允炆,也就是朱標之子為接班人。因為擔心朱允炆駕奴不了那些位高權重的老將們,於是大殺功臣。導致日後建文帝削藩無人可用。這一切都被朱棣看在眼裡。我想這時候,他應該是有所不滿的,也許有了篡位的念頭。

二,建文帝朱允炆倉促削藩是導致朱棣篡位的直接原因:

建文帝 朱允炆

朱允炆登基後,不久就開始削藩,先拿幾個比較弱勢的叔叔們開刀,沒有費多大力氣,就把這幾個叔叔流放的流放,被逼自殺的自殺。沒多久就輪到了鎮守北京的燕王朱棣的頭上了。這時候朱棣已經是騎虎難下,有了之前幾位兄弟的前車之鑑,他只好發動了靖難之役。朱允炆優柔寡斷,倉促的決定削藩,導致了他行事沒有法度和目標,加上朱元璋幾乎殺光了那些久經沙場的老將,身邊只有黃子澄,方孝孺等幾個文人和李景隆瞎指揮,孤立無援。反觀朱棣這邊,自身久經沙場,有勇有謀兵,強馬壯,加上有姚廣孝等一批智謀之士的的獻策。勝負已然分明。最終,建文帝失蹤,朱棣登基。


三,雖然朱棣篡位成功,但是他登基後繼續削藩,勵精圖治,雄才大略,使明朝在他手上開始走向盛世。平心而論,建文帝在位未必如他。

最後,拿個人和朱棣比較一下,唐太宗李世民也是篡位登基,之後也和朱棣一般治國理政,一樣成為一代明君,朱棣比李世民不會差。

你覺得呢?歡迎討論!


風信子1681598


明朝建文元年 (1399)七月,燕王朱棣起兵叛亂。朱棣初起時,他已被解除兵權,能調動的軍隊至多數千人。反觀朝廷,動輒可調兵數十萬,以舉國之人力、財力與一隅相爭,道義上也佔上風。可朱棣最終還是成功了,這又是為何?

仔細考察"靖難之變",我們就會發現:雙方最高統帥素質的顯著差異,才是決定勝敗的根本原因。

首先,建文帝太年輕,心躁氣浮。建文帝在即位後,掌握著處置諸藩的主動權。如果他恩威並用,待時機成熟後,再對個別藩王予以處置,則諸王不得不就範。可是,建文帝在即位後不到一年,即連廢五王。這就造成燕王除造反外無路可走的局面,也使國人對燕王產生同情,進而支持他。

反觀燕王朱棣,他雖早有奪位野心,但是一直隱忍不發。術士袁珙給他看相,袁珙稱他為"異日太平天子",他佯裝不解,將袁珙驅逐至通州。袁珙已登船準備沿運河南下,他才確信袁珙不是朝廷密探,將其召回。可見他是何等小心。

張昺、謝貴奉命率重兵包圍王府,燕王的問題本可一舉解決。但燕王假稱願意交出朝廷所要逮捕的屬下,張、謝被騙入府中被殺,圍府的軍隊迅速瓦解,形勢遂告逆轉。後來,一直到攻入南京時,燕王仍然打著"奉天靖難""清君側""周公輔成王"的旗號,沒有大肆宣告自己奪位的真實意圖。這不僅矇蔽了大批官吏、民眾,甚至還使建文帝產生了幻想。

建文帝總以為以全國之力撲滅燕軍不成問題,因而對此掉以輕心,這是他失敗的又一個重要因素。燕王起兵後,北方戰火連天,建文帝卻把主要精力放在改定官制等方面,似乎從未考慮親征,只是寄希望於李景隆這種徒有其表的人身上。

建文四年(1942)四月,燕軍打到淮河一帶。只因平安、徐輝祖、何福等打了幾次勝仗,朝廷就認為燕軍不足慮,竟召徐輝祖率軍回南京,致使平安、何福勢單力孤,燕軍乘機反攻,朝廷軍隊慘敗,失去了消滅燕軍的最後一次機會。

