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尿酸值正常,为什么痛风还会发作?

扯土情


尿酸超标到一定程度,就会从血液里“溢出”,继而析出尿酸晶体,沉积在关节里。而痛风发作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中引起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疾病。出现痛风发作,便证明体内存在尿酸盐沉淀,只要不能完全除去尿酸盐的结晶沉淀,就无法杜绝痛风发生,它会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为关节内的尿酸浓度大幅度变化、局部外伤刺激等所诱发,所以即使尿酸值正常,也不能完全避免痛风的发生。



痛风诱发因素包括,剧烈运动、过度饮酒、高嘌呤饮食、寒冷刺激、感染、创伤、手术、暴饮暴食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春秋季节多发。



那么有哪些是需要痛风患者须要注意的呢?

1、痛风急性发作的处理: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应尽量减少身体活动,卧床休息,抬高患肢,进行局部的冰敷,这样可以使温度降低,缓解红肿和疼痛。切记,不可在此时进行按摩和热敷,热敷会扩张血管,加重局部肿胀及疼痛;情节严重者应及时就医治疗。



2、稳住体内的尿酸值:想要减少痛风“来访”,就要控制好体内的尿酸值。而想控制好尿酸值,最重要的就是稳住尿酸值,减少尿酸值“波动”,而不单单是防止它升高;短时间内的尿酸值大幅度升高或降低,都有可能会使关节内的尿酸晶体脱落而引起痛风。所以除了管住自己的嘴,不去吃不该吃的东西,也不能不遵医嘱乱用药。

3、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1)禁烟,限酒;

(2)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白带鱼、沙丁鱼、小鱼干、凤尾鱼、蛤蜊、牡蛎、浓肉汁、浓肉汤、火锅汤等。



(3)限制总能量的摄入以控制体重;身体超重会增加痛风发生的风险。

(4)尽量避免大量摄入富含果糖的食物:如含糖饮料、蜂蜜、甜菜、蔗糖等。

(5)避免剧烈运动或刺激患处;一些刺激也可能使尿酸结晶从关节处脱落,引发痛风,因此,患者应该尽量避免长时间步行,以及防止患处遭受不必要的“磕磕碰碰”。

(6)增加饮水量,(一般每日2000 mL 以上);

(7)增加新鲜蔬菜、水果为主的碱性食物摄入;适当增加碱性食物的摄入可以升高尿液的pH值,有利尿酸盐的溶解,常见的有各类蔬菜、水果等,但蔬菜中的菠菜、蘑菇、芦笋等含嘌呤较多,在痛风急性发作期不宜多食。



(8)规律饮食和作息;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也可以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烹调方法也应该注意,一些调味品如辣椒、芥末、胡椒等尽量少用。



(9)适度的规律运动(缓解期);运动的种类包括散步、游泳、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注意避免与体力不相称的剧烈运动。

参考文献:

藤森 新.痛风发作[J].日本医学介绍,2004,25(3):137-138.

唐江平,陶金辉,蒯越,牛阳阳,章靖,郭子明,诸若辉.等普通人群的痛风认知现状及误区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06):637-639.

王筱萍,应银燕,黄英,彭勇,陈勇.等痛风患者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及护理干预[J].现代实用医学,2017,29(08):1099-1100.


省中医郭医生


高尿酸血症是诊断痛风的前提条件。没错,尿酸升高到一定程度,痛风会发作,或者说,尿酸越高或持续升高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得痛风。

然而,在临床诊疗中,常常遇到一些痛风患者,拿着尿酸正常的化验单找医生咨询,甚至怀疑医生诊断有误。同时,也有一些非风湿免疫科的大夫直接告诉患者——没有患痛风!

导致以上的一些有关痛风的误区,是居于大家对痛风的认识不足。大家都关心尿酸升高会导致痛风的问题,但往往忽略:痛风患者也可能血尿酸正常!

这是为什么?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一部分尿酸已经从血液中析出来变成结晶沉积在关节腔里,血尿酸水平不代表人体真实的尿酸含量;第二,痛风急性发作期间,患者疼痛越高,引发的应激反应越大,由此引起脑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素越多,而促肾上腺素有增加肾脏排泄尿酸的作用;第三,疼痛发作期间,患者食欲受到影响,进食量锐减,自然高嘌呤的食物也进一步减少,尿酸的生成减少。由于这时候进食嘌呤食物少,尿酸排出多,往往血尿酸化验结果比真实值要偏低,甚至达到正常范围。

因此,只有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再分析检验结果,特别是痛风发作的特点,如关节肿痛来的快、去得也快,往往以单个关节受累为主等特点,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建议痛风患者朋友,对自己更要紧的是找对风湿免疫专科大夫就诊!


