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畫史:唐末五代“得得和尚”貫休之傳世名作《十六羅漢圖》

貫休(832—912),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溪(今浙江蘭溪市遊埠鎮仰天田)人,唐末五代前蜀畫僧、詩僧。唐亡後於晚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為“禪月大師”,賜以紫衣。貫休能詩,詩名高節,宇內鹹知。嘗有句雲:“一瓶一缽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時稱“得得和尚”。有《禪月集》存世。亦擅繪畫,尤其所畫羅漢,更是狀貌古野,絕俗超群,筆法堅勁,人物粗眉大眼,豐頰高鼻,形象誇張,所謂“梵相”,線描勾勒技法已然達到了傳神寫照的高度,在這點上貫休繼承了閻立本。在中國繪畫史上,有著很高的聲譽。存世《十六羅漢圖》,為其代表作。

北宋初年,還是開封府尹的宋太宗趙光義,早就仰慕貫休之名,對貫休的畫求之若渴。面對宋太祖帶來的重兵,後蜀的末代皇帝孟昶深知自己性命難保。在這危急關頭,他得知趙光義深愛貫休畫,於是將所藏貫休《釋迦十弟子圖》及其他珍寶呈給趙氏兩兄弟。趙光義見到貫休真跡,果然大喜過望,蜀主孟昶也因此保住了性命。後來,趙光義當上皇帝后,史稱宋太宗。他得知貫休當年曾在成都一帶遊歷,便命自己的心腹程羽當成都知府,在那裡蒐羅貫休畫。程羽不辱使命,不久便向宋太宗進呈了十六幅羅漢圖。貫休的羅漢圖被請進了皇宮,並被皇帝所尊崇,於是有宋一代畫家爭相模仿貫休畫,其畫風影響了整個宋代畫壇。與此同時,在中國皇家的推崇下,畫師貫休也成了來中國學習的日本僧人、畫師頂禮膜拜的大畫家。這些日本人還將許多摹本、仿本帶回日本,傳說這其中就有幾幅是貫休的真跡!

在日本名僧俊芿的傳記中,曾記錄了貫休畫流傳到日本的故事。俊芿和尚在中國的南宋寧宗慶元五年來到中國,在中國遊歷13年之久,於公元1211年返回日本,同時也帶走了貫休的羅漢圖。俊芿回到日本之後,在京都地區創建了泉湧寺。

那麼,俊芿是怎樣從中國把貫休的羅漢圖帶回到日本去的呢?歷史記載,這些羅漢圖原本屬於南宋一個皇室的貴婦人,因為俊芿長得很像這些畫上其中一位羅漢,這位貴婦人認為俊芿絕非凡人,因此就把這些羅漢圖送給了俊芿,讓他帶回到日本,讓信眾瞻仰。這就是為什麼這些羅漢圖在宋朝的時候到了日本。

俊芿帶到日本的貫休《十六羅漢圖》早年被珍藏在離泉湧寺不遠的高臺寺裡!但高臺寺的住持覺得,這種極其珍貴的文物放在寺院裡保管實在不太安全,於是就委託京都國立博物館代為保管。後來通過對十六幅羅漢圖所用的絹帛的研究,中日學者得出一致結論,高臺寺本《十六羅漢圖》應為南宋摹本。

有日本學者又提供了另外一條線索——日本正和時期,也就是公元1312年至公元1317年間,當時日本著名的貴族武將北條實時收藏過一組貫休羅漢圖的真跡。根據日本學者提供的資料,曾經被武將北條實時珍藏的貫休十六羅漢圖如今被珍藏在日本皇宮。宮內廳藏的《御物禪月十六羅漢畫》,又被稱為“宮內廳本”,每幅縱92.2釐米,橫45.4釐米,為絹本。這組畫像,線條堅細挺勁,刻畫出的羅漢圓目濃眉,蹙額巨鼻,姿勢各異,形象更加誇張變形。

不過,日本學者經過認真的研究認定,宮內廳本《十六羅漢圖》與宋代宮廷《宣和畫譜》中收藏的羅漢圖頗有淵源,但是,它們並非貫休真跡。

公元1757年,乾隆皇帝南巡到了杭州,住在聖因寺的行宮裡。一天,乾隆皇帝在行宮中的皇家藏書樓翻閱圖書,無意間翻到宋代宮廷繪畫著錄《宣和畫譜》。乾隆馬上被裡面一組神秘的畫像圖所深深吸引,他仔細觀摩了半天,彷彿有所覺悟,不禁連聲叫絕。《宣和畫譜》裡的畫像畢竟只是後人高仿臨摹的,要感受貫休繪畫的真正魅力,那還要親眼目睹貫休羅漢圖的真跡才行。但手下人告訴他貫休真跡早在宋朝時便失傳了。

乾隆皇帝並不甘心,為了尋得貫休羅漢圖的真跡,他專門派人到全國蒐集、尋訪。可是乾隆所派的人在全國找了幾十年,也沒能找到一幅貫休羅漢圖的真跡。就在這時,有人密報說,貫休真跡很有可能被人帶到日本了。乾隆皇帝便派遣密使乘船前往東瀛日本尋找貫休的真跡。密使一行喬裝成商人,帶著許多珍寶和銀子,到日本各處去收購字畫。幾個月後,關於這些中國人此行目的傳言漸漸散開。當地人說,這些中國商人是奉皇帝之命,來尋找一組畫像圖,並想用重金贖買。即使這樣使節們依然是未能如願,乾隆皇帝尋找貫休羅漢圖真跡的夢最終也沒有圓。

