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邻居发告示“逝者禁止乘电梯”,家人无奈抬棺走17层楼梯,你怎么看?

行摄青年


这明显就是住户个人行为。“逝者禁止乘电梯”,说白了,这就是一种迷信的忌讳。本来这种事情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说各有理,没有一个规范的规定。

个人认为这种行为都互相理解吧!或许对于逝者都有一个忌讳吧!但是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电梯就是为了高层上下方便而设,所以,逝者走电梯也于情于理,住户贴告示“逝者禁止乘电梯”可能也是感觉逝者,对于上下住户太忌讳,毕竟上下电梯是住户每天都回家的必经之路。才会不让走电梯啊!

可是,生老病死是谁都要碰到的,今天我们去限制他人家逝者走电梯,那么以后我们自己家人去世我们该怎么办?别人也来禁止,我们心里会是什么感觉?同样的感受。

及所欲人勿施于人,同样的道理,只有我们给他人今天照顾,那么日后我们有难事的时候他人才能同样照顾我们。

不过一般家里人去世,尤其是住楼户,一般都不会将逝者安防家里,多数人会选择殡仪馆办理逝者丧事。或者在院子里搭棚来安放。这也不失为一种办法,毕竟住高层逝者停放家里确实不方便。

各有各理吧!但是住户邻居做法可能欠妥,毕竟走楼梯口,实在太窄,17层,又走楼梯,确实有点强人所难。

希望碰到这样的情况,要互相理解,迷信的说法是没有根据,要相信科学,远离迷信。


珞珈社


难道贴告示的那家人是长生不老的吗?医院里的电梯每天都乘坐去世的人,为啥大家都生病了屁颠屁颠的去?这种人就是明显的缺德。而且还用红纸写,更加的缺德没有良心。

很多地方家里如果有人去世了会在小区一楼的空地设立一个简易的灵堂,而且会请专门的搬尸工搬下去,并且路过的楼层都会往搬尸工口袋里面塞钱,目的是为了不让他停留在那一层休息。


这种自私自利的本性说实话,对于城市来说很多,并不是鄙视城市,而是城里面高楼大厦的,彼此邻居可能一辈子都不认识,没有任何的亲情而言。平时都是忙着上班,忙着自己的生活,根本不会像农村一样没事的时候可以唠个家长里短。

我认为贴告示的人必须要道歉,不是说难听的话,我就不信贴告示的这家人家里不会有点白事,人都会经历生死,何况人家是90多岁的老人,自己不做亏心事,哪怕鬼敲门。如此一做,希望老人在天有灵,能去找这个人谈谈心。


笑搞


我想说说不一样的观点。

我特地到这个惠山区的惠韵家园去看了,这是比较普通的小区,可能是集中安排的安置房小区。我去的时候,告知已经不在了,但是相距几栋楼的距离,我却听到哀乐连天。

我走过去一看,是有另外一户人家家里在办丧事,他们在自己所处的那栋楼的楼下摆了5/6桌,花圈,纸屋等就摆在单元楼门口,请了丧事乐队在吹打,声音非常大。看着架势,应该是快要入棺了,他们随后会所有家属“游行”步行到丧葬地。

对于这种行为,我个人认为是不太合适的。城里不比乡下,地方有限,人口密集,吹打声真的挺扰民的。再说,花圈等放在单元楼门口,出入的居民也不太舒服吧。

我等了一会儿,碰到了进出的居民,我就问他们对于这种情况有没有意见。一位大爷说:他们都搞了3天了,每天吹打声是真的很影响家里的孙子写作业,自己也没休息好。物业来管了,他们不听,后来城管也来了一次,他们就是不听,这有什么办法。毕竟是老人过世,我们能怎么办,如果是别的事情我们早就摆平了。

看看,同样在一个小区,有的人可以无赖到这种地步。

而新闻里的这位老人家属,就这么“听话”,别人一张“告示”就乖乖照做。告示上面的落款是惠韵家园15幢住户,代表的是贴告示的个人,并不是公愤,你自己也是15幢的住户啊,怎么就这么听别人的话呢?

