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鄰居發告示“逝者禁止乘電梯”,家人無奈擡棺走17層樓梯,你怎麼看?

行攝青年


這明顯就是住戶個人行為。“逝者禁止乘電梯”,說白了,這就是一種迷信的忌諱。本來這種事情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說各有理,沒有一個規範的規定。

個人認為這種行為都互相理解吧!或許對於逝者都有一個忌諱吧!但是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電梯就是為了高層上下方便而設,所以,逝者走電梯也於情於理,住戶貼告示“逝者禁止乘電梯”可能也是感覺逝者,對於上下住戶太忌諱,畢竟上下電梯是住戶每天都回家的必經之路。才會不讓走電梯啊!

可是,生老病死是誰都要碰到的,今天我們去限制他人家逝者走電梯,那麼以後我們自己家人去世我們該怎麼辦?別人也來禁止,我們心裡會是什麼感覺?同樣的感受。

及所欲人勿施於人,同樣的道理,只有我們給他人今天照顧,那麼日後我們有難事的時候他人才能同樣照顧我們。

不過一般家裡人去世,尤其是住樓戶,一般都不會將逝者安防家裡,多數人會選擇殯儀館辦理逝者喪事。或者在院子裡搭棚來安放。這也不失為一種辦法,畢竟住高層逝者停放家裡確實不方便。

各有各理吧!但是住戶鄰居做法可能欠妥,畢竟走樓梯口,實在太窄,17層,又走樓梯,確實有點強人所難。

希望碰到這樣的情況,要互相理解,迷信的說法是沒有根據,要相信科學,遠離迷信。


珞珈社


難道貼告示的那家人是長生不老的嗎?醫院裡的電梯每天都乘坐去世的人,為啥大家都生病了屁顛屁顛的去?這種人就是明顯的缺德。而且還用紅紙寫,更加的缺德沒有良心。

很多地方家裡如果有人去世了會在小區一樓的空地設立一個簡易的靈堂,而且會請專門的搬屍工搬下去,並且路過的樓層都會往搬屍工口袋裡面塞錢,目的是為了不讓他停留在那一層休息。


這種自私自利的本性說實話,對於城市來說很多,並不是鄙視城市,而是城裡面高樓大廈的,彼此鄰居可能一輩子都不認識,沒有任何的親情而言。平時都是忙著上班,忙著自己的生活,根本不會像農村一樣沒事的時候可以嘮個家長裡短。

我認為貼告示的人必須要道歉,不是說難聽的話,我就不信貼告示的這家人家裡不會有點白事,人都會經歷生死,何況人家是90多歲的老人,自己不做虧心事,哪怕鬼敲門。如此一做,希望老人在天有靈,能去找這個人談談心。


笑搞


我想說說不一樣的觀點。

我特地到這個惠山區的惠韻家園去看了,這是比較普通的小區,可能是集中安排的安置房小區。我去的時候,告知已經不在了,但是相距幾棟樓的距離,我卻聽到哀樂連天。

我走過去一看,是有另外一戶人家家裡在辦喪事,他們在自己所處的那棟樓的樓下襬了5/6桌,花圈,紙屋等就擺在單元樓門口,請了喪事樂隊在吹打,聲音非常大。看著架勢,應該是快要入棺了,他們隨後會所有家屬“遊行”步行到喪葬地。

對於這種行為,我個人認為是不太合適的。城裡不比鄉下,地方有限,人口密集,吹打聲真的挺擾民的。再說,花圈等放在單元樓門口,出入的居民也不太舒服吧。

我等了一會兒,碰到了進出的居民,我就問他們對於這種情況有沒有意見。一位大爺說:他們都搞了3天了,每天吹打聲是真的很影響家裡的孫子寫作業,自己也沒休息好。物業來管了,他們不聽,後來城管也來了一次,他們就是不聽,這有什麼辦法。畢竟是老人過世,我們能怎麼辦,如果是別的事情我們早就擺平了。

看看,同樣在一個小區,有的人可以無賴到這種地步。

而新聞裡的這位老人家屬,就這麼“聽話”,別人一張“告示”就乖乖照做。告示上面的落款是惠韻家園15幢住戶,代表的是貼告示的個人,並不是公憤,你自己也是15幢的住戶啊,怎麼就這麼聽別人的話呢?

