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深圳的山上有沒有發現有古村寨遺址?

打狗坪


眾所周知深圳也有幾十座山,比如梧桐山鳳凰山羊台山七娘山排牙山馬巒山筆架山等等。那麼深圳這些山上有沒有古村寨遺址呢?答案是肯定的,雖然新聞上沒看見有報道過,但一些資深的驢友還是知道的,比如我,就尋訪過深圳好多處的古村寨遺址。

在介紹深圳這些古村寨遺址之前,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鄰近深圳的東莞銀瓶山這個古村寨遺址:


熟悉銀瓶山森林公園謝崗景區的遊客,會發現山上有不少“石頭陣”。石頭塊頭較大,穩穩地紮在土裡,排列成階梯型。上了年紀的謝崗人都知道,這是銀瓶山古村寨遺址,至今已有幾百年。

“最早的傳說是元末明初。大批北方人為了躲避戰亂,逃到謝崗。那時候,山上有樹木、有泉水、有平地,可以自給自足,是不錯的家園。”昨日,記者來到銀瓶山,闕宋來指著一處石頭陣,聊起了村寨的來源。

謝崗南面村村委會原主任、今年60多歲的羅戊生,以前是銀瓶山古村寨的居民。他說,他在古村寨出生,直到10來歲才搬到山下住。家譜記載,他們羅家在古村寨住了23代,每代人平均相隔約18歲,他們家族在這個古村寨至少有400年曆史了。他們還不是古村寨最早的居民,若追溯最早的居民,歷史更加悠久。

住在銀瓶山古村寨的居民,在山上自己種稻米、種菜、養豬,自給自足。最拿手的掙錢手段是燒炭,即砍下體積不大的樹木,燒成炭,挑到集市去換錢。此外,山民們還在山上種茶葉換錢。一般的小病小痛,也難不倒山民們,他們採摘山上的中草藥治病。茂密的森林,養活了幾十代山民。

“那時候,銀瓶山森林通向外界只有一條小路,徒步走向集市,至少4個小時。山民們生活雖然艱辛,但也能勉強填飽肚子。在兵荒馬亂的年代,能生存已經不錯了。”闕宋來說。

自從最後一批山民在1959年下山到山下定居後,這個古村寨就成為了東莞銀瓶山的一段歷史!

好了,那我就開始介紹深圳幾處古村寨遺址吧!




1,雞公禿古村寨,雞公禿古村寨遺址位於深圳大鵬新區南澳街道辦七娘山主峰北面,在網上查不到太多關於它的資料。只看到這段“在抗日戰爭時期東江縱隊曾在七娘山山北雞公禿村辦兵工廠,並在山下種過糧食。”的簡短描述。

路線:大鵬南澳楊梅坑M274終點站,下車沿著楊梅坑市場那條路進去走幾百米,然後右手方向有條小路上去,經過一片菜地和一個小廟,過了菜地約10分鐘得跨過一條瀑布,過了瀑布有條石頭古道,跟著古道再走約10分鐘就到了,百度和高德地圖上都標記有雞公禿這個地名的,只是具體位置還不夠精準。





2,馬料古村寨,馬料村位於深圳大鵬新區南澳街道辦大雁頂山南面的馬料河中段。馬料村還是一個有著傳奇故事的村莊。這個被譽為可以與九寨溝媲美的村莊,在約60年前一個夜色如墨的晚上,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好像從來沒有存在過,後來據說村民半夜他們集體逃到香港了。馬料村可以說是一個大樹成蔭、小河清澈見底、河水可以直接飲用的“世外桃源”。正因為如此而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深圳驢友千方百計地前往尋古!但由於線路長,而且又有一定的強度難度和危險性,所以馬料河一般都是人跡罕至。

路線:南澳東衝沙崗村附近走古道約2小時可以到達,只是這條線路有保安看守攔截不讓進去。還有可以走鹿咀山莊~大水坑~海柴角~馬料河河口~馬料村。再有就是從大雁頂山頂直下到馬料河~溯溪到達馬料村。馬料河線路長有一定的強度難度和危險性,請謹慎前往!切記!切記!




3,黃豆窩古圍,它位於龍崗區橫崗園山公園景區內。橫崗為客家人集聚地,有黃豆窩客家古圍之野傳。黃豆窩遺址面積約2000平方米,位於老虎溝上游。據說在康熙二十三年,橫崗安良、西坑、大康附近的村民為避戰亂,舉家遷居於此,以山上的楊梅、山芋、木瓜等山果為食,解放前後山民全部遷到了山下居住。

路線:龍崗區橫崗園山公園老虎溝上游,景區內有路線指示牌,跟著走就對了,很簡單。





4,清林徑古村遺址,位於龍崗區龍城街道五聯社區清林徑水庫內。據說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全國都在新建水庫,用於灌溉農田,增加糧食產量,清林徑水庫也是這個時期開建的。1958年水庫快修好了,清林徑水庫範圍內的火燒龍、尚禾蘇、西湖、墩頭老圍、墩頭新圍、下寮老圍這6個地勢較低的村面臨著被淹的命運,村民也就搬遷到龍崗五聯社區。

2012年深圳晶報曾報道了清林徑水庫部分庫區乾涸,曾經被淹沒的百年村落浮出水面,報道見報後引起了不小反響。現場、龍崗電視臺等媒體紛紛前往採訪,還有不少市民在看到報道後也抱著好奇心前往尋訪古村落遺址。

路線:龍崗區龍城街道辦五聯社區清林徑水庫,需要提醒的一點是,必須是水庫水位低到一定程度才看得到這幾個古村遺址。

由於時間篇幅所限,還有深圳幾個古村寨遺址未能一一詳細介紹,有意者請關注小編,更多有趣少為人知的旅遊資訊將一一和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