人和人的素质,怎么就差别这么大啊!


傅一声


99随便语:看着这起发生在临近城市里的闹剧,我觉得很丢脸。

【城市里的小区修建的很漂亮,高层电梯房,配有客梯和货梯。然而,有些人为了一己之私,却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在这个年代的都市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真是淡漠啊!】

地点:江苏无锡市,惠山区惠韵家园

时间:6月9日

事件:老母亲去世出殡,因邻居“禁止”棺材乘电梯,家人被迫抬棺走下17楼

(1)95岁的顾老太去世,定于6月9日出殡。但就在前一天,顾老太家居住的15幢电梯处,被人贴上了一张“告示”。

这张告示是用大红纸写的,内容为“本幢楼人员过世,只能走楼梯,绝不允许乘坐电梯下来。”告示的落款是“惠韵家园15幢住户2018.6.8”。

(2)6月8日晚,顾老太的女儿许阿婆组织召开了家庭会议,商量棺材走货梯还是走楼梯的问题,因为15幢有客梯和货梯各一部,原本的计划是出殡时棺材走货梯。

商量的结果,因为顾老太“生前是一个和和气气的人,从没得罪人”,家里人觉得不想让老太去世后,被人说三道四,虽然走楼梯很麻烦,但还是决定走楼梯。

(3)6月9日出殡当天,由于子女孝顺,给顾老太配的是一口又大又重的棺材,上面还有一条凤凰,但就因为如此,下楼梯出现了一些麻烦。

现在的抬棺人年纪都很大,6,70岁了,没有力气把棺材抬下去,于是顾老太家的年轻人和两个抬棺人一起,十多人轮流抬。

然而,楼梯很窄,棺材大,在转角处磕磕碰碰,把配饰都碰坏了。

(4)小区物业称,告示不是他们贴的,他们无权这样做,应当是15幢楼的一些居民“比较在意”,才会贴出这张告示。

(5)经过记者采访,15幢楼的居民对于此事的态度意见不一致。

有些人表示自己不介意,但是“像一些年轻人还有女性,估计都会有点介意的。”

也有些人当面表示了反对意见:“我们每天上下班都要乘电梯,他们家人过世了从电梯走了以后,我们总归会有点害怕的。而且之前这栋楼也有人过世,人家20多层的居民不一样从楼梯走的吗。”

(6)由于棺材破损,顾老太的家人很难过:“谁都会有过世的那一天,我们这种安居房里估计有很多老年人,难道每个人过世都要从楼梯走?这是对逝者的不尊重!”

顾老太家人表示,哪怕是在惠韵小区,别的楼家里人出殡是可以走电梯的,唯独15楼不行。现在,他们想找到那个贴告示的人,到顾老太遗像前道歉。

99随便观点:

第一,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让人寒心。

这是一幢高层住宅,也就意味着,除了一楼住户以外,如果家里出殡,都需要走货梯,才能顺利下到底层,从楼道里出去。

那个贴告示的人,你自己难道长生不老吗?

你的家人也能长生不老?

这就是自私,明知道别人家里出殡不方便,却只顾着自己,一点不体谅别人的心情,这张告示是在别人伤口上撒盐,代表了典型的都市人群的相互冷漠。

谁说不是呢!

如今城市里的小区林立,但邻里之间的关系,早已不能和以往相比,在很多小区里,哪怕是住在一个楼层的住户,彼此也是陌生的,见面连个招呼也不打。

这种情况下,人与人哪里还有情感可言?

第二,告示的始作俑者是什么人?

我比较认可某些住户所说的,那些极力反对棺材走货梯的人,应当是“年轻人和女性”。

这很滑稽,是不是?

