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雍正王朝:十四阿哥闹灵堂为遗嘱,雍正帝却封乌雅氏为皇太后其用意?

日尧居


导读:老十四大闹灵堂,是因为他愤怒、恼火以为遭到了背叛。当年康熙活着的时候一切都是美好的,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老十四脱颖而出得到了大将军王去西北领兵的机会。在他看来未来的皇位继承人非他莫属,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给父皇贺寿的礼物由天外陨石变成了死鹰;父皇驾崩后居然传位给了四哥;八哥几十年的辛苦谋划居然就让四哥轻易完成了逆袭而无动于衷。这一切都是个迷,贺寿礼物调换的事八哥嫌疑最大;而四哥明明是支持自己做大将军王的,兄弟友恭的情景尚且历历在目居然不顾手足之情夺得了帝位。在他看来,八哥和四哥都是对自己的背叛。他可不知道这里边的争夺的激烈程度,还陶醉在大将军王的风光里。他有一肚子话要向康熙说要问这都是为什么?但是康熙已经西去,无人给他解答这些。憋了一肚子火的老十四借着祭奠的机会大闹灵堂就是要质疑四哥皇位的继承权的真实性。这把高高在上的椅子动人心魄,已经让老十四无视很多规矩必须要弄清楚自己这个最大可能的继承人怎么就失去了皇位。为此不惜和母亲翻脸,而雍正恰恰用册封乌雅氏为皇太后的做法来从侧面让大家对乌雅氏身份的认可。这就相当于认可了自己的帝王的合理合法性,雍正这一招绝对是一箭数雕。


历史背景分析

其实夺嫡的诸位皇子中就老十四的心思最多,本来他算八爷党的一员这个派别的核心目的就是要推老八上位。但是西北战事一起,监管兵部的老十四就动了这个大将军王的心思。在他看来自己是最合适的,况且异常顺利的是他得到了四哥和八哥的支持真的梦想成真了。他带着皇阿玛亲赐的天子剑开始了西征。

在他看来自己就是储君板上钉钉的人选了。不要怪他很傻很天真因为他没有自己的幕僚团队也没有老八那样阅历,所以想问题难免会简单了些。既然自己已经出头了,那么皇阿玛肯定有办法让四哥和八哥他们配合自己顺利的继承帝位。

果然情况除了连续的变化,先是给父皇的寿礼被掉包成死鹰;接着四哥居然在父皇驾崩的时候被遗照传位成为皇位继承人。这一切都因为老十四在数千里之外的西北造成信息的延迟,当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老十四被迫被图里琛的大内侍卫和年羹尧的数千大军“护送”回北京奔丧。这就让老十四更加的愤怒和怀疑,如果你四哥名正言顺为何弄这些把戏。

老十四胸中对八哥和四哥的不满的怒火越烧越旺,本来能够给他解答最理想的人选是皇阿玛。但是老人家已经西去老十四的,怒火只能发向夺了他皇位的四哥雍正皇帝,这才有了大闹灵堂的一场闹剧。


悲愤的老十四大闹灵堂

当在西北的老十四见到图里琛带来的圣旨一下子懵圈了,感觉就像是从天堂到了地狱。皇阿玛驾崩后怎么是四哥当了皇上,八个他们都是干什么吃的这些都成为一个又一个的问号萦绕在他的心头。既然打算不承认失败那就借助回京的机会大闹一场,看能否找到同盟军恢复自己大将军王到皇帝的过渡。



第一步:

所以脑子里都是这个念想,在路途中的破庙中开始了计划的第一步。他企图像收服八哥的眼线鄂伦岱一样收服图里琛为自己所用。他打算冲图里琛口中得到他所有问题的真相。他这么想也是有几分道理的:首先图里琛是先帝康熙的心腹,所以必然效忠康熙属意的继位人选也就是他自己。这个时候他还天真的以为皇阿玛打算让他继承帝位。所以才有这样的话:

“图里琛,你当着先帝爷的在天之灵发誓要如实回答我”

接下来就是那三个问题:1、先帝遗诏究竟是把大位传给谁?(他还幻想是传给自己)。2、为何停止调动兵马且西北大军的粮食供应从一月改为三天。3、为何大内侍卫和年羹尧的三千绿营监视自己。

当然这些他都得不到答案,所以他就开始抱怨老天;痛斥留守背景的老八等人为饭桶和酒囊饭袋。说白了他还是不能正视自己的失败,就这点心思这样作如果不是雍正的亲弟弟是个老十四也早就被干掉了。


第二步:

当老十四来到潞河驿的时候,上书房大臣马齐宣读雍正的圣旨让老十四跪接。其实这也是雍正下的套看老十四的态度,果然老十四直接问那个皇上?马齐的酸儒劲儿发作一点也不憷头,说根据大行康熙皇帝遗照传位给四王爷雍正皇帝;如果你还自认为是爱新觉罗的子孙就下马接旨。这大帽子一扣,老十四没办法只能下马跪接圣旨。

