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封神演义》封神大战中,燃灯一败再败,为何却成为最终的赢家?

囿山绿城


封神演义中虽然燃灯是一败再败,但地位崇高既是阐教副教主、元始天尊座下十二金仙也尊称其为"老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修为也达到大罗金仙级别,虽在封神大战中屡战屡败,却依然成为封神中最大的赢家。


小龙女5505


燃灯道人作为阐教副教主,地位仅次于教主元始天尊,连十二金仙也要称之为“老师”。他的修为达到大罗金仙级别,在阐教中实力亦仅低于元始天尊。

但比较尴尬的是,这阐教二号人物却在封神大战中屡屡碰壁。遇孔宣五色神光,无能为力;战截教赵公明,落荒而逃;进九曲黄河阵,幸免于难。但凡准圣级别的对手,燃灯道人很少有胜绩。

就是凭这样的实力,燃灯道人却在封神大战后前往西方教,成为佛教三世佛中的过去佛——燃灯古佛,地位尊贵,不能不说是大赢家。

不过,要说最终的大赢家,应该是截教的多宝道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不管怎么说,燃灯道人终究是封神大战的战胜方,即使没有去西方,应该也有不错的待遇。

而多宝道人则是战败方截教通天教主的大弟子,因偷袭太上老君被擒。可是太上老君不但没有惩罚他,还带他出关,化胡为佛,多宝道人成了现在佛如来。之后,佛教在如来的手中迅速发展,竟和道教并驾齐驱。

因此,你说最终的人生大赢家是不是多宝道人?

坚持原创,我是烟斗的传说,欢迎交流关注。


烟斗的传说


《封神演义》中燃灯道人的出场

闻仲请来了截教十天君,摆下了十绝阵。

此时,阐教十二金仙来到人间帮助姜子牙破阵。姜子牙想要让出帅印,让十二金仙其中之一来执掌。但十二金仙相互推诿,无人愿意担当此重任。也就在此时,只见空中来了一位道人,跨鹿乘云,香风袭袭。怎见得他相貌稀奇,形容古怪?真是仙人班首,佛祖流源。



(燃灯道人剧照)

好一个仙人班首,佛祖源流!如今的燃灯是阐教的副教主,未来的燃灯是佛门的燃灯古佛。

燃灯道人于道门中虽辈分颇高,可战力却着实不怎么样

一战赵公明,败!



(赵公明剧照)

赵公明祭出二十四颗定海神珠,燃灯道人自知不敌,于是拨鹿便走;之后赵公明一路追杀燃灯道人至武夷山;幸好在武夷山有两个散修——萧升和曹宝,这两人虽然实力低微,但手中却有一件奇宝抢——落宝金钱,这落宝金钱不偏不倚的正好把定海神珠给收了,才救了燃灯道人一命。

二战三霄娘娘,败!



(三霄娘娘剧照)

这三霄娘娘是云霄、琼霄、碧霄的合称,这三位女仙都是截教的精英弟子,而且与赵公明搅交情匪浅,在得知赵公明拼被杀后,怒而下山替赵公明报仇;这三女可不是一般的强大,她们采天地灵气,集日月精华,不仅练就了一身好武仍艺,还练成了三件宝贝,一件是金蛟剪矢,一件是混元夭金斗,一件是缚龙索;其中尤以混元金张斗为最。

三霄在与姜子牙等人对阵时由于云霄为姜子牙打神鞭所伤,碧霄为杨戬哮天犬所伤,三霄大怒遂摆下九曲黄河阵,神仙入此而成凡,凡人入此而粱即绝。

除了杨戬和阐教十纲二金仙外,包括陆压道人都被九曲黄巳河阵所擒,就在三霄娘娘准备继续动霸手时,姜子牙和燃灯道人见状不妙,赶紧逃之夭夭劝了;燃灯道人连对阵的勇桨气都没有。

三战孔宣,败!