风湿免疫科陈主任


痛风是因为尿酸高引起的,但是有些人尿酸正常,可是为什么还会发作痛风呢?

1、尿酸值正常但是控制的不够:

尿酸值正常,是指尿酸值上限在420umol/L以下。

但是尿酸必须控制在360umol/L以下时才能保证不发生痛风。

所以尿酸控制在360-420umol/L之间仍然时可能发作痛风的。

2、尿酸不稳定:

我们通常查尿酸是在清晨空腹的时候进行检测。

但是一天很长,清晨检查的时候尿酸不高,可是并不能保证我24小时尿酸都很稳定。

这个我也是有疑问的,血压、血糖每天需要动态观察,测好多遍,为什么尿酸还没有研究出一个动态观察的标准。难道就是因为尿酸抽血很麻烦吗?

3、测试方法不对:

尿酸和血糖的检测方法不一样,是不能用手指末梢血进行检查的,必须抽静脉血。

这个我有段时间在自己身上进行了试验,我买了几台测手指末梢血的仪器和静脉血做对比,结果显示手指末梢血是不对的。

最后,也得到了理论上的支持。所以,检测必须抽静脉血。

4、诊断根本就不对:

其实痛风患者中有很多都是误诊的,有些医生一看脚痛加尿酸高就诊断为痛风了,其实是不对的。

特别介绍一种假性痛风,和痛风很像,但是结晶不同。

这种假性痛风是软骨矿化所致,关节炎症状发作常无明显季节性,血尿酸正常。关节滑液检查可发现有焦磷酸钙结晶或磷灰石。

总结:以上四点就解释了为什么尿酸正常还会发作痛风,祝您早日康复。


骨科王医生


尿酸值正常,痛风如然会发作,可能性有以下几点:

一,尿酸值波动诱发痛风发作,只是在检测的时候,刚好处于正常范围。

二,刚开始使用降尿酸药物,造成尿酸快速下降,关节当中沉积的尿酸盐结晶回溶到关节液中诱发急性滑膜炎,即痛风发作。

三,很多病人是在痛风发作之后去查血清尿酸的,在我们机体发生痛风的时候,身体会拼命的排泄尿酸,这是一种代偿机制,并且在痛风发作的时候,我相信那几天很多人肯定是低嘌呤饮食,所以这个时候去查尿酸可能是正常的。因为我们的尿酸本身就是随着我们的饮食,排泄和生活方式而处于像股票一样的一个波动状态,在波峰的时候可能诱发痛风,而在波谷的时候,可能就是你检查的时候。

四,假性痛风,也就是焦磷酸盐沉积症,是和痛风症状差不多的一种疾病。据研究,有15%的痛风症状发作病人其实是较磷酸盐沉积引起的假性痛风。那么,这些人尿酸值可能就是正常的。当然也不排除既有尿酸盐沉积,又有焦磷酸盐沉积,那么,这些人的体检可能尿酸酯偏高,但是这次发作是焦磷酸盐引起的,所以查尿酸是正常的。

五,根本就不是痛风,而是化脓性关节炎,脊柱关节病,关节炎急性发作等等同样引起关节红肿热痛的疾病。

疾病往往是复杂的,并不像我们表象看到的一样。


骨往筋来


尿酸盐在血液和组织液中溶解的饱和度水平,如果超过就会析出结晶。结晶沉积在关节腔或关节周围软组织,就会刺激局部组织,引起炎性反应,发作痛风关节炎。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尿酸盐的溶解。

1、这个溶解度上限是一般规律,总是有少数人会在常规之外。那这部分人血尿酸达不到这个水平就会析出结晶,所以血尿酸值在正常也会发作。

2、血尿酸的溶解度是在体温37℃,酸碱度(pH)7.40条件下的。那么,如果体温低了,酸碱度偏酸了,都会影响血尿酸盐的溶解,使血尿酸达不到正常上限水平就析出结晶。