2008年的一天清晨,北京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中國著名書畫鑑定專家楊新接到一個朋友打來的電話。說要讓他鑑定兩幅畫,是貫休的畫。來人進家,拿出兩張照片,一張是要楊新看的那幅羅漢圖,另一張是日本高臺寺的貫休羅漢圖中的其中一張。兩幅照片大小相仿,擺在一起,楊新驚訝了。僅從照片,誰先誰後,誰真誰仿,誰高誰低,幾乎可以立即判斷。那幅羅漢圖,即使不是真跡,也很有可能是珍貴的摹本。

楊新迫不及待地前去觀看畫作。只見羅漢像畫在一塊麻布上,風格粗獷凝重。運筆、造型、材質都與平時所見的古卷軸畫不同,它的材質非常厚實,就像是揭下來的一幅壁畫。這幅麻布本羅漢圖描繪的是十六羅漢中的第三羅漢——《囉怙羅尊者》。乍一看,這幅新發現的羅漢圖與日本高臺寺本中的《囉怙羅尊者》幾乎一樣!然而,仔細觀察,它們又有著極其細微的差別。

首先,麻布本對骨骼肌肉高低起伏的表現,用筆富於變化,線條粗細不一,一氣呵成。其次,在面部刻畫上,麻布本羅漢眸子下視,眉毛濃密,表情自然,這些都是高臺寺本所不具備的。特別是高臺寺本的眼眸,並未注視於膝上經書。再者,看根雕座椅,麻布本用筆厚重,因而粗壯結實,穩如磐石;而高臺寺本則顯得瘦弱單薄……。

這幅古畫很有可能是貫休羅漢圖的真跡!明代有一個名叫李日華的學者,寫了一本名叫《六研齋筆記》的書,上面記錄了他看過貫休十六羅漢圖的情況。當年,他曾在四川魏城看到“神采煥發如生,令人凜然起敬”的羅漢圖。而且,他所看到的羅漢圖都是裱褙在木板上的。這與厚重的麻布本羅漢圖的情況極為相似!

然而,李日華對貫休羅漢圖的描繪卻是“驗之絹本,確是唐本”。也就是說,貫休的羅漢圖是畫在絹上的!但是這幅新發現的貫休羅漢圖,它的材質很獨特,不像是絹,像是一種麻布一類的東西。

新發現的羅漢圖再一次被質疑。專家們決定請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用新科技鑑定羅漢圖的材質。鑑定結論認為:從該畫布的組織結構、表面處理、織造工藝、纖維產地等來看,此件羅漢圖畫作材質確應為唐五代時織物。如果不是在畫的背面用高倍放大鏡觀察,人們是很難發現它具有麻纖維的成分。因此,畫作的材料很有可能被誤以為是絹。這也解釋了明代李日華的描述與麻布本並無矛盾。

經過多次反覆地核實和鑑別,專家們最終得出一致的結論:這幅古畫的確是貫休真跡。這一重大的發現,震驚了中外學術界。

歷經千年的尋找之路,上至皇帝王公、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沒有找到貫休畫的真跡。如今,貫休羅漢圖的真跡不再是傳說。它真真切切地呈現在世人面前。關於貫休的羅漢圖,人們還有很多疑問,但隨著人們更深入的探索和發現,圍繞它的謎團終將被一一解開。

《畫覽》、《畫言》、《畫學》、《畫史》作為草竹道人與諸位畫友開設的四個專題,與書畫同仁分享古今名師名畫名典名術,歡迎指點交流。投稿我們:[email protected]

畫史:唐末五代“得得和尚”貫休之傳世名作《十六羅漢圖》


畫史:唐末五代“得得和尚”貫休之傳世名作《十六羅漢圖》


畫史:唐末五代“得得和尚”貫休之傳世名作《十六羅漢圖》


畫史:唐末五代“得得和尚”貫休之傳世名作《十六羅漢圖》


畫史:唐末五代“得得和尚”貫休之傳世名作《十六羅漢圖》


畫史:唐末五代“得得和尚”貫休之傳世名作《十六羅漢圖》


畫史:唐末五代“得得和尚”貫休之傳世名作《十六羅漢圖》


畫史:唐末五代“得得和尚”貫休之傳世名作《十六羅漢圖》


畫史:唐末五代“得得和尚”貫休之傳世名作《十六羅漢圖》


畫史:唐末五代“得得和尚”貫休之傳世名作《十六羅漢圖》


畫史:唐末五代“得得和尚”貫休之傳世名作《十六羅漢圖》


畫史:唐末五代“得得和尚”貫休之傳世名作《十六羅漢圖》


畫史:唐末五代“得得和尚”貫休之傳世名作《十六羅漢圖》


畫史:唐末五代“得得和尚”貫休之傳世名作《十六羅漢圖》


畫史:唐末五代“得得和尚”貫休之傳世名作《十六羅漢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