與建文帝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燕王每戰必全力以赴,身先士卒,鬥志昂揚。他對雙方每位將領的特點、部隊的士氣、城池攻守的難易、地理形勢的利害、戰爭的得失等等,瞭然於胸。

白溝河大戰,燕軍初戰失利,戰至夜深收兵,燕王親率三騎殿後。因為迷失道路,燕王下馬伏地視河流,才辨出方向回到營中。次日再戰,燕軍又敗,燕王親率七騎衝陣。朝廷軍隊箭如雨下,燕王坐騎多次被射倒,多次換馬,所帶的箭用盡,乃揮劍奮擊,終獲大勝。

夾河大戰中,燕王親自督陣,及戰罷還營,滿面塵土。諸將一開始都認不出燕王,直到聽到聲音,才上前相見。加上他善於安撫將士,部下大多都願意拼死效命。

建文帝深受儒家仁義之說的影響。他對燕王既害怕,又下不了置之於死地的決心。當斷不斷,患得患失,這是導致他失敗的又一個重要原因。

建文元年(1399)二月,戶部侍郎卓敬密奏:燕王智謀絕人,酷似太祖。且北平地勢雄峻,金元皆興起於此,應將燕王改封南昌,以絕後患。建文帝看過奏章後,將它藏在衣袖中,次日對卓敬說:"燕王骨肉至親。"卓敬說:"隋文帝和楊廣不是父子嗎?"建文帝沉默許久,結果說:"還是算了吧。"

及至燕王起兵,耿炳文率師北伐,本當一鼓作氣,消滅燕王,可建文帝對諸將說,一家之內開戰是不祥之極,要將士們與燕王對壘時務必體會他的意思,不要讓他背上殺叔父的惡名,弄得將士們顧慮重重。後來在東昌大戰、夾河大戰中,將士們有多次殺死燕王的機會,但因為建文帝有言在先,不敢出手。

再看燕王,他從正式起兵開始,就從來沒有動搖過,一心要奪取皇位,至少要南北分治。耿炳文、李景隆先後率數十萬大軍來伐,燕王毫不畏懼,出戰之際每每"面有喜色"。每獲大勝,或遭大敗之後,燕王都不失時機地上書朝廷,自稱"臣燕王棣",表明自己無意造反,有意罷兵,實際上則加緊佈置,整軍備戰。

小河大戰中,燕軍連敗,驍將王真、李斌、陳文等皆戰死,將士們都要求暫渡小河休整。燕王則認為已到關鍵時刻,必須繼續進擊,否則將士解體,將無法挽回。但是,他說服不了諸將,只得下令:"要渡河的站左邊,不要渡河的站右邊。"結果大部分人都往左邊站,燕王大怒。幸虧大將朱能站出來支持燕王,燕軍才留下來。結果,燕軍取得了這場決定性戰役的勝利。統帥個人的堅強意志,在這種關鍵時刻發揮了關鍵作用。

正是以上種種原因,讓朱允炆走上了末路,造就了燕王的成功。大明易主,不是什麼偶然,而是朱棣強於朱允炆的必然。


高會民


朱棣能夠篡位成功,既是因為朱允炆的弱智,又是因為朱棣的運氣實在太好。

朱元璋死後,大明的皇位繼承權直接落到了孫子輩朱允炆手上,這其實是不符合禮制和法統的,畢竟朱元璋的兒子除了嫡長子朱標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兒子,而且有很多兒子各方面都很不錯,都有資格做太子,繼承大統。

但是朱元璋偏偏選擇了死去太子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繼朱元璋皇帝位,史稱建文帝。

朱元璋的考慮其實是正確的,那個時候的大明朝基本鞏固,但是邊疆還是不夠太平的,特別是北方的韃靼部依然侵擾山西、大都一帶。朱元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實行了分封制,把自己的有能力的兒子們分封到了大明朝最重要的地區為藩王,承擔起了為明王朝抵禦外敵,站崗放哨的責任。

太子朱標死得比朱元璋早,既然太子死了,皇位繼承者就得重新選擇,朱元璋為了搞平衡,不在兒子裡面選了,畢竟一碗水端不平,選誰不選誰都會有人有意見,這皇位繼承權直接讓太子朱標一脈繼承吧,讓他的叔叔們按原來的制度給侄子朱允炆站崗。