内容是让老十四休息一晚上,明天再去祭拜先帝。虽然老十四已经先输一局,但是早就怒火满胸的他怎么能等到明天;再说本来就没打算承认雍正,也不能他说让哪天去就哪天去啊。所以根本没听这套,直接奔到灵堂哭灵去了。在这第二步老十四和老四相当于一正一反打了个平手。


第三步、

当在灵堂外被原来康熙的贴身太监截住并且说皇上有旨的时候,老十四的火儿一下子就撞到了顶梁门:皇上,是四哥吧。连登基大典还没办,他就敢称皇上了。这句话一来表示对四哥皇位的不认可,另外也保留了一份自己翻盘的希望只要没有办登基大典自己就有翻盘的机会。

当闯宫哭灵的时候那是老十四真心的哭啊,因为康熙自己的接任皇位成了可能。但是皇阿玛一去,四哥接着皇位他可怎么办呢?这从他的这句话就看的出来:我走的时候你不是说等我回来吗?言为之意就是你得把我扶上马再送一程啊。


老八多坏呀,本来他们跪拜胤禛为皇帝都是在不情不愿的。此时一看机会来了立刻跪倒在康熙灵前说:“您睁眼看看吧,您的大将军王儿子回来了”;然后老九立刻反应过来八哥这是要浑水摸鱼,只有老十头脑简单。老九一边哭皇阿玛一边拿手使劲的碰老十言外之意你到是赶紧的呀。老三怎么拉他们都不起来,老八开始挑唆老十三说老十四出格了其实就是让他们打起来把事闹大好浑水摸鱼。


但是老十三没有上当,于是老八又把主意打到皇太妃乌雅氏身上。这就是本文的重点之一了,因为你雍正连自己的母亲都没有册封皇太后这皇位怎么名正言顺?

而此时的老十四已经濒临疯癫,皇位的丢失让他抓住一切机会和借口接劲儿折腾。当皇额娘劝导他要保重身体的时候,他居然说了如下一套说辞为的就是否认雍正皇位的正统性,为自己的翻盘保留一丝希望。

“你穿的是皇妃的服色,你不是太后,你不是太后。国家有制度,你管不了大将军王”



说着一把推开了母亲,你说这畜生为了皇位什么都不顾了。不是太后还不是母亲吗?他哭康熙,不管母亲其实还是哭的是自己的皇位,妥妥的一个不孝子。当雍正进入灵堂的时候,老八等人也不哭了立刻站起来到了一旁这明显是拿老十四当枪使啊。


哥俩终于到了直面的对决,老十四不但不跪下行礼还口称四哥雍正皇帝。甚至还动手打了劝告他向皇上行礼的侍卫张五哥。九门提督隆科多请示十三阿哥胤祥如果闹起来是否可以擒拿?在这个僵持的状况下,雍正不断的搓这父皇临终前给他的珠子想起了父皇善待兄弟的话。于是雍正使出了胜负手,直接尊称乌雅氏为圣母皇太后。老八老九等人直接没电,没办法只能行三拜九叩大礼。


无论从法度还是从礼仪方面如果乌雅氏想救自己的小儿子老十四就必须接受皇太后的封号。其实乌雅氏相当看不上雍正,总想让小儿子当皇上所以一直拒不接受皇太后的封号就是让雍正下不来台。结果老十四这么一闹和雍正顶牛,很有可能就会获得极刑。雍正这么现场一将军,明显乌雅氏面临的就是二选一的抉择。要想救老十四就得委屈求取的接受皇太后的称号,也就相当于接受了雍正皇位的正统性。所以最后才高呼“先帝爷呀”,充满了不甘和愤懑。


老十四再犟也没办法,所有大臣就接受了雍正的皇位的合法性;自己亲妈在上面坐着,你拜不拜?没办法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无论有多少无奈和窝火愤懑都无用,接受现实吧。


小结:

雍正在灵堂现场册封乌雅氏为皇太后绝对是神来之笔,一箭多雕。既让母亲心甘情愿的接受了圣母皇太后的称号,又让桀骜不驯的十四弟接受了失败的现实。在没有邬先生给策划的情况下,雍正的政治手腕堪称高明。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历史纵横帝


电视剧《雍正王朝》有这么一幕:

四阿哥胤禛继位为雍正皇帝以后,开始为康熙皇帝办理丧事,同时在大西北带兵打仗的十四阿哥允禵赶回北京城奔丧,结果允禵大闹康熙皇帝的灵堂,搞得雍正下不来台,于是只好当即尊奉康熙的贵妃乌雅氏为皇太后。十四阿哥虽然心有不甘,也不得不屈服。


很多人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乌雅氏当了皇太后,雍正就名正言顺了,十四阿哥就表面上屈服了?其实这件事不难理解。

首先,十四阿哥不服雍正的原因,是他不在朝廷,不在京城,但他自己在外带兵,还被康熙封了大将军王,所以他认为皇位应该是他的,他不服。这个不服,还不至于搞到大闹灵堂,不称呼新君这么严重。说实话,如果康熙真的是变了卦,临时将皇位给了老四,老十四只能憋着?

