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语言发育和记忆发展的小秘密,让孩子早说话才是父母应该做的事

记忆也有分割线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有一定道理,这些反映出幼儿早期的家庭亲子关系对认知和情感的塑造。早期对孩子施加的各种早教不计其数,但孩子只会有选择的记忆下来。每个人的记忆储存都能力都不同。

记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语言叙述,它往往表现为回忆成的些话语。其次是意象,导致许多具体的细节从而使记忆显得精确可靠。最后是情绪,深刻的影响着记忆的形成和再现。

“你记得最早发声的事情是什么?”或者“你是几岁开始记事儿”这个两个问题摆在面前时,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有的说记得4岁时候的事情,有的说记得6岁时候的事情。那么之前不记得事情的时期,被形象的成为“童年期遗忘”。

语言发育和记忆发展的小秘密,让孩子早说话才是父母应该做的事


为什么我们记不得,出生后最初几年(0-3岁)的事情呢?

很多学者研究,我们的记忆发展在3岁的时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0-3岁的记忆系统,表现出的是非言语的直觉和运动技能。3岁后,才是真正可用意识会议或语言描述的记忆。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没有语言,记忆都是非符号形式,后者有语言系统,记忆可被有序提取。

学者研究还发现语言和记忆的另外一面,3岁以后的孩子,语言能力得到了巨大的进步,语言和记忆也产生了密切的关联,但是这一阶段的儿童,仍然可以依赖于非语言方式来回忆过去,所以推测,如果记忆是一个时间段的话,那么语言对记忆进行的编码的重要作用,是在这个时间段的初始,而不是后期的回忆提取阶段,也就是说,语言作为记忆的第一步编码很重要,语言为了记忆的发展,需要提供更多的帮助才行。

语言发育和记忆发展的小秘密,让孩子早说话才是父母应该做的事


可见语言对于孩子的记忆力发展多么重要!

“一切知识的获得都是记忆,记忆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记忆是最基本的学习能力,任何高层次的学习能力及其运用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在后期的初高中学习阶段,记忆力基本上可以成为很多孩子能力的分水岭。

所以三岁前是语言障碍预防的重要时期,很多聋儿或腭裂宝宝,恰恰在这个阶段失去了最宝贵的语言发育财富,即使后天得到了功能的补偿,在语言矫正的时候,也会遇到各种软件的问题,比如对发音技巧的学习,对音调和韵律的感知,对语言习惯的重建,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开发记忆力,只有记住更多的词汇,才能得到更加丰富的语言。

语言发育和记忆发展的小秘密,让孩子早说话才是父母应该做的事


语言和记忆是孪生兄弟

0-1岁前,孩子要经历聆听期和模仿期,聆听声音是语言发声的准备。尽管孩子不懂父母说的是什么,但是父母传达的声音,对孩子很重要。要多说,看着孩子眼睛说。

2岁后,耐心说,不要怕烦,这个阶段的“自我认知”觉醒是本体记忆的基础,它的出现,让以前零碎,片段的记忆信息,被有效的组织到一起。

语言发育和记忆发展的小秘密,让孩子早说话才是父母应该做的事


3岁后,记忆时间轴的维度得到上升,记忆存储的空间得到扩展,其中很多来自妈妈爸爸的抚养方式,特别是与孩子交流时,引导孩子对发生过的时间进行叙事性的回忆,让孩子逐渐意识到“需要记住什么,怎样记住,为什么记住”,所以,这个阶段,父母的语言教育方式很重要,如果倾向于鼓励孩子对经历中的自我,进行叙事描述,则会促进更多的记忆发展。反之,则可能会让孩子的记忆认知来的比较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