(孔宣剧照)

燃灯道人,自然也不是孔宣的对手,这孔宣与燃灯道却人交手之际,先后刷走了燃灯道人的定海珠和紫金钵盂,后又与燃灯道人收降的羽翼仙交手,在相斗了两个时辰后被孔宣以五色冶神光击落,因而燃灯道人落荒而逃。后来还是请来了西方教的二教主准提继道人,准提道人用七宝妙树才将孔宣给降服。

武力不高,谋略超绝,不甘圣人之下

早期谋划

燃灯道人当年加入阐教,或许本就是一场预谋,阐教身份只是他的跳板,以扩充更多的人脉,撬动更多的潜在发展对象。

落宝金钱



(落宝金钱)

那两枚落宝金钱原是人族史上最早两枚铜钱,周身遍布功德之力,乃是极品先天灵宝。怎么会被武夷山小小二散仙所持有?大概率是燃灯道人给与二人,燃灯道人为夺赵公明之二十四定海珠,重重布局,将落宝金钱交由二散仙保管,已出其不意取其定海珠。

燃灯道人“一见定海珠,鼓掌大呼曰,今日方见此奇珍,吾道成矣”。

一位修行了万千年、喜怒不形于色的上古大仙,何故一反常态地“鼓掌大呼”?究其原因,正是那句“吾道成矣”。也就是说,燃灯道人正式拿到了同西方教讨价还价的筹码,诚如原著所标注的那样,“此珠后来兴于释门,化为二十四诸天。”

交好西方



(准提菩萨像)

燃灯道人于洪荒时期便开始为自己铺后续之路,与西方教之人交好。诚如西方教副教主准提道人所言,“东南两度,有三千丈红气冲空,与吾西方有缘;是我八德池中五百年花开之数。西方虽是极乐,其道何日得行于东南;不若借东南大教,兼行吾道。” 显然,他们想要做的,是成为西方不败。 西方教的野心,同燃灯道人一拍即合。这位在阐教郁郁不得志的上古大仙,同样欲图借着西方教的东风,将自己的人生推向高潮、送上巅峰。

终成古佛

作为鞍前马后的回报,在西方教主的斡旋下,燃灯道人成为了佛派这个新兴教派的第一任教主,即燃灯古佛。如所预期,其在三界也获得了相当大的话语权。



(燃灯古佛像)

譬如《西游记》里,就曾有这样描述,孙悟空大闹了蟠桃会,喝了些金酒琼液,有些醉了,便七倒八歪地溜进了兜率宫。这兜率宫,本是老君的主场,一向把持森严,但此际却不见人影。原来,“那老君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讲道,众仙童、仙将、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听讲。”



(老君像)

就这样,在燃灯的步步谋划下,曾经尚需仰耐元始天尊鼻息的阐教门人,最终几乎获得同太上老君平起平坐的地位。

关注九山疑,我们一起看东看西!


九山疑


燃灯道人,按作者的构思原型,实际是佛教的所谓燃灯古佛!燃灯道人作为此次会战的总指挥官,可谓过足了官瘾,在芦蓬里调兵遣将,指手画脚,不管凡人仙子都一应听自己号令,好不威风。

这家伙是封神演义中较为特殊的人物,他虽然是元始天尊的大弟子,但身份又不同于另外的十二弟子,十二金仙都叫他老师,可以说也是阐教的副教主。他几乎会过封神中所有有实力的人物,但是也充分暴露了他狡猾多端的性格。

 《封神演义》中燃灯的最大功绩是破截教十绝阵,原著中是这么描述的:话说众人正议破阵主将,彼此推让,只见空中来了一位道人,跨鹿乘云,香风袭袭。怎见得他相貌稀奇,形容古怪!真是仙人班首,佛祖流源。有诗为证:“一天瑞彩光摇曳,五色祥云飞不彻;鹿鸣空内九臬声,紫芝色秀千层叶。中门现出真人相,古怪容颜原自别;神舞虹霓透汉霄,腰悬宝箓无生灭。灵鹫山下号燃灯,时赴蟠桃添寿域。”