问题是,十四阿哥真正不服的是,他怀疑雍正能继位,不是因为他自己远在边疆,不是康熙临时变卦,而是雍正阴谋篡位。如果康熙属意自己为继位新君,早就召自己回京了,而康熙迟迟没召自己进京接位,说明康熙身体还很健康,至少没有病到要安排后事的地步。

然而,突然之间,雍正就继位了,十四阿哥的皇位就飞了。十四阿哥觉得这是雍正阴谋篡位,不是公平的竞争。如果公平的竞争,老十四败了,他愿赌服输,不至于大闹灵堂。

老十四大闹灵堂,是心中有阴谋论缠绕。


其次,乌雅氏是老十四的生母,也是老四的生母。老十四对他这个母亲,在灵堂上根本不尊敬,因为她除了是自己的母亲,也只是先皇的遗妃而已。除了辈分高,没什么权威,远远不如自己这个大将军王。

而乌雅氏被尊为皇太后以后,立马给了老十四两个不得不低头的权势压力。

一是,乌雅氏当了皇太后,跟普通太妃就不同了,她就成了国家之母,有了下发懿旨的权力,地位等同于皇后,不简单地是老十四的母亲了,皇太后的话你老十四不听,就是抗旨不遵,抗旨不遵是要杀头的。

雍正刚继位,不好跟八爷党和十四阿哥撕破脸,所以不颁严旨的话,还真对老十四的大哭大闹没办法。皇太后就不同了,可以以长辈的身份惩治老十四,又不怕得罪八爷党。

二是,雍正当着老十四的面,率领王公大臣和文武百官尊奉生母乌雅氏为皇太后,这是当面打破阴谋论,或者说,就算你心里有阴谋论,可是我已经皇位在我,我可以封太后,可以封皇后,你老十四再挣扎也没用,事实已经摆在眼前,你得接受了。
皇权既然已经在老四的手里,文武百官和八爷党都跪下叫太后了,你老十四也得接受这个,你就算心里有再多的不服,也改变不了了。


西堤君


在《雍正王朝》中老十四胤禵一直与雍正帝不对付,而且在康熙帝的灵堂之上,不肯向雍正帝下跪,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雍正帝面对老十四胤禵的无理取闹,为什么却封了乌雅氏为皇太后?

一、千里奔丧:

远在西北打仗的老十四胤禵突然接到了康熙帝驾崩的消息,并在图里琛的监视下回京吊丧。

这一路走的相当窝囊,他也有一肚子的火无处撒,而且有几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

为什么自己的八哥胤禩要拿死鹰陷害自己?为什么康熙帝把皇位传给了老四胤禛?为什么康熙帝临终前不招自己回京?为什么面对老四胤禛的即位老八胤禩竟然无动于衷?为什么一路回京雍正帝处处防着自己?

而这些疑问,他也问了图里琛,只是图里琛支支吾吾,并没有解开他心中的疑惑。

正当老十四胤禵到达城门口的时候,马齐带着圣旨赶到:

“着十四贝子胤禵,今晚在潞河暂宿,明日进京叩拜先帝灵位。”

雍正帝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理由有三:

一是试探一下老十四胤禵是否认可他这个皇帝,是否会违旨,如果他停了一晚再进京,则说明他心中是默许这个事实的,那么雍正帝第二天再面对他,心中就有谱了。

二是圣旨字面意思,表达一下对老十四胤禵的关心,毕竟奔波了千里路,确实辛苦,此时天色已晚,好好休息,明天进京也是可以的。

三是此时灵堂情况复杂,尤其是乌雅氏尚未接受皇太后的头衔,一旦此时老十四胤禵发现端倪,难免会起疑心,这样对雍正帝不利,他还没有想好应对策略,所以先缓一缓老十四胤禵。

二、勇闯灵堂:

老十四胤禵为什么要违背圣旨呢?

首先第一点,他并不认可是雍正帝夺得了皇位,在路上他专门严肃的问过图里琛:

“先帝爷的遗诏,究竟是把大位传给谁的?”

图里琛愣了一下:

“自然是传给当今皇上!”

随后老十四胤禵一连串的问题都抛出来了,为什么第一道圣旨传给年羹尧川陕两省戒严?为什么送粮草的李卫由一月一送变成一天一送?为什么你带二十侍卫后面还跟着三千绿营兵?