如今的年轻人,通常都拥有较高的文化教育程度,应当不信鬼神的;而女性在我们的感觉里,应当比男性更有爱心,这是人类的天性使然。

然而并不是!

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年轻人,比别人更“讲究”,他们认为棺材是晦气,不愿意让这种晦气沾上自己,而另外更重要的一点,现在的年轻人更“自我”,只顾自己,不管别人的感受。

一部分女性,也是类似的心理吧。

丢脸!

真是丢脸!

笔者是个70后,已经不是年轻人,但我觉得假如真是“年轻人”和“女性”暗中策划并贴出告示,阻止顾老太的棺材走货梯,这件事真的让所有年轻人,女性,甚至是“有文化的人们”,感到丢脸极了。

你们曾经读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吗?

第三,我觉得贴告示的人,应当主动道歉。

实际上,顾老太的家人完全可以不管那张告示,因为告示的内容并不合法,贴出这张告示的人,根本无权阻止棺材走货梯。

小区居民楼里配置货梯,不就是为了让居民们方便的吗?

家里出殡,棺材下楼不方便,理所当然要走货梯,谁有权去阻止呢!

但在这件事情里,我们看到,顾老太一家人是“和气的人”,不愿意与邻居起纷争,主要也是不想顾老太在死后受到干扰,于是他们妥协了。

但即便顾老太家人妥协,也不能掩盖贴告示者的不道德!

我们无论处在什么时代,都应当学会尊重他人,更何况大家居住在同一幢楼里,这叫邻居,以前我们常说“金乡邻,银亲眷”,邻居之间就应当相互体谅,相互帮助。

与人为善予己为善,假如你连邻居的一点困难,也不能体谅,你读了再多的书,把自己打扮的再漂亮帅气,你这辈子的成就也高不到哪里去!

结束语:城市的高楼大厦,让人们之间变得越来越冷漠,以往叫远亲不如近邻,现在的邻居之间,搞成了仇人一般,怪谁?

这做人嘛,有时候还是应当保留一点淳朴,别变得越来越有钱了,人性却越来越刻薄自私了。


99随便


城市套路深,看了这个报道,让我这个农村人心里想了很多很多。

都说,死者为大,应该给死者让路。可对住在高楼里的人们却会发生这样的事。这个还真是个意外,意想不到。

一般农村老人如果占了道路,别人就是有再紧要的事都会改道或者等待。这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再说,谁家都会有老人过世。

也不知道是谁张贴的这个告示,写着15栋住户。

我还真不好评价,应该是同一栋住户的,有人说,怕走货梯以后,以后别人坐电梯会感到阴森,心里不好受,其实这完全是心里作用,那如果电梯坏了,难道就不敢下楼了。

说到这里,我们村就有户人家,老妈去世了, 膝下有两个儿子,但两个儿子的关系很不好,老妈由老二养活,去世那天,老大竟然当没有发生什么事,自己亲妈死了都不管不问,刚好,抬棺材要经过他家门口,乡亲们就让他出来,大家都看不惯了,他以为大家拿他没有办法,谁知相亲们说,你要不出来,棺材就放到你家门口,(棺材只要抬起了,我们这里是不会停下来的)老大一听,自己已经激起了民愤,赶紧出来给老妈送葬。

虽然我不知道15栋的这个住户和这家过世的人是什么关系,但此种行为真是太出格。这要是放在农村,多半会打起来。

是的,这件事放到谁身上,都是一肚子气。好在一切都安然无恙,平平安安。

楼梯是公共的,是集体的,每个人都有使用它的权利。自然也包括去世的老人。

老人家已经活了95岁了,可谓高寿,这家人也很孝顺,为了能让老人家走的安详,平平安安,息事宁人。但好人不能被人欺,希望张贴此告示的人可以为老人点上一炷香!


乡村小二哥


要我看,先质疑一下这个问题,一个住宅小区的电梯,是否能放下这样的的棺材?这个小区里怎么可能安装货梯?如果楼梯走不了,那么电梯怎么可能走得了?还有一个问题,这个大棺材是怎样上楼的?

