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什麼只有中國實現了工業化的崛起

一個國家的工業化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國民經濟的收入水平。近代化社會,西方列強憑藉掠奪原料和殖民擴張大量地積累了資本財富,殖民主義瘋狂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殖民體系逐漸瓦解,但是工業化的影子留在了眾多國家的發展中,許多國家開始為之努力。顯而易見,工業化成為每個國家希望迫切實現的戰略任務。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眾多國家開始瘋狂發展工業,經過半個世紀的努力,為何眾多國家中只有中國真正奠定了工業化的根基?中國有什麼原因促使工業化快速發展實現了真正的崛起?接下來就讓我們走近中國工業化時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什麼只有中國實現了工業化的崛起

首先,要想實現工業化崛起並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它是一個浩大的任務,需要強大的資金、技術、人力和市場的支持,很少有國家同時具備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而我國恰巧擁有這些實現工業化的能力。雖然條件具備,可中國當時剛剛建國,各項經濟落後,國人們節衣縮食用了幾十年的奮鬥才換來工業化的良好成績。一些擁有廣大石油財富的中東國家要想發展工業化,那些財富是遠遠不夠的,可見工業化的實現並不能靠一針一線、一朝一夕的投入。相對來說,人口較多、土地較廣的國家還是具有優勢的。也有一些國家雖然工業化發展良好,一些初級工業得到很好的建設,然而要想真正實現工業化崛起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一個大工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什麼只有中國實現了工業化的崛起

其次,蘇聯作為社會主義的領頭人,在中國建國前期也提供了及時的幫助。中國當時發展工業各方面都落後,資金緊缺,技術不足。全國上下集中力量搞建設,無數人的努力使中國短短十年之內工業得到飛速發展,在世界上位列前排。好在中國擅長分析利害、審時度勢、乘風而上,及時調整產業結構,升級產業系統,推動我國工業化進一步提高。如今,我國工業僅次於美國成為第二大強國。蘇聯本來是有優勢的,可是在解體以後工業發展一片萎靡,漸漸落後於我國。而西方一些國家基於一些原因也沒有竭盡全力發現工業,這樣給了中國一個良好的超越的機會。因此,中國工業化發展是擁有一定機遇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什麼只有中國實現了工業化的崛起

再者,早在洋務運動的時候,晚清就已經投入大量的資金和技術以及人才用於發展工業,所以說中國建國後還是具有一定的工業基礎的。雖說洋務運動失敗了,但它帶來的影響和作用還在,甚至超過了日本。洋務運動的良好基礎是中國發展工業的強大根基,不得不說洋務運動在這點是成功的,它帶來的都是對工業積極的影響。在此基礎上,中國利用社會主義的獨特優勢,得到了蘇聯的幫助,很快便完成了兩個五年計劃。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什麼只有中國實現了工業化的崛起

中國發展的速度之快讓美國聞風喪膽,為了遏制我國發展,美國開始在我國出口的商品上動手腳。然而我國的工業化、勢如破竹,美國的詭計並沒有阻擋我國工業的前進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