所以说,燃灯道人之所以能“成功”离不开以下三点

第一点有个“好出身”“好背景”这也是最重要的

第二点有个“机敏狡猾”“兵不厌诈”的战术思维,随时掌握形势的变化

第三点充分把“炮灰”用到极致,可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雪漫松林



张永科38


在《封神演义》的封神大战中,败不可怕,圣人还有败呢。可怕的是,不知道逃走活命。

第一,燃灯道人,身为大罗金仙高阶的仙人。确实打不过三霄,打不过赵公明,更别谈打金灵圣母了。

可是,燃灯一击不中,就逃啊。一个大罗金仙境的,真要逃,除非是圣人故意留他,否则,他肯定逃得掉。

第二,燃灯道人会偷袭啊,你看,他乘金灵圣母跟六大金仙打斗之余,一个定海珠,就砸过去。

第三,对有利于增加自己实力的东西,果断的拿下,燃灯道人,拿了定海神珠,果然不还了;遇到羽翼仙(金翅大鹏)果断收下,许下无数好处。

所以,你这么来看,燃灯道人,挺油条的。可是,封神大战中,没有什么油条不油条,活下来,才是王道,才会成为最终的赢家。

这也是非常讲信誉,非常有骨风的,只知死战不知逃走的截教,损失弟子最多,上封神榜最多的最重要原因。


董江波


好的,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为什么燃灯会成为最后的赢家呢?大家都知道,封神演义是一部截教与阐教之间的斗争,是什么引起两教之间的大战呢,小编认为是两边势力到达了不均衡的状态。截教发展迅速,以通天教主为首的截教势力庞大,截教人员众多,且龙蛇混杂。阐教看到截教势力发展越来越快,怎么会不采取措施呢。于是以武王伐纣为主线的封神大战开始了。

十二金仙是阐教主要的力量,以南极仙翁为大师兄,师傅原始天尊更是实力巅峰,在封神大战中,截教弟子如赵公明、碧游岛三霄娘娘都是很厉害的,阐教弟子南极仙翁都不是对手,后面还是师傅原始天尊出马才摆平。每次遇到打不过的,原始天尊出场,就会以大欺小。南极仙翁也就是最后成佛后的燃灯,他成为最后的赢家是与他背后的靠山离不开的,那便是原始天尊和女娲娘娘。



逍遥影视君


封神演义的故事,大家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尤其是其中的各路神仙。其中一个人的身份却不是很明确,他就是燃灯,,对于他的身份大家都是猜测而来的,有人认为他是原始天尊的弟子,而盎然也有人认为他不实元始天尊的弟子,其实有细细品读过封神演义原著的人便可以发现,其实这个燃灯并不是元始天尊的弟子。虽然不是元始天尊的弟子,但是封神大战中,燃灯一败再败,为何能够成为最终赢家?

其实这个燃灯不是元始天尊的弟子,而是元始天尊请来帮助他们的人。因为封神演义是阐教和截教的斗争,元始天尊觉得截教的一些东西,并不是自己所能够解决的,所以便想到了自己的朋友燃灯,他觉得自己的这位朋友,一定能够帮助自己战胜截教的。但是却出乎了元始天尊的意料,这个燃灯的到来不仅仅是没有帮助自己实现自己的目标,反而是连续的失败,曾经那么看好的朋友,把自己最担心的一部分交予了他,而他却让元始天尊更加担心起来了。

虽然他在对战这方面确实是不在行,但是他却又能够看破天机的能力,就像是诸葛孔明一般,不懂得如何真枪实干,反而是懂得如何智取,所以这封神大战的最后的赢家也就是这位屡次失败的燃灯了。他运用自己的智慧在每一次的对战中,虽然多次逃脱,但是他深知自己该如何做才能在最大的程度上取得胜利,所以每次打不过的时候,便会灰溜溜的逃跑。但是即使是逃跑了,也能够赢得胜利,所以说他才能够称为最终的赢家。


君心与我心


关于燃灯道人在封神演义中的身份问题,网友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是元始天尊的大弟子,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位散仙,只是前来帮忙阐教。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过细翻原著,小编认为燃灯并非元始弟子,理由就是十二金仙管燃灯叫"老师"。虽然燃灯见到元始也会下拜口称"弟子",但这应该是一种谦虚的姿态。