人和人的素質,怎麼就差別這麼大啊!


傅一聲


99隨便語:看著這起發生在臨近城市裡的鬧劇,我覺得很丟臉。

【城市裡的小區修建的很漂亮,高層電梯房,配有客梯和貨梯。然而,有些人為了一己之私,卻在別人的傷口上撒鹽,在這個年代的都市裡,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真是淡漠啊!】

地點:江蘇無錫市,惠山區惠韻家園

時間:6月9日

事件:老母親去世出殯,因鄰居“禁止”棺材乘電梯,家人被迫抬棺走下17樓

(1)95歲的顧老太去世,定於6月9日出殯。但就在前一天,顧老太家居住的15幢電梯處,被人貼上了一張“告示”。

這張告示是用大紅紙寫的,內容為“本幢樓人員過世,只能走樓梯,絕不允許乘坐電梯下來。”告示的落款是“惠韻家園15幢住戶2018.6.8”。

(2)6月8日晚,顧老太的女兒許阿婆組織召開了家庭會議,商量棺材走貨梯還是走樓梯的問題,因為15幢有客梯和貨梯各一部,原本的計劃是出殯時棺材走貨梯。

商量的結果,因為顧老太“生前是一個和和氣氣的人,從沒得罪人”,家裡人覺得不想讓老太去世後,被人說三道四,雖然走樓梯很麻煩,但還是決定走樓梯。

(3)6月9日出殯當天,由於子女孝順,給顧老太配的是一口又大又重的棺材,上面還有一條鳳凰,但就因為如此,下樓梯出現了一些麻煩。

現在的抬棺人年紀都很大,6,70歲了,沒有力氣把棺材抬下去,於是顧老太家的年輕人和兩個抬棺人一起,十多人輪流抬。

然而,樓梯很窄,棺材大,在轉角處磕磕碰碰,把配飾都碰壞了。

(4)小區物業稱,告示不是他們貼的,他們無權這樣做,應當是15幢樓的一些居民“比較在意”,才會貼出這張告示。

(5)經過記者採訪,15幢樓的居民對於此事的態度意見不一致。

有些人表示自己不介意,但是“像一些年輕人還有女性,估計都會有點介意的。”

也有些人當面表示了反對意見:“我們每天上下班都要乘電梯,他們家人過世了從電梯走了以後,我們總歸會有點害怕的。而且之前這棟樓也有人過世,人家20多層的居民不一樣從樓梯走的嗎。”

(6)由於棺材破損,顧老太的家人很難過:“誰都會有過世的那一天,我們這種安居房裡估計有很多老年人,難道每個人過世都要從樓梯走?這是對逝者的不尊重!”

顧老太家人表示,哪怕是在惠韻小區,別的樓家裡人出殯是可以走電梯的,唯獨15樓不行。現在,他們想找到那個貼告示的人,到顧老太遺像前道歉。

99隨便觀點:

第一,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讓人寒心。

這是一幢高層住宅,也就意味著,除了一樓住戶以外,如果家裡出殯,都需要走貨梯,才能順利下到底層,從樓道里出去。

那個貼告示的人,你自己難道長生不老嗎?

你的家人也能長生不老?

這就是自私,明知道別人家裡出殯不方便,卻只顧著自己,一點不體諒別人的心情,這張告示是在別人傷口上撒鹽,代表了典型的都市人群的相互冷漠。

誰說不是呢!

如今城市裡的小區林立,但鄰里之間的關係,早已不能和以往相比,在很多小區裡,哪怕是住在一個樓層的住戶,彼此也是陌生的,見面連個招呼也不打。

這種情況下,人與人哪裡還有情感可言?

第二,告示的始作俑者是什麼人?

我比較認可某些住戶所說的,那些極力反對棺材走貨梯的人,應當是“年輕人和女性”。

這很滑稽,是不是?

如今的年輕人,通常都擁有較高的文化教育程度,應當不信鬼神的;而女性在我們的感覺裡,應當比男性更有愛心,這是人類的天性使然。

然而並不是!

