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蛋炒飯:炒米炒粉炒盡飯食,哪種炒飯更好吃?

題記:蛋炒飯是很家常的一道主食,這段呆家戰疫日子裡,卻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廚房樂趣和美味享受。原來雞蛋不僅能夠炒米飯,還可炒四大主糧所有食物,稀的摻和乾的炒,出來就是一道飯。本文要把這期間對蛋炒飯的理解和操作,分享大家,期望通過這道美食,堅定我們戰勝疫情的決心,養好精神和身體,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即將到來的工作。

蛋炒飯:炒米炒粉炒盡飯食,哪種炒飯更好吃?


雞蛋炒米飯的由來

——“西天”傳來的美食?

蛋炒飯的起源有不少說法,基本上都認定不是中原本土的食物。有說從西域新疆傳來的,有說印度傳來的。還把班固和張騫都拉進來,用來證明是他們引進中原。

班固的《漢書》確有苜蓿出現,張騫那時候也確有苜蓿飯的蹤跡。於是搞成了蛋炒米飯,甚至演繹出張騫愛吃到朝臣皆知,而且眾妻妾都精通這道飯食,甚至憑著當天蛋炒飯的好賴,取得與張騫同衾共枕的機會。

畢竟都是傳說,聽聽就算了,當不得真。

蛋炒飯:炒米炒粉炒盡飯食,哪種炒飯更好吃?


——蛋炒飯確定是本土美食。

從周朝時期的飲食特點看,所有吃法都是飯菜分開,飯是飯,菜是菜,味料是味料。各自分別做好,吃的時候再混合,沒味的菜蘸有味的醬,然後就飯吃。但有一種吃法,醬和菜調好味後,蓋在飯上吃,類似於如今的蓋澆飯。

這道美食叫做“淳熬”,周朝八珍之一。這道美食的意義很重要,既是後來“飯菜和一”吃法的始祖,還是蛋炒飯的雛形。演進到漢代,就有了真正的蛋炒飯。我們接著往下看。

蛋炒飯:炒米炒粉炒盡飯食,哪種炒飯更好吃?


——蛋炒飯最早叫“卵熇(hè)”,隋代叫“碎金”,清代叫“木樨飯”,現代叫蛋炒米飯。

●卵熇一詞,只有竹簡記載,沒有炒飯實物,是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所以只能從字義理解,卵是禽蛋,熇是大火急炒,指的是蛋炒飯的材料和烹法。這個坐實是本土名字,沒帶西域的洋味。

●碎金的名字,隋朝越國公楊素,愛吃這個,他的做法至今未變。把雞蛋炒開炒碎再合著炒米,黃燦燦的雞蛋在飯裡像極了細碎的金子。他的做法應該是當時的主流做法,後被隋煬帝南巡帶到揚州,落地生根,成就了揚州炒米。

●木樨飯一詞產生於清代的北京。那裡把桂花叫木樨花,炒米飯裡的碎雞蛋活像桂花瓣。京城人文雅會玩,叫“蛋”土,叫“金”俗,改叫“木樨”。不僅把蛋炒米叫了木樨飯,把炒雞蛋都叫成木樨,譬如有名的蛋炒肉,在北京不這麼叫,叫木樨肉。後來又嫌樨字繁瑣,改成“木須肉”沿用至今。

蛋炒飯:炒米炒粉炒盡飯食,哪種炒飯更好吃?


化腐朽為神奇的蛋炒飯

——蛋炒米飯隨著唐宋的市場繁榮而佈滿全國。

別看隋煬帝的名聲不怎麼好,可他的豐功偉績對後世影響很大,唐朝就很尊敬他。關鍵是蛋炒飯那麼好吃,正迎合了江南稻米產區的口味。揚州又是那麼富庶,炒米就很快傳播到各地,衍生出款式數不清的蛋炒飯。

主要途徑是通過飯店的江湖傳播,再與各地本土炒米融合,形成具有揚州炒米基因的蛋炒飯。譬如豫南的光山雞蛋炒乾飯,本土風味是雞蛋炒米飯,只加蔥花和鹽。如果再加有青豆、午餐肉什麼的,就不是純粹本土蛋炒飯,而是有了揚州炒米風味的蛋炒飯。

蛋炒飯:炒米炒粉炒盡飯食,哪種炒飯更好吃?