我们都知道,现在亲人去世,遗体送到殡仪馆,家中可设灵堂,而不是把尸体停放家中,我不知道这个家庭是怎样做到的,因为大家住楼房,自家停棺,左邻右舍楼上楼下,都跟着忌讳,可能这才是问题所在。


有人回答谁都会死,这没错,但不是谁都把死者遗体在家放在棺材里放三天,从习俗讲,确实让邻居忌讳,有的地方早已经明令尸体不要在家摆放,要及时送往殡仪馆。

我们祭奠亲人,主要在家里的灵堂,一张照片,一些香烛,行礼或磕头,寄托哀思,所以楼房不适合停尸是因为,一个楼不是一家,有的实在要停灵的也是选择空地搭灵棚,也不会把棺材弄楼上去,让大家忌讳。

所以电梯里不让走棺材,我们就理解了,为了防止孩子女士害怕,毕竟是明晃晃的大棺材,是够瘆人的,尤其是半夜三更回家坐电梯,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没有必要批判。


韩东言


邻居发禁止通告,家属被迫把棺材从17楼抬下,其中还有一个95岁老太这个“情设”,看过新闻,多数看客就觉得邻居特别不近人情。

死者为大嘛,况且还是那么高龄的老太太出丧,你们就不能容让一点?电梯也不是“你们”家的,凭什么不让人用?你们就能长命百岁,不死的吗?等等议论。

这些议论都有道理,就是忽略了一个很关键的细节:棺材是家属从17楼抬下来的,这东西是怎么上去的?在楼里放了多久?你隔壁家放口大棺材,你怎么看?

这些因素也必须考虑进去,不然不能对此事形成完整的判断。

对此事的前因后果信息掌握不多,但可以肯定的是,现代都市人家里,已经很少会放一口棺材了。过去家里有老人,会提前打制“寿木”,放在家里,随时备用。如果家里地方有限,甚至会把那口阴森森、黑漆漆的棺材放在老人卧室或客厅里(我还见过老人生前就睡在他自己的棺材上的呢);人死了,装敛入棺,也会在家里或祠堂里停厝很长时间,然后从家里出丧,打着家业,热热闹闹的把棺材直接抬到城外的墓地。这在过去是普遍现象,但在今天就极为少见了。



(屋里停放棺材的,在农村还有,但在城里就几乎见不到了,本题中这家人的做法确实很奇葩,搁谁能受得了?)

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国家禁止土葬,棺材没用了,民众的丧葬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一般人家(特别是城里人)都不在家里出丧了;而且现代都市人都居住在小区和大楼里,居住空间关键狭小,根本不允许把那口“大家伙”往家里抬。在本题中,那户人家硬要把一口大棺材搁家里,确实非常另类。

我估计当时抬棺材上楼时,家属是出其不意,偷偷地通过大楼的货梯上去的。邻居们知道后,非常不满,可也没有办法了。他们未必真觉得棺材或死人从电梯里过一趟有多么犯忌讳、不吉利,他们主要是对这家人把棺材放家里的做法感到反感。还不知道这口棺材在那家里放了多久呢!这种做法与当代人的习俗不合,自然引起很大的不安和不适感。可以说,这家人在尽孝道上,是有些任性的,完全没有考虑到周围的舆情。

邻居的不满在积聚,就等着释放。这一天,老太太去世了,这家人肯定大事操办,直接把死者敛入棺材,做各种纪念活动。当代的新习俗,是不吉利的丧事放在殡仪馆,由专门的殡仪工作者,在专门的特殊场域进行,死人不干扰活人。而这家人既然这么“传统”,把棺材都能往家里停,可以想见他们是如何在家里“闹丧”。过去还讲究在家“停灵”七七四十九天呢!他家停了多久?



