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袁世凱楷書《崔繼澤墓表》賞析:雋麗俊美,圓潤遒勁

袁世凱楷書《崔繼澤墓表》,“墓表”由碑額、碑身與碑座三部分組成,碑額遺失。碑身高1.50米,寬0.75米,厚0.16米;碑座束腰,高0.35米,寬0.79米,厚0.43米。碑文豎排18行,滿行42字,歐體楷書,每字為(2.8×2.5)平方釐米。該碑為袁世凱親筆手書,立碑時間為清光緒十八年(1892)。原立於白沙崔氏祠堂,1958年毀為兩段,上段鑿四孔,用作機器底座,下段埋入地下。1995年10月,兩段珠聯璧合。該碑現存鞏義市文管所。

袁世凱楷書《崔繼澤墓表》賞析:雋麗俊美,圓潤遒勁

袁世凱 楷書《崔繼澤墓表》

袁世凱楷書《崔繼澤墓表》賞析:雋麗俊美,圓潤遒勁

袁世凱楷書《崔繼澤墓表》賞析:雋麗俊美,圓潤遒勁

袁世凱楷書《崔繼澤墓表》賞析:雋麗俊美,圓潤遒勁

袁世凱楷書《崔繼澤墓表》賞析:雋麗俊美,圓潤遒勁

袁世凱不僅取法二王,令字雋美俊秀,又採鍾繇之法多取橫勢,而且飽吸唐人之風采,其整體穩重溫和,剛柔相繼,此外還有虞永興之風,改圓潤捺畫如刀鋒舒展。用筆上多骨法用筆,切頓、使轉交替使用。多采橫式,故其體勢橫扁,古雅渾樸,圓潤遒勁,彷彿自然天成。再則,在其合體字中,袁世凱多采用了內擫之法,有意延長點畫,捺撇之間收放自然,卻又不失鋒氣,有如銀鉤。其整體自然溫和,風格融一,古雅中不失鋒氣,舒朗中不失端莊。

局部大圖欣賞

袁世凱楷書《崔繼澤墓表》賞析:雋麗俊美,圓潤遒勁

袁世凱楷書《崔繼澤墓表》賞析:雋麗俊美,圓潤遒勁

袁世凱楷書《崔繼澤墓表》賞析:雋麗俊美,圓潤遒勁

袁世凱楷書《崔繼澤墓表》賞析:雋麗俊美,圓潤遒勁

袁世凱楷書《崔繼澤墓表》賞析:雋麗俊美,圓潤遒勁

崔繼澤(1862-1892),幼習擊技,有智勇。由族叔崔廷桂南陽鎮總戌置於標下。甚鍾愛。光緒八年,又隨提督吳長慶赴朝鮮平定判亂。袁世凱當時是總攝前敵軍務,繼澤伴隨其左 右,與日兵巷戰,短兵相接,矢石雨飛。仗劍先列,所向披靡,軍威大振,迎復韓王,在朝鮮十年,事無鉅細,靡不實力盡職。以功先後保擢千總並加五品銜。光緒十八年因鄉人訛言其父亡故,身處外邦憂思成疾,藥食數月不治病逝於朝鮮, 甫年3O歲殞疫。袁世凱為悼念僚友,親自撰寫並書墓表。





綜合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