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肺癌等5種癌症早診早治納入醫保報銷

癌症早期篩查、早診早治是國際公認對抗癌症的最有效手段,癌症發現越早,患者的治癒率和生存率越高。為有效遏制癌症高發趨勢,濟南在全國率先將部分癌症早診早治項目納入基本醫保支付範圍,為減輕群眾看病負擔進行一次有益的探索。

據悉,此次將肺癌、胃癌等5種癌症早診早治納入職工醫保,職工醫保統籌基金支付診查項目不設起付線,支付比例為85%。

發病率最高的5種癌試點早診早治

《基本醫療保險癌症早診早治項目實施辦法》規定,自今年10月1日起,在濟南市職工醫保參保人中首先開展癌症早診早治試點。

綜合考慮癌症發病率、診斷方式、確診難度等多方面因素,濟南市將肺癌、食管癌、胃癌、結腸癌和直腸癌作為試點病種,並根據項目實施效果,逐步擴大病種範圍。“這五種癌是目前發病率最高的癌症,且病死率較高。”濟南市消化道早癌診療中心主任朱靖宇介紹。

“我國諸多癌症中,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在第一位,被稱為‘第一大癌’,但是早期肺癌往往沒有症狀,需要依靠查體或者高危人群篩查發現。”濟南市中心醫院胸肺外科主任朱良明說,原IA期肺癌5年內的治癒率超過90%,但總體來看,5年內肺癌的治癒率卻僅有20%,這是由於晚期肺癌治癒率拉低了平均值。

據介紹,如果能早發現一個早期肺癌,經過治療後,患者還能正常工作生活,就能挽救一個家庭。但如果確診為晚期肺癌,花費50萬元以上也不一定能治好,拖累家庭的同時也增加社會醫療負擔。

早診早治報銷比例達85%

“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署預測,中國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未來20-30年內會持續增長,尤其是城市人群,癌症的早診早治已被公認為癌症防治的最有效途徑。”濟南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文秀表示,“早診”的目的是“早治”,要把該項目政策與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政策有效銜接,一旦確診,確保能得到及時救治、及時報銷。

據悉,部分癌症項目納入職工醫保報銷,在全省尚屬首家,在全國也是率先。此次開展的早診早治項目涉及職工醫保參保人約135萬人,預計將惠及高危人群85萬人次。

本著先行先試的原則,參加早診早治項目應同時符合以下條件:參加濟南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並按規定正常享受待遇;年齡在45至70週歲之間;之前未被確診患有關疾病;經篩查屬於患試點病種的高危人群。

在診查項目的選擇上,根據疾病臨床診療規範,確定肺癌的診查項目為肺部低劑量螺旋CT,食管癌和胃癌的診查項目為胃鏡(包括診查前必要的檢查檢驗項目,不含病理檢查),結腸癌和直腸癌的診查項目為腸鏡(包括診查前必要的檢查檢驗項目,不含病理檢查)。

職工醫保統籌基金支付診查項目不設起付線,支付比例為85%,其餘部分由個人負擔。同一診查項目的診查週期為每兩年一次,參保人自願增加的其他診查項目,費用全部由個人負擔。

濟南選擇3家醫療機構作為首批試點

濟南市選擇3家醫療機構作為首批試點機構,分別是山東省腫瘤醫院、濟南市中心醫院和歷下區人民醫院。經過多方共同努力,3個試點診查項目的價格最大降幅達到27%,在減輕參保人個人負擔的同時,也進一步提高了醫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符合條件的參保人可向試點機構提出申請,試點機構負責通過問卷等方式對參保人是否符合早診早治項目條件篩查,建立篩查工作規範,明確篩查方式、內容及程序,並對篩查結果負責。經篩查屬於試點病種高危人群的,可參加早診早治項目,享受相應的癌症診查項目醫保支付待遇。

參加早診早治項目的參保人,經診查確診患相應疾病的,需儘早開始臨床治療。經診查未患相應疾病的,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健康干預和隨訪。

相關新聞 濟南首批公益醫保宣傳大使獲聘書

10月18日,濟南首批“幸福醫保”宣傳大使獲得由市醫療保障局頒發的聘書,其中有市民代表、社區醫保工作站工作人員、媒體代表等,他們將在各自崗位上,積極宣傳醫保政策,對參保人積極引導,鼓勵其依據自身實際情況合理參與癌症早診早治。

“當前,人民群眾更加重視生命質量和健康安全,不但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期盼少得病、不得病。”濟南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文秀表示,“我們將以癌症早診早治項目啟動為契機,加強對健康知識的科普宣傳,積極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導大家不僅關注治病,更關注治未病。”

來源 人民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