(这在现代都市人看来,是很瘆人、很不舒适的感觉。家里发生过凶案,都说是“凶宅”,家里停着这东西,不也很“凶”吗?)

这必然令邻居们更加不满,他们下“禁令”,不让装着死人的棺材由货梯下楼。其实是在宣泄对这家人的愤怒。告示虽然是某个人写的,但应该代表了本栋楼住户的普遍民意(尤其是这家人左右和上下的近邻)。所以这家人才不敢犯众,乖乖地找人,从楼道里抬下来,而不敢公然从电梯直上直下。然后在事后发微博讨伐邻居。

老太太活到95岁,不容易,死后想躺进棺材,大概也是老太太生前的遗愿,这家人这么做,应该说是在尽孝道。这要在古代还会受到表扬。可这是现代啊,做任何事都不能不考虑到当代人的习惯,如果你完全不加顾忌,凭任性做事,就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幸亏这家人只是没坐成电梯,要是他们硬要坐,而邻居硬不让他们坐,两厢打闹起来,连丧事也办不好,那才真有违对老人的孝道呢!(皇帝不称朕/胡丹答题)


皇帝不称朕


贴告示的人,是否已经长生不老

我看到的消息是,一个95岁的老人,在家中去世,老人活着的时候可以不出门不坐电梯,但是,去世了,总得入土为安,就得先出家门,先下高楼,可是家里住17楼。

邻居未卜先知地知道老人必定是想坐电梯下楼的。不要说是一个大棺材,就是一个好胳膊好腿的的空人,让他从17楼走下来,都发怵。

可是邻居不管你能不能走楼梯,抢先在楼道里贴出了告示:

看清了吧,“本幢楼人员过世,只能走楼梯,绝不允许乘座电梯下来。落款是惠韵家园15幢住户。”

口气很硬,完全是他说了算的赶脚。

问题是,此住户非彼住户,贴告示的“住户”是谁?几家?开过“楼委会”研究没有?表决通过没有?

没有,好,你凭什么就能决定过世人员不能乘电梯? 你不觉得你霸道无理了点?

电梯是公用的,本楼住户都有权利正当使用,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何况一个95岁的老人,这么大热的天,你让他们从17楼折腾下去,你自己良心很安吗?

要限乘,您可以住独栋,没人拦着。

我不知道你怕什么,担心什么。95岁的老人,一般不会是因传染病等恶疾去世。如果你担心,你恐惧,你让她至少费半个小时从楼梯折腾下去,比之乘电梯几分钟的时间,她老人家在楼道里所留下的魂灵印记,是不是更多?电梯距楼梯远吗?你不怕这位被你另眼看待的老人,回来找你?

消息上看,老人是老死在家里的,老死在家里,是一家人的福气,生前没患重病,不用去医院受罪花钱,这确是一喜丧。

再说过世老人这家。憋着一肚子火,七拐八拐走下17楼,终于忍不住,要吐槽,要伸张正义。

好。

因为,你的贴告示的邻居,将永远亏欠着你。

现在,全网人民,都知道,这楼上有这么蛮不讲理且不顾别人死活的恶邻。

这就是他们无理取闹且不顾别人死活的代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只要换位思考一下。

也许人家已经得了太上老君的丹药,长生不老。


金粟


作为一个生活在无锡的新市民,对于这样的问题,我是见怪不怪了,无锡人讲究比较多,风俗比较多,禁忌比较多。从字体来看,这个告示应当出自一个无锡本地年纪较大的男性之手。

事件经过:近日,家住江苏无锡惠山区惠韵家园的许阿婆十分气愤,家中95岁高龄的老母亲前不久去世,可就在6月9日出殡前一天,家人竟在一楼电梯附近看到了一张禁止本幢楼逝者乘坐电梯的告示:“本幢楼人员过世,只能走楼梯,决不允许乘坐电梯下来.——惠韵家园15幢住户.2018.6.8。”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走楼梯将棺材从17楼搬下。许阿婆说,居民楼楼道很窄,棺材又很大。一到转角处就磕磕碰碰,“棺材上的配饰都损坏了,抬棺材的人也累得够呛。回家仔细想想,真是觉得气不打一出来,楼里本来就有大尺寸的货梯,凭什么就不能让过世的人用了?”

