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 塞外江南,絲路牧歌,伊犁冬蘋果,飛出天山!

塞外江南,絲路牧歌,伊犁冬蘋果,飛出天山!

一個偶然的機會,有幸認識了來自伊犁的從事有機農業種植的新疆絲路牧歌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鍾先生,鍾先生立足於新疆伊犁,致力於現代有機農業一開發,堅守勵志銘言——“做一個有信仰的農民”,伊寧縣巴依託海.種植基地蜜脆蘋果及冬蘋果,即是其公司培育種植蘋果中的二個特色品種。

伊犁素有“蘋果城”的美譽,據有關資料考證,伊犁應是世界蘋果的故鄉,在伊犁,蘋果至少已有2000以上的栽培歷史。早在漢唐時期,伊犁已有蘋果種植的歷史,至元代,當地有阿里馬裡故城,阿里馬裡意為蘋果,伊犁河在當時亦被稱為“亦刺河”,“亦刺”亦為蘋果之意。

塞外江南,絲路牧歌,伊犁冬蘋果,飛出天山!

2017年8月15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通訊》刊載山東農大陳學森教授研究團隊與美國康奈爾大學費章君研究團隊的合作研究成果,經基因測序證明,世界蘋果最早起源於我國新疆伊犁,塞威士蘋果即野生蘋果應是世界上最早的蘋果,而伊犁野果林(今新源縣境內)無疑成為世界蘋果栽培最早的發源地,而野果林的冬蘋果,恰恰就是在獨特的自然條件下,在天山艱難倖存下來的“老祖宗”。

塞外江南,絲路牧歌,伊犁冬蘋果,飛出天山!

位於中國新疆西部天山腳下的伊犁河谷的野果林,面積達十四萬畝,也曾一度是世界各國蘋果母種原枝的培育地。五十年代時,日本農林專家專程來到此處,利用野果林土壤的果樹原種培育了聞名遐邇的紅富士蘋果,如今在野果林依然存有日本科研人員留下的研究標本。現今世界各地蘋果的母本,包括歐洲蘋果的原種原枝,均為從伊犁野果林溯源而出的。

塞外江南,絲路牧歌,伊犁冬蘋果,飛出天山!

2011年,全國統計有1200家綠色認證企業,至2019年僅有200多家,而新疆佔了70多家,新疆的伊犁即有55家,伊犁獨特的自然環境,孕育出了優質的綠色農林果品。伊犁蘋果久負盛名,歷來享有“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伊犁的蘋果頂呱呱”之民間美譽。而源於伊犁野果林原生基因的冬蘋果,其品質得益於天山雪融水的滋養,因地處特殊的地理緯度,野果林所處的伊犁河谷三面環山,長年雪雨水豐沛,冬暖夏涼,陽光溫和,空氣溼潤,晝夜溫差大,光照時間長,水果較易儲存糖分,自然環境可謂得天獨厚。

塞外江南,絲路牧歌,伊犁冬蘋果,飛出天山!

伊犁·冬蘋果的母種原枝,則是科研人員從野果林野生果枝的基礎上嫁接培育而成的。具有野果林原生品質的冬蘋果,在霜打之後在霜打之後開始採摘,風味自是與眾不同,優質的野果林原生態基因品質,造就了冬蘋果特有的品質:口感純正,清甜爽脆,汁多酸甜。鍾先生認為:根據人們對健康品質生活的日益需求,相對未來的水果市場而言,生活水平越高,人們對水果糖份攝取需求越低,低糖品質將會倍受青睞,而糖份過高的蘋果反而不具備市場競爭力,真正搶佔市場主角的,必定是酸脆甜的蘋果,而不是甜蘋果!

塞外江南,絲路牧歌,伊犁冬蘋果,飛出天山!

伊犁冬蘋果,具有外觀周正圓融、色澤紅豔潤澤、果形飽滿豐盈、氣息清香四溢、果肉酸脆甜美、水足汁多味濃、入口酸甜甘美與唇齒回味生津的特點。《紅色之戀@絲路牧歌·冬蘋果》一詩的創作即源於伊犁冬蘋果栽培的歷史背景。伊犁是世界上栽培蘋果最初的故鄉,元代的阿里瑪裡故城的歷史亦充分表明了當時遍栽蘋果的情形,故而伊犁現今亦有“蘋果城”的美譽。有感於誕生於伊犁土壤的冬蘋果的特性,以及伊犁人對故鄉冬蘋果固有原鄉情懷,感慨之餘特創作此詩。

《紅色之戀@絲路牧歌·冬蘋果​》這首詩不僅是對某一種蘋果的吟唱,而是對伊犁這片塞外江南土地的傾情讚美,更是對精心種植培育管理蘋果者的由衷歌頌。詩裡傾注了對伊犁這塊家鄉土地的赤誠情懷,對伊犁冬蘋果特有的傾心愛戀,對全情致力新時代三農領域有機農業探索實踐者的讚賞與敬仰。

塞外江南,絲路牧歌,伊犁冬蘋果,飛出天山!

紅色之戀,即伊犁野果林之戀,絲路牧歌,即新疆三農領域的時代情歌,冬蘋果,即世界蘋果故鄉高貴純粹基因的嫡傳鑑證標籤。不是每一片土地都能孕育出冬蘋果的品質與風味,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發掘蘋果市場特有的需求潛質,不是每一種蘋果都可以叫作伊犁@絲路牧歌·冬蘋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