这些问题图里琛都支支吾吾地回答不上来,这也坚定了老十四胤禵心中所想,雍正帝的皇位来路不明。

有了这个思想为前提,他自然不会把圣旨放到眼里,而且儿子奔丧老子天经地义,换谁都不能阻拦,即使是皇帝!而且雍正帝越拦着他不让进灵堂,他就越要进灵堂!

图里琛一看老十四胤禵直奔康熙帝灵堂去了,急忙向雍正帝汇报:

“奴才无用,办砸了差事,十四爷他……马中堂传旨,让他在潞河驿站歇下,他不愿意奉旨,眼下他已直闯殡宫去了。”

从雍正帝面无表情的听完汇报,只说了一句“走”就可以得知,这个结果已经在他预料之中,心中也明白此时的老十四胤禵必然不会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三、大闹灵堂:

老十四胤禵进灵堂之前,还有人拦着他说圣旨不让进,他直接顶了一句:

“登基大典还没办,他就敢称皇上了?”

他进去这么一哭,一下子让老八胤禩老九胤禟和老十胤誐来了劲。大家注意,这时候的老八胤禩突然眼睛往后瞟了一眼,显然他想到了一个主意,并且第一个带头跪下哭康熙帝。

这个行为非常的奇怪,让老三胤祉和老十三胤祥一脸雾水,大家注意,这时候只有他们两个是没有跪下哭的,而是去扶老十胤誐起来。

老九胤禟显然明白了老八胤禩的计谋,拉了一下老十胤誐,随后俩人哭天喊地地哭起皇阿玛来。

显然老三胤祉看出了问题:

“老九老十,别火上浇油好不好?”

一看火候已到,老八胤禩发话了:

“老十三,老十四乱了章法,你看该怎么办?”

这句话是陷阱,老十四先是抗旨,这又乱了章法,你们还不收拾他?

但是老十三胤祥绕过去了,没有追究老十四的责任,而是说等会先去见见皇上,意思就是说,由雍正帝来定。

随后老十三胤祥跟老八胤禩讲,让他去劝劝老十四,这时候老八胤禩眼睛是看往皇太妃的。

四、皇上驾到:

老八胤禩的计谋其实非常隐蔽:

如果不仔细分析,我们反而会得出他是“贤王”,担心老十四胤禵哭坏了身子,是为他好。

可是,如果真为他好,他应该做的是拉住老十四胤禵,而不是再跪下大哭,而火上浇油。

他的目的就是让老十四胤禵出错,错的越大越好,他要看看雍正帝是如何对付自己的亲兄弟。更重要的是,他还要透露给老十四胤禵一个大秘密,这个秘密就藏在乌雅氏身上。

所以,他并没有去劝老十四胤禵,而是把目光放向了那些皇太妃们,说的再明白一点,他是看向的乌雅氏德妃。

这个德妃(皇贵妃)就是雍正帝的生母,但是此时的她仍然是妃子的服饰,这也是为什么老十四胤禵突然发飙的原因:

“你穿的是皇妃的服色,你不是太后?你不是太后!国家有制度,你管不了大将军王!”

当然,剧中说话并没有标点符号,之所以加了一个问号和两个叹号,就是说老十四胤禵突然产生疑问难道乌雅氏不是太后,原来真不是太后!

就此,老八胤禩终于把老十四胤禵引到这上面去了,等于是告诉他,康熙帝的遗嘱或许不是传给老四胤禛哦……

老十四胤禵彻底发怒了,再加上老九老十的继续大哭,他要找雍正帝问个明白:

“四哥呢?雍正皇帝呢?他在哪儿?为什么不来见我?”

五、册封皇太后:

大家再注意一个细节,雍正帝进来之后,本来站着的老三胤祉急忙跪下,本来跪着的老八老九老十急忙站起来。

啥意思?

还不是通过行动告诉老十四胤禵,雍正帝的皇位可是来路不明哦。

果然,老十四胤禵怒目圆睁,就是不肯下跪,也不听乌雅氏的要求,甚至还打了张五哥一巴掌。

这时候的老八老九老十在那里幸灾乐祸,而雍正帝却紧紧地握着佛珠……

气愤就这样僵在这里了,雍正帝想了一下,默默地搬了一把凳子过来,让乌雅氏坐下,自己跪了下去,结果乌雅氏一下子站起来:

“皇上,祖宗的家法,我也担不起这个理儿,快起来,快起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只是一个皇太妃,怎么可以让皇上下跪呢?