這樣既保證了兒子們沒有話說,也保證了太子的影響和勢力能延續到孫子朱允炆頭上,儘量避免了皇權過度產生的波動。

朱元璋千算萬算,就算錯了一樣:朱允炆的能力。

朱允炆要是有他爹朱標的威望和水平,估計這皇位也就在他們朱家大房一脈裡傳承下去了,但是這建文帝的政治弱智估計令死去的朱元璋都始料未及,這也是造成明朝藩王造反成功的唯一一例。

朱棣反了,被建文帝給逼反了。

回到題主說的,朱棣為什麼能造反成功呢?主要有以下幾點:

皇室宗親寒心

建文帝登記後,不是先穩固朝野,聯絡各屬藩王,反而是大舉削藩,沒幾個月就收拾了自己五個叔叔,其中的一個叔叔還自焚身亡了。朱允炆要削藩,街上賣菜的老頭都知道,當然那些實權藩王也知道,包括朱棣。

朱棣此時沒有造反的心,但他的心和其他藩王一樣,拔涼拔涼的。這登基後的侄子朱允炆年紀輕輕就拿叔叔們開刀,老子朱元璋給大傢伙的任務估計是給皇帝站崗,看來這崗是站不成了,遲早要被侄子收拾。朱棣這麼想,其他的什麼遼王、寧王、成王都這麼想。

朱允炆的削藩,首先得罪了皇室宗親!這也是後來朱棣造反,這些皇室宗親基本都是站在朱棣這一邊的。

朱棣製造輿論環境

朱棣造反,他打的旗號很有意思——“清君側”,是不是有漢景帝時期七國之亂的意思了?吳王劉濞也是打的這個口號,劉濞的口號是自己想出來的;朱棣的口號是朱元璋賦予的職責。

原來朱元璋在封這些兒子們邊疆就藩為王的時候,不但要為王朝站崗放哨,更有責任保衛皇室,肅清內亂,在必要時候可以回師都城勤王救駕。

朱棣的口號那是名正言順,至於建文帝不認可朝中有沒有奸臣,你說了不算,你爺爺朱元璋既然給了朱棣這個權力,朱棣就可以拿這個雞毛當成令箭。

朱允炆有能力的軍事將領太少

朱棣造反後,建文帝組織軍隊進行平叛,居然發現沒有多可以用的武將,朝中熱血沸騰,滿口忠義的幾乎都是文臣,別說打仗了,殺過雞的都沒幾個。這就要怪建文帝的爺爺朱元璋了。

朱元璋擔心那些開國的能臣悍將對自己年輕的孫子朱允炆的皇位有威脅,早早的就給收拾了,留下的要麼就是文臣儒生,要麼就是老弱病殘的三流將軍。當時整個明朝能打仗,經常打仗的將軍們都是邊疆打韃靼呢,也就都在藩王手下。這些藩王基本都隨著朱棣靖難了。

這建文帝要平叛,不缺兵,卻少將!是在沒有辦法,推出了趙括似的將軍李景隆,好歹算是親戚,但李景隆和建文帝是親戚,他不也和朱棣也是親戚嗎!南京城破,就是這親戚給開的城門。

綜上看來,朱棣佔著幾個一邊倒的條件,他的成功既是偶然,又是必然的。


沉墨I方之城


明太祖朱元璋是位傳奇皇帝,他書寫了從乞丐變皇帝的自強夢。但他也是一位有爭議的帝王,建立大明王朝後,特別是太子朱標去世後,為了掃除長孫朱允炆的障礙,他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幾乎所有的明代開國功臣。

朱元璋唯獨留下一個人——耿炳文,以達到防備有能力有野心的朱棣不軌行為。

耿炳文是最早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戰將,多次痛擊張士誠,後與徐達將軍、常遇春等人打下汴梁、大同、晉冀陝西等下,為朱元璋平定天下立下了赫赫戰功。

