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非公立醫療行業致良知大會召開 鄉村醫生轉型“八字方針”來了

本報記者 張敏

近日,康恩貝集團、賽柏藍聯合舉辦的“至誠至愛濟蒼溟——首屆非公立醫療行業致良知大會”召開。近600位基層醫生參加了這次大會。

鄉村醫生這個職業,已經誕生了60多年,是我國在特殊國情下產生的一種特殊職業。隨著國家醫療保障水平的提升,鄉村醫生這個職業轉型也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國家也在積極探尋解決方法,各地也頻頻出臺各種相關措施。

在此次大會上,原衛生部衛生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祿生帶來了他的“八字方針”。在會上他提到,村醫對國家做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他們在我國最困難時期,解決了三大問題,分別是:農村無醫狀況、農村缺藥狀況、農村傳染病防控,並且形成農村初級衛生保健網的組成部分,為傳統合作醫療奠定了堅實基礎。

八字方針助力鄉村醫生轉型

康恩貝集團董事長鬍季強在大會演講時提到,作為一名醫生,每時每刻,都要提升自己的良知。而解決鄉村醫生的問題至關重要,只有解決了他們的困難,才對得起這份醫者仁心。

如今,村醫依然是基層一線衛生服務的主力,如公共衛生、醫療服務、簽約服務、慢病防治等。對此,他提出瞭解決鄉村醫生轉型的八字方針:優轉、老退、劣汰、嚴進。

王祿生介紹,優轉指的是,已考取執業助理醫師或執業醫師的優秀鄉村醫生應轉為國家衛生技術人員,可以在國家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從業,也可以自由職業。國家現在正在進行縣域內醫共體建設,隨著醫共體改革的逐步深入,縣鄉村開始一體化發展,這離不開村醫。將來會逐步改革,實行縣招鄉用,以及鄉招村用,通過這種方法,逐步突破現有體制。鄉村醫生做的好的,就可以在衛生院工作,甚至是縣級醫院工作;老退,指的是已到退休年齡的老鄉村醫生應退出崗位,但國家應給予適當的退休政策,各地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給予適當的養老金,做出妥善的安排,保證村醫退休後的生活、醫療等得到保障;劣汰,指的是對於文化程度很低,甚至是小學水平,以及業務水平很低的,要進行淘汰制度;嚴進指的是醫生隊伍的同質化、標準化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提高和統一入行門檻非常必要。

王祿生表示,如此,通過十年的新陳代謝,鄉村醫生隊伍的面貌會發生顯著改變,逐步變成一個新生代、新知識、新文化的基層醫生隊伍。

政策規範村醫隊伍

仔細觀察近兩年各地的政策,不少地方開始實行了上述“八字方針”。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規定在同等條件下,鄉鎮衛生院優先聘用獲得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鄉村醫生,進一步吸引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和醫學院校畢業生到村衛生室工作。

2017年3月,山東省青島市決定在2020年前依法取得執業(助理)醫師或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質、年齡在45歲以下的在崗鄉村醫生,鎮(街道)衛生院可與其簽訂勞動合同並享受同等待遇。

2018年11月,甘肅省衛健委發文,所有村醫與鄉鎮衛生院簽訂聘用勞動合同,身份由個體轉變為鄉鎮衛生院臨聘職工,即鄉聘村用。

對在村衛生室工作年限較長、業務水平高、群眾反映好且取得執業助理及以上執業資格的在崗村醫,在鄉鎮衛生院招考正式在編工作人員時給予適當加分,優先錄用。有條件的地區,可探討實行村醫轉正制度,進一步提高村醫崗位的吸引力。

2018年2月,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出臺了《鄉村醫生支持計劃》,提到對取得執業助理醫師或執業醫師資格的村醫,由空編的鄉鎮衛生院按規定程序公開定向招聘鄉村醫生(編制在鄉鎮衛生院,崗位在村衛生室),解決鄉村醫生的出路問題。

2019年3月,天津市衛健委等6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印發天津市推進鎮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建立村衛生室崗位人員“區招鎮管村用”的管理模式,村衛生室新進崗位人員由各區負責統一招錄,衛生院根據崗位設置統一聘用,安排到村衛生室服務。

未被聘用和不願在村衛生室工作的鄉村醫生,鼓勵取得醫師資格後依法執業。並表示,要構建鄉村醫生隊伍新陳代謝秩序,持續優化年齡學歷、執業程度等人員結構,提升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業內人士透露,雖然還未形成一個統一的文件,但多地已經開始逐步落實了,隨著改革的深入,鄉村醫生轉型步伐會逐步加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