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超长待机,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张廷玉为何与军机首辅无缘

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人都知道,以“万言万当,不如一默”作为为人做官箴言的张廷玉同志,在康熙、雍正两朝,深得皇帝信任,甚至,被观众亲切地称呼为“康熙帝的贴心小棉袄”。

超长待机,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张廷玉为何与军机首辅无缘

高压的政治斗争和文字狱频出的大环境中,中央集权极致强盛,朝廷大臣无不唯唯诺诺、战战兢兢,在这种被强行粉饰出来的的康乾盛世下,这位贴心小棉袄绝顶聪明,又谨言慎行,能够看到皇家许多内幕,却从来不轻易发表意见。人说,该出手时就出手,老张同志也是一样,往往能在最恰当的时间,对强势的康熙和雍正提出合理化建议。

他的这些合理化建议虽然及不上因平定西藏、青海,立下赫赫战功而人尽皆知的年羹尧,但却让康熙和雍正很受用。雍正八年六月,为了表彰老张对两代皇帝的精心辅佐,雍正下旨,恩准他百年之后,配享太庙。

这个荣耀清朝所有汉臣中是独一无二的,就连曾为清朝问鼎中原做出巨大贡献的范文程洪承畴,甚至连创立湘军、淮军,晚清杰出名臣曾国藩李鸿章都没有享受到。

获得如此殊荣,按常理来说,张廷玉应该算是汉臣中的佼佼者了。可是纵观历史,张廷玉终其一生却与领班军机大臣无缘。

来看一下老张同志的简历,会发现这样一个有意思的事情。

雍正七年,雍正在太和门外,始设军机房于隆宗门内,挑选内阁中谨密可靠的中书办理机务,六月,正式任命怡亲王允祥、大学士蒋廷锡、张廷玉办理军机,成为三位最早的军机大臣。

从古至今,在中国的政治圈里边,官员的排名非常重要,清朝也一样,同是军机大臣,排名先后却大有学问。军机大臣虽然有几位,但是领班的军机大臣,大部分都是满人。二百多年的军机处,汉人为首的军机大臣一共只有5位,一个巴掌就数过来了,分别是,刘统勋、于敏中、董诰、祁寯藻和彭蕴章。

由上可见,军机处一成立,老张同志就在了,作为骨干力量的张廷玉,却在怡亲王允祥之后,排名在第二位。过了些年,有拼命十三郎之称的怡亲王允祥去世了,按理说这时候该轮到老张同志了吧?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哦,雍正把鄂尔泰任命为领班军机大臣,要知道,那个时候,鄂尔泰可是在贵州任云贵总督哦。鄂尔泰当时60多岁,张廷玉快70 ,都是老同志,任命就任命吧。没关系,再等等,是大人物总会发光发亮的。

乾隆十年,鄂尔泰去世,与他同受雍正遗命辅政,担任总理事务大臣的老张同志德高望重,这次怎么着也该轮到他排第一了吧?可是没想到的是,乾隆直接让30多岁的年轻人讷亲同志来当了这个领班军机大臣。

老张同志辛辛苦苦奋斗了一辈子,才混了一个三等伯的身份,本指望着这次能升上去,没想到又被一个小年轻给超了。

老张同志内心肯定是崩溃的,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比不过别的,我比待机行不,还是再等等看吧!机会很快就到来了乾隆十三年,讷亲在金川战役之中指挥失误,直接被乾隆阵前赐死。本以为机会来了,乾隆又直接任命了还不到30岁的傅恒担任领班军机大臣,说起这个傅恒还是挺有名的,他有个儿子叫福康安,就是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一直活在台词里的福康安。

再超长待机也没戏了啊,一个七老八十的老同志怎么去跟不到三十的小年轻去拼啊。

由此可见,在军机处这样一个崇高地位的机构里,满人的政治地位永远高于汉人。这或许就是既配享太庙又超长待机的政坛常青树老张同志为何与军机首辅无缘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