燃灯的真实身份是阐教的加盟者,应该是元始天尊为了对付截教而聘请的外援。因为元始非常清楚阐截双方的实力,阐教主力十二金仙的实力远远不如截教门下精英,自己圣人身份又不便出手,思虑再三,修炼于灵鹫山元觉洞的燃灯法力高深,又与自己交好,于是聘请他过来帮忙,当然也有一定的酬劳。


可是,元始天尊万万没想到,这位外援是个常败将军,虽然自己委以重任,让他以阐教副教主的身份统率二、三代弟子,可燃灯的表现非常不堪,甚至有些狼狈,因为他也根本不是截教精英的对手,在几次交手中一败再败,逼着元始要请出大师兄太上老君,从及用巨大的代价请求西方教的帮助。


燃灯第一次大败是与赵公明交手。燃灯首次出场时指挥破十绝阵,与截教精英赵公明大战,但被赵公明的二十四颗定海珠打得无处可逃。后用计获得定海珠后,赵公明借来金蛟剪,燃灯与其第二次交手,结果连坐骑梅花鹿被剪为两截,借木遁狼狈逃走。幸亏散仙陆压使出钉头七箭书的阴毒法术才将赵公明咒死,否则燃灯这一关根本过不去。

燃灯第二次大败是与三霄娘娘交手。三霄为报兄长赵公明之仇,怒气冲冲摆下九曲黄河阵,祭起混元金斗废了十二金仙武功。主帅燃灯只好亲自迎敌,云霄祭混元金斗来擒燃灯,燃灯见事不好,借土遁化清风而去,逃回老营。元始天尊见事不妙,只好约了太上老君一起,以大欺小破了九曲黄河阵并灭了三霄。


燃灯第三次大败是与商朝总兵孔宣交手。孔宣乃开天辟地第一只孔雀所化,以五色神光大败西岐阵营,燃灯只好出手,先后使出二十四颗定海珠、紫金钵盂、大鹏雕等,结果全被孔宣神光刷落,燃灯借着祥光逃回营来,与姜子牙连说"厉害厉害"。后西方教准提道人出现才降伏孔宣。


因此,燃灯虽贵为阐教元始天尊之下第一仙,西岐阵营高于姜子牙的实际统帅,也是阐教十二金仙的长辈,被誉为"仙人班首",但其真正实力不强,截教法力强于他的不下五六人。因此,如果不是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亲自出面,仅凭他来对付截教根本毫无胜算。

但燃灯的谋略却堪称封神第一。首先他识破天机,看清了阐胜截败的天道顺逆,所以选择帮助阐教阵营。其次他善于智取,打不过赵公明就借力打力,不费吹灰之力获得至宝二十四颗定海珠。再次就是他能趋利避害,打不赢就走,从不吃亏,从而保存实力,顺着天道大势取得最终胜利,从而成为阐教最大的功臣。


燃灯还成为了封神大劫最后的赢家。在西方教接引、准提来到东方大肆招兵买马之际,燃灯敏锐地感受到机遇来临,趁着手中有二十四颗定海珠以及大鹏雕等,毅然选择投奔西方教。接引、准提二人见如此重量级大能来投,自然受宠若惊,因为草创时期的西方教太需要燃灯这样的人才了。

很快,燃灯凭借超强的谋略成为西方教的核心,他依靠在阐教的人脉又将文殊、普贤、慈航、俱留孙等精英招致麾下。将二十四颗定海珠化为二十四诸天,以封神大劫时接引、准提招收的大批截教门人为班底,将西方教改为佛教,自己成为"佛祖源流",担任佛教第一任教主,而接引、准提退居二线。燃灯通过自身努力,终于一跃成为与三清平级的天道圣人。


囿山绿城


最初读《封神演义》的时候,很不喜欢燃灯道长,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燃灯的冷血以及工于心计。议破十绝阵是封神演义中的重头戏,也是燃灯道长的高光时刻。但同时,燃灯的污点就此产生。这种污点包括被赵公明撵得到处跑,被金蛟剪杀死坐骑梅花鹿,以及无情的使用炮灰。