而雍正帝马上回话了:

“在皇阿玛殡天那一天,儿子就和上书房拟定了您皇太后的封号……”

其实,事实上乌雅氏根本不认同这个雍正帝,也不愿意接受皇太后的封号,这才导致雍正帝非常被动。但是此时他再册封皇太后,如果她不接受,就等于她不认可老四胤禛是皇帝,那么她刚才让老十四向皇上下跪就是假话了。

只要她不接受,就等于把老十四胤禵逼上了绝路……

无可奈何的乌雅氏只能接受了皇太后的册封,众人跪拜行大礼,而老十四胤禵终于无路可走,只能下跪,他这一跪,就代表认同了老四胤禛成为皇帝的事实。

而乌雅氏掩面大哭:

“先帝爷啊……”

估计心中想的是,先帝爷啊,你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老四胤禛呢?

做娘的做到这个份上,个中滋味,也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杨角风发作


十四阿哥胤禵敢在康熙的灵堂上大哭大闹,除了发泄争夺皇位失败的懊恼情绪外,他还吃准了雍正暂时不会动他的两处理由。

一是康熙刚刚去世,初登大宝的雍正少不得要收买人心。此时胤禵稍稍出格得闹上一闹,雍正要顾忌康熙生前的遗愿,还有皇位更迭期间的政治影响,该忍耐的也会忍耐。

二来雍正与胤禵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他们的生母都是乌雅氏,胤禵打小母亲就更加疼爱他。因而即便是雍正对胤禵的吵闹灵堂行为气不过,多多少少也还得看一看生母的面子,放弟弟胤禵一马。


康熙晚年,西北罗布藏丹增、阿拉布坦的联合叛乱迭起。为了剿灭叛乱,康熙有意在皇子阿哥中,挑选一个精通带兵的阿哥充任“大将军王”出征西北。

精通兵事的十四阿哥胤禵见机会来了,便主动来跟以往不怎么走动的四哥胤禛套起了近乎。一来二去,两人达成了协议,由胤禛上书康熙保举胤禵当大将军王,胤禵则把胤禛的门人年羹尧推到了陕甘总督的位置上。

康熙任命胤禵当大将军王的举动,瞬间被满朝文武理解成了皇帝要传位给十四阿哥的政治信号。

十四阿哥胤禵本人也是这让认为,心想只要自己在西北立下战功,就能凭此资历坐上太子储君的位置,将来再顺理成章得接掌康熙的皇位。

哪成想,康熙封他当大将军王,纯粹只是出于军事层面的考虑,根本没有将皇位传给他的打算。


继位的雍正这头,也通过陕甘总督年羹尧控制西北大军粮饷周转的关键作用,牢牢得将胤禵的20万大军制约在青海一带。

后援粮草无法得到保障的胤禵,连最后举兵奋力一搏的机会也失去了。无奈之下只得跟着前来“押解”他的图里琛回到了京城。

但是,胤禵从始至终都认定,是四哥胤禛抢了原本该属于他的皇位。有着这样一层潜意识在心头,胤禵无论如何都是要寻机会对雍正发难的。

于是,就有了胤禵在康熙灵堂上大哭大闹的那档子事。


胤禵话里话外否定着雍正的皇位合法性,而他将否定雍正的突破口,定在了生母乌雅氏的政治身份上。

按照他的逻辑,只要自己不承认生母乌雅氏的“太后”身份,那么雍正的“皇帝”身份自然也是站不住脚的。如此一来,整体局势就回到了康熙刚驾崩时的状态,皇位的归属,就得重新洗牌、重新发牌、重新看牌出结果。

然而雍正也不傻。你胤禵不是说乌雅氏不是太后吗?那我就当场封生母当雍正朝的“圣母皇太后”,这样一来自己这个皇帝的身份也就板上钉钉,你胤禵再怎么哭闹,都无法改变眼前的既成事实。

当然雍正此举,也是为了用圣母皇太后的尊崇地位,将生母乌雅氏拉到自己这一边。乌雅氏感恩之余,也会反过来帮着雍正做一做小儿子胤禵的思想工作


剧透历史


康熙去世,四爷胤禛继位,随后很快解除了老十四胤禵的抚远大将军王,并令其回京。胤禵一直认为自己才是最具竞争力的皇位继承人的人选,他怀疑雍正应该是篡改了康熙的诏书才继承了皇位,所以一路心怀不满和疑窦,也没有按照雍正的要求入宫,便大摇大摆地闯进了灵堂。



这个时候,诸位皇子和王公大臣都在灵堂,胤禵闯进灵堂,抱着康熙的陵寝哇哇大哭,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对雍正的不满。老八这时很阴险,他一方面暗示老九、老十也跟着哭,企图火上浇油,另一方面还连忙请德妃乌雅氏上前劝劝胤禵。但是乌雅氏作为雍正和胤禵共同的母亲,按理说这儿子当了皇上,应该被封为太后,但由于事起仓促,尚未被册封。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乌雅氏自己不太情愿做太后,因为她更希望自己的另一个儿子胤禵做皇上。所以此时此刻,乌雅氏穿的是太妃的服饰。老八胤禩的目的,就是让胤禵注意到乌雅氏的太妃服饰,引诱他去怀疑雍正的继位合法性。