3、血尿酸水平是动态的。高嘌呤饮食可以引起血尿酸水平迅速增高。如果原本血尿酸就偏高了,那高嘌呤饮食后血尿酸很容易超过饱和水平而析出结晶。

4、还有一种情况,尿酸盐结晶、痛风石沉积在关节及软组织中没发作痛风关节炎,但是一降尿酸治疗,血液中的尿酸降低了,关节内和关节周围的尿酸盐结晶、痛风石表面就会溶解,进入血液,这个过程反而会刺激局部组织发生炎症。这就是痛风急性发作期一般不积极降尿酸治疗的道理,因为可以引起转移性痛风发作。

5、痛风关节炎反复发作进入慢性状态后,关节有了损伤、慢性病变,本身就会引起症状。这样,有时候查血尿酸没那么高,仍然可以关节痛。

所以,很多痛风患者的尿酸值虽然正常,但是痛风仍然会发作。

痛风患者要远离豆制品、菠菜、莴苣、芦笋、紫菜、绿色花椰菜、这类素菜,菌菇、坚果类、细粮、胡椒、粗粮,也是需要注意的。

1、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

2、限酒。

3、禁烟。

4、规律饮食和作息。

5、每日饮水2000 ml以上。

6、减少富含果糖饮料摄入。

7、规律运动。

8、控制体重。

9、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

10、防止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


痛风医生刘良运


  血尿酸的正常值上限(男性420μmol/L),其实是尿酸盐在血液和组织液中溶解的饱和度水平,一旦超过就会析出结晶。结晶沉积在关节腔或关节周围软组织,就会刺激局部组织,引起炎性反应,发作痛风关节炎。但是,很多因素会影响这个尿酸盐的溶解。

  01这个溶解度上限是一般规律,总是有少数人会在常规之外。那这部分人血尿酸达不到这个水平就会析出结晶,所以血尿酸值在正常也会发作。

  02血尿酸的溶解度是在体温37℃,酸碱度(pH)7.40条件下的。那么,如果体温低了,酸碱度偏酸了,都会影响血尿酸盐的溶解,使血尿酸达不到正常上限水平就析出结晶。所以,受凉、外伤、局部循环不好等会造成温度、酸碱度的改变,引发痛风。受凉局部温度降低可以理解了;外伤、局部循环不好都会增加酸性代谢产物,改变局部组织的酸碱度。尿酸高了为什么容易关节炎,也是这个道理:关节周围血供少、循环差。

  03血尿酸水平是动态的。高嘌呤饮食可以引起血尿酸水平迅速增高。如果原本血尿酸就偏高了,那高嘌呤饮食后血尿酸很容易超过饱和水平而析出结晶。而体内也有排尿酸机制,当时没检查,到抽血时血尿酸可能就不那么高了。

  04还有一种情况,尿酸盐结晶、痛风石沉积在关节及软组织中没发作痛风关节炎,但是一降尿酸治疗,血液中的尿酸降低了,关节内和关节周围的尿酸盐结晶、痛风石表面就会溶解,进入血液,这个过程反而会刺激局部组织发生炎症。这就是痛风急性发作期一般不积极降尿酸治疗的道理,因为可以引起转移性痛风发作。

  05痛风关节炎反复发作进入慢性状态后,关节有了损伤、慢性病变,本身就会引起症状。这样,有时候查血尿酸没那么高,仍然可以关节痛。

  痛风不仅引起关节炎,还会引起肾损害,引起动脉硬化。高尿酸血症无论有没有痛风,都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预防心血管病、肾脏病时,也要注意降尿酸。

  关注作者,每天为您推送各种专业健康的知识,让你了解更多的健康资讯,走出误区!


李医生科普风湿


痛风诊断有啥方法?

尿酸不高会不会发病?尿酸高一定发病吗?吃同样的东西,别人没事,我痛风?不是说上天公平的吗?这还信不信嘛…… 其实,痛风的发生,根据每个人体质不同(遗传因素),表现及发病率也不同。医学上,痛风是因为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进而引发局部红肿疼痛。严重患者可出现结晶石沉积,需要骨科手术取出。

无论是否有疼痛,我们鉴定痛风的“金标准”包括:通过取验,关节液中发现特征性尿酸盐结晶或是化学方法,偏振光显微镜下,发现痛风结节中含尿酸盐结晶。可判断为痛风。 通过B超检测,近年也提出“双轨征”方法。

当然,出现例如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关节呈现暗红色,痛风结节等诸多特征,同时出现时,也可辅助诊断,成为判断标准之一。