建文帝朱允炆在黃子澄的建議下進行削藩的,結果導致了朱棣聯合朱權以清君側的名義造反。這時朱允炆當務之急要做的事就是停止削藩令。這樣一來朱棣沒有了清君側的理由,再起兵就是赤裸裸的叛亂。二來可以聚集所有能夠支持自己的力量,使得大多數諸侯王們放棄支持朱棣,至少成為中間派,給朱允炆留下足夠的餘地。

起初,耿炳文被任命為元帥,領導軍隊對抗朱棣,但當他的部下張保向朱棣投降,擾亂了他的部署時,遭到了重大的失敗。當時耿炳文手下還有十萬多人的軍隊,完全可以和朱棣死磕到底。

然而,建文帝的疑心病犯了,認為耿炳文是故意失敗的,於是採納了大太常卿黃子澄的建議,免去了耿炳文將軍的職務,由李文忠之子曹國公李景隆代替耿炳文。事實證明,李景隆只是草包一個,又怎麼會是朱棣的對手,結果輸掉了大對戰。

事實上,李景隆如果聰明點,這時只要選擇避其鋒芒,避而不戰,朱棣就會陷入絕境。畢竟攻城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往往是得不償失,會損耗大量人馬。如果李景隆堅清壁野,選擇堅守不出,朱棣怎麼耗得起,他沒有堅固的城池做根據地,怎麼能更強大起來。怕是時間久了,不攻自破了。

但李景隆的慘敗給了朱棣更大的信心,他率大軍直向南京進發。在淮安遇到了建文帝手下的超級悍將梅殷。他統帥數十萬大軍擋住了朱棣向京城進軍的步伐。

朱棣想要通過淮安抵達南京行不了通了,朱棣沒有選擇死磕,而是選擇了曲徑通幽,朱棣率軍繞過了淮安,直抵空虛的南京城。

結果毫無懸念,朱棣兵臨南京城時,空虛的南京城根本無法抵擋便城破了。而建文帝也在兵亂中不知所蹤,令人唏噓。

不過當南京城陷落後,宮中的一場離奇大火,卻令建文帝朱允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對此,坊間更是傳言紛紛,有說他歸隱不問世事的;有說他做了和尚以待時變得;還有說他已到達王師效忠之地,準備隨時復國的。各種流言四起,這也成了千古疑案。

然而,600多年後,一位老漢認祖歸宗引軒然大波。2006年,一位名叫朱永斌的老人來到貴州博物館,說自己大有來頭:他是朱允炆之子朱文奎的後人。

面對專家的質疑,他從兜中掏出了證物:一枚古香古色的印章。

專家不敢怠慢,隨即仔細觀察起來。這枚印章做工精細:它通體金黃,印身由黃銅所鑄,印印紐呈獸身,從前看去為鳳頭,後視則是麒麟頭。其正面還刻有9個字:大仃國王都行省之印。

專家經過鑑定後得出結論:這枚印章卻是出自皇帝之手,並且很可能是建文帝之手。理由有兩點:

一是印章是由黃銅所制,其獸身、鳳頭、麒麟首都是帝王之家的專用之物,常人不敢濫用,因為這是要掉腦袋的事。因此,證明印章是皇帝之物。

二是印章上面的9個字不但採用皇家的九疊文,而且上面還有歷史上難以找到“大仃國”這3個字,“大仃加”在中國歷史上根本上是不存的,因此可以推斷這並其實並非國名,而是說國家發生了大難,皇帝流亡在外孤苦無依之意,這顯然是符合朱允炆被趕下皇位孤苦流浪的處境的。

對於專家判定結果,朱永斌表示滿意,同時他要求證明他是朱允炆的後裔。對此,專家搖頭說:無可答覆。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所謂“靖難”,是朱棣在發動戰爭反抗自己的侄子朱允炆時所打出的口號。

其實,不過是為自己的反叛塗上一層華麗的修飾。明明不是最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卻能勢如破竹地攻下南京城,把自己心心念唸的帝位拿到手。