——“炒剩飯”是生活習慣,還成為文化現象。

在稻產區,剩飯是人們的飲食習慣,追溯根源是為了節約柴火。譬如煮一鍋飯,用一捆柴火,吃一半剩一半,下頓炒了吃,只增加四分之一柴火。如果每頓煮半鍋新飯,一次就要燒掉四分之三捆柴火,加起來就比煮一鍋用的多。這是炒剩飯產生的現實原因。過去沒燃氣沒煤炭,只有燒草燒柴,我小時候上學都帶個草耙子,上學放學一路耙草,帶回家燒鍋,農民燃料很緊張的。

炒米飯其實就是熱剩飯,農民再窮,缺油不缺雞蛋,炒米飯又不很費油,於是蛋炒飯就成了美食。平常剩米飯開水泡下,或者稍微煮煮,改善伙食了就來個蛋炒飯。當然也因為這道飯食裡的節儉基因,民間有了“炒剩飯”一說。意思是把已經過去了的、再不值一提的人和事又翻出來說事。譬如現在把萬丹子拿出來說事,就是炒剩飯。

蛋炒飯:炒米炒粉炒盡飯食,哪種炒飯更好吃?


——剩飯處理的比新飯好吃。

雞蛋在蛋炒飯中的突出作用,是依靠自身的鮮味和燦爛,把本是剩飯的米飯,昇華成好於新鮮飯的美食。關鍵還在於能炒所有食物,只要是乾的都能一起炒。

幾乎所有的食物都適合炒雞蛋,四大主糧都可炒:水稻的大米飯、米粉、米糕;小麥的麵條、薄餅、饅頭;玉米的窩頭、攤餅、粉條;土豆的片、條、粉,等等,都可以雞蛋炒成飯。

雞蛋之所以能和所以食物搭配,主要是營養,不僅豐富,而且都是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成分還沒有多餘,吃多不會出現營養過剩問題。當然也沒有缺少,給人的感覺就是吃得舒服,不膩不煩不厭。還有就是量多便宜,如今豬肉都幾十塊一斤了,雞蛋還是小几塊,論營養並不輸豬肉。

蛋炒飯:炒米炒粉炒盡飯食,哪種炒飯更好吃?


別緻的雞蛋炒饃

——北方蛋炒飯,有饃沒有米。

有史以來,蛋炒飯盛行於秦嶺淮河以南的廣大地區,因為吃米為主。北方就很少,也是因為米少,吃麵為主。只有黃河中下游沿岸和東北的稻產區、京城,才有少量的蛋炒米飯。但是,北方地區同樣有南方的飲食特點。

北方吃饃就是。一次蒸很多,放在那裡,多的要吃好幾天。特別是過年,做的饅頭差不多吃一個正月。這種吃法,其實也是一樣原因,為了節省柴火。當然算是吃剩飯,當頓吃不完,然後每頓都要把涼饃餾了吃。可是沒人把這樣的饅頭叫做剩飯,只叫涼饃、冷饃。

蛋炒飯:炒米炒粉炒盡飯食,哪種炒飯更好吃?


——蛋炒飯,用饅頭,米飯一樣效果。

涼饅頭再加熱,通常是餾,就是熱氣蒸。再就是囫圇個的炸、烤,或切片煎,很少見著炒饃,還是雞蛋炒饃。

雞蛋炒饃很獨特,既有烤饃的焦香,卻比烤饃暄軟。比炸饃少了油膩,比餾饃多了味道。關鍵做法簡單,完全的一氣呵成:

●一個饅頭切成丁,一個雞蛋打成糊,一根小蔥切成段。

●炒鍋熱油煎好雞蛋,放蔥段爆出雞蛋蔥香味,再放入饃丁,一直炒到饃丁有焦黃,撒點鹽,或者不放鹽。

●滿鍋溢出焦香就關火,起鍋裝盤。再趁熱做碗紫菜湯。放鹽的炒饃直接吃,沒放鹽的配著小鹹菜,就著紫菜湯,簡單美味夠營養,早餐晚餐都合適。

蛋炒飯:炒米炒粉炒盡飯食,哪種炒飯更好吃?


——雞蛋能炒一切飯。

這個話題值得再囉嗦一遍。瞭解到蛋炒飯的道理,就知道怎麼操作。譬如麵條,無論做熱乾麵的鹼麵條,還是山西刀削麵、細面、寬面,蒸麵、滷麵,所有面條,燙熟瀝水皆可雞蛋炒。

還有各種餅,烙餅、蒸餅,死麵餅、發麵餅,小麥蕎麥玉米紅薯餅,皆可雞蛋炒。這裡的道理前面已有提到,所有的主食,都是植物性,雞蛋既是葷腥,又具有特別的鮮,更是人們千萬年來喜歡的食材和味道。如此的葷素搭配,那叫一個絕味,只不過人們一直在吃,習以為常了。本文目的就是重啟一下這道美食印象,不過這個不是“炒剩飯”,是讓我們更珍惜這道家常美味,又如此好做,相信這段難忘的日子裡,很多同胞都會同樣的體會:

雞蛋可炒一切飯,確實好做又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