而单一症状出现,患者不要自己盲目下诊断。常见首次痛风发病,多发于小关节,如脚趾,手指等,但不是绝对标准。 降

对于痛风患者,除了戒口,我们还有好的治疗方法吗? 这个跟减肥一样,减肥是能量摄入少于输出,才能消耗身体脂肪。治疗痛风就是要结晶的形成速度小于他的释放速度。

  1. 减少形成,那就是要戒口,少吃嘌呤高的食物,减少结晶的形成;
  2. 而释放结晶,可以借助药物及自身的代谢(如喝水,运动),利用渗透压差,将痛风结石化掉。 当血液中尿酸含量低于饱和度,组织液中尿酸回流,当尿酸含量低于饱和点,尿酸结晶开始融化。
  3. 360μmol/L是尿酸盐饱和点,SUA低于300μmol/L是降血尿酸治疗的目标。即360μmol/L开始融化,300μmol/L以下不再形成结晶。
所以2017英国痛风指南要求,痛风患者SUA(血尿酸)的初始治疗目标均应为小于300μmol/L。

一线用药:别嘌醇片 抑制尿酸合成,阻止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代谢为尿酸,100mg/片,价格便宜。属于痛风药物中的主力军。HLA-B*5801基因者不能吃这个药。

二线用药:非布司他片 同样抑制尿酸合成,2012上市时间,价格比别嘌醇片贵一些。但因为药物结构不同,适应面,副作用,及治疗效果会好于别嘌醇。

三线用药:苯溴马隆片 苯溴马隆是促尿酸排泄,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重吸收,从而降低尿酸浓度。对肾脏排泄功能负担加重,一般不用,最多辅助。

还有: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是止疼药,并不是降尿酸的,只是相比西乐葆等急性短期止疼药,秋水仙碱最多可以长时间服用3-6个月,用于急性患者缓解疼痛。

除了药物治疗,12字囊括痛风治疗精髓: 吃里扒外(海鲜,特别是带壳的)红里透白(涮羊肉,动物内脏)贪杯饮醉(啤酒一定不能喝)

一些患者,严重到出现痛风石的,需要去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去除痛风石,避免其压迫关节及血运,术后效果良好,能够恢复正常功能。

#清风计划#


骨科张还添医生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由于嘌呤物质合成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者因为尿酸排泄途径障碍导致的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膜囊或者软骨等组织中,引起反复发作性关节炎性病变。痛风与高尿酸血症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患有痛风的人一定要控制血中好尿酸浓度。

虽然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就是高尿酸血症,但有两个方面大家必须清楚,1.并不是血尿酸高就一定会出现痛风,其实大约1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出现痛风问题,大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是不会出现痛风发作的,这种称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2.痛风并不意味着血尿酸值一定是高的,一定是超出正常的,有不少血尿酸值正常的人也会有通风发作。

为何尿酸值正常的时候还会引发通风?

1.在急性关节炎期,患者常处于应激状态,反射性地引起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素,从而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素可以增加肾脏的排尿酸作用。所以有时候急性通风发作时检测血尿酸有可能是不高的。

2.在急性关节炎期,患者还常常因疼痛、轻度发热等不适而进食量减少,也会使生成尿酸的原料减少而使血尿酸生成减少。

3.部分人虽然血尿酸降至正常了,但有一部分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关节内的尿酸水平还是很高的,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降到正常值,这个过程中如果有寒冷、过度运动、关节损伤或者高嘌呤的食物等外界刺激时,就会诱发通风发作。

4.如果经过药物治疗及饮食控制,体内尿酸值短时间内发生了较为急剧的变化,造成关节内尿酸结晶或者痛风石的“不稳定”,也会诱发痛风发作。

痛风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畸形和肾功能衰竭。而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腹型肥胖者是痛风的好发人群。痛风的人在生活中要做到,管住嘴、迈开腿、多喝水。管住嘴:烟酒不能碰,贝类海鲜、动物内脏、火锅浓汤等高嘌呤食物不能吃;迈开腿:多锻炼,减体重,减腹围,降血压;多喝水:高尿酸血症患者每天饮水至少2500ml~3000ml,多喝水可以促进排尿,更可以稀释血液中的尿酸。药物治疗方面包括控制急性炎症、减少尿酸生成及促进尿酸排泄,适当口服小苏打片碱化尿液。目前认为非布司他是治疗痛风最好的药物,但使用前一定要咨询专科医生,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胡洋


尿酸值正常,为什么痛风还会发作?这样类似的问题,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困扰了不少痛风病人,甚至一度让不少病人怀疑我们医生,让他服用降尿酸药物的作用。

事实上,这其中是大家对尿酸值与痛风发作两者之间关系还不是特别了解引起的!