到底是哪些原因成就了朱棣的這場“靖難之役”呢?有書君認為,三個最核心的人是不能忽視的。

1、朱元璋埋下的隱患

朱元璋在起兵之前,只不過是一個要飯的農民,所以,在他打下天下之後,是想盡了辦法去維護自己家族的統治。

最典型的一個舉動,就是朱元璋瘋狂屠殺自己的開國功臣,同時還封了許多的宗親後輩為王。而且,朱元璋特意把自己最信賴的子弟,封在了國家的邊疆地區。

在朱元璋看來,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國家的穩定和皇室的權威。

這樣做的結果,的確是有助於抵抗外族入侵,但是,山高皇帝遠,諸侯王原理皇室,時間一長,自己的地方勢力也變得越來越膨脹。

以朱棣為例,被封為燕王,在當地的威信甚至高於皇帝,同時,軍隊長期和少數民族作戰,也確保了戰鬥力。

2、朱允炆不成熟的政治手段

朱允炆其實是有能力成為一個好皇帝的,如果給他一個穩定的環境,那麼朱允炆真的可以讓國家呈現國泰民安的狀態。

但是,在政治權謀方面,這個小夥子遠遠不如自己的叔伯們。

繼位之後,其實他感覺到了藩王的勢力過大,於是有了削藩的想法。但或許是太過年輕氣盛,朱允炆的手段太過簡單粗暴,引起了藩王的不滿和害怕。

退一步來說,如果朱允炆不那麼急躁,或許朱棣也不會這麼快就起兵反叛。

而在雙方交戰之後,朱允炆又太過優柔寡斷,總是掛念著骨肉親情,失去了許多戰略契機,再加上中央缺少優秀的將領和軍力,最終必然無法對抗朱棣。

3、朱棣出色的個人能力

西漢同樣爆發過七國之亂,很快就被平定,但是朱棣的起兵,卻有著非常全面的規劃。

從小跟著朱元璋四處征戰,朱棣的軍事能力是非常突出的,而且很善於權謀之策,在自己的統治領域內威望極高。

戰爭爆發後,朱棣的軍隊開始並不佔優勢,但卻靠著朱棣和自己的智囊團,慢慢扭轉,最終贏下勝利。

而等他登上皇位後的一系列措施,也足見其政治手段的精明和狠辣。

綜上,有書君認為,藩王叛亂的種子,在朱元璋立國之時就已經埋下,而年輕的朱允炆又無法抗拒老辣的朱棣,這次的“靖難”必然以朱棣的勝利而告終。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朱棣為什麼能反叛成功?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簡單的講朱棣是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

先來說說朱棣好好的藩王不當,為什麼要造反,畢竟造反風險相當之高,一個不小心就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如果太子朱標不死,個人感覺朱棣應該不會造反,但當他的侄子朱允炆繼位後,朱棣心裡肯定是不服的,然而真正導致朱棣下定決心造反的是朱允炆很不成熟的舉措—盲目削藩。直接逼得朱棣亮出了獠牙。



那回到正題,朱棣是怎麼樣從一位鎮守邊疆的藩王對抗舉國之力而逆襲成功的呢。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人才的差距,朱棣自己就是個人才,打仗是他的強項,手下兵強馬壯,還有姚廣孝這種高深莫測的人甘心輔佐,再來看建文帝這邊,能打仗的幾乎都被太祖清理乾淨了,所剩寥寥,再加上還任用李景隆這種不世出的坑貨,安能不敗。

第二,地理的優勢,熟悉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自古以來,由北向南攻打還是有一定優勢的,平原地帶無險可守,而朱棣最後就是直接繞過防線,直取南京的。

第三,性格的差別,朱棣為人陰狠,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而朱允炆仁慈,有很多顧慮,但這放到戰場上就是缺點跟優點就換位了,也影響了雙方的戰局。

總結:所以朱棣在於朱允炆的對決中是佔有壓倒性優勢的,故而他能取得天下也是理所應當的。不過我們回過頭來看,朱棣雖然是個壞人,但是個好皇帝。而朱允炆是個好人,但不一定是好皇帝。


臨石觀海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即明成祖(1402年-1424年在位),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號永樂,故後人稱其為永樂帝、永樂大帝 、永樂皇帝 等。古代的中國,皇帝內心最擔心的就是有人心懷不軌,篡奪皇位。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有的皇帝會把自己的兄弟子孫分封為諸侯或者王爺,鎮守各地作為自己統治天下的屏障。但是這些王爺們手中的權利還是成為了皇帝眼前最大的王威脅。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把自己的十幾個兒子都分封到地方為王,結果在死後還是釀成了叔侄相殘的慘劇,而且在朱棣之後再也沒有一位王爺篡位成功,這其中有著怎樣的原因?

