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兩大巨匠的爭執,使得人類對於光的本質越來越模糊

17世紀,有兩位科學上的巨匠為了光的本質而爭個不停,一個是法國著名的數學家笛卡爾,另一個就是大名鼎鼎的物理學家牛頓了。笛卡爾站在了教會這邊,即使是在文藝復興時期之後了,教會還是需要知識分子來維護教會的權威和信仰。而牛頓背後則沒有任何靠山。

兩大巨匠的爭執,使得人類對於光的本質越來越模糊

在笛卡爾看來,宇宙就像是一個龐大的機器,是上帝創造了這麼一個機器並且為其設定了一系列的運行規律。由此看來笛卡爾的立場和教會的立場是一樣,他們都認為上帝創造了一切。同時笛卡爾認為人類可以通過機械論來理解光線的本質。在笛卡爾的光學理論裡,光線是一些旋轉的白色粒子組成的,光的色彩就是這些粒子以不同的速度旋轉而成的。所以笛卡爾認為白色是所有顏色之源,而所有的色彩只是旋轉的光而已。

兩大巨匠的爭執,使得人類對於光的本質越來越模糊

然而牛頓卻反對笛卡爾的觀點。年輕的牛頓在劍橋大學求學的時候就開始研究光和視覺了,社交關係極為簡單的牛頓幾乎整天一個人在研究光和色彩。一開始他對於光的認識是建立在自我思考上的,過了一段時間後他開始凝視太陽光,一看就是幾個小時。看完之後他強迫自己在一間小黑屋裡,憑著自己所看到的將太陽的影像畫出來。

兩大巨匠的爭執,使得人類對於光的本質越來越模糊

牛頓覺得這樣還不夠,他甚至將一根針放在眼球和上下眼皮之間,以實驗眼睛所看到的景象是否會因為壓力的不一樣而有所不同。當牛頓真的這樣做的時候,他發現在視野的上方會出現彩色的圈,而這些圈的顏色和彩虹的顏色是一樣的。牛頓冒著生命危險做這樣的實驗,最終發現了這個現象。之後他發現用三稜鏡也可以讓光線折射出彩色來。

兩大巨匠的爭執,使得人類對於光的本質越來越模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