下面,我跟大家好好来解释下:为什么你的尿酸值正常了,你的痛风还在发作?

首先,大家要对正常尿酸值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大家随便拿一张下图的尿酸检查报告单,大家都可以看到我们临床上认为人的正常尿酸值,男的是420μmol/L,女的是360μmol/L。

(如图可见:不同的医院,使用仪器不同的,尿酸参考范围有些差异)


但是大家知道这个尿酸值是怎么来的吗?当然,它不是由某一个医疗机构或者以前某一个医生说的,它实质上是一个平均值!这一说到平均值,大家肯定就很好理解了,就是找了一堆的正常人,然后每个人测一个尿酸值,计算一个平均值,然后就把这个平均值作为我们人类正常的尿酸值。

所以,尿酸值在不同的人种之间,甚至同一个人种,都可能存在个体差异的,当然,国内外的标准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同时还会受到不同医院的仪器不同,所使用血尿值的单位不一样,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题主说到的自己的尿酸值正常,但并未给出对照的检查报告单上的正常参考范围,所以不能保证你说的一定是正常的,而且哪怕你参照正常参考范围是正常的,但由于个体差异性,这个尿酸值未必对你就是正常的,可能还需要降低,这时候还会出现痛风也是情理之中。因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男的尿酸值只要超过416μmol/L,就会往大家的关节、组织中沉积尿酸结晶,引发炎症反应,出现红肿热痛等痛风发作的表现。


(如图:蓝色尿酸结晶沉积在我们的大拇趾关节)

其次,大家要对痛风发作的原因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大家尿酸高了,之所以会引发痛风,实际上主要是因为大家的的尿酸值在血液和我们的组织液中达到了饱和,结晶析出。即一般情况下,认为男的到了416μmol/L就达到了尿酸饱和水平,这时候就会开始形成尿酸结晶,这过程中会刺激我们局部的关节组织,引起炎性反应,发生痛风性关节炎。

但是大家记住了,这平时我们抽血尿酸,实际上测的只是血尿酸,对于已经渗入、沉积在关节组织的尿酸是没有测量的,这时候我们说血尿酸的尿酸值是降低了,正常了,但是如果学过物理的人就会知道,这血尿酸浓度跟大家组织关节内的尿酸浓度就会形成一个浓度差,就会导致组织关节内的尿酸结晶发生溶解,而这溶解过程同样会刺激到我们的组织关节,引发炎症反应,会痛。


这也是为什么平时大家服用非布司他等降尿酸药物过程中,也会感觉关节痛的原因,因为尿酸结晶溶解同样会刺激关节组织。因此,通常情况下,我们医生在给痛风病人开非布司他等降尿酸药物的同时还会给他们开点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消炎止痛药的原因!

(如图:痛风的治疗,除了要服用降尿酸药物,还要辅助吃一些止痛药)

最后,我们说有的人尿酸值正常,还会痛风发作的原因,其实还跟很多因素会影响大家的尿酸盐结晶溶解有关。

第一个原因:溶解存在个体差异性!大部分人可能在416μmol/L才会出现结晶析出,而有的人就是另外,我在临床上见过一个痛风病人,尿酸值降到385μmol/L,它还是经常诱发痛风的,很简单,他就是特殊,结晶析出点就是比一般人要低,所以,临床上,我们通常要求有痛风发作过的病人,尿酸值要降到360μmol/L以下,因为这个值以下,再发生痛风发作的几率相对会低特别多!

第二个原因:溶解度跟温度、酸碱度等都有关!大部分痛风病人发作之所以最常见于大脚拇趾,足背,踝关节、膝关节等部位的原因,是因为这些部位通常血供少,循环差,一旦出现受凉、外伤、局部循环不好等情况,就容易造成温度、局部PH值的改变,引发尿酸结晶析出,诱发痛风。

(如图:受凉也会引起痛风发作)

第三个原因:大家的血尿酸值不是固定的,是动态的。就是说平时你一不注意,吃了或喝了一些高嘌呤的食物,就可能引起尿酸值瞬间升高,当你有空再去医院测尿酸时候,可能它就恢复正常了,这种情况也是很常见的,因为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新生成尿酸约600mg,排出600mg,保持着平衡!