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年輕人,比別人更“講究”,他們認為棺材是晦氣,不願意讓這種晦氣沾上自己,而另外更重要的一點,現在的年輕人更“自我”,只顧自己,不管別人的感受。

一部分女性,也是類似的心理吧。

丟臉!

真是丟臉!

筆者是個70後,已經不是年輕人,但我覺得假如真是“年輕人”和“女性”暗中策劃並貼出告示,阻止顧老太的棺材走貨梯,這件事真的讓所有年輕人,女性,甚至是“有文化的人們”,感到丟臉極了。

你們曾經讀的書,都讀到狗肚子裡了嗎?

第三,我覺得貼告示的人,應當主動道歉。

實際上,顧老太的家人完全可以不管那張告示,因為告示的內容並不合法,貼出這張告示的人,根本無權阻止棺材走貨梯。

小區居民樓裡配置貨梯,不就是為了讓居民們方便的嗎?

家裡出殯,棺材下樓不方便,理所當然要走貨梯,誰有權去阻止呢!

但在這件事情裡,我們看到,顧老太一家人是“和氣的人”,不願意與鄰居起紛爭,主要也是不想顧老太在死後受到干擾,於是他們妥協了。

但即便顧老太家人妥協,也不能掩蓋貼告示者的不道德!

我們無論處在什麼時代,都應當學會尊重他人,更何況大家居住在同一幢樓裡,這叫鄰居,以前我們常說“金鄉鄰,銀親眷”,鄰居之間就應當相互體諒,相互幫助。

與人為善予己為善,假如你連鄰居的一點困難,也不能體諒,你讀了再多的書,把自己打扮的再漂亮帥氣,你這輩子的成就也高不到哪裡去!

結束語:城市的高樓大廈,讓人們之間變得越來越冷漠,以往叫遠親不如近鄰,現在的鄰居之間,搞成了仇人一般,怪誰?

這做人嘛,有時候還是應當保留一點淳樸,別變得越來越有錢了,人性卻越來越刻薄自私了。


99隨便


城市套路深,看了這個報道,讓我這個農村人心裡想了很多很多。

都說,死者為大,應該給死者讓路。可對住在高樓裡的人們卻會發生這樣的事。這個還真是個意外,意想不到。

一般農村老人如果佔了道路,別人就是有再緊要的事都會改道或者等待。這是對死者的一種尊重,再說,誰家都會有老人過世。

也不知道是誰張貼的這個告示,寫著15棟住戶。

我還真不好評價,應該是同一棟住戶的,有人說,怕走貨梯以後,以後別人坐電梯會感到陰森,心裡不好受,其實這完全是心裡作用,那如果電梯壞了,難道就不敢下樓了。

說到這裡,我們村就有戶人家,老媽去世了, 膝下有兩個兒子,但兩個兒子的關係很不好,老媽由老二養活,去世那天,老大竟然當沒有發生什麼事,自己親媽死了都不管不問,剛好,抬棺材要經過他家門口,鄉親們就讓他出來,大家都看不慣了,他以為大家拿他沒有辦法,誰知相親們說,你要不出來,棺材就放到你家門口,(棺材只要抬起了,我們這裡是不會停下來的)老大一聽,自己已經激起了民憤,趕緊出來給老媽送葬。

雖然我不知道15棟的這個住戶和這家過世的人是什麼關係,但此種行為真是太出格。這要是放在農村,多半會打起來。

是的,這件事放到誰身上,都是一肚子氣。好在一切都安然無恙,平平安安。

樓梯是公共的,是集體的,每個人都有使用它的權利。自然也包括去世的老人。

老人家已經活了95歲了,可謂高壽,這家人也很孝順,為了能讓老人家走的安詳,平平安安,息事寧人。但好人不能被人欺,希望張貼此告示的人可以為老人點上一炷香!


鄉村小二哥


要我看,先質疑一下這個問題,一個住宅小區的電梯,是否能放下這樣的的棺材?這個小區裡怎麼可能安裝貨梯?如果樓梯走不了,那麼電梯怎麼可能走得了?還有一個問題,這個大棺材是怎樣上樓的?

