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孩子犯錯後,這個媽媽的處理方式值得每一位家長學習!

今天看到一個故事,關於關史蒂芬·葛雷。

他是個曾經取得過重要的醫學成就的科學家。有個報社記者採訪他,問他為什麼會比一班人更有創造力,是什麼因素讓他超乎凡人?

他回答,在他看來,這都與他小時候他母親給他的經驗有關。有一次他嘗試著從冰箱裡拿一瓶牛奶,他失手把瓶子掉在地上,牛奶濺得滿地都是——像一片牛奶海洋一樣!

他的母親來到廚房,並沒有對他大呼小叫、教訓他或者懲罰他,她說:“哇,你製造的混亂還真棒!我幾乎沒有看見過這麼大的水坑。反正損害已經造成了,在我們清理它之前你要不要在牛奶中玩幾分鐘?”

孩子犯錯後,這個媽媽的處理方式值得每一位家長學習!

他的確這麼做了。幾分鐘後,他的母親說:“你知道,每次當你製造這樣的混亂時,最好你還是得把它清理乾淨,讓物歸原處。所以,你想這麼做嗎?我們可以用一塊海綿、一條毛巾或一隻拖把。你喜歡哪一種?”他選擇了海綿,於是他們一起清理打翻了的牛奶。

他的母親又說:“你知道,我們在如何有效地用兩隻小手拿大牛奶瓶上已經做了個失敗的試驗。讓我們到後院去,把瓶子裝滿水,看看你是否可以拿得動它。”

小男孩學到了,如果他用雙手抓住瓶子上端接近瓶嘴的地方,他就可以拿住它不會掉。

這個知名的科學家說:就是那一次,使他知道他不需要害怕錯誤。

除此以外,他還學到,錯誤只是學習新東西的機會,科學實驗也是如此。即使實驗失敗,我們還是會從中學到有價值的東西。

孩子犯錯後,這個媽媽的處理方式值得每一位家長學習!

現實中,我們很多父母在孩子犯了錯誤之後,都會說出各種話責備孩子:

讓你不要做,你非要做,這下好了吧,看你以後還做不做;

你真是笨,這麼點小事都做不好;

你不看看自己幾斤幾兩,看你以後還敢不敢。

有時候家長的責備可能只是當時脾氣上來了,不管不顧的先說了再說,但是父母要知道的是:責備是最沒有技術含量的教育。

因為你的一句話,很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他們會覺得這是一種打擊,一種責罵,它只會讓孩子以後做事變得畏手畏腳,面對挫折只會變得躊躇不前,變得膽小、自卑。

可事實上,在成長的過程中,誰家的孩子能不犯錯?人就是在錯誤中不斷地摸索,然後才能逐步進步。

孩子犯錯後,這個媽媽的處理方式值得每一位家長學習!

那麼,當孩子犯錯時,比生氣吼罵更有效的措施是:

1、聽孩子說,不要著急批評孩子

在孩子犯錯或說謊的時候,耐心聽聽孩子的解釋,給孩子提出改正意見和彌補錯誤的機會,才是父母最明智的選擇。

2、面對孩子犯錯,建議比批評更有效

“你打算怎麼處理呢?”在孩子犯錯之後,幫助孩子面對犯錯的後果。孩子還小,考慮不是那麼周全,媽媽可以提供幾個有效的建議,由孩子來選擇,然後和孩子一起收拾錯誤所造成的後果。

3、給孩子建議時態度要誠懇

面對孩子犯的無心、無知的錯誤時,要語氣平靜、態度誠懇。用真誠、懇切的態度給孩子提建議,遠比嚴厲的批評更有效。

一位教育專家曾說,世界上最好的家庭教育,就在父母與孩子的對話中。

4、讓孩子學會思考

等事情過去以後,給孩子審視自己的機會。反思自己的判斷和解決辦法是否有效,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

不少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年齡小,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際上,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會運用一些策略和辦法來解決問題。

孩子犯錯後,這個媽媽的處理方式值得每一位家長學習!

5、告訴孩子“我永遠愛你!”

很多孩子在犯錯後,總會不安的去試探媽媽的愛。

就像繪本《我永遠愛你》中阿力一樣:

“媽媽,是不是隻有我乖乖的,你才愛我呀?”

“媽媽,要是我做了壞事,你還愛我嗎?”

“那如果我跟喬喬用枕頭打仗,弄得裡面的羽毛滿天飛,你還愛我嗎?”

“那如果我把畫畫的顏料灑在妹妹身上,弄得她紅一塊、綠一塊、藍一塊的,你還愛我嗎?”

“如果我把你最心愛的碗打碎了,你還愛我嗎?”……

這時候的孩子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他非常急切的想要知道,自己在做錯事後,媽媽會不會還是愛自己的。所以媽媽不要吝嗇對孩子愛的表達,告訴孩子,媽媽永遠都是愛你的,

“不過,你們得把羽毛收拾起來”

“不過,你的負責給妹妹洗澡”……

在通過保證“我永遠愛你”,使孩子情緒感到安全的同時,又讓孩子體驗到了自己行為的後果,給他提供一個真實和誠實學習與彌補的機會。

孩子犯錯後,這個媽媽的處理方式值得每一位家長學習!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這樣那樣的問題層出不窮,身為家長我們總是害怕孩子變成熊孩子,所以急著插手去指責孩子的錯誤。

這樣,其實,反而錯過了讓孩子自我認知的最佳時機。應給孩子足夠的機會、適當的鼓勵和具體的指導,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好孩子成長過程中這不可或缺的一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