第四个原因:哪怕大家的尿酸值是完完全全正常了,可是之前痛风发作已经造成的关节组织损伤,可能已转为了慢性关节炎,这时候再出现疼痛,也是一种正常的表现!

(如图可见:之前痛风已经引起关节侵蚀,之后同样也会造成关节痛)

所以,尿酸值正常,不代表痛风完全治愈,不会再发。对于痛风的治疗,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大家出现高尿酸血症的时候,及时进行饮食控制以及必要时服用降尿酸治疗,防患以为然,而不是等到它开始发作再干预!


医学小侦探


关注每日答疑,解决骨科问题

痛风是一种复杂的关节炎类疾病,造成此疾病的主要原因是体内尿酸水平过高,从而造成尿酸盐在体内的沉积。因此,得了痛风以后,病人最关心的指标之一就是尿酸值了。有些患者认为,只要尿酸值正常了,痛风就可以痊愈。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会经常会遇到,尿酸正常的人也会发作痛风,尿酸高的人也不一定会发痛风,那么到底什么情况下发痛风,什么情况又不会发作痛风的?可能很多人都糊涂了。

下面我们就详细来讲一讲,这中间有什么关系。

痛风发作和高尿酸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要了解痛风的发作与尿酸值之间的关系。若尿酸的浓度升高并持续存在,就可能会造成尿酸盐在关节腔沉积,从而吸引白细胞来吞噬“入侵者”。由于局部白细胞堆积,就会出现疼痛的急性炎症反应。从理论上说,尿酸水平越高,痛风发生的几率越高,但在实际情况上,却不和理论结果完全一致。

研究表明,虽然高尿酸是痛风的重要指标,但是高尿酸的患者中只有5%-12%的人会得痛风,其余的人都没有任何痛风症状,所以尿酸过高并不等于痛风。而在调查中发现,在痛风的发作期尿酸值是在正常范围之内的病人约占有30%~40%。因此不能单纯把尿酸正常看成痛风已治愈的指标。即使尿酸在正常范围,但在痛风发作时,也要请医生做出正确诊断,以免误诊和耽误治疗。

另外,在血液检查中,普通男性尿酸的正常值是416umol/L,导致很多患者认为只要尿酸降到这个值左右就可以摆脱痛风。然而,这却是大多数患者常犯的错误。416umol/L是尿酸正常值的上限,尿酸在血液中的饱和值是400umol/L左右,所以即使达到了正常值,尿酸在血液中也是饱和状态。若要痛风不再复发,尿酸值就得要比正常值的上限要更低。

低尿酸也会痛风发作

随着我们对痛风的研究越来越多,痛风发作的病人数量越来越大。在门诊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奇奇怪怪的痛风发作的患者,很多都不是典型的痛风,除了发作部位不典型以外,很多尿酸的数值也非常的不典型,很多低尿酸的患者也会发作痛风。

那这里所说的低尿酸的患者发病其实分为两类。

第1类就是既往发作过痛风,尿酸已经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了。尿酸到了300多,这样一个非常理想的数值,但是痛风还是会经常性的发作。

第2类是,尿酸从来没有超标过,突然有一次痛风发作,在发的时候检查尿酸还是正常的。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痛风发作的时候尿酸盐结晶的沉积和析出,也就是说它的一个稳定状态已经被打破,这个就是痛风发作的时候尿酸结晶引起白细胞炎症反应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化学状态。在低尿酸状态下同样会出现这样的一个情况。针对我们前面说的那两类人,可能有不同的一个病理状态。

第1类人就是既往发作过痛风,虽然尿酸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但是既往他的一个痛风的稳定状态被打破以后,就比较容易再次出现尿酸结晶的析出状态。这个稳态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种化学物质在体内存在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境状态,我们前面提到过有些高尿酸的患者,并不发生痛风,就是因为他体内的环境可以维持这些高尿酸状态下也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不会得到破坏。

对于第2类人,从来没有尿酸超标过的患者,发作痛风的机制其实跟前面的也类似,也是他这种稳定状态的阈值比较低,在某些比较低的状态下,尿酸的饱和状态比较容易被打破,比较容易析出一些尿酸盐结晶。

需要特别提示,尿酸无论过高还是过低,都有可能引发其他疾病的可能,因此要把尿酸值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不一味追求低尿酸值。除此之外要根据自身的尿酸情况调整药量,长期将尿酸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每隔三个月到医院复诊,实时了解身体情况,防止痛风的反复发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