果然胤禵很快就关注到乌雅氏的太妃服饰,便问道:“你穿的是太妃的服饰?你不是太后!你管不了大将军王!”这下就将矛盾引向了雍正的继位合法性的问题。没错啊,四哥已经是皇上了,母亲乌雅氏却不是太后,胤禵的怀疑不是没道理的。



这时雍正赶到,大家都盯着他,看他该如何处理胤禵对他的质疑,尤其是八爷党们,更是盼着两兄弟起内讧,这样他们就能把事情再搞大一点。只见雍正请乌雅氏坐下,然后恭敬地跪下,说:“皇阿玛殡天时,已经拟定了您皇太后的封号,现在就请接受大礼。”

乌雅氏在雍正的半推半就下,只好接受了雍正的跪拜,虽说他从内心并不希望胤禛继位。但无论如何,这样一来,雍正的继位问题就在众目睽睽下得到了合法性的确认。



老十四胤禵虽说心不甘情不愿,但也不得不接受现实,只好跪了下来。


达摩说


雍正王朝:十四阿哥闹灵堂为遗嘱,雍正帝却封乌雅氏为皇太后其用意?

这个问题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是这样演绎的,雍正皇帝的同母兄弟的抚远大将军王十四阿哥胤禵千里迢迢回到北京,为自己的父皇康熙帝奔丧,在灵堂之上,这位抚远大将军王胤禵似乎有很多委屈说不出来,也找不到答案,于是在灵堂之上大闹起来。

已经登山皇帝位的雍正帝当着十四阿哥胤禵和众位大臣的面,加封了他们的母亲乌雅氏为皇太后,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梗呢?

下面就由头条号“云和月”来分析一下:

第一、为了平息西北的叛乱,当初康熙帝加封十四皇子为抚远大将军王,在当时的朝廷上下,都认为这个抚远大将军王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包括十四阿哥胤禵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现在登上皇位的竟然是自己的亲哥哥老四胤禛。


第二、作为当时领侍卫内大臣的四阿哥胤禛,为什么在康熙驾崩时没有及时通知自己,而是在老四已经登上皇位并且昭告天下,才允许自己回京奔丧,而且还是被大内侍卫的图里琛带着一队人马,说是保护自己,实则是押送回来的,由此十四阿哥胤禵认为,老四胤禛继承这个皇位存在着猫腻,是不真实的。


第三、在回京奔丧的路上一再追问大内侍卫领班图里琛,康熙皇帝驾崩前是如何川味给四阿哥胤禛的,可是这位了解内情的图里琛却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这让十四阿哥胤禵对皇位究竟传给谁这个问题产生了更大的疑惑。

作为抚远大将军王的这位十四阿哥胤禵,带着这许多疑问回京奔丧,而且在京城外,还遭到了上书房大臣马琦的刁难,在城门口马琦拦住了这位气势汹汹的十四阿哥胤禵说圣旨到:

“着十四贝子胤禵,今晚在潞河驿暂宿,明日进京叩拜先帝灵位”

作为皇子,自己的父皇驾崩,是何等的悲痛心情,一定是急于赶到父亲的灵前,哪有闲心住在城外,此时的十四阿哥胤禵一定是心急如焚,因为在自己的父皇康熙帝活着的时候,就长惹他老人家生气未能尽孝,更没听到父皇在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有一个准确的说法。


在父皇康熙帝六十八岁生日即康熙帝登基六十年的庆典上,由于路途遥远,军务在身,自己从大西北带回来一块奇特的陨石作为贺礼,可竟被阴险的八阿哥胤禩换成了一只死鹰,这究竟是为什么?如今又被自己的四哥雍正皇帝挡在城门外,这到底都是什么阴谋?

雍正皇帝此刻把心急如焚的老十四挡在门外,并且由上书房大臣马齐来宣旨无非有三条理由:

一、本身雍正皇帝自己登基就具备有争议性,由十四阿哥胤禵作为皇位继承人也有议论,所以,雍正帝由马齐宣读圣旨,阻挡这位抚远大将军王进城,无非是想试探自己的这位亲弟弟老十四胤禵,是否承认他这个雍正皇帝,遵旨则罢,说明对他这个雍正帝是默许的。


二、让这位十四弟胤禵在城外住一晚,也可能是雍正帝出于他对自己的亲弟弟老十四胤禵处于关心的态度,毕竟奔波了几千里路,但是这种猜测几乎站不住脚。


三、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康熙帝刚刚驾崩,雍正帝也刚刚登基,皇宫内外包括康熙帝的灵堂,情况一定非常复杂,更重要的是,他与这位亲弟弟的共同母亲乌雅氏,还是一位妃的名号,没来得及晋封,一旦老十四胤禵来到灵前,发现母亲还没有晋封,是否会借机发难。

图片………………

真正的问题来了,这位担任着抚远大将军王的老十四胤禵,不但违背了刚刚登基这位雍正皇帝的圣旨,竟然连夜闯进了灵堂。

这一点就说明这位老十四阿哥胤禵,并不认可父皇康熙帝把大位传给老四胤禛,他认为是这位自己的亲哥胤禛窃取了皇位。

于是这位老十四问过:
“先帝爷的遗诏,究竟是把大位传给了谁?”