我們都知道,現在親人去世,遺體送到殯儀館,家中可設靈堂,而不是把屍體停放家中,我不知道這個家庭是怎樣做到的,因為大家住樓房,自家停棺,左鄰右舍樓上樓下,都跟著忌諱,可能這才是問題所在。


有人回答誰都會死,這沒錯,但不是誰都把死者遺體在家放在棺材裡放三天,從習俗講,確實讓鄰居忌諱,有的地方早已經明令屍體不要在家擺放,要及時送往殯儀館。

我們祭奠親人,主要在家裡的靈堂,一張照片,一些香燭,行禮或磕頭,寄託哀思,所以樓房不適合停屍是因為,一個樓不是一家,有的實在要停靈的也是選擇空地搭靈棚,也不會把棺材弄樓上去,讓大家忌諱。

所以電梯裡不讓走棺材,我們就理解了,為了防止孩子女士害怕,畢竟是明晃晃的大棺材,是夠瘮人的,尤其是半夜三更回家坐電梯,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沒有必要批判。


韓東言


鄰居髮禁止通告,家屬被迫把棺材從17樓抬下,其中還有一個95歲老太這個“情設”,看過新聞,多數看客就覺得鄰居特別不近人情。

死者為大嘛,況且還是那麼高齡的老太太出喪,你們就不能容讓一點?電梯也不是“你們”家的,憑什麼不讓人用?你們就能長命百歲,不死的嗎?等等議論。

這些議論都有道理,就是忽略了一個很關鍵的細節:棺材是家屬從17樓抬下來的,這東西是怎麼上去的?在樓裡放了多久?你隔壁家放口大棺材,你怎麼看?

這些因素也必須考慮進去,不然不能對此事形成完整的判斷。

對此事的前因後果信息掌握不多,但可以肯定的是,現代都市人家裡,已經很少會放一口棺材了。過去家裡有老人,會提前打製“壽木”,放在家裡,隨時備用。如果家裡地方有限,甚至會把那口陰森森、黑漆漆的棺材放在老人臥室或客廳裡(我還見過老人生前就睡在他自己的棺材上的呢);人死了,裝斂入棺,也會在家裡或祠堂裡停厝很長時間,然後從家裡出喪,打著家業,熱熱鬧鬧的把棺材直接抬到城外的墓地。這在過去是普遍現象,但在今天就極為少見了。



(屋裡停放棺材的,在農村還有,但在城裡就幾乎見不到了,本題中這家人的做法確實很奇葩,擱誰能受得了?)

這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國家禁止土葬,棺材沒用了,民眾的喪葬觀也隨之發生了很大變化,一般人家(特別是城裡人)都不在家裡出喪了;而且現代都市人都居住在小區和大樓裡,居住空間關鍵狹小,根本不允許把那口“大傢伙”往家裡抬。在本題中,那戶人家硬要把一口大棺材擱家裡,確實非常另類。

我估計當時抬棺材上樓時,家屬是出其不意,偷偷地通過大樓的貨梯上去的。鄰居們知道後,非常不滿,可也沒有辦法了。他們未必真覺得棺材或死人從電梯裡過一趟有多麼犯忌諱、不吉利,他們主要是對這家人把棺材放家裡的做法感到反感。還不知道這口棺材在那家裡放了多久呢!這種做法與當代人的習俗不合,自然引起很大的不安和不適感。可以說,這家人在盡孝道上,是有些任性的,完全沒有考慮到周圍的輿情。

鄰居的不滿在積聚,就等著釋放。這一天,老太太去世了,這家人肯定大事操辦,直接把死者斂入棺材,做各種紀念活動。當代的新習俗,是不吉利的喪事放在殯儀館,由專門的殯儀工作者,在專門的特殊場域進行,死人不干擾活人。而這家人既然這麼“傳統”,把棺材都能往家裡停,可以想見他們是如何在家裡“鬧喪”。過去還講究在家“停靈”七七四十九天呢!他家停了多久?