为什么不让走电梯,很多人认为这是害怕,其实更多的是禁忌。本地人认为,死人走过的电梯,有晦气的。其他人再走,可能会鬼缠身的,尤其是对小孩不利,所以他们坚决不让走。越是老年人,越是讲究这些,像这样的风俗还有:当地人去逝后,亲朋只能在单日子去逝者家吊唁;给的钱称作是白包,用的是白纸包的,而且数目也要是单数;逝者去逝后,一周就要安葬。

其实,每个地方逝者都要有讲究。但是像这样,公然对逝者不敬的还是少数。俗话说得好:逝者为大。在我们小区,有人去逝,早上六点前,就会有做法事,哀乐高起;虽然很多人心有不满,但没有人会制止或者公开去谴责。毕竟,将心比心地讲,别人家都有人过逝了,心里肯定是很难过的,我们一个懒觉被吵醒了,与之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另外,一个老人活到了95岁的高龄才去逝,在很多地方来讲这是高寿,要把丧事当作喜事来办的。如果走电梯来讲,很多人要多沾点“仙气”,哪来的晦气之说?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要移风易俗了,不能再固守老一套思想,否则只会是害人害己。


窗外的白杨


一键代偿观点:发出这种告示的人不是自私到了极致,就是亏心事做多了。

事情简介:

近日,家住江苏无锡惠山区的许阿姨家里95岁的阿婆去世了。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同栋楼的居某些民却提前贴出了告示称:过世的人不能乘坐电梯。无奈,许阿姨一家只好抬着棺材走了17层的楼梯才把过世的阿婆抬下楼。

说实话,看完这个告示真的是让人很气愤,虽说只有短短的几行字,但是这其中所透露的冷漠真的是让人心寒。

许阿姨一家真的是太善良了

看完许阿姨一家抬着阿婆的棺木从17楼扛到楼下,真的是让我感觉这一家人太善良了。说现实一点,就别说抬个那么大的东西了,就是一个人从17楼走下来估计都已经累的够呛了。但是,许阿姨一家却为了“避讳”某些邻居只能是牙齿咬碎了往肚子里咽。

如果这件事换做是我,我绝对不会从17楼抬下来,我一定会光明正大走电梯,并且我还会再张贴告示告诉这个人,我们就是从电梯抬下来的,如果您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您以后可以选择走楼梯,顺便也能锻炼一下身体,毕竟,身体强壮了,也就不会被那些虚无的东西吓到了。

一个人的冷漠却影响了整栋楼的人

其实,虽然我们在城市里邻居之间的交流少了,但是我还是相信大部分人的并不是那么冷漠的,这也绝对是少数人所为。毕竟,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小区的邻居都是很和谐的。

虽然这个告示上的落款是15栋楼的住户,但是,我相信这绝对是个别人所为,只是为了让自己这种自私自利的想法显得站得住脚一点,所以私自落款为整栋楼的住户,这种行为也着实够可耻的了。

因为,这栋楼里面指定不是就阿婆一个年龄大的人,试想,那些上了年龄的老人看到了会怎么想,那些同样有老人的家属看到了会怎么想。

几乎可以这么说,这些人看到了绝对会往自己身上联想的,所以,这不仅寒的是许阿姨一家人的心,还有很多其他家里有老人的邻居。

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并且阿婆也已经入土为安,所以这件事也没有必要再说谁对谁错,这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真的希望大家以后能够换位思考一下,城市的楼房是让我们住的更近了,但是我们不能因为钢筋混凝土的隔阂而让人情变远了。最后也祝愿所有老人能够健康长寿,安享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