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三产融合不是简单相加,鹤山区产业融合的乘法扩大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成为乡村振兴与扶贫的热点词汇,那么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如何和二三产业向融合?简单的种植、养殖、加工难以实现较好的发展效果,只有产业要素在乡村的田间相互渗透,才能让一二三产充分融合。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茶园、果园盛行,满山的林果、茶树,较高的森林覆盖率,山水优美、云雾缭绕。乡镇在农业上发展服务业,让单一的农产品种植向体验、品尝靠拢,实现产业的融合。计划与理想是丰满的,但是实际建设中,加工业产品质量难以把控,特色加工体验难以实现,加工业销量较低对农产品的带动作用难以体现,虽然有餐饮、观光,但季节性、产品等短板制约园区形成稳定的客流量,淡旺季收入差别较大,固定设施投入限制率高。一二三产融合缺乏有效支撑,产业间缺乏互动,协同发展的远期目标难以实现。

三产融合不是简单相加,鹤山区产业融合的乘法扩大

农业与二三产业的关系不能用简单的加法关系,让产业间实现叠加与乘法关系才是融合发展的关键,也是供给侧改革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农业具有较大的包容性,除去种植养殖外,还可以将观光、科普、教育、体育等领域可与农业相衔接,发挥农业环境、过程的包容性,深挖结合项目;另一方面,市场上大多数的农业供给以主流、普通为主,特色、优质产品少,难以满足消费者对质量差异产品的需求。从产业融合角度入手,开发丰富、特色的产品系列,深化参与才能满足市场对农业的升级需求。

三产融合不是简单相加,鹤山区产业融合的乘法扩大

乡村产业融合不能是酒席,单独的炒菜组成眼花缭乱的酒席,菜品之间缺乏联系,应该是北方的“烩菜”,所有食材放入一起,酥肉、粉条、豆腐等五味调和、全盘和谐,缺少一个就缺少了原有的味道。现阶段,三产融合处于起步阶段,磨合期还没度过,产业化的优势未被完全挖掘,创新经营难以实现,产业的带动效应较弱,吃住行游购娱看似和农业的种植、加工、餐饮等相匹配,但行业板块间单独发展,难以形成合力。

鹤山区在乡村产业融合中经过几年探索,取得一定成效

扶持产业扶贫基地,增加园区带动能力。农业经营主体竞争力较差,抗风险能力弱,政府应为农业园区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与环境,打破资源要素对企业发展的限制,避免“先天孱弱、后天不足”的困境。鹤山区培育农业新型主体,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土地、项目、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支持,提供针对性发展政策,激发农业主体的参与性。

三产融合不是简单相加,鹤山区产业融合的乘法扩大

增强园区、产业与区域的连接度。农村、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受益者,发展产业融合主要目标还是农民与乡村的共同富裕。鹤山区以产业扶贫项目鼓励园区与农民建立合同关系,从流转土地、分红收入、工资等方面将农民与产业相连接,使得农民可分享产业发展红利。鼓励有想法、有能力的农民自主创业,经过立项考核向农民发放创业基金,让小农户向联盟化发展。

三产融合不是简单相加,鹤山区产业融合的乘法扩大

鹤山区探乡村产业融合,涌现出产业融合的新模式。建立缇香谷农业园区、西顶小镇等产业基地,创新提出三产融合新发展。缇香谷园区在农业产业内部延伸发展,建设种养一体化的观光园区,田间有林果、林下有畜禽,同时寻求农产品的初加工发展,原酿桑葚酒、草莓酱、桑叶茶等,让农产品价值提升;西顶小镇寻求民俗与农村的结合,发展新业态,为农村提质增效。

三产融合不是简单相加,鹤山区产业融合的乘法扩大

三产融合不是简单相加,鹤山区产业融合的乘法扩大

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总之要让农民受益、要素渗透。打好第一产业的基础,优化第二产业的拓展,盘活第三产业的资源。

三产融合不是简单相加,鹤山区产业融合的乘法扩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