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抗疫助力 中考备战」半命题作文导写示例——“让

从即日起,把备战2020年中考作文的辅导资料在作文头条号上免费放送,从周一到周五,每日一题,助居家复习的你们一臂之力!

【模拟金题】

有人说,心灵是需要滋养的:让“书”走进心灵,你便拥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你的生活,将会书香四溢;让“感恩”走进心灵,你便懂得了生命的真谛,你的生活,将会被爱包围;让“幻想”走进心灵,你便开创了五彩缤纷的世界,你的生活,将会生机盎然;让“清风明月”走进心灵,你便寻到了精神的安抚,你的生活,将有无限惬意。

当然,你还可以让“勇敢”、“快乐”、“音乐”、“崇高的精神”、“灿烂的阳光”……走进你内心的最深处,滋生发芽,相信生活会因它们而更鲜活!

题目:以“让_______走进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思路导引】

一、准确审题,主题求新。写作时一定要紧扣“走进”和“心灵”做文章。“走进”是方式,是手段,是出彩的关键;“心灵”是根本,是归宿,是写作的基础。可以说任何美好的品德与精神,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考生可以从试题的提示语入笔,也可以透过提示语后的省略号寻找更适合自己写作的新颖题材。值得注意的是,作文不只是对某种美德的简单赞美,还应叙述写自己对其渴望的心路历程,否则内容就会偏离题意。

二、细腻描写,情感求真。用什么方式才能让美好的品德与精神“走进心灵”呢?这是文章能否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如将情感放在波澜曲折的情节里展示就很巧妙,正是由于在生活中经历了坎坷与不幸,经历了失败与困苦,对某种美德的渴望与追求才会显得真实可信;也可以将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通过不同时间的不同景物来表露自我的心迹。不过,无论用何种方式来表达,抓住人物心理的变化做文章都是很重要的。

三、善用修辞,语言求美。写情感类文章,不少考生往往只重视心理刻画,而忽视了语言的雕琢,以致内容充实而语言难以出众。具体地说,我们可以用比喻和排比的手法来写景物或抒发情感,可以借用诗词或典故来增加底蕴等等,做到了这些,你的文章自然就文质兼美了。

「抗疫助力 中考备战」半命题作文导写示例——“让_____走进心灵”

【佳作示例】

让茶香走进心灵

□郑雨凡

又是一年春。

还是单层的玻璃杯,还是捧至手掌欲灼的沸水,还是在杯口曼妙升腾的袅袅水雾。虽不嗜茶,但杯底总要密密地铺着一层。旧春,历夏,过秋,开冬,复春,恍然一轮回。说来本该配一套品茶的器具,但又恐操作不当,失了该有的礼节和章法,浊了重要的口感和韵味,反而误了茶的本意,索性抛开庞杂的条框,单纯地饮与尝。

清空陈渍,小心抖撒,刚好杯底一层,不厚不薄,茶叶叠加错落,等待沸腾与升华。炽热的水一灌尽底,短促的嘶鸣,在茶与沸水的相触中骤起。而热浪不断由下至上翻涌,每一片叶子都在火热中尽情淬炼。一并沉底的都不乖张,浮着的一两缕残渣破叶,在表面随波荡漾。起初是清汤,随着叶脉释放,颜色渐变渐黄。一丝深色,在每叶周围四散开来,缓慢流淌。

静置一旁,待饮温凉。

手背轻触,杯口微烫。呼开一层,口没杯中,清香滑过鼻腔,流转于肺,清雅自然。小嘬,虽是烫口,却不难细品,茶水在口中回旋,香气沿舌漫开,层次感一一尽显。

复呷,弥漫嘴中的香,在一次次下咽后,被苦涩替代。虽说是苦,却又让人不舍与期待。放下心中多余的遐想,将目光停留于此刻。柔和的时光,平稳安详,如茶如人。

品茶时,遂想起《浮生六记》中:“每当茶熟香温,花开月上,夫妇开尊对饮,觅句联吟,其乐神仙中人不啻也。”沈复与他的妻子这般从容地饮茶、生活、爱着对方。顺着茶香,我又看见了另一对夫妇神仙眷侣般的生活:“读书消得泼茶香。”

茶香,过多的缀言或是其他表述,都无法凸显“香”字所突出的口感和韵味。

三四泡,味已尽。韵弥口中,意聚心头。

让茶香走进心灵,让茶香领着灵魂走进一个又一个内心室,去体会他们如饮茶般淡泊优雅的生活瞬间,去感受他们如茶香一般清新单纯的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