老十四胤禵一连串的问题,更让在场的人无所适从:为什么第一道圣旨让年羹尧川陕两省戒严?为什么保证大军的粮草,一个月一供给,变成一天一供给?为什么我回京,你不但带着许多侍卫说是保护我回京,后边跟着年羹尧的三千御用兵是何意?

这位抚远大将军王老十四胤禵提出了这些问题,的确让雍正皇帝难以解答,雍正帝看着老十四胤禵趴在康熙帝的棺椁上痛哭,这使雍正帝意识到,如此下去对他这位刚刚登基的皇帝十分不利,于是雍正帝把他自己的目光飘向了自己的母亲德妃乌雅氏。


这时老十四胤禵也把目光飘向自己的母亲德妃乌雅氏,对着自己母亲乌雅氏所穿的服饰发起飙来:

“你穿的是皇妃的服饰,你不是太后,国家有制度,你管不了大将军王。”

老十四胤禵的这一句话导致提醒了雍正帝,于是雍正帝亲自搬过来一把椅子,拉着母后乌雅氏做在上座说:

“在皇阿玛殡天的那一天,儿子就和上书房拟定了您皇太后的封号。”

雍正帝的这一举动,明显是用加封母后乌雅氏为皇太后来打压老十四胤禵的疑虑,尽管事实上他的这位母后乌雅氏,不认同这个雍正帝,更不愿意接受皇太后封号,但是他的这个儿子已经登基成为皇帝,这已成为既成事实,不可改变。

于是坐在皇太后位置上的乌雅氏发话了,对老十四胤禵说:“还不向皇帝下跪!”她的这句话无疑是接受了雍正帝登基的这个事实,她想到如果不接受这个事实,就等于把自己的这个小儿子十四阿哥胤禵逼上了绝路,因为她知道她自养的这个儿子四阿哥胤禛的手段,因为他被号称为冷面王爷。

就在康熙帝的灵前,不但乌雅氏接受了皇太后的册封,更是接受了众人的跪拜大礼,此刻的老十四胤禵已经无路可走,只能下跪,就是他这一跪,无疑是承认了自己的这位亲哥哥老四胤禛成为皇帝的事实。

而太后乌雅氏在掩面痛哭中,喊出了一句:“先帝爷啊……”

眼前的这一幕说明了雍正帝的高明,在老十四胤禵所提出的问题无以答复的情况下,做出这个果断的行动,不能不说是棋高一筹,这就是康熙帝的灵前加封乌雅氏为太后的真正用意。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我是“云和月”,对于历史只是做客观的叙述,网友们有不同高见,可在下面留言共同讨论。

2019年9月4日于佳木斯市


云和月


雍正是为了稳住大局,杜绝悠悠众口。

康熙皇帝去的太突然,遗嘱也立的有点着急,所以雍正没有进行登基大典以前,很多人都不服气,尤其以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禵为主。



十四阿哥当上大将军王以后,带着自以为是的,康熙要传位于自己的心思挨到了西北。自己以模仿笔记的形式,策反了八阿哥在自己身边的奸细鄂伦岱,再加上自己在西北打了胜仗,自我感觉简直良好到爆棚。康熙大寿,更是奉上刻有寿字的天外陨石。意气风发的十四阿哥,感觉自己已经成为了新太子,就等着继承皇位呢。

但是现实总是在不经意间狠狠的泼他一盆冷水。图里特带着先帝去世的消息,何新皇要求他进京祭奠的圣旨,即刻进京的时候,他感觉脑袋“嗡嗡的”。一路上都没有缓过来,也没有认清这个事实,他不服气。因为他想不通,八阿哥跟他本是朋党,穿一条裤子的,却用死鹰事件来陷害他。他更想不通为什么皇阿妈居然传位给了举荐自己为大将军王的亲哥哥胤禛。所以他一直没有从皇帝梦中醒来,一路上逼问图理琛皇位究竟是传给谁的?这个梦一直到雍正让他去收景陵的时候,他依然没有醒。