(這在現代都市人看來,是很瘮人、很不舒適的感覺。家裡發生過兇案,都說是“凶宅”,家裡停著這東西,不也很“兇”嗎?)

這必然令鄰居們更加不滿,他們下“禁令”,不讓裝著死人的棺材由貨梯下樓。其實是在宣洩對這家人的憤怒。告示雖然是某個人寫的,但應該代表了本棟樓住戶的普遍民意(尤其是這家人左右和上下的近鄰)。所以這家人才不敢犯眾,乖乖地找人,從樓道里抬下來,而不敢公然從電梯直上直下。然後在事後發微博討伐鄰居。

老太太活到95歲,不容易,死後想躺進棺材,大概也是老太太生前的遺願,這家人這麼做,應該說是在盡孝道。這要在古代還會受到表揚。可這是現代啊,做任何事都不能不考慮到當代人的習慣,如果你完全不加顧忌,憑任性做事,就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幸虧這家人只是沒坐成電梯,要是他們硬要坐,而鄰居硬不讓他們坐,兩廂打鬧起來,連喪事也辦不好,那才真有違對老人的孝道呢!(皇帝不稱朕/胡丹答題)


皇帝不稱朕


貼告示的人,是否已經長生不老

我看到的消息是,一個95歲的老人,在家中去世,老人活著的時候可以不出門不坐電梯,但是,去世了,總得入土為安,就得先出家門,先下高樓,可是家裡住17樓。

鄰居未卜先知地知道老人必定是想坐電梯下樓的。不要說是一個大棺材,就是一個好胳膊好腿的的空人,讓他從17樓走下來,都發怵。

可是鄰居不管你能不能走樓梯,搶先在樓道里貼出了告示:

看清了吧,“本幢樓人員過世,只能走樓梯,絕不允許乘座電梯下來。落款是惠韻家園15幢住戶。”

口氣很硬,完全是他說了算的趕腳。

問題是,此住戶非彼住戶,貼告示的“住戶”是誰?幾家?開過“樓委會”研究沒有?表決通過沒有?

沒有,好,你憑什麼就能決定過世人員不能乘電梯? 你不覺得你霸道無理了點?

電梯是公用的,本樓住戶都有權利正當使用,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何況一個95歲的老人,這麼大熱的天,你讓他們從17樓折騰下去,你自己良心很安嗎?

要限乘,您可以住獨棟,沒人攔著。

我不知道你怕什麼,擔心什麼。95歲的老人,一般不會是因傳染病等惡疾去世。如果你擔心,你恐懼,你讓她至少費半個小時從樓梯折騰下去,比之乘電梯幾分鐘的時間,她老人家在樓道里所留下的魂靈印記,是不是更多?電梯距樓梯遠嗎?你不怕這位被你另眼看待的老人,回來找你?

消息上看,老人是老死在家裡的,老死在家裡,是一家人的福氣,生前沒患重病,不用去醫院受罪花錢,這確是一喜喪。

再說過世老人這家。憋著一肚子火,七拐八拐走下17樓,終於忍不住,要吐槽,要伸張正義。

好。

因為,你的貼告示的鄰居,將永遠虧欠著你。

現在,全網人民,都知道,這樓上有這麼蠻不講理且不顧別人死活的惡鄰。

這就是他們無理取鬧且不顧別人死活的代價。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只要換位思考一下。

也許人家已經得了太上老君的丹藥,長生不老。


金粟


作為一個生活在無錫的新市民,對於這樣的問題,我是見怪不怪了,無錫人講究比較多,風俗比較多,禁忌比較多。從字體來看,這個告示應當出自一個無錫本地年紀較大的男性之手。

事件經過:近日,家住江蘇無錫惠山區惠韻家園的許阿婆十分氣憤,家中95歲高齡的老母親前不久去世,可就在6月9日出殯前一天,家人竟在一樓電梯附近看到了一張禁止本幢樓逝者乘坐電梯的告示:“本幢樓人員過世,只能走樓梯,決不允許乘坐電梯下來.——惠韻家園15幢住戶.2018.6.8。”

無奈之下,他們只好走樓梯將棺材從17樓搬下。許阿婆說,居民樓樓道很窄,棺材又很大。一到轉角處就磕磕碰碰,“棺材上的配飾都損壞了,抬棺材的人也累得夠嗆。回家仔細想想,真是覺得氣不打一出來,樓裡本來就有大尺寸的貨梯,憑什麼就不能讓過世的人用了?”