朱棣在位時,政治上改革機構,設置內閣;對外五次親征蒙古,收復安南,並於東北設奴兒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衛 ,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設貴州承宣布政使司,鞏固了南北邊防,維護了中國版圖的完整;多次派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友好往來,加強對南海的經營;還命人編修《永樂大典》 ,疏浚大運河 。1421年遷都北京 ,對強化明朝的統治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在他統治期間明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稱永樂盛世。

朱棣只是一個藩王,但是能夠起兵成功還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首先朱棣很會用人,人才決定一切,朱棣身邊聚集了張玉、朱能等能征善戰的將領,也聚集了足智多謀的謀士,例如姚廣孝等人。其次,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朱棣就藩燕京北平之後,多次受命參與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戰績顯著,他每次戰鬥身先士卒,在軍中威望極高。在與北元的戰爭中,鍛鍊了朱棣的軍事才能,也成就了他在軍中的威望。最後就是朱棣善於偽裝自己,麻痺對方。史書上有記載,說燕王極其狡猾,為了迷惑朝廷,他故意裝瘋賣傻,大熱天的時候,穿著很厚的衣裳圍在火爐旁;有時候躺在大街上睡覺,見人就說胡話,還搶別人的飯吃。

所以說,朱棣能夠反叛成功還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成功往往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朱棣的實力加上運氣,最終讓他走向成功的道路。


文文歷史說


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佔盡,那有不成功的。

首先,“天時”,公元1399年,朱允炆即位,然而僅僅過去了半年,皇位還沒有坐熱,朱允炆就與親信密議削藩。再看後世的康熙皇帝,8歲登基,16歲擒鰲拜,雄才大略,對於削藩他也是慎之又慎。而建文帝朱允炆本可跟康熙一樣,隱忍發育個幾年,鞏固朝政,再伺機削藩。而且當時也沒有證據顯示那些藩王要造反,他卻急不可耐的先下手,完全是把“天時”這一有利因素拱手送給了朱棣。

其次,“地利”,朱棣駐守燕京北平,對外可阻外地侵略,對內可一馬平川直取中原,而且易守難攻,佔盡地利之便。況且,朱棣在燕京之地耕耘快20年,這份根基又豈是容易撼動的。

最後,“人和”,朱棣帶兵多年,手下精兵強將無數,更有道衍做軍師。在朝中,朱棣也有眾多眼線,很多宦官大臣被其收買為他效力。建文帝的作戰計劃還沒開始實施,計劃書已經被人送到了朱棣面前,這仗還怎麼打。

再看朱允炆這邊的人才,他將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這人雖然忠君愛國,但都是一介書生,讓他們談國事能談得頭頭是道,但讓他們治理國家卻是能力不足。

朱允炆還有用人不明之責,當年建文帝密敕張信逮捕朱棣,如果成功就直接將危機控制在了萌芽狀態,也就沒有後來的“靖難之役”。可惜,張信是朱棣舊部,轉而投降了朱棣,使得朱棣有了防備。不知道建文帝是否知道張信與朱棣的這層關係,還是明明知道還用他,這樣的識人不明,不死都難。

當然,朱允炆無人可用,也不能全怪他,他的爺爺朱元璋也有責任。朱元璋得了天下後,鳥盡弓藏,把跟隨他的功臣老將殺了大部分。導致建文帝手下沒有能與朱棣抗衡的武將。還有一部分老臣不願意出頭,畢竟不論是朱棣還是朱允炆誰勝,天下都是他們朱家的,自己只要坐山觀虎鬥就行了,何必冒死參入進去。贏了立功了,萬一又碰到第二個“朱元璋”再殺一次功臣,豈不很冤。輸了,陪上身家性命也不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