十四阿哥风尘仆仆千里跋涉的回到了京城,却被雍正挡在了京城外,让他先去休息,第二天再去灵堂。这一路上的疑问和怒火,一下子就都发泄了出来,还没有进行登基大典,就要自称皇上。他愤怒的说出这句话以后,直闯灵堂,趴在康熙的灵柩前哭了起来。那时候老八老九老十也跟着瞎起哄,老十三也没有办法请老八帮忙。老八这时候有一个很有趣的举动,他没有自己去劝,而是让德妃去劝。这里德妃就是雍正和老十四的母亲。

老八这一手雷可是埋得狠。我们都知道康熙去的急,乌雅氏的皇太后还没有册封,现在充其量也是个皇太妃。德妃去安慰十四阿哥的时候,十四阿哥一眼就看到了她的衣服不对。所以一把把自己的母亲推开说“皇太妃管不了我大将军王 。”这里有三层意思:老八的行为就是为了到局面更乱。他的目的就是要老十四意识到德妃现在不是皇太妃。第二个意思就是既然德妃不是皇太后,那么雍正的皇位也就来得不正当,起码现在还是个“半路”皇上,皇太后没册封,登基大典也没有办。第三个意思就是老十四是认为自己是大将军王,康熙死了,最有话语权的就是他。

就在这个时候,雍正进来了,但是这时候雍正位置的不正当性被得到了深深的质疑。康熙临死前有遗嘱说要雍正善待自己的兄弟,雍正不能够再当着康熙的灵柩当场发飙。这时候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德妃,只有宣告了德妃皇太后的正当地位,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雍正将德妃请上座位,并且说先帝移命,也拟定了圣旨。皇太后位置已定,作为母亲也作为太后,十四阿哥不拜也得拜。


红雨说历史


《雍正王朝》中“十四爷千里奔丧,大闹灵堂”的剧情是这样的:康熙驾崩、雍正登基后,大内侍卫头领图里琛奉命护送远在西北的十四阿哥胤褆回京奔丧,途径潞河驿时,上书房大臣拿着雍正下达的圣旨,要求十四爷暂且歇下等候雍正宣见后才能前去吊唁,但是十四爷不停劝阻,闯过驿站,直奔京城,并且直接来到康熙的灵柩前进行哭闹,而在一旁的八爷、九爷、十爷也跟着起哄,推波助澜,场面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之后雍正与十四爷的母亲乌雅氏前来劝阻,却被推翻在地,此时雍正赶到现场,册封乌雅氏为皇太后,众人行里,十四爷无奈也跟着行礼,拜见皇太后。

十四爷大脑灵堂,为的是康熙的遗嘱,说明他对自己继位还充满这幻想,还在认为这是他与八爷他们所讨论的那样,谁是大将军王,谁就将是康熙的继位人,他还在坚信这一点,再加上雍正登基后立马安排年羹尧接管了他的西北大营,因而对于雍正的登基充满愤怒,对于雍正的即位充满了怀疑,因而索要遗诏,希望探究真相。

但是雍正此时却封乌雅氏为皇太后,其用意也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当朝的皇太后是只有当朝的皇帝才能进行册封的,雍正借用册封皇太后宣告自己继承皇位的合法性与权威性,维护皇位的稳固。

其二,雍正册封自己和十四爷的母亲乌雅氏为皇太后,乌雅氏答应了,坐在了皇太后的位置上,就说明乌雅氏已经承认了雍正的皇位,雍正皇帝的名分就得到了母亲的认可,十四爷再敢反对雍正,也就是反对他的母亲,这样会背上不孝的骂名,这是一向以孝子自称的十四爷所部愿意看到的。

其三,雍正册封乌雅氏为皇太后,乌雅氏接受名分,百官及后宫进行了叩拜,这不仅是对乌雅氏皇太后地位的确认,也是对雍正皇帝地位的确认,确认了君臣的名分,不仅是十四爷、就是八爷、九爷、十爷再敢反对雍正,就是与百官、与天下为敌,背上谋逆的罪名,结果也会是相当的严重。

所以,此时雍正册封乌雅氏为皇太后,不仅仅是给自己母亲一个名分,同时,也是在稳固自己的皇帝地位。只可惜,历史上的乌雅氏并没有等到当皇太后的一天,康熙去世后没有几天,就随康熙而去,没有太后的名分、也没有进行册封仪式,被追封为孝恭仁皇后。


雍亲王府


通过皇帝亲自册封生母为圣母皇太后来告诉老十四——名分已定,别再搞了。


王振飞


老十四你可以不认我四哥,不认我雍正,你老妈你认不认?不认就是自绝于天下,自绝于列祖列宗。认了你老妈就行了,你老妈的皇太后就是你四哥我雍正皇帝封的。大闹灵堂,对皇太后不敬,对皇帝不敬,这已经不是不敬的问题,是不认的问题,可以革除宗籍,连给老康熙守灵的资格都没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