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孩子生病遇到这3个问题,家长请遵医嘱,耽误孩子治疗就晚了!

在门诊,我们常常会遇到特有“主见”的父母,退烧药,不吃!因为有副作用。抗生素,不服!因为耐药。雾化,不做!因为有激素。碰到这种情况,深感无奈,如果不愿遵医嘱,为什么要看医生呢?

孩子生病遇到这3个问题,家长请遵医嘱,耽误孩子治疗就晚了!

特邀专家 陈英

北京新世纪妇儿医院急诊科主任,从医20余年。“给育儿杂志写了很多年的稿子,仿佛都是一个套路。如今我们可不可以找到更好玩的分享方式?写写我周围形形色色的孩子和爸爸妈妈,写写作为妈妈我们做过的各种不靠谱的事,写写我们的成长。”公众微信号:陈英新浪微博:@陈英医生

现在有了互联网,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症状、病名,搜索到各种相关知识。了解基础的医学知识,本是一件大好事儿,但是,对待孩子的疾病,自作主张、不遵医嘱,就有些矫枉过正了。看病不是对号入座那么简单,一名医生至少要经历5年大学学习,3年住院医生的实习,无数次病例研究之后,才能独立在门诊看病开处方。这些经验的积累,不是通过搜索几篇文章就能获得的。

孩子生病遇到这3个问题,家长请遵医嘱,耽误孩子治疗就晚了!

高热不能盲目扛

有的父母,无论孩子体温多高,都坚持不给孩子吃退烧药,认为发热对孩子有好处,而退烧药有害健康。但他们没有考虑到,持续高热,会让孩子极度不适、烦躁哭闹,不能充分休息,这不利于机体的免疫应答,而且还有高热惊厥的风险。

任何一种药物都有副反应。退热剂是OTC,即非处方药,可以自行购买使用,它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它的副反应,相较于不用退热剂给孩子带来的不适和损害要小得多。至少目前没用正式的专业文章提示,发热只需要扛着,不用退热剂。

使用抗生素不要走极端

对于抗生素的使用,父母的态度出现两个极端:一类是只要发烧咳嗽,就让孩子服抗生素,而另一类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让孩子吃抗生素,认为抗生素副作用非常大,还容易有抗药性。

这两个极端都不对。抗生素只对细菌引起的炎症有效,对病毒感染无效。医生会根据孩子病情及化验结果,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然后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属于处方药,换言之,它的使用,需要由医生确定,而不是父母。

孩子生病遇到这3个问题,家长请遵医嘱,耽误孩子治疗就晚了!

父 母一听孩子有“喘”,往往很紧张,但听说治疗咳喘的药物中有一种是激素类药物,就抗拒使用。但父母必须明白,这种咳喘是不能扛的,必须用药。

治疗咳喘的雾化用药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支气管扩张剂,孩子哮喘发作时使用,见效快,无需持续用药,多数父母能够接受。父母纠结的是另一类激素类药物,过去这类药物是口服的,临床副作用非常明显,现在改为吸入法,局部用药后,全身副反应非常少。

激素类药物,不仅要在哮喘发作期使用,而且非发作期也需继续使用,可以降低气管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从而减少哮喘的发作,从根本上控制哮喘,减少因哮喘反复发作导致的肺功能损害。所以,如果孩子患有哮喘或过敏性咳嗽,应该遵从医嘱,千万不要自作主张,耽误孩子的治疗。

扩展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