為什麼不讓走電梯,很多人認為這是害怕,其實更多的是禁忌。本地人認為,死人走過的電梯,有晦氣的。其他人再走,可能會鬼纏身的,尤其是對小孩不利,所以他們堅決不讓走。越是老年人,越是講究這些,像這樣的風俗還有:當地人去逝後,親朋只能在單日子去逝者家弔唁;給的錢稱作是白包,用的是白紙包的,而且數目也要是單數;逝者去逝後,一週就要安葬。

其實,每個地方逝者都要有講究。但是像這樣,公然對逝者不敬的還是少數。俗話說得好:逝者為大。在我們小區,有人去逝,早上六點前,就會有做法事,哀樂高起;雖然很多人心有不滿,但沒有人會制止或者公開去譴責。畢竟,將心比心地講,別人家都有人過逝了,心裡肯定是很難過的,我們一個懶覺被吵醒了,與之相比又算得了什麼?

另外,一個老人活到了95歲的高齡才去逝,在很多地方來講這是高壽,要把喪事當作喜事來辦的。如果走電梯來講,很多人要多沾點“仙氣”,哪來的晦氣之說?社會發展到今天,我們要移風易俗了,不能再固守老一套思想,否則只會是害人害己。


窗外的白楊


一鍵代償觀點:發出這種告示的人不是自私到了極致,就是虧心事做多了。

事情簡介:

近日,家住江蘇無錫惠山區的許阿姨家裡95歲的阿婆去世了。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同棟樓的居某些民卻提前貼出了告示稱:過世的人不能乘坐電梯。無奈,許阿姨一家只好抬著棺材走了17層的樓梯才把過世的阿婆抬下樓。

說實話,看完這個告示真的是讓人很氣憤,雖說只有短短的幾行字,但是這其中所透露的冷漠真的是讓人心寒。

許阿姨一家真的是太善良了

看完許阿姨一家抬著阿婆的棺木從17樓扛到樓下,真的是讓我感覺這一家人太善良了。說現實一點,就別說抬個那麼大的東西了,就是一個人從17樓走下來估計都已經累的夠嗆了。但是,許阿姨一家卻為了“避諱”某些鄰居只能是牙齒咬碎了往肚子裡咽。

如果這件事換做是我,我絕對不會從17樓抬下來,我一定會光明正大走電梯,並且我還會再張貼告示告訴這個人,我們就是從電梯抬下來的,如果您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您以後可以選擇走樓梯,順便也能鍛鍊一下身體,畢竟,身體強壯了,也就不會被那些虛無的東西嚇到了。

一個人的冷漠卻影響了整棟樓的人

其實,雖然我們在城市裡鄰居之間的交流少了,但是我還是相信大部分人的並不是那麼冷漠的,這也絕對是少數人所為。畢竟,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小區的鄰居都是很和諧的。

雖然這個告示上的落款是15棟樓的住戶,但是,我相信這絕對是個別人所為,只是為了讓自己這種自私自利的想法顯得站得住腳一點,所以私自落款為整棟樓的住戶,這種行為也著實夠可恥的了。

因為,這棟樓裡面指定不是就阿婆一個年齡大的人,試想,那些上了年齡的老人看到了會怎麼想,那些同樣有老人的家屬看到了會怎麼想。

幾乎可以這麼說,這些人看到了絕對會往自己身上聯想的,所以,這不僅寒的是許阿姨一家人的心,還有很多其他家裡有老人的鄰居。

現在事情已經發生了,並且阿婆也已經入土為安,所以這件事也沒有必要再說誰對誰錯,這也沒有太大的意義。但是,真的希望大家以後能夠換位思考一下,城市的樓房是讓我們住的更近了,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鋼筋混凝土的隔閡而讓人情變遠了。最後也祝願所有老人能夠健康長壽,安享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