随着故事的继续,燃灯一直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但悲哀的是,无论是对阵三霄,还是对阵孔宣,燃灯都只有逃跑的份,似乎燃灯除了心机深,脑子好以外,战斗力并不强。

很长一段时间,我被燃灯这种表面现象迷惑,当我再次阅读封神演义,就会发现,燃灯的实力决不在圣人之下,而在封神大战中,他始终处于扮猪吃老虎的角色。始终没有出全力。

燃灯的诡异战绩

对阵赵公明的时候,阐教五位上仙被定海珠打伤,而书中对燃灯的描写是,”燃灯借慧眼看时,一派五色毫光,瞧不见是何宝物,看着落将下来,燃灯拔鹿便走。“,看似燃灯跑了,但比起其他上仙,燃灯完全不惧怕定海珠,甚至可以从容退去。可见,燃灯之所以跑,一则想拖延时间,让自己能够看清楚赵公明的宝物,另一方面,燃灯根本没有想要打。

对阵云霄的时候,燃灯表现得非常相似,原文说道:”云霄又祭出混元金斗,燃灯见事不好,借土遁化清风而走。“云霄的混元金斗,可以轻易捉十二金仙,燃灯却轻易逃走。依旧没有正面对决。

在金鸡岭对阵孔宣,当定海珠和乾坤钵盂被五色神光刷走后,燃灯立刻有走了,跑的干净利落。

三场大战,燃灯的对手都是准圣级别的人物,但和其他金仙相比,燃灯显得过分从容不迫,即使败,也败得从容。丝毫没有看出燃灯的真实实力。而无论是赵公明,云霄还是孔宣,都亮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

燃灯的真实身份

那么,问题来了,燃灯到底为什么一直不肯亮出真正实力,为什么要隐藏?原因只有一个,燃灯属于西方教的势力。

从封神演义中,我们看到,燃灯一直以来都是站在阐教的一方,而在另一种说法是,燃灯还是阐教副教主。但燃灯真正身份,是西方教在阐教中的棋子。

如果用现代的流行说法,阐教是一个股份制的公司,元始天尊拥有绝大多数股份,并且拥有控股权,但燃灯代表西方教,成为股东之一。

一个细节足以证明,燃灯在阐教的身份,非常特殊。在燃灯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姜子牙称呼燃灯是”吾师“,燃灯称十二金仙为”道友“,在阐教中,辈分非常严明,虽然姜子牙道行不够,但辈分在这里放着,如果姜子牙以长辈称呼燃灯,燃灯要是以平辈称呼十二金仙,那就是乱了辈分。而两个人之所以这么称呼,有两个原因,第一燃灯修为超过阐教诸位金仙,第二燃灯不是阐教人,更合元始天尊没有师徒关系。他只是一个合作者。

后来发生的事情,更证明了燃灯的真实身份,首先,在封神大战后,他入了西方教,成为燃灯古佛,顺便带走了文书、普贤、慈航、惧留孙四个人,同时又暗地里收复了截教的羽翼仙,偷走截教定海珠,化作佛教二十四重天。很多人觉得,燃灯是个叛徒,但从燃灯最终的结局看,燃灯自始至终都不是阐教的人,只是以合作者身份出现,根本目的是为了西方教服务。

扮猪吃虎,燃灯笑到了最后

如果明白这些事情,就可以明白,为什么燃灯一直不肯出手。

原因一,燃灯只是支持阐教,但绝不会引火烧身。

原因二,燃灯的手段,应该是西方教的手段,一旦亮出真实实力,必然提前暴露西方教的存在。

原因三,燃灯实力过于强劲,如果出手,一定会提前引起圣人之间的战争,那么,他就无法看出阐教截教之中,到底有多少值得拉拢的强者。也就很难达到拉拢人才的目的。

因此,从表面上看,燃灯很怂,很弱,实际上,燃灯一直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也正因为如此,燃灯才能从阐教截教中拉拢大量强者,